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戰鬥在「火山口」,與「死神」較量
■中國軍網記者 霍雨佳 欒寶玲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陳雪禮作為軍隊人大代表受到習主席親切接見。接見結束後,習主席特意再次叮囑陳雪禮:「一定要注意安全!」如今,作為聯勤保障部隊某報廢武器彈藥銷毀大隊參謀長的陳雪禮,牢記主席囑託,運用自己專業特長,紮實推進彈藥安全銷毀工作。
雲霧繚繞,連綿的青山靜謐無聲。
「砰!砰!」突然,一陣陣爆破聲打破了深山的寧靜。聯勤保障部隊某報廢武器彈藥銷毀大隊參謀長陳雪禮站在燒毀場旁,看著燃燒的火焰,神情嚴肅而專注。這樣的彈藥銷毀工作,陳雪禮早已習以為常,但每一次,他和戰友們都打著十二分的精神,嚴密監控,一絲不苟地完成每一個步驟。
報廢彈藥銷毀,是一項直面生死的工作,這群人被形容為「坐在火山口與死神較量」的勇士。多年來,陳雪禮和戰友們一直紮根在遠離喧囂的大山深處,堅守使命。

燒毀發射藥。劉攀 攝
對陳雪禮來說,報廢武器彈藥銷毀工作平凡又平常,但有一個特殊的日子,陳雪禮終身難忘。2016年3月13日,習主席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親切接見了部分來自基層部隊和教學科研一線的軍隊人大代表,陳雪禮是其中一員。
至今,陳雪禮仍然清楚記得當年習主席接見時的每一個細節:「習主席走到我面前時,我緊張極了,手心都出了汗。當我向習主席報告我是報廢武器彈藥銷毀工程師時,習主席說,『你們這個工作很危險,要注意安全』。這話一下說到我的心坎上,緊張感頓時一掃而光。最讓我感動的是,主席臨走前,又特意回頭再次叮囑我:『一定要注意安全!』那一刻,我的眼睛溼潤了,心中充滿了力量!」
習主席的關懷與囑託,讓陳雪禮倍感溫暖,也成為了他和部隊官兵們紮根崗位、不斷奮進的動力。

陳雪禮(中)正在進行機具檢查。劉攀攝
保障安全,是他考慮最多的事
破片飛散,粉塵漫天。某次空彈丸毀形作業完成後,幾名官兵從操作間走了出來。陳雪禮看到他們後,皺了皺眉。幾個帥氣的小夥子在一番作業後,像剛挖了煤出來,渾身都是黑漆漆的灰。
「機器必須得改進了。」陳雪禮在心裡做了決定。那時,大隊進行空彈丸毀形作業,採取的還是機器衝壓的辦法。這種方法不僅會產生大量粉塵,還極易產生飛散性碎片,危險性較大。當時,不少官兵一想到這項工作,腦袋裡反應的都是「髒、累、苦」。
然而,對一項技術進行改進,又何嘗是件容易的事。一番準備後,他召集技術骨幹成立了科研小組,多次跑工廠、到院校,查閱資料、修改設計、反覆試驗,經過8個多月的艱苦攻關,終於成功研製了新一代彈丸毀形機,大大提高了安全係數,並獲得了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
「主席強調『一定要注意安全』,這也是我們在進行相關工作時首要考慮的問題。」在寂寞的山溝,陳雪禮總是利用一點一滴的時間學習,一有空就鑽進作業工間開展技術革新,從保障官兵安全的角度出發,為他們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近年來,他研製的炸藥冷卻製片系統、通用彈藥底火銷毀機等10餘種機具設備,都應用到了彈藥銷毀作業中。

操作間裡的「三字經」。霍雨佳 攝
與此同時,陳雪禮還特別注重在部隊營造安全的文化氛圍。面對繁瑣枯燥的規章制度,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操作規範,他帶著戰士們一起編了操作間的「三字經」,讓他們在創作中牢記規範,同時也讓生硬的內容變得琅琅上口,簡單易懂。
「不留情面」,是他對官兵最大的關愛
一直與危險的彈藥打交道,陳雪禮的身上展現著超乎常人的沉穩和細緻,平日裡,他的臉上也總是掛著和善的笑容。但許多官兵表示,陳參謀長嚴肅起來,也是相當「可怕」的。一旦遇到了不按規操作的情況,他一定不留情面地嚴厲批評。

陳雪禮(右一)正在進行工作記錄。劉攀 攝
在彈藥銷毀的過程中,取發射藥是整個銷毀工作中比較危險的環節。按規定,地面溼度不能低於65%,要隨時灑水。為了防止意外發生,操作的地方還設置了很多保障安全的設備,例如雨淋裝置,2秒內就能降下一場「大雨」。
一次,在取發射藥的作業過程中,有些官兵在複雜的工序中忽略了隨時灑水的要求,地面出現了乾燥的跡象。在外監督的陳雪禮發現了這個問題,立刻衝進操作間,二話不說,手動啟動了雨淋裝置。突然間,一場「傾盆大雨」降落,陳雪禮和官兵們都被淋了個透。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場嚴肅的批評教育。
任務被叫停了,身上被淋溼了,這是官兵們終生難忘的一堂課。
「在作業過程中,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忽略,監督大家是否按規操作,是幹部的責任。」陳雪禮表示,對細微之處的把握,就是對生命的負責。

官兵們正在旋卸鉚釘。劉攀 攝
然而,就算是按規操作,危險也會意外來臨。這種時候,陳雪禮總是衝在最前面,把危險留給自己。
那是一次某型手榴彈的銷毀任務,在進行手榴彈木柄和彈體的分離時,發生了意外情況。木柄因自身老化在分離時發生了斷裂,內置的可引爆手榴彈的拉線被拉出,稍有不慎就會發生爆炸。此時,需要有人去將拉線剪斷,才能確保安全。
觀察了一段時間後,在現場監督作業的陳雪禮熟練地穿上了防爆衣,戴上防爆頭盔,進入了分離手榴彈的作業間。
拿著工具,陳雪禮一步步走向那枚近乎被引爆的手榴彈,耳邊是自己清晰的呼吸聲。靠近後,他像是給病人做外科手術一般,小心精準地剪斷了那根可能引發災難的細線,成功排除了險情。放鬆下來,陳雪禮長舒了一口氣。而類似的情況,他已不知道遇到過多少次。
紮根大山,他有這樣一份責任和擔當
在業務問題上,陳雪禮嚴肅認真,有時甚至不講情面。但在生活中,陳雪禮的細緻認真,常常讓官兵們感動不已。
每當有人外出執行任務,陳雪禮總會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不斷提醒他們作業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還會替他們提前查詢當地的天氣、溫度,叮囑他們注意安全。

野外排爆。劉攀 攝
與陳雪禮共事了十多年的老兵王斌回憶:「有一次外出執行排除未爆彈的任務,陳參謀長建議我帶上兩根木棍,說是現場可能會用到。我自覺經驗豐富,覺得沒有必要。但在出發前,他又反覆給我打電話,叮囑我帶著,我便拿了。到了任務現場,果然有一個非常難處理的未爆彈需要用到木棍。能安全順利地完成任務,要感謝他的『操心』。」
這份「操心」,源於陳雪禮對戰士們生命安全的重視,源於他內心的責任和擔當。
陳雪禮仍記得剛來部隊時,部隊裡的老兵帶給自己的震撼。那份面對危險不退卻的忠誠堅守,也讓他許下了紮根大山的誓言。研究生畢業後,陳雪禮依舊回到了這裡,用自己所學為彈藥銷毀事業做貢獻。

官兵們正在認真作業。劉攀 攝
寂靜的大山深處,陳雪禮和戰友們時刻繃緊神經,嚴守規程,迎難而上,向險而行,在「銷毀」這個特殊危險的戰場上,在震耳的爆破聲中,堅守著那份靜默無聲的忠誠。
(視頻作者:欒寶玲 霍雨佳 林鐸 周楚斌 劉攀)
責任編輯:劉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