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開始學走路,有些問題你必須知道!

2021-01-11 蔡蔡之談

寶寶走路太早好嗎? 10個月左右開始,一般寶寶就會有嘗試走路的強烈願望,這是寶寶學走路的黃金時間,家長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時期,幫助寶寶順利學會走路。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在10個月到1歲半左右開始學走路都屬於正常,因為有的寶寶運動功能的發育可能比以上規律稍早些或稍晚些,所以,家長不必過於糾結孩子到底從多大開始學步。但是大部分專家認為寶寶不要過早地學走路。因為嬰兒時期的生理特點,骨骼中的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容易變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整。如果過早地讓小兒學走路,身體的重量必然會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負擔,時間長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變形,形成駝背、「x型腿」和「0」型腿,影響了體形的健美,還容易形成扁平足。

寶寶走路內八字怎麼辦? 很多媽媽一定發現,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時,雖然能夠搖搖晃晃地獨立走了,但是卻像個小醉漢一樣,走得並不穩當,而且小腳也大多呈現內八字,這時有些媽媽不免就會擔心,寶寶內八字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呢? 其實,寶寶在剛剛滿一歲的時候走路出現內八字的情況是十分常見的。內八字與寶寶的內脛骨扭曲有關,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行消失,爸爸媽媽無需過度擔心。大約有8%的寶寶的內八字狀態會持續到成年之後,不過,只要沒有腳部僵硬或疼痛的症狀,通常就不用擔心。

寶寶走路為什麼總踮腳尖? 寶寶初學走路的時候總是踮著腳尖,這是因為他對下肢或腳部肌肉群、關節和韌帶的掌控尚不靈活,爸爸媽媽沒必要太擔心,這是多數寶寶會出現的正常行為;正常情況下,很多寶寶會在扶東西走路和剛會走路階段,偶爾踮著腳尖,但這種情況不會長期持續下去,一般會在學會走路後一段時間內便自行消失。如果寶寶只是偶爾這樣做,可能是因為他對腳、腳踝等部位肌肉和關節的掌控不夠熟練,也可能僅是出於好玩。但如果寶寶在會走路後幾個月還有這種情況發生,則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警示信號,家長需認真觀察,必要時就醫診斷。

要不要讓寶寶用學步車?

學步車雖然可以強化孩子小腿的肌肉,但是對強化大腿和臀部肌肉沒什麼幫助,而大腿和臀部肌肉對行走更為重要;而且美國研究表明,使用學步車的寶寶通常會比不使用的寶寶晚走路至少一個半月。使用學步車其實是幹預和打斷了大腦和身體之間的對話,給予身體額外的本不需要的幫助。讓寶寶還沒準備好就提前處於走路狀態,可能導致寶寶大腿肌肉發育不良。表面看來孩子好像可以走了,但其實他的身體和大腦都沒有主動動起來,只是被拖著走而已,所以根本沒有在學步。學步車還會讓孩子形成不正常的行走姿勢(腳尖走路);學步車讓孩子行走更為容易,從而影響孩子的走路欲望;學步車碰到小玩具、或其他物件時還易發生顛簸翻倒,發生意外。因此美國兒科學會已強烈建議家長不要讓孩子使用學步車。

寶寶學步鞋怎麼選? 寶寶學走路選擇一雙合適的學步鞋很重要,首先,鞋的前端要有足夠的寬度,要讓寶寶的小腳丫能夠在裡面活動自如,尖頭設計不適合寶寶用來學步。其次,給寶寶準備的學步鞋鞋底應該有防滑設計,寶寶此時走路不很穩,自平衡能力也比較差,腳底的防滑設計有利於保護寶寶安全,減低寶寶摔跤的機率。再次,給寶寶挑選的鞋最好是有搭扣的,一採方便寶寶穿鞋脫鞋,二來寶寶在學習走路的時候不至於被鞋帶絆到而摔跤。最後,給寶寶選擇的鞋應該以簡單大方為主,不要太花哨或者鞋面上有一些細小的小飾物,以免寶寶坐著玩的時候扯這些小裝飾品下來劃傷寶寶的小手或者放進嘴巴裡面誤吞,發生意外。

相關焦點

  • 拽著寶寶雙手學走路,純粹是「幫倒忙」,遵循孩子生長規律是關鍵
    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候,父母不要盲目地牽著寶寶的手,不要好心做壞事。相信很多父母都希望寶寶快點長大,快點學會走路。這樣父母就不用每天抱著寶寶,當然也不會那麼累。然而,當嬰兒學會走路時,許多父母會握住嬰兒的手,讓嬰兒學會走路。其實這種行為是一種誤解。小張是這樣一位母親。
  • 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兒科醫生指出,寶寶的「坐、爬、站、走」都不是學出來的,而是隨著發育水到渠成。過早教寶寶走路真的好嗎?有些父母心急,在寶寶7、8個月的時候就讓他學習走路。殊不知寶寶從坐到走,每一個步驟都不能少。過早讓寶寶學步,容易造成這些傷害:① O形腿和X形腿過早讓寶寶學習走路,身體的重量導致腿部負擔加重,形成O形腿和X形腿。
  • 為什麼我家寶寶1歲還不會走路?格賽爾「雙生子爬梯實驗」告訴你答案
    很多的寶寶在過完周歲生日之後,還不會走路,導致不少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就開始擔心:「我家寶寶怎麼還不會走路呢?難道是因為遺傳?」寶寶從能夠獨立邁步那天起,到能夠很好地行走,大概需要6個月的時間。如果寶寶11個月開始獨立邁步,那麼要到15個月才能走的很好。如果寶寶14個月開始獨立邁步,那麼要到20個月才能很好地獨立行走。但是,作為家長一定要明確很重要的一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我我們無法加快寶寶成長的步伐。 那麼,對於寶寶處在學步期的家長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動物教育」通過陪寶寶看動物繪本,模仿它們走路,寶寶也學會了...
    ,媽媽教練你小動物怎麼走路吧!寶寶聽了就很開心的點點頭,那個時候寶寶一歲九個月。首先說一下我教寶寶小兔子是怎麼走路的,大家都知道小兔子走路是需要藉助兩隻手,把兩隻手分別擺成耶的手勢放在頭頂,然後往上蹭就行了。這些對於我們來說是特別簡單的事情,可是對於不到兩歲的孩子來說卻是特別的難,剛開始我找了兔子走路的視頻,寶寶特別感興趣,於是我再教他,這樣他就會想去學了。
  • 寶寶學走路搖搖晃晃像「醉漢」,孩子走路不穩當,媽媽莫心急
    四肢健全的孩子,都必須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孩子會走路了,也算最早的可以說作長大了的一件事。寶寶走路晚,媽媽很著急表妹去年夏天生下的她家二寶,二寶身體健康,而且從長相上來所也是無可挑剔,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孩子很會隨,繼承了表妹和妹夫雙方的優點,別提多招人喜歡了,我見過太多太多討人喜歡的寶寶,表妹家的二寶一定是名列前茅。
  • 寶寶1歲還不會走路,真不是因為你家的寶貝腦子笨,和它們有關
    蕾蕾家的寶貝今年1歲了,但是還需要坐在嬰兒車裡讓媽媽推著,一說下地走路就特別的厭煩,到現在還不能自如的走路呢。但是小區裡有幾個像他一樣的寶寶,人家在8、9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走路了。家裡人經常調侃寶寶,說寶寶腦子是不是有些笨啊,到現在都學不會走路。
  • 寶寶學習走路要注意,步前鞋要準備好,這樣東西不能用
    我是哆媽,一個一歲半寶寶的媽媽 今天哆媽想跟大家說一下寶寶學走路的事,哆媽的寶寶開始學走路是在第八個月的時候。那時候哆媽剛下班回來就看到寶寶站著迎接自己,當時可把多媽高興壞了,相信有孩子的人都應該知道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變化都牽引著媽媽的心情,所以當哆媽第一次看到寶寶站起來的時候,心裡也是特別開心特別激動。那哆媽今天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媽媽的寶寶學習走路的時候的一些小心得吧。
  • 內八字,外八字……孩子的走路姿勢,有沒有這些問題?
    你觀察過孩子的走路姿勢嗎?是不是有的時候心裡也會打鼓——「怎麼覺得這孩子走路姿勢怪怪的?感覺哪裡不對的樣子!」「是不是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今天嘟媽主要想和大家聊聊孩子走路姿勢的問題,有幾種情況家長朋友們要注意了,最好去醫院看下!嬰幼兒的走路姿勢真的需要家長重視!
  • 寶寶學走路是穿鞋,還是光腳好?利弊了解後,父母會知道如何選擇
    刺激寶寶的感官從光腳開始有很多寶寶都會有些許的感覺綜合失調,這個問題往往都是會被家長忽略的,但是家長不知道的是,這個不算是病,但是在寶寶時期不進行調整,長大了以後就不容易改過來了,未滿周或者三周歲的寶寶是處於在感覺綜合形成期,三周歲到六周歲是最佳的矯正期。
  • 一般寶寶多久開口說話?學說話早有好處嗎?家長必須了解
    寶寶早在四五個月大的時候就能說「媽媽」「爸爸」,讓你激動得哭了。從此以後,寶寶會從你、你老公和他身邊的每一個人身上學到更多的詞彙。一到兩歲,他就會開始說兩三個字的句子。二、嬰兒是如何學會說話的嬰兒出生時的哭聲代表了他第一次進入語言世界。就這樣,他表達了從幽閉的子宮裡走出來,進入一個新的陌生世界的震撼。從那時起,他開始吸收形成未來演講風格所需的語音、語調和詞彙。
  • 寶寶出生就會「走路」?新生兒六種神奇的反射,你能叫出幾個
    但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寶寶天生具有多種反射能力。這些反射能力有的關乎哺乳,有的關乎自保,萌萌的身體在面對「觸發條件」時,會自動顯露這些「天賦」,看起來十分有趣。新聞中那些有趣的報導,比如寶寶一出生就會「蹬腿走路」、抓緊大夫衣領等讓人啼笑皆非,其實都是觸發了寶寶的某種反射,寶寶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做出了相應動作。
  • 如何啟蒙寶寶學說話,推薦5個妙招,你還等什麼
    寶寶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走路說話了,這個時候的寶寶最喜歡的就是來模仿大人說話了。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按照如下的方法薰陶發展寶寶的語言習的能力,為以後打基礎。那麼,究竟該如何啟蒙寶寶學說話呢?1、適度的語言刺激語言刺激要儘早開始。
  • 寶寶學走路的「車」,危險係數極大,稍不留神後悔一生
    孩子六七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買學步車,讓他們在學步車裡玩,鍛鍊他們早點學會走路。一天早上,王把孩子放在學步車裡,在她家的院子裡玩耍,而在旁邊洗衣服。這是許多馬寶人的日常家務,許多衣服需要洗滌。幾個大桶裝滿了洗的東西,用了將近一個小時,終於洗完了。寶寶真可愛。雖然他已經九個月不能走路了,但他仍然必須在助行器的幫助下四處滑行。真的很好玩。
  • 氣溫接近40度,奶奶卻讓寶寶24小時穿襪子,光腳優勢你知道幾點?
    媛媛(化)非常苦惱,最近她跟婆婆鬧翻了,倒不是因為"婆媳問題",而是在孩子的穿衣方面,雙方各執一詞,都有自己的看法,誰也說服不了對方。她的婆婆是一位比較傳統的老人,為人"守舊",沒什麼文化,做事情全憑經驗,老人認為,小寶寶年紀小,就得穿戴整齊,尤其是襪子,必須24小時穿。
  • 孩子走路穩不穩關鍵要看感統能力,輔助工具收效勝微,別被忽悠了
    但是學步車真的能夠為我們解決孩子學步的大問題嗎?早在很多年前,我國原衛生部就發布了《兒童跌倒幹預技術指南》,文件明確規定:不要使用兒童學步車。被多數父母紛紛好評的學步車為什麼被禁止使用了呢?「學步車」居然是個「大忽悠」?不能學步還有危害!
  • 英語四級怎麼學?這2點必須知道!
    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問題困擾著我們。今天,小編又給大家帶來一個問題:英語四級怎麼學?小編想告訴大家的是:方法不是公式,不能隨便套用。在這裡,小編也只能針對性地提一些小小的建議。下面這兩點,你們必須知道。(1)認識你自己。佛法裡面有一個詞叫「覺悟」,什麼是覺悟呢?
  • 娃走路的早晚,暗示了智商的高低?孩子何時學會走路屬正常情況?
    相關數據表明,關於諮詢走路姿態的問題,至少每天有5到10例,絕大多數寶媽表示不能判斷孩子走路的姿態是否正確。孩子與孩子之間還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很多孩子出生之後,隨著時間不斷的成長,有的孩子會出現走路比較早的現象;但是有一些孩子就會比較晚,家長們會拿這件事來衡量孩子自身的智商問題。娃走路的早晚,暗示了智商的高低?
  • 用熱水給寶寶泡腳,可以促進身體發育?這3種壞處你可能還不知道
    寶寶在小的時候正是腳部快速發育的期間,在一到六歲這個期間寶寶的骨頭和關節都很有彈性,經常用熱水給寶寶泡腳容易使寶寶的腳步韌帶變得很軟很柔弱,從而使寶寶的腳發育達不到特定的弓形足,弓足對寶寶以後的成長發育也是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格外重視,這個時候用熱水給寶寶泡腳不是對寶寶的好而是害了寶寶。
  • 會走路的寶寶下樓梯,為何總是手腳並用倒著爬?視崖實驗了解一下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照顧寶寶是件考驗耐心的事,成長中的他們對許多稀鬆平常的事物,都充滿未知的恐懼。有時面對寶寶那些膽小的反應,做父母的總是又氣又笑,隱隱又有些擔憂。比如孩子對空間不同程度的認知,會引導他們做出各種各樣的奇怪行為。
  • 寶寶穿老虎裝去動物園,老虎以為同伴雙腳走路,鏡頭記錄搞笑一幕
    寶寶穿老虎裝去動物園,老虎以為同伴雙腳走路,鏡頭記錄搞笑一幕屏幕前的小夥伴是否都去過動物園呢?在動物園中生活著許多可愛又有趣的動物,在眾多品種的動物中,大家最喜歡的是哪種?寶寶穿老虎裝去動物園,老虎認為同伴會雙腳走路,鏡頭記錄下搞笑一幕,到底是怎樣的?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身穿虎皮外套的小朋友,只見他來到了自己最喜歡的老虎面前,隔著鋼化玻璃,這位小寶寶先給老虎來了一個大大的香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