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東京新聞》報導,日本神戶大學教授巽好幸近日預測稱,日本九州在未來的100年內可能發生巨型山口劇烈噴發。雖然可能性僅為1%,但預測一旦成真,最壞的情況將會導致1.2億人死亡,屆時日本也將不復存在。
這使我想起多年前看過一部日本電影,片名就叫《日本沉沒》。我印象最深者有二:一是日本沉沒前派使者到中國請求中國海軍出手救援,片中中國領導人說:「我們的艦艇都是小型的。」二是片中一名日本流浪漢喝著從垃圾桶裡撿來的XO,對同伴說:我們的生活水平比發展中國家還是高多了。
這部電影原是日本小說家小松左京的同名科幻小說,1973年出版,馬上引起日本民眾的廣泛關注,電影公司同年將其改拍成電影,據說創下880萬觀眾的紀錄。我觀影時中國正在改革開放,的確很窮,但聽了日本流浪漢的對話,心裡很不是滋味。
大概是20多年過去,世界算是有了很大的變化,但長期以來關於日本沉沒的預測似乎不絕於耳。這種說法是日本人自己說的,預言與小說,證明了日本人的危機意識。這件事不管日本人自己怎麼想,反正對於中國人來說,有點「海客談瀛洲」的味道。
當年我的確是以看科幻片的心態看《日本沉沒》的,但「狼來了」喊多了,並不是就沒有那種可能性。日本處在西太平洋兩大板塊碰撞帶上。1977年,科學家證實日本地殼的確逐漸向東面海溝下挫。2011年3月11日日本宮城大地震後,日本的確有地面沒入水中的情況。
世界上似乎頗有人有志於搜集日本沉沒的證據,比如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布魯斯·阿爾伯茨博士日前在接受美《時代周刊》採訪時指出:經過2004年的印尼大地震,亞洲-太平洋板塊正在變得越發脆弱,地震和海嘯將越發活躍,日本列島已處在一個隨時可能塌陷的「漏鬥」之上。
但日本沉沒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人類歷史上,這樣的事幾乎還沒有發生過。公元79年義大利維蘇威火山噴發,將龐培城埋在火山灰下,但沒有沉沒。西方人相信曾經有一塊叫阿特蘭蒂斯的陸地,有著高度文明,公元前1萬年時因火山噴發沉入大西洋中,但目前尚查無實據。
這樣看,日本沉沒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沒有可能。此次日本教授的說法不是小說家言,而是科學預測,即將發表在學術刊物上。關鍵是這事還與中國有關。據說聯合國有一個所謂「圖們江計劃」,如若日本沉沒,建議在中俄朝交界的圖們江流域安置日本人。《日本沉沒》的結局,就是日本人在中國東北找到了落腳處。
日本跟中俄朝都有戰爭的歷史,因為民族情感,三國都有許多人不喜歡日本,這是事實。但不管怎麼說,要真的日本沉沒,即便我們不喜歡日本人,他們到哪裡去,畢竟是一個國際問題。讓他們到中國東北定居,那真成了「鬼子回城」了。怎麼辦?國際社會的設想雖然是以防萬一,但萬一成真,都所涉各國和人民,都不能不說是一個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