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出臺,三元電池或將迎來爆發性的增長。因此,三元電池成為鋰電企業戰略布局的重要陣地,眾多國內外鋰電企業積極擴大三元電池項目建設,搶佔市場份額。
三元電池需求激增 市場潛力巨大
在政策驅動下,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發生變化,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專用車比例逐漸提升,而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專用車主要以三元電池為主。可以預見,未來對三元電池的需求量,將會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根據上述乘用車和專用車產量的預測,假設EV和PHEV乘用車平均每輛需要電池22KWh,平均每輛電動物流車是18KWh,則預計2018年將需要三元電池將超49GWh。 而從2015年動力鋰電池產量構成看,磷酸鐵鋰電池佔比高達69%以上。根據預測,雖然到2018年,三元電池產量佔比將會反超鐵系,達36.50GWh,仍難滿足下遊需求。
2017年動力電池體系的升級換代將突出表現在三元鋰電池領域,其中高鎳三元/矽碳負極體系將會成為2017年各企業研發和生產的重點。其實,2016年高鎳三元電池的研發和生產已呈「燎原之勢」。相比磷酸鐵鋰和低鎳三元材料,高鎳三元材料由於鎳元素比例的提高,在比能量上有更大的優勢。高鎳型NCA(鎳鈷鋁)、NCM622和NCM811是三元動力電池最主要的發展方向。因此,起點研究(SPIR)預測,2017年三元材料價格將會明顯上漲,增長幅度預計20%以上。
三元電池成為鋰電企業戰略布局的重要陣地
根據測算,2020年三元電池需求量可達55.4GWh(含客車)或50.5GWh(不含客車),對比2015年增長11.6倍或10.5倍。目前,三元電池成為鋰電企業戰略布局的重要陣地。雖然去年上半年由於受「三元電池被禁」政策影響,鋰電企業紛紛在三元電池生產上採取保守態度,放緩三元電池項目步調。但是,此後工信部公示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目錄(第四批)中32家企業有21家企業主營業務為三元電池,隨後受「三元電池解禁」及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雙重影響,國內外鋰電企業紛紛布局三元電池市場,搶佔三元電池市場份額。
比亞迪
比亞迪是全球第二大和國內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商,一直堅持磷酸鐵鋰電池的技術路線,是全球磷酸鐵鋰電池的技術的領導者。如今比亞迪也開始大規模布局三元鋰電池,據比亞迪董秘李黔透露,比亞迪未來將擴大三元鋰電池布局,2016年比亞迪預計電池產能10GWh,2017年新增三元電池5-6GWh。
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一直致力於推出更快、更安全、更高效的創新產品和技術。除了快充電池,在高能量密度電池方面,寧德時代的技術規劃是2020年之前電池能量密度要做到300Wh/kg,2025年以後,有進一步提高能量密度的規劃。寧德時代一位負責人向媒體透露,目前公司磷酸鐵鋰和三元產能佔比在2:1左右,未來兩年會逐漸趨向1:1。
國軒高科
國軒高科實現戰略轉移,發力三元鋰電池,於2016年11月15日發布公告,公司擬以31.18元/股的發行價格,向八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15億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6億元,募資將投向新一代高比能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項目等。
募集資金投向的項目分別是,合肥國軒年產6億Ah高比能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項目、青島國軒年產3億Ah高比能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項目、南京國軒年產3億Ah高比能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項目,以及年產10000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和5000噸矽基負極材料產業化項目、年產21萬臺(套)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及關鍵零部件項目、年產20萬套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控制系統建設項目、工程研究院建設項目等。
在本次募投建設的合肥、青島、南京共計12億Ah的高比能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項目中,用於新能源乘用車的三元鋰電池將佔據重要比重,而年產10000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和5000噸矽基負極材料產業化等項目將匹配5G瓦時三元鋰電池。
隨後,國軒高科青島公司年產1GWh三元鋰電池生產線正式投產,此次投產的年產1GWh三元鋰電池生產線所生產的三元高比能鋰電池將專為北汽新能源汽車配套。
成飛集成
12月29日,成飛集成公告稱,中航鋰電(江蘇)有限公司擬啟動產業園二期工程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規模為437340萬元,建設年產50億瓦時三元材料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線。
華友鈷業
華友鈷業,全資子公司衢州華友鈷新材料有限公司於2016年9月2日與浙江千合併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關於衢州華海新能源科技產業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夥協議及補充協議的籤署,擬共同設立衢州華海新能源科技產業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期為實施公司的新能源發展戰略服務。本次設立的華海新能源產業基金,將專門投資於衢州華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該項目主要建設三元前驅體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