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隨著全球對溫室氣體的排放加劇,我們看到越來越多極端性氣候現象出現,對人類的影響可以說也是在加速之中,而根據《科學報告》雜誌指出,受到氣候的影響,預計2100年部分海岸線或上升9米,這可以說真的會將「陸地房」變成「海景房」。
當然這肯定會導致很多人出現往內陸遷徙的情況,因為海岸線上升9米,非常多的大城市都將出現不利於居住的情況,因為攜帶的還有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這不得不說,如今的氣候問題真的是「迫在眉睫」,應該快速實施《巴黎協議》將全球升溫縮減到最小。然而事實告訴我們,實施《巴黎協議》的困難程度比我們想像的要難很多,因為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沒有嚴格遵守這個協議,而是在加速對地球的破壞,所以說要想改變氣候的困難程度還是較大的。
全球變暖到底會帶來什麼影響?
從簡單的情況來說,那就是極端性的氣候現象多,高溫,乾旱,強風暴,強降雨等等,而如今在全球各個地區已經是頻繁出現,所以這個問題是沒有什麼爭議性的,同時我們首段也說明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那就是海岸線的上升,其實我們說簡單一點就是「海平面上升」,這兩者是具有相同的情況,墨爾本大學的博士生埃布魯·基雷斯(Ebru Kirezci)表示,氣候的變暖正在加速這種情況發生。
根據模擬數據顯示,在地球升溫之後,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是越來越快,氣候變化也增加了海洋極端事件的頻率。我們通過最新的模型發現,未來百年一遇的極端洪澇事件將因氣候變化而增加10倍。所以這不是一個好消息,而洪水的出現也會加大海岸線的變化,科學研究人員表示,美國和英國(英美)的部分地區海岸線或將升上30英尺(約9米)。
這將會帶來直接性的損失,當然海平面上升淹沒,當發生極端性洪水的時候,也是同樣的情況,根據初步預計未來80年內,將會影響陸地面積將增加96000平方英裡(250000平方公裡),這意思是地球陸地面積還在上漲?確實可以這樣說,但這裡可能並沒有考慮到海平面淹沒的情況,應該不是屬於綜合性的,應該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大家看上去是好事情,但是並不是,海岸線與海平面的上升並不衝突,兩種有相同的情況,但是也有相反的模式,概念是不一樣的。
全球已經出現海平面上升淹沒的城市
例如在2019年年底,日本就公布了一個島嶼的沉沒。根據公開數據顯示,這個島嶼是日本的「Esanbe鼻北小島」,該島嶼是在1987年被首次發現並實施測量。記錄顯示,此處有一座高出平均海面約1.4米的島嶼,在2018年的時候,就有研究人員稱,該島嶼或已經消失了,但是一直沒有進行確認,所以說海平面上升的影響確實存在,與海岸線的變化不一樣。
同時根據《自然》雜誌發布的新數據指出,從1880年開始,由於人類的破壞活動,全球海平面平均上漲了20至30釐米,預計到2100年,至少還會再上漲30釐米,甚至更高。所以說這是對人類最大的威脅,大家要知道位於沿海的大多數城市都是發達城市,所以這是對經濟的致命威脅,還有人說氣候沒有影響自己的嗎?
可以說從任何一個方面都在產生影響,這對人類來說真的是在走「極端路線」的模式一樣。而且由於極端性的氣候現象,也引發了糧食問題的出現。
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這份由聯合國發布出來的糧食危機報告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到了,在2020年我們人類面臨的問題真的是太多了,雖然氣候現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它存在是可以確定的。根據科學報告指出,今年將新增1.3億飢餓人口,全世界有6.9億人正處於飢餓狀態。多國陷入糧食緊缺狀態,所以可以肯定糧食的問題已經在影響全球的發展。
當然對於我國來說,糧食不是問題,我們的底氣就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根據公開數據指出,2010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突破5.5億噸,2012年超過6億噸,2015年達到6.6億噸,連續4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水平。2018年產量近6.6億噸,是1949年1.1億噸的近6倍,糧食產量波動幅度基本穩定在合理區間。所以綜合情況來說,我國對糧食擔心完全是沒有的。
不過話說回來,氣候問題是影響全球性的,我們也一直在提倡節約糧食。所以說,減少糧食的浪費我們應該時刻銘記在心,同時對於糧食的存儲也要合理地進行檢查,以免出現任何的問題,這就是大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