娃走路的早晚,暗示了智商的高低?孩子何時學會走路屬正常情況?

2021-01-13 媽媽力育兒

相關數據表明,關於諮詢走路姿態的問題,至少每天有5到10例,絕大多數寶媽表示不能判斷孩子走路的姿態是否正確。

孩子與孩子之間還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很多孩子出生之後,隨著時間不斷的成長,有的孩子會出現走路比較早的現象;

但是有一些孩子就會比較晚,家長們會拿這件事來衡量孩子自身的智商問題。

娃走路的早晚,暗示了智商的高低?

如今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在生活中過得悠閒自在,特別是一些帶著孩子的家長或者是爺爺奶奶,總是喜歡在小區裡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家常、聊聊孩子。

前天下班從一個小區經過,就聽到一個老奶奶驕傲地說:「我家的孫子已經八個月大了,但是這個孩子很聰明,已經學會了走路,從這一點來看,孩子將來長大後不得了,因為智商高。」

而旁邊的一位鄰居就接到說:「自己家的孩子都已經一歲多了,如今連站都站不穩,就更別提走路了,是不是自己家孩子的智商有問題呢?」

其實通過孩子走路早走路晚這種問題,來去衡量孩子的智商是錯誤的,並沒有相關的依據能夠證明。

孩子智商高低與走路有關,那麼孩子如果走路過早,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

孩子走路過早,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

☆容易變成扁平足

為什麼說孩子如果走路過早,可能會變成扁平足呢?因為孩子在一周歲之前,足部並沒有發育成熟,整體的腳部並沒有成型。

所以一旦走路過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很容易使腳變形,造成扁平足的出現,對於孩子來說,會造成很多不良的影響。

比如說孩子不適合長途走路,站的時間久了還有可能會出現腳疼的現象。

同時這個現象還會影響到腳部外觀的問題,如果將來孩子長大後有想當兵的想法,可能會因為這個原因而被淘汰。

☆腿型會受到影響

曾經就有過這樣一個案例,有對家長在孩子剛剛會爬的時候,就著急教孩子要如何去走路。

雖然這個孩子確實比其他孩子走路過早,但是這個孩子慢慢長大後,腿型就出現了問題,去醫院檢查之後醫生說,孩子就是因為走路過早,才變成了X型腿。

醫生還表示,過早地讓孩子走路,腿型就會受到影響,同時腿部的發育也會跟著受到影響,聽到這番話之後,孩子的家長後悔不已。

對於新生兒來講,骨骼還處於初步的發育,不滿一周歲的寶寶,骨頭都是比較軟,並且沒有定型的,長時間的走路沒有足夠的硬度去支撐。

所以如果不遵循寶寶正常的走路時間,過早去訓練寶寶走路,骨骼就會受到一些影響。

像一些孩子的腿呈O型腿,或者是X型腿,都與走路過早有關係,如果家長們不想孩子將來被嘲笑,就不要讓孩子去過早地學習走路。

☆脊椎也會受影響

科學角度分析,孩子直立行走雖然可以幫助大腦發育,但是四肢著地對脊柱的傷害更大。

同樣也是因為寶寶骨骼發育不健全的原因,寶寶不應該選擇,在不該去學習走路的年紀去走路,就會給自身的脊柱造成一定的壓力。

就拿成年人來說,長時間的走路都會給脊柱,造成一定的不適感,並更別說是骨骼發育不健全的孩子了。

如果過早地讓孩子學習走路,就會導致孩子的脊柱變形,或者出現彎腰駝背的現象。

時間久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就會影響孩子的整體形象與氣質。

娃走路的早晚,與哪些因素有關?

那麼有一些孩子走路就會過早,或者是過往,具體用於哪些原因有關係呢?

★和寶寶協調力有關

不管大人還是孩子,在走路的過程中都需要腿和腳或者是手臂來相互協調支撐。

有些孩子由於體質的關係,身體的協調能力好就會出現走路早,或者走路比較晚的現象。

所以一些走路比較晚的孩子,可能和這個原因有關係,那麼相對來說協調能力比較好的孩子,就會過早地學會走路,但這絕對和智商沒有關係。

★和寶寶自身性格有關

一些孩子天生性格就活潑好動,喜歡表現自己,特別是在父母的面前,所以像一些膽小懦弱的孩子,就會害怕容易摔倒而不敢走路。

但是一些性格勇敢的孩子,就會早一點的學會走路,這其實都是因為性格在作祟。

孩子何時學會走路,才屬正常情況?

相關數據表明,孩子正常走路的時間為12個月大,這時孩子的身體骨骼發育比較健全。

其實正常的時間範圍之下,孩子走路過早,或者是過晚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很多家長都會拿這件事,來判斷孩子的智力,這是絕對不可取的。

但是如果孩子已經18個月大了,還不會走路,那麼建議家長要帶孩子儘快去醫院檢查,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

歡迎討論

你家孩子在多大時學會走路的?

相關焦點

  • 孩子走路穩不穩關鍵要看感統能力,輔助工具收效勝微,別被忽悠了
    嚴重幹預了大腦提供給肢體指示的能力每個人的肢體動作都是由大腦進行支配後做出反應,學走路也是要求寶寶學會控制大腦和身體協調性的過程,而圍擋式學步車的存在,恰恰是利用器械代替了大腦的支配,寶寶也會因此產生依賴性。
  • 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寶寶學走路,是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走路早甚至被看作是智商高的表現。寶寶稍微晚走一點或姿勢和別家寶寶不一樣,就會引發各種擔心!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寶寶走路的那些事兒~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NO!每個寶寶的生長節奏都不一樣就像有的寶寶出牙晚、說話晚而有的會相對早一點學走路這件事,也是一樣!什麼情況要提高警惕?寶寶如果8個月不能獨坐,13個月不能獨站,16個月不能行走,家長就要注意及時就醫檢查了。寶寶的運動發展要符合「首尾原則」,即從上到下的原則。
  • 孩子多大開口說話算是正常?說話早晚跟智商高低有關係嗎?
    因此,對於一些開口說話比較晚的孩子,父母們就尤為的擔心,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比較笨,所以遲遲都學不會說話。那麼,孩子多大開口說話正常?這其中的時間早晚問題,跟寶寶的智商高低有關係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一、寶寶什麼時候開始說話?
  • 寶寶學走路搖搖晃晃像「醉漢」,孩子走路不穩當,媽媽莫心急
    而我認為孩子非常關鍵的一步成長就是會走路了,我永遠記得我見證的孩子剛剛會走的時候的欣喜,正如我的母親,幾十年依舊記得當時我晃晃悠悠地走向她的懷抱時的幸福。四肢健全的孩子,都必須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孩子會走路了,也算最早的可以說作長大了的一件事。
  • 內八字,外八字……孩子的走路姿勢,有沒有這些問題?
    你觀察過孩子的走路姿勢嗎?是不是有的時候心裡也會打鼓——「怎麼覺得這孩子走路姿勢怪怪的?感覺哪裡不對的樣子!」「是不是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今天嘟媽主要想和大家聊聊孩子走路姿勢的問題,有幾種情況家長朋友們要注意了,最好去醫院看下!嬰幼兒的走路姿勢真的需要家長重視!
  • 拽著寶寶雙手學走路,純粹是「幫倒忙」,遵循孩子生長規律是關鍵
    所以很多家長開始拉寶寶的胳膊讓寶寶學會走路,會讓孩子被動地學會走路,而不是孩子自己的意志,會讓孩子失去主動走路的意識。父母不帶孩子走路,孩子就不想走。大自然有四季,萬物遵循自然規律,生長發芽,開花結果。自然,我們人類也不例外。我們都想在出生後一天天長大,然後慢慢學會翻身、爬行、站立、行走。這是自然規律,非常自然的成長規律。
  • 孩子睡醒後有這兩種表現,暗示孩子智商高,你家娃是哪一種?
    在父母心裡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父母都想好好地保護自己的孩子,讓他健康快樂地長大。等到孩子變得優秀後再放手。父母最期待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也期待孩子能有一個高的智商和情商。作為父母都知道一個現象,很多孩子睡醒的時候都會去找父母或者找爺爺奶奶其他家人。如果找不到大人的話,孩子就會放聲大哭。
  • 走路的姿勢,居然也暗示著健康問題?
    1、步態異常 走路時出現剪刀步態、跨越步態、鴨行步態、慌張步態、偏癱步態異常步態,一定要重視了!這可能是疾病來臨的徵兆,比如:慌張步態常見於帕金森症;剪刀步態常見於雙側大腦或脊髓的病變,如腦性癱瘓或家族性痙攣性截癱等;跨越步態常見於坐骨神經麻痺、多發性神經炎等。
  • 寶寶1歲還不會走路,真不是因為你家的寶貝腦子笨,和它們有關
    蕾蕾家的寶貝今年1歲了,但是還需要坐在嬰兒車裡讓媽媽推著,一說下地走路就特別的厭煩,到現在還不能自如的走路呢。但是小區裡有幾個像他一樣的寶寶,人家在8、9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走路了。家裡人經常調侃寶寶,說寶寶腦子是不是有些笨啊,到現在都學不會走路。
  • 寶寶開始學走路,有些問題你必須知道!
    寶寶走路太早好嗎? 10個月左右開始,一般寶寶就會有嘗試走路的強烈願望,這是寶寶學走路的黃金時間,家長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時期,幫助寶寶順利學會走路。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在10個月到1歲半左右開始學走路都屬於正常,因為有的寶寶運動功能的發育可能比以上規律稍早些或稍晚些,所以,家長不必過於糾結孩子到底從多大開始學步。但是大部分專家認為寶寶不要過早地學走路。因為嬰兒時期的生理特點,骨骼中的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容易變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整。
  • 貓咪失去了前肢,學會了「站立」走路
    一隻失去前腿的貓咪,堅強地學會走路,最後被人收養。 沒有兩條前腿,那就學習著用後腿站立著走路。 這個過程很艱難,有個好心的人看到貓咪堅強的樣子,讓他有些心疼,於是收養了貓咪。
  • 孩子走路跌跌撞撞,可能是「感統失調」作祟,家長要及早幹預
    鄰居小趙家的孩子現在已經兩歲多了,可是每當看到他家小孩走路的樣子時,大家總是忍不住嘀咕起來,因為小孩走路總是搖搖晃晃的,就好像隨時會摔倒一樣。 所以有些鄰居就忍不住問起了小趙,甚至還建議小趙帶孩子去醫院做做檢查,看看是不是孩子大腦發育存在問題?
  • 給孩子測智商?!這事靠譜嗎?
    一提到孩子的智力,很多寶媽就淡定不下來了:孩子走路、說話,比別人早一點,心中就暗喜:我娃智力過人!孩子怯生、不愛說話,立馬聯想到智力問題,急三火四帶去測智商。這些做法對孩子好不好?究竟要不要給孩子測智商?今天,口袋育兒(微信:koudaiyuer)就跟大家聊聊「嬰兒智力測試」的話題。1 | 什麼是嬰兒智力測試?
  • 孩子頭頂「旋的個數」代表啥?暗示孩子智商高低?家長要了解真相
    看到孩子奶奶的強硬態度,劉女士傷心的帶著孩子回到了娘家。 孩子頭頂的「發旋個數」,究竟代表了啥呢?據產科醫生介紹到:「其實啥也不能代表,孩子頭頂上的漩渦,坊間稱為【旋兒】,醫學上叫【毛流】。簡單的來說,發旋就是【毛髮的傾斜】,在胎兒時就形成,是孩子生長發育中出現的正常生理現象。」
  • 為什麼我家寶寶1歲還不會走路?格賽爾「雙生子爬梯實驗」告訴你答案
    剛開始學步是的走路姿勢和真正走路很不一樣,主要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外八字和內八字。有的寶寶剛學走路時兩隻腳會向兩邊撇,而一些寶寶剛學會走路時比較正,慢慢的就會內八字,無論是外八字或者是內八字,都是寶寶剛學走路的正常姿勢,隨著寶寶逐漸長大,走路姿勢自然而然就會像大人一樣了。 用腳尖走路。寶寶剛學會站立的時候,是用腳尖著地的。
  • 原來孩子走路外八字是缺鈣引起的
    我家孩子一歲零一個月了,現在已經能走好幾步,可以自己站立,可是十幾天前可不是這個樣子的。十幾天前才開始補藥店買的乳鈣,自從補了鈣一天一個變化,他走路右腳也不外八字了,這可把我的心結打開了!來說說我的這個心結吧!
  • 如果孩子有這些特點,暗示將來智商高,千萬別以為是「熊孩子」
    但孩子鬧歸鬧,家長們可千萬別在孩子小時候,就因為頑皮而給他貼上「熊孩子」標籤。 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把心中的那個標籤撕掉,如果孩子有這些特點,暗示將來智商高,千萬別以為是「熊孩子」,你家孩子中了嗎?
  • 「動物教育」通過陪寶寶看動物繪本,模仿它們走路,寶寶也學會了...
    我是一個活潑外向的寶媽,沒事就喜歡蹦蹦跳跳的,我認為人就應該每天快快樂樂,我兒子現在一歲十一個月了,他遇到我這樣的媽媽我覺得這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有了我的外向,他沒認識一個小動物,我都會給他模仿它們是怎麼走路的,他在我模仿中不但得到了快樂,還學會了這些動物的走路方式
  • 新生兒出生時「幾斤幾兩」,是在暗示智商高低?父母心中要有數
    而在這些工作中,稱體重一直都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說新生兒出生時幾斤幾兩,其實是在暗示寶寶智商的高低,體重越重的寶寶成長的越好,又聰明又健康。 但是這樣的說法是非常片面的,至今都沒有研究說明能夠證明寶寶的出生時的體重,和智商發育有任何的關係,因此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
  • 過早過晚都不好,這個年齡生的娃智商高
    晚婚晚育不僅是一種現象,它同樣帶來了對於女性生育方面的思考:由於女性身體的生理性變化,生育時間早晚勢必會對女性的生育造成影響。在傳統的認識中,過晚的生育會對女性的生育過程和產後恢復產生很大的阻礙。一些專家將女性的25~29歲認為是女性生育的黃金年齡階段。而在最近的一次研究中證實,我們關於女性最佳生育年齡的認識可能發生了誤差,在這個年齡生娃寶寶的智商可能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