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走路搖搖晃晃像「醉漢」,孩子走路不穩當,媽媽莫心急

2021-01-11 奶豆育兒

我們的人生,最初的開始,來到這個世界上時都是只會躺著的,從躺著到可以臥著,都是進步,再到後來可以坐著,之後會爬,一步一步的巨大進步,寶寶在成長,爸爸媽媽在所謂的見證寶寶的成長。

而我認為孩子非常關鍵的一步成長就是會走路了,我永遠記得我見證的孩子剛剛會走的時候的欣喜,正如我的母親,幾十年依舊記得當時我晃晃悠悠地走向她的懷抱時的幸福。

四肢健全的孩子,都必須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孩子會走路了,也算最早的可以說作長大了的一件事。

寶寶走路晚,媽媽很著急

表妹去年夏天生下的她家二寶,二寶身體健康,而且從長相上來所也是無可挑剔,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孩子很會隨,繼承了表妹和妹夫雙方的優點,別提多招人喜歡了,我見過太多太多討人喜歡的寶寶,表妹家的二寶一定是名列前茅。

時間真是快啊,轉眼間一年就過去了,好像在產房外我們這些親戚朋友焦急等待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而二寶,都到了蹣跚學步的年紀,二寶都快要滿一周歲了。

最近表妹可是有了煩心事了,二寶十一個月學走路孩子踉踉蹌蹌地,看到有些朋友家的寶寶八九個月就開始會走路了,表妹一個同事家的寶寶九個月就已經健步如飛了,一問才知道,是同事早早就開始訓練寶寶走路。

聽到這句話,表妹後悔了,沒有早早教孩子學習走路,同時也有了一個疑問,學習走路真的是越早越好嗎?

寶寶什麼時候能會走路

我們經常看到身邊有些寶爸寶媽給孩子三段式的成長的培訓,「3--4個月訓練坐、5--6訓練爬、7--9訓練走」其實這樣的方式是不對的,孩子十個月以前身體的軟骨還沒有轉化為硬骨,所以在十個月以前學會走路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傷。

寶寶學走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0--11個月,這個月份的孩子通常情況下應該可以扶站的很穩了,甚至可以不扶東西獨立站一會,寶媽這時候就可以開始帶著寶寶學習走路了。

第二階段是12個月,12個月的寶寶要多多練習蹲,注意一蹲一起的動作的協調連貫性,這樣的動作能夠很好的訓練寶寶的身體協調性,鍛鍊腿部肌肉,增強對雙腿的掌控力。

第三階段是12個月以上,經過前兩個階段的訓練和成長發育,寶寶在這個階段已經能夠扶著東西走的不錯了,寶媽正在這個階段應該開始訓練寶寶不扶東西走一兩步了。

第四階段是13個月左右的時候,這時候寶媽不但要繼續訓練寶寶的肌肉力量和協調性之外,應該開始讓寶寶學著適應不同的地面情況了。

第五階段是13--15個月,寶寶到了這個時間,大多就可以獨立行走的很好了。

怎麼引導寶寶學走路

1)有耐心

不只是教寶寶走路,對待寶寶的很多很多問題的時候,爸爸媽媽的耐心都相當重要,爸爸媽媽一定要拿出足夠的耐心,才能更好地陪著寶寶學會走路,見證寶寶的成長。

2)方法正確

在教寶寶走路之前,寶爸寶媽應該先做好正確的示範,教寶寶如何用力,如何彎曲膝蓋,如何從站到走等等。之後在寶寶學習走路時,你可以從前方拉著她的手帶著他一點一點往前走,也可以在背後扶著寶寶的腋下,剛開始需要家長用力扶住孩子,慢慢的你可以減少你用的力量。

3)教會寶寶變換重心

我們走路的過程中,每一步都是一次重心的轉換,讓孩子貼牆站好,在近距離讓寶寶到媽媽這來,寶寶邁出第一步就是成功,不過要記得不要讓寶寶第一次邁步就摔倒,而從此對於走路產生恐懼,第一步之後就是兩步三步,慢慢寶寶就學會了重心的交替。

寶寶過早學走路有什麼危害

科學研究證明,寶寶的腳上有70%是軟骨,骨組織的彈性大,容易受外力影響發生變形,加上腳的表皮角質化層薄,肌肉中的水分含量還很高,而且嬰兒腳的底部,分布著與身體臟器相關的血管和神經。

過早的學會走路很容易對腳部造成傷害,進而影響更大,在寶寶雙腿沒有完全形成硬化的骨骼之前,如果寶寶就學會了走路,在走路的過程中,全身的重量都壓在下肢,跟容易影響孩子形成「O」型腿或者「X」型腿。

相關焦點

  • 寶寶開始學走路,有些問題你必須知道!
    寶寶走路太早好嗎? 10個月左右開始,一般寶寶就會有嘗試走路的強烈願望,這是寶寶學走路的黃金時間,家長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時期,幫助寶寶順利學會走路。如果過早地讓小兒學走路,身體的重量必然會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負擔,時間長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變形,形成駝背、「x型腿」和「0」型腿,影響了體形的健美,還容易形成扁平足。寶寶走路內八字怎麼辦? 很多媽媽一定發現,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時,雖然能夠搖搖晃晃地獨立走了,但是卻像個小醉漢一樣,走得並不穩當,而且小腳也大多呈現內八字,這時有些媽媽不免就會擔心,寶寶內八字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呢?
  • 感冒引發神經病變 男孩走路像醉漢
    走路搖搖晃晃,就像醉漢,還兩腿疼痛乏力。近日,荊門8歲男孩小越(化名)被診斷患上神經病變,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因此丟命。小越此前身體很健康,元旦節後突染得了「怪病」,走路搖搖晃晃,動不動就摔跤,好像喝醉酒似的。孩子還告訴媽媽「腿疼、沒勁」。
  • 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寶寶學走路,是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走路早甚至被看作是智商高的表現。寶寶稍微晚走一點或姿勢和別家寶寶不一樣,就會引發各種擔心!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寶寶走路的那些事兒~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NO!誤區三:穿上學步鞋寶寶學步初期身體重心不穩,需要用腳趾加大抓地力來保持平衡,穿鞋影響感知地面,久而久之,寶寶會養成低頭走路的習慣。寶寶在學步之初,光腳是最好的選擇哦!寶寶學走路,是個自然發展的過程。大多數情況下,寶寶會爬後,慢慢就會站了,會站了,慢慢就會走了。父母要做的,不是教孩子怎麼走,而是正確的引導和鼓勵,做好輔助工作。
  • 寶寶1歲還不會走路,真不是因為你家的寶貝腦子笨,和它們有關
    蕾蕾家的寶貝今年1歲了,但是還需要坐在嬰兒車裡讓媽媽推著,一說下地走路就特別的厭煩,到現在還不能自如的走路呢。但是小區裡有幾個像他一樣的寶寶,人家在8、9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走路了。家裡人經常調侃寶寶,說寶寶腦子是不是有些笨啊,到現在都學不會走路。
  • 寶寶學走路是穿鞋,還是光腳好?利弊了解後,父母會知道如何選擇
    寶寶學走路光著腳效果更好很多家長都希望寶寶能儘快的學會走路,在指導寶寶學走路的過程中,也是煞費苦心,使出了各種方法,可是有的寶寶還是不能很快地掌握平衡,這就讓很多家長感到很迷惑,什麼方法都用了,為什麼還是不能掌握平衡呢。
  • 寶寶學走路的「車」,危險係數極大,稍不留神後悔一生
    王是一位新手媽媽,有一個可愛的九個月大的男嬰。前段時間王寶女士在家帶孩子,農村比較普遍。孩子六七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買學步車,讓他們在學步車裡玩,鍛鍊他們早點學會走路。一天早上,王把孩子放在學步車裡,在她家的院子裡玩耍,而在旁邊洗衣服。這是許多馬寶人的日常家務,許多衣服需要洗滌。
  • 拽著寶寶雙手學走路,純粹是「幫倒忙」,遵循孩子生長規律是關鍵
    小張整天帶著她的孩子在家,感到無聊。每天她都期待寶寶快點長大,自己跑著玩,而不是整天抱著。最後,寶寶快一歲了,但是沒有跡象表明寶寶會走路。小張很著急,所以她開始每天牽著寶寶的手教寶寶走路。結果過了幾天,孩子怕媽媽拉著他走。此外,當小張抱著嬰兒的胳膊走路時,嬰兒會哭,好像胳膊受傷了。崔玉濤老師說,我們不應該按照成年人的標準來撫養孩子,更不要過多地幹涉他們的成長。
  • 寶寶學習走路要注意,步前鞋要準備好,這樣東西不能用
    我是哆媽,一個一歲半寶寶的媽媽 今天哆媽想跟大家說一下寶寶學走路的事,哆媽的寶寶開始學走路是在第八個月的時候。那時候哆媽剛下班回來就看到寶寶站著迎接自己,當時可把多媽高興壞了,相信有孩子的人都應該知道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變化都牽引著媽媽的心情,所以當哆媽第一次看到寶寶站起來的時候,心裡也是特別開心特別激動。那哆媽今天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媽媽的寶寶學習走路的時候的一些小心得吧。
  • 兩醉漢走路與人起爭執傷人致死被刑拘
    兩醉漢走路與人起爭執傷人致死被刑拘 2014-05-22 13:37:36來源:今日早報作者:責任編輯:杜雯雯   令人感慨的是,僅僅是因為走路時一次輕微的擦碰,兩名夜老酒喝飽的男子沒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另一名男子下了狠手。  前天晚上9點,上城區公安分局經過48小時偵查,將兩名江蘇灌南籍犯罪嫌疑人常某某(男,44歲)、陳某某(男,36歲)抓獲歸案。
  • 英國醉漢走路回家卻暈暈乎乎掉進牆縫裡,被卡住一晚後窒息死亡
    據英國媒體8月26日報導,一個英國醉漢從酒吧出來後打算走路回家,可是他卻暈暈乎乎掉進了兩堵牆中間的狹窄縫隙裡。第二天一早,那個被卡在牆縫裡的醉漢已經窒息死亡了。當地警方據報導,64歲的大衛·約翰·莫來自英國伯明罕,他就是那個不幸死在牆縫裡的醉漢。當地時間8月26日,當地法庭舉行了一場關於大衛死亡的聽證會。
  • 孩子走路跌跌撞撞,可能是「感統失調」作祟,家長要及早幹預
    鄰居小趙家的孩子現在已經兩歲多了,可是每當看到他家小孩走路的樣子時,大家總是忍不住嘀咕起來,因為小孩走路總是搖搖晃晃的,就好像隨時會摔倒一樣。 所以有些鄰居就忍不住問起了小趙,甚至還建議小趙帶孩子去醫院做做檢查,看看是不是孩子大腦發育存在問題?
  • 寶寶學走路,千萬別這麼做!後果嚴重可能致命!
    只要瞅準機會,人家必定抓緊一切時間「屹立不倒」。各種道具運用的得心應手,這不,床欄已經完全淪為把杆兒了。 小小崔媽媽除了偶爾抱抱他,能讓他歇會兒腿,實在攔不住也就隨他去了。雖說站立學步,現在還略有點兒偏早,可奈何人家自己樂意,咱也不能硬把他按趴在地板上。
  • 醉漢走路為什麼左傾跌得多? 運動科學家予以解讀
    醉漢在走路跌倒時,為什麼向左傾跌的時候比向右傾跌的時候多?人們在森林或沙漠中行走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他們自以為走的是直線,然而在迷路或者沒有指路標誌的場合,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地稍稍偏左行走。結果,這有可能使他們朝逆時針方向繞一個大圈,又走回原處。這是因為,大多數人的右腿都更加有力和更加靈活。運動科學家都知道人體的這個特點。
  • 娃走路的早晚,暗示了智商的高低?孩子何時學會走路屬正常情況?
    而旁邊的一位鄰居就接到說:「自己家的孩子都已經一歲多了,如今連站都站不穩,就更別提走路了,是不是自己家孩子的智商有問題呢?」其實通過孩子走路早走路晚這種問題,來去衡量孩子的智商是錯誤的,並沒有相關的依據能夠證明。孩子智商高低與走路有關,那麼孩子如果走路過早,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孩子走路過早,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
  • 為什麼我家寶寶1歲還不會走路?格賽爾「雙生子爬梯實驗」告訴你答案
    很多的寶寶在過完周歲生日之後,還不會走路,導致不少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就開始擔心:「我家寶寶怎麼還不會走路呢?難道是因為遺傳?」,經過一番「家庭會議」討論之後,很多家長就會否定這個結論了,因為他們發現孩子的爸爸或媽媽在11個月就已經能走路了,過完周歲生日時早就能滿地走了,於是大家的討論再一次回到原點——我家孩子為什麼這麼晚還不會走路呢?小魚老師在這裡介紹一個教育學上著名的格賽爾「雙生子爬樓梯」實驗會給你們帶來一些啟發。
  • 「觀步態,知其病」家中有人這樣走路,別猶豫,快送醫院!
    「觀步態,知其病」家中有人這樣走路,別猶豫,快送醫院!一個人的神態和他走路的姿態,可以體現出這個人的精神狀態,雖然大多數人,並不是對醫學深有研究的,也可以從一個人的大概狀態,看出這個人是病態和健康狀態。古人云:「望而知之謂之神」,就是這個意思。
  • 《提線木偶》:跌跌撞撞才明白,走路並不太簡單
    當然,遊戲本身的難度沒有上述兩款遊戲那麼變態,而是迅速降低到了一個喜聞樂見的程度,男女老少都可以來嘗試一下,邊琢磨邊學走路的過程還是很有意思的。步子邁得太小會搖搖晃晃,邁得太大了又容易扯著那啥,玩家要像教小孩走路一樣,一關一關操控木偶走過去,直到他能健步如飛。遊戲的關卡設定讓玩家有一種清晰的成長感,內心可能會欣喜地說「我學會走路了!」。
  • 原來孩子走路外八字是缺鈣引起的
    我家孩子一歲零一個月了,現在已經能走好幾步,可以自己站立,可是十幾天前可不是這個樣子的。十幾天前才開始補藥店買的乳鈣,自從補了鈣一天一個變化,他走路右腳也不外八字了,這可把我的心結打開了!來說說我的這個心結吧!
  • 內八字,外八字……孩子的走路姿勢,有沒有這些問題?
    你觀察過孩子的走路姿勢嗎?是不是有的時候心裡也會打鼓——「怎麼覺得這孩子走路姿勢怪怪的?感覺哪裡不對的樣子!」「是不是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今天嘟媽主要想和大家聊聊孩子走路姿勢的問題,有幾種情況家長朋友們要注意了,最好去醫院看下!嬰幼兒的走路姿勢真的需要家長重視!
  • 貴州「外星人」寶寶會走路了:貴陽全城愛心媽媽曾送母乳救他
    可掀開衣服,你就知道,他不一樣。他的肚子像個紮緊口的麻袋,皮肉擰在一起,肚臍陷在一條疤痕裡,疤痕有他半個上身長。 40多天的時候,他患上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小腸上穿了八個孔,腹腔嚴重感染。經過手術,由於脫水,他瘦到4斤多,看起來像個外星人。為了救他,全城的愛心媽媽給他送去了上萬毫升母乳。 此後的半年時間內,他又進行了三次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