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島沉沒,專家:中國也有兩島與之相仿,如今正處消亡邊緣

2021-01-08 趣觀歷史

引言

《論語·子罕》中,孔子曾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話常用來感嘆時間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復返。無獨有偶,李商隱也曾在《錦瑟》中感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然而,失去了就不可能再找回的不只是時間和感情,還有更現實的——沉在海底的土地。

01

20世紀60年代,在大陸漂移學說基礎上,科學家們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和「海底擴張」概念。根據地質學家推測,大陸板塊每年可以移動1到5釐米的距離。眾所周知,板塊移動對於板塊邊界的影響是最大的,板塊邊界也是地震、火山等災難頻發之處,例如位於太平洋板塊邊界的日本。板塊之間相互擠壓或分離,會對地形、地勢產生重大影響,例如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脈還在不斷升高。

▲印尼首都雅加達

板塊相互擠壓會導致山脈隆起,板塊相互分離自然就會導致地勢降低,再加上海平面不斷上升,很多島嶼、半島都面臨下沉乃至被海水淹沒的窘境。在深受陸地下沉困擾的國家中,最嚴重者要屬印度尼西亞,其首都雅加達在6年間下沉了10米,預計再過20年就有沉沒風險,以至於印尼政府不得不耗費巨資遷都於東加裡曼丹。

▲日本鼻北小島

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日本作為一個純粹的島國,自然也深受陸地下沉困擾。2018年10月31日,據日媒報導稱位於北海道東側約500米處的鼻北小島已經消失;2019年9月24日,經科學觀測確認該島消失,至此這座島嶼剛被發現32年,2014年被命名,1987年發現時測得其高於平均海平面1.4米。鼻北小島只是日本158座無人島中的一座,但它的消失一方面造成了日本領海面積縮小,一方面讓人們對陸地下沉更多了幾分擔心。

02

面對日本小島沉沒,我國專家也表示:中國也有兩島與之相仿,少有人知如今卻正處消亡邊緣瀕臨消失。其中上海作為我國地勢最低的沿海城市,在1921-1965年期間地面平均下沉1.69米,所幸已經採取有效措施控制,減緩了地面沉降量。此外,天津也深受地面沉降之害,這裡平均海拔本就只有3.5米,下沉之後會造成氣候等多方面影響。這些大都市的地勢變化深受人們關注,而位於我國邊境的有兩個小島,少有人知卻即將消失在海平面下。

▲廟島群島

其中一處是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的廟島群島。廟鳥群島曾名長山島,總面積53.17平方公裡,海岸線長146.14公裡,共包括32個島嶼,有「中國鮑魚之鄉」、「中國扇貝之鄉」、「中國海帶之鄉」等美譽,是黃海最大島群長山列島的一部分。近些年旅遊資源得到較好開發,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旅遊區,候鳥保護區和海島地質公園。

▲廟島群島位置

廟鳥群島中的南長山島曾經是長島縣政府駐地,現在該縣已被撤銷,主要原因是縣內常住人口大幅減少,大部分年輕人深感留在島上沒什麼發展機遇而離開。但與其他面臨消失風險的島嶼不同,廟鳥群島並非不適宜人類居住,雖然也位於板塊交界地帶,但海拔卻不是很低。其中海拔最低之處為2.7米,最高處的高山島海拔202.8米。因此,與其基於廟山群島地理學意義上的消失,其社會學意義上的「消失」更值得被重視。

▲羅鬥沙島

但第二個深受陸地下沉影響的島嶼卻是實實在在面臨著地理學意義上的沉沒危險,它就是廣東湛江羅鬥沙島。羅鬥沙島面積最大時為4.9平方公裡,成形於清康熙年間,距今約有400年歷史,因形似羅鬥而被命名為羅鬥沙島,是湛江最大的無人島。1979年曾在此植木麻黃林100多畝,現在已成濃蔭。這裡也是廣東省內的黃花魚場之一,是海鳥的天堂,也是著名生態旅遊勝地。

▲羅鬥沙島

然而,據相關部門測量,在過去10多年間該島面積減小了將近一半。曾經的木麻黃林約300畝,現在只剩下不到100畝;上世紀90年代中期修建的燈塔,原本距離海岸線足有70米之遠,現在已經瀕臨海邊。羅鬥沙島的消失,既是天災也有人禍。由於該島西側水流湍急,島上砂質又十分鬆軟,極易被海水侵蝕,目前已有明顯的陸羽南移、逐漸拉長現象;另一方面,過去十幾年間瘋狂盜採海砂的行為給小島雪上加霜。目前採砂行為已經被嚴格控制,海流影響卻很難人為改變。

結語

常言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每一寸土地不僅影響著一個國家的領土面積、領海面積、漁業資源、旅遊資源,更是一個國家國力的有力證明。雖然我們無力改變地殼運動等自然造成的影響,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控制人為影響,更好地保護我們所生存的環境。

參考資料:

《論語·子罕》

《錦瑟》

相關焦點

  • 日本小島沉沒,專家:中國也有兩島與之相仿,如今正處消亡邊緣
    2018年10月31日,據日媒報導稱位於北海道東側約500米處的鼻北小島已經消失;2019年9月24日,經科學觀測確認該島消失,至此這座島嶼剛被發現32年,2014年被命名,1987年發現時測得其高於平均海平面1.4米。鼻北小島只是日本158座無人島中的一座,但它的消失一方面造成了日本領海面積縮小,一方面讓人們對陸地下沉更多了幾分擔心。
  • 日本面臨沉沒?其實中國有2個地方也在下沉,其中一處快要消失了
    日本是由本州、四國、北海道、九州四個大島和6800多個小島組成,由於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日本多火山和地震,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根據統計,芮氏6級以上的地震,有兩成都發生在此。正式因為火山和地震,日本才形成6800多個島嶼,不過中國有句老話,福禍相依,在形成島嶼時,日本本州島也是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海溝,最深處達到了10374米,並且日本海溝跟世界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相連。
  • 日本一個小島突然沉入海底,大片領海消失,安倍仍拒絕接受現實
    據共同社9月24日報導,日本海上保安廳證實,位於北海道附近的鼻北小島已經消失,按照《聯合國海洋公約法》,該地應該被降級為暗礁。這意味著日本今後不能以該島為中心強調12海裡領海主權,海岸線將後退500米,200公裡區域的專屬經濟權也將消失。在無法要回北方四島的情況下,日本再失一島,但安倍仍拒絕接受現實。
  • 馬裡亞納海溝逼近,為何日本從不擔心領土沉沒?日本早已做好準備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屬於海洋性季風氣候。日本群島就位於北太平洋西側,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附近的3000多個小島組成。日本最大的島就是本州島,而四個島的面積達到了日本總面積的98%。
  • 北方四島還未收回,日本又損失一座島嶼,領海範圍或將縮小
    日俄的北方四島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如今,日本還未收回北方四島,就又損失一座島嶼,而且該島嶼現在在海面上已經看不到了,這對於日本來說無疑是遭受了一次重大打擊,損失該島嶼對於日本來講不僅僅是國土面積變小,也讓日本的領海範圍縮小。
  • 日本將被馬裡亞納海溝吞沒?專家:並非無稽之談,已有一島嶼消失
    兩個板塊的摩擦,就引起了日本頻繁的地震,為此很多日本的房子都設計成了非常抗震的形式,有的乾脆直接拿木板搭房子,就算地震了也砸不死人。但是日本人對自己國家的安全一直非常擔憂,因為日本基本上就是漂浮在海上的一個超大型島嶼,生怕哪天整個日本就沒了。為此日本還專門拍了一個叫《日本沉沒》的電影,講述的就是在日本地下板塊劇烈活動,整個日本沉入海底的故事。
  • 全球海平面上升,除了日本最危險,中國也有2個地方在消失
    海平面上升後,日本大部分沿海城市將成為澤國,海拔較高的山地和丘陵將成為新的島嶼。1973年,適逢關東大地震50周年,著名作者小松左京創作了一部名為《日本沉沒》的科幻小說,暢銷國內,也給日本民眾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隨著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這種幻想很有可能成為現實。
  • 老鼠都死三回的慘烈奪島戰役!進軍日本無法繞過的「地獄小島」
    最終經過協商之後,美軍發現不管採用哪位將軍的方案,都必定會經過貝裡琉島,因此貝裡琉島的戰略地位大大提升。貝裡琉島只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島,面積只有13平方公裡。而日軍在貝裡琉島的最高指揮官是中川州男大佐,麾下是日軍最精銳的第14師團人員總計5388人,日軍是第14師團是日軍17個甲級師團中的一個,日軍14師團在中國參加了保定會戰和太原會戰。
  • 夏威夷島竟然是中國塵埃積累而成?盤點世界的奇異島嶼(二)
    到一定時候,它就會自行分離成兩個小島,再過一定時間,它又會自動連接起來,合成原來模樣。其分合時間沒有規律,少則一二天,多則三四天。分開時,兩部分相距4米左右,合攏時兩部分又嚴密無縫,成為一個整體。科學家們認為,這個小島早已斷裂,地理位置又很不固定,經常遷移,因此產生了這種時分時合的怪異現象。
  • 《日本沉沒2020》:天崩地裂後,普通人如何末日求生
    《日本沉沒2020》可以看作是電影版《日本沉沒》的衍生作品,只有短短10集,每集20分鐘左右。導演是日本著名導演、編劇、製片人湯淺政明,湯淺政明的作品只看過由他監製的短片《貓湯》。短片的整體基調陰鬱,甚至還有一些血淋淋的鏡頭,這樣黑暗風格的動畫同押井守、今敏子等人相仿。
  • 只因一小島消失,日本領海減少0.03平方千米,我國也需提高警惕了!
    我們總會在各種科幻電影中看到日本島嶼沉沒的消息,那時的我們總覺得這種事只是編劇們虛構的情節,不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中,但不料近日這種事真的發生了,而且日本的領海面積還因此減少了0.03平方千米,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350萬噸重的「垃圾島」,面積堪比四個日本,如今正威脅著中國
    而且這些流入海洋的垃圾隨著海洋慢慢的漂流,最後聚集在一起,從而在海洋之中形成了一個「新的大陸」,並且在逐漸的向中國逼近。這個由垃圾堆積而成的「新大陸」,被稱為太平洋垃圾島,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和夏威夷海域,這小島全部都是由垃圾形成,這些垃圾像霧霾一樣覆蓋著這裡的海域,面積約有14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是四個日本的面積,據數據統計,這裡的垃圾已經達到了350萬噸的重量,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廢棄的塑料製品,大部分也都是人們隨手丟棄的塑料瓶和塑膠袋。那麼這些垃圾是這麼匯集到這裡的呢?
  • 傳說在太平洋海底,姆大陸沉沒了,近代發現不少該大陸的神秘文物
    細心的德布爾學者在《尤卡坦事物考證》中,意外的找到書中所記錄的瑪雅象形文字草圖,這無疑是一把打開瑪雅文字釋義之鎖的金鑰匙,依據該書,他很快破譯了收藏在西班牙博物館內的瑪雅文獻《特洛阿諾抄本》。喬治瓦特的觀點引起了很多專家們的反對,在諸多的質疑聲中,他依然堅信自己的想法,甚至還找到了很多關鍵性的證據。喬治瓦特指出,姆大陸消逝後所遺留下來的城市遺蹟,在太平洋上比比皆是,著名的復活節島其實就是母大陸倖免於難的一部分,島上諸多巨人石像以及帶有文字的石板,都是姆大陸曾經存在過的證據。
  • 如果日本最後沉沒,他們將遷往哪裡?
    身為島國的日本,相信大家多少都有聽過有關日本沉沒的一些言論,在不久的將來,日本很有可能會有沉沒的風險。其實早在很早之前,有關日本沉沒的說法就已經被提出來。但是在這裡要說一下,有關日本沉沒僅僅只是一個假說而已,這是之前一位美國的科學院院長提出來的,在當時他早就警告過日本,讓日本提早做好準備。當然有關日本沉沒其實不是大家認為的全球變暖,海平面持續上升所導致。
  • 日本與那國島離我國臺灣只有110公裡,海底暗藏神秘金字塔遺蹟
    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日本與我國相距最近的一個島嶼,琉球群島中的與那國島。與那國島是日本琉球本島西南300多公裡的一座小島。距離日本九州鹿兒島1000多公裡,距離中國臺灣只有約110公裡,距離釣魚島僅約150公裡。據說在能見度極佳的情況下,在與那國島上可以看見我國臺灣島上的山脈。
  • 140萬平方公裡「垃圾島」,如今正逼近中國,誰是「罪魁禍首」?
    現代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現在的生產力水平,讓大部分都不用為吃飯發愁,而現代科技更是給人類帶來了豐富的娛樂生活,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一面發展,但是卻也有一個問題,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它就是環境問題。
  • 日本真的會像很多人想的那樣沉沒嗎?真相會讓你驚訝!
    我們知道,在日本有一部電影叫做《日本沉沒》,講的是在日本的東京發生了一場超大大地震,最終導致日本幾乎全境沉沒到海裡。同時國內也有很多關於「日本會在未來的不久沉沒」的論調。那麼問題來了,日本真的會沉沒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日本的地質構造。
  • 2020最應景的災難片,當日本全部沉沒
    更加巧合的是,《日本沉沒》上線的時間正值日本疫情的捲土重來,它的災難題材似乎完全對接上了人們的現實生活。 相較於題材,很多影迷顯然更期待湯淺政明的發揮,不過面對《日本沉沒》這樣的現實主義題材,湯淺以往的鬼馬畫風似乎也有意收斂了許多,這讓一些影迷們詬病。
  • 日本沉沒是真的怎麼辦?
    據日本《東京新聞》報導,日本神戶大學教授巽好幸近日預測稱,日本九州在未來的100年內可能發生巨型山口劇烈噴發。雖然可能性僅為1%,但預測一旦成真,最壞的情況將會導致1.2億人死亡,屆時日本也將不復存在。  這使我想起多年前看過一部日本電影,片名就叫《日本沉沒》。我印象最深者有二:一是日本沉沒前派使者到中國請求中國海軍出手救援,片中中國領導人說:「我們的艦艇都是小型的。」二是片中一名日本流浪漢喝著從垃圾桶裡撿來的XO,對同伴說:我們的生活水平比發展中國家還是高多了。
  • 為何美國說只有中國能救日本?再來一次海嘯日本文明將不復存在
    電影《日本沉沒》是根據1973年日本科幻作家小松左京的同名小說《日本沉沒》改編而成,是一部在日本具有很強影響力的科幻作品並被翻拍為電影,2006年日本東京廣播公司再次將這個題材搬上熒幕。這部電影深刻的反映出日本人內心深深的恐懼感和焦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