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教育」通過陪寶寶看動物繪本,模仿它們走路,寶寶也學會了...

2020-12-06 寶寶知道

我是一個活潑外向的寶媽,沒事就喜歡蹦蹦跳跳的,我認為人就應該每天快快樂樂,我兒子現在一歲十一個月了,他遇到我這樣的媽媽我覺得這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有了我的外向,他沒認識一個小動物,我都會給他模仿它們是怎麼走路的,他在我模仿中不但得到了快樂,還學會了這些動物的走路方式,比如:小兔子、小鴨子、袋鼠、小燕子等,我兒子雖然還不到兩歲,但是讓他模仿哪只動物,他都會模仿,跟孩子玩兒的同時教會孩子一些知識,即使不上班,不出去掙錢,也是值得的。

在寶寶幾個月大的時候我就給寶寶買了很多早教翻翻書,其中裡面有兩本專門是讓孩子認識動物的,我家寶寶一歲五個月的時候兩本書上的動物基本都認識完了,但是我就想,每次問他都知道,我得再讓他多學習一些知識,一定要讓書再有價值一點兒,於是我就想了想,這麼多動物,不如試一試教寶寶學習它們走路吧,這樣也可以讓寶寶的身體得到鍛鍊,於是我就找了一個寶寶心情特別好的時候給寶寶說:寶貝,媽媽教練你小動物怎麼走路吧!寶寶聽了就很開心的點點頭,那個時候寶寶一歲九個月。

首先說一下我教寶寶小兔子是怎麼走路的,大家都知道小兔子走路是需要藉助兩隻手,把兩隻手分別擺成耶的手勢放在頭頂,然後往上蹭就行了。這些對於我們來說是特別簡單的事情,可是對於不到兩歲的孩子來說卻是特別的難,剛開始我找了兔子走路的視頻,寶寶特別感興趣,於是我再教他,這樣他就會想去學了。我跟寶寶都坐到爬行墊上,於是我就教孩子怎麼擺小兔子的耳朵,剛開始寶寶的小手還是不太聽使喚,最後我不斷的教他,小手擺的還算過關,也是值得高興的,因為手跟大腦息息相關,所以手聽使喚了,對大腦的發育也是有特別大的幫助。

經過三四天的學習兔耳朵,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然後開始教孩子小兔子如何走路,我就給孩子講:小兔子你發現沒有,它是蹦著走路的,媽媽給你模仿一遍!於是我就給他模仿了一遍,就給孩子說你也蹦一下讓媽媽看看你是怎麼學小兔子走路的,寶寶就擺著兔子耳朵的樣子可是他蹦不起來,我就開始教寶寶怎麼去蹦,剛開始寶寶怎麼也學不會,最後發發現原地蹦是不好學的,適當的往前蹦一點點是好離地的,所以我就給寶寶演示往前蹦,我兒子特別愛學習我教他的新知識,每次教他都會認真的去學,一個小時寶寶就學會了,就這樣寶寶學會了小兔子是怎樣走路的。

我通過學習小兔子走路,寶寶鍛鍊了手腳協調,我相信這對他的大腦發育有特別大的提高,再後來讓他學習蹦,是提高他的觀察能力跟身體素質教育,寶寶在一歲九個多月就會學習小兔子走路,對於我來說,寶寶是一個特別優秀的孩子了。現在寶寶一歲十一個月了,他會模仿的小動物有很多,只要再樓下玩兒,其他帶孩子的爺爺奶奶都會讓寶寶模仿動物走路,寶寶帶著自信的表情開心的給他們表演起來,迎來了很多的誇獎跟響聲,這對孩子的成長心理有很大的影響,我相信,未來我的孩子一定是最棒的!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檬媽萌寶)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繪本趣讀丨寶寶不肯上幼兒園,就陪他讀 Owl Babies
    但其實背後,也許是孩子的「分離焦慮」導致的哦!「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與親人分離從而表現出的不安、恐懼和戒備的反應。分離焦慮一般起源於6~8個月,高峰期會在14~18個月,之後情況會逐漸下降。別看分離焦慮給家長帶來各種棘手的難題,它可是孩子情緒能力發展過程的一種重要能力,也是親子依戀關係建立下的必經階段。這時候,家長不妨通過陪孩子讀相關的繪本,同時通過一些有趣的互動,引導孩子認識並緩解分離焦慮的反應。
  • 兒童繪本《蹦!》全書就一個字,看我如何陪孩子閱讀這本書
    4.給我的印象這本書就是給學走路孩子玩的,所以,我給兒子說:小青蛙剛出生時候不會走路,「青蛙媽媽」帶著「青蛙寶寶」學走路,媽媽說:「蹦」,小青蛙往前一跳,慢慢地就學會了走路,跟小寶小時候一樣,也是媽媽拉拉手,一點點學會走路的。5.寶貝,你知道「青蛙」是怎麼來的嗎?要不媽媽給你講個關於青蛙的故事吧,它的名字叫「小蝌蚪找媽媽」,完了開始講。
  • 寶寶動物世界
    糟糕,狼群盯上了鴕鳥蛋,快幫鴕鳥媽媽擊退它們!狐獴寶寶找不到回家的路,別擔心,你可以根據它們衣服的顏色找到對應的小窩,送它們回家!再幫駱駝先生,從貨架上找出它的貨物吧。(考驗寶寶的反應力及觀察力)潛入深海,救助海洋動物!海洋動物遭遇危險,海洋醫生出動,展開救援!
  • 用好 3 個小技巧,寶寶聽了還想聽
    在家輕鬆實現親子共讀  「講」繪本是個技術活,很多家長經常哭訴說照著文字讀一遍,幾分鐘一本就完事了,不知道還能怎麼講了。  其實,「講」繪本有 3 個小技巧,這樣講繪本,寶寶才會更愛聽:  結合文字與圖畫內容,創造性講述;  照顧到寶寶的興趣和接受程度;  講讀時注意「思維和情感」兩大要素。  好繪本要講出來。
  • 海綿寶寶居然長了對稱的骨頭?其實它真是一種動物
    最近,我們熟知的角色「海綿寶寶」的創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也因為 「漸凍症」去世了。 現實中的「海綿寶寶」屬於海綿動物門下的某個個體,海綿動物門也叫作多孔動物門。
  • 「繪本拓展」《愛打嗝的斑馬》
    繪本不僅僅是閱讀,也可以用來做遊戲,做一些道具,就會讓繪本閱讀更有趣!大家好,我是Devin媽媽,今天給大家分享用4個遊戲陪孩子讀繪本《愛打嗝的斑馬》,還有一個讀後感。流程圖是培養孩子的順序思維,根據繪本內容排出打嗝的斑馬出門後都遇到了誰?並把它們按順序貼出來。【流程圖的正確順序】虎小弟——豬小妹——小小象和大大象——鱷魚——鴨夫人【親子遊戲】媽媽:打嗝的斑馬出門了,但是他們都遇到了誰呢?你還記得嗎?寶寶:沒記住。媽媽:沒記住,可以看看繪本哦!
  • 拽著寶寶雙手學走路,純粹是「幫倒忙」,遵循孩子生長規律是關鍵
    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候,父母不要盲目地牽著寶寶的手,不要好心做壞事。相信很多父母都希望寶寶快點長大,快點學會走路。這樣父母就不用每天抱著寶寶,當然也不會那麼累。然而,當嬰兒學會走路時,許多父母會握住嬰兒的手,讓嬰兒學會走路。其實這種行為是一種誤解。小張是這樣一位母親。
  • 零基礎寶寶看過來,這些英語啟蒙繪本讓你看到停不下來!
    轉眼要到寒假啦,小E知道泥萌一到假期就開始頭禿,應該在這個假期給熊娃們補充什麼樣的英語繪本呢?今天小E為大家請來了一位資深媒體人媽媽,她為她家的寶貝挑選英文繪本啟蒙時都總結了哪些經驗呢?她又會給大家推薦一些什麼樣的繪本呢?接著看下去吧!
  • 動漫雜談:天線寶寶播出21年,謝謝你陪我長大陪我變老
    動畫不會長大,但是看動畫的我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類節目早已被小豬佩奇等動畫取代了,但是天線寶寶們卻又開始侵佔微信聊天,出現在表情包裡了。播出21年了,謝謝他們一路伴隨我們長大,陪我們變老。成長是慢慢學會和熟悉的人說再見。
  • 書單|0-3歲寶寶絕對不容錯過的好繪本!
    原標題:書單|0-3歲寶寶絕對不容錯過的好繪本! 講了一期關於「閱讀」的微課堂之後,很多媽媽要我列個書單,今天先介紹0-3歲寶寶的,後面會再繼續分齡介紹。
  • 3~4歲孩子適合看的40本英文繪本,都給你整理好啦!
    這本書通過動物們滑稽的「頂蘋果」大賽,將枯燥的數數遊戲變得歡快有趣,孩子們輕鬆掌握1~10的同時還能感受文中語言的韻律美。07From Head to Toe 《從頭到腳》 建議閱讀年齡:2-8歲這本繪本不僅可以讓孩子認識身體部位,還能了解不同的動物,模仿動物們轉頭、跺腳,從身理上認識自我。
  • 寶玩聯合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推出「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課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動物福利組織之一,動物保護項目遍及40多個國家,通過減少對動物的商業剝削,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以及救助陷於危難中的動物來提高動物福利。  此次寶寶玩英語與公益支持機構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共同推出「野生動物保護」幼兒雙語公益課程中,共涉及大象、犀牛、穿山甲、貓頭鷹、老虎、獅子共6種野生動物。
  • 每晚關燈後,1歲寶寶偷偷從床上爬下來,媽媽一看監控哭笑不得
    一位媽媽查看監控時,發現意外一幕,原來自己1歲的寶寶,每天晚上在關燈之後,並沒有躺在床上,而是偷偷地從床上溜下。他跑到狗狗身邊,在狗狗身上蹭來蹭去,玩一會,然後安然睡去。看寶寶如此肆意在狗狗身上「葛優躺」,跟狗狗親近互動的樣子,真的是萌態十足。
  • 寶寶玩英語攜手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推出「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課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動物福利組織之一,動物保護項目遍及40多個國家,通過減少對動物的商業剝削,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以及救助陷於危難中的動物來提高動物福利。新冠疫情正在被逐步控制,此時,寶寶玩英語發揮自身「網際網路教育+公益」的獨特價值,打造「野生動物保護」幼兒雙語公益課程,希望能影響到更多家庭的孩子從小熱愛動物、認識和關注動物保護知識,同時也發揮品牌影響力,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貢獻一份力量。
  • 1-3歲繪本清單|其他可以不買,但孩子的繪本總是忍不住剁手
    最後鱷魚知道一定要每天自覺刷牙,才不用去看牙醫;牙醫也希望鱷魚刷牙,他就不用幫鱷魚看病。寶寶看了這本書後,也會自覺養成刷牙的好習慣。4、肚子裡有個火車站這本繪本主要講的是肚子裡有個火車站,還有很多小精靈,小精靈的任務是把肚子的食物消化並搬走。
  • 今日7萬尾「達氏鰉魚寶寶」回歸黑龍江啦!
    今日7萬尾「達氏鰉魚寶寶」回歸黑龍江啦!「聽說今天有這個增殖放流活動就特意過來參與,能夠幫助鰉魚寶寶回家感覺非常開心,同時也對咱們區的鰉魚保護、生態保護有了更多的了解,也通過活動讓我們老百姓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中來。」市民徐女士將一袋達氏鰉魚苗傾倒在滑道上,看著魚苗滑進黑龍江才興奮地離開。黑河市實驗小學四年四班崔一川同學在排隊放生時小心翼翼地照看著自己魚袋裡的鰉魚寶寶:「這些鰉魚寶寶特別可愛,也很珍貴,希望它們回到江中能夠快快長大。」
  • 宮西達「恐龍系列」繪本,孩子看100都不膩!
    宮西達就是繪本創作中的一股清流,他想通過繪本,來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挖掘孩子內心對愛的需求,向孩子傳遞溫暖。讀他的繪本,孩子才更像孩子。特別是他的「恐龍系列」繪本,在中國大受歡迎。今天,渝姐要為孩子推薦的繪本,就是宮西達也——恐龍系列全7集!
  • 五部口碑炸裂的動物紀錄片,讓孩子對生命充滿敬畏
    生命教育,是我們的孩子最缺失的一課。其實,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讓孩子通過觀看紀錄片來理解生命與死亡。 每個孩子都有動物情結,喜歡動物是他們的天性,動物主題的紀錄片可以很容易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 世界上哪些動物一次生最多「寶寶」⑴
    那讓我們最小的列列看,星球上的動物能有多少後代子孫...⑴生活在非洲的土豚產一隻,他還擁有「高級地地穴工程師」的稱號,它15秒能挖掘60公分。大象,長頸鹿,駱駝,斑馬,人類通常也都是一次一隻小傢伙「鶴」兩顆蛋。鶴不像鳥類膝蓋向後彎,在它們腿中間看的關節是腳踝,它們用腳趾走路。「獵豹」三隻。
  • 寶寶愛閱讀:這樣的尾巴可以做什麼繪本
    作者:寶寶知道 二又寶媽這樣的尾巴可以做什麼,這本書中採用剪貼動物一些部位的方式來敘述知識,比如大象的鼻子可以噴水洗澡,蝙蝠的耳朵可以用來偵察,角蜥的眼睛可以噴血,猴子的腳可以用來那東西……1 《這樣的尾巴可以做什麼》繪本書名:《這樣的尾巴可以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