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的另一種解讀,存在即是孤獨的救贖

2021-02-28 異次元宅基地

找尋存在,擺脫孤獨是人活在世上繞不開的核心命題。為了抵抗孤獨,我們不得不找尋存在,而為了確證自己的存在,就不得不尋找同伴。《死神》這部動漫表面上講的是人與人之間尤其是同伴之間的羈絆,但深層次卻講的是找尋活著的意義以及羈絆,擺脫永恆的孤獨。

每個人自出生開始都是孤獨而獨特的,而這些獨特中的相同又指引了一部分人聚集在了一起,這便是同伴和群體。

大的說來,有因為自身存在狀態的異同而聚集在一起的尸魂界和現世,小的說來,便有能力趨同而聚集在一起的巴溫特、完現術者,抑或是因為信念、目標一致而聚集在一起的一戶群體、刀獸、藍染群體。

巴溫特和完現術者的陰謀的動機雖然不盡相同,但都逃脫不了孤獨和受到背叛的原因。他們帶著恨意孤獨地結成群體,謀劃著復仇與重建一個他們想要的世界。

可是這一切一開始也就錯了,恨從來就不能給人堅固的信仰,而不過是一點偏執罷了。巴溫特們被創生後既沒有受到死神的認同,也被周圍的人類所排斥,他們在漫長的生命中獲得的不是安寧而是逐漸滋長的恨意。因此,他們便想報復死神,毀掉尸魂界。雖然他們的能力和異質性讓他們孤獨,但他們卻不能珍惜創勝者給予他們的獨特性,心懷感激地生存,而簡單地把這個事情歸咎於死神不負責任的創造—自己孤獨的被遺棄的簡單的二元因果關係。


完現術者的首領銀城也是由於尸魂界對於自己的監視和控制而感受到了背叛,最終選擇了獲得更強大的力量與死神為敵這一條路。銀城最後死的時候這樣說到:「一戶,如果我和你的位置互換,那麼我的選擇和結局會不會不同?」我想銀城大致也是羨慕一戶的吧,羨慕他能夠有如此強大的內心以及如此堅固的後盾,還憑著一己之力得到了尸魂界的認可,甚至於改變了尸魂界陳腐的規則。

而也就在生命即將走向末路之時,完現術者才意識到獨特和孤獨卻為他們之間創立了另一種別樣的聯繫,這種羈絆便是上天給予他們自身的救贖。


再說到一戶,銀城的質問也展示了尸魂界裡存在的黑暗面,即對於人類的防範和不完全信任。而一戶自身對於浮竹隊長給他死神代理證的意圖也曾有過質疑,但一戶是一個將其認之為夥伴便不會動搖的人,因此始終將尸魂界看作是並肩作戰的夥伴,好幾次挽救尸魂界於生死存亡之際,甚至於成為了溝通尸魂界和現世的橋梁,打破了尸魂界對於人類不信任的嚴規條例。

觀念和規定雖然是先在的,但人永遠是打破這些壁壘的有力力量。朽木白哉這一人物的塑造恰恰便是這一互動的有力佐證,原來的朽木白哉從來只為聽命於規定,只為了朽木家的聲譽而戰鬥,是一個近乎於冷血的人物。但這一切卻在黑崎一護入侵尸魂界逐漸發生了變化,白哉從藍染手中救下露琪亞,允許露琪亞等人去虛圈幫助一戶拯救井上,以及將自己的力量借給一戶恢復死神力量,這種種行為都給這一人物注入了新的活力,規則和人情之間的堅冰也因此逐漸融化。

就心理學分析來看,生活中走入極端乃至於犯罪的人多數都是偏執型人格和完美型人格,他們往往執著於原生傷痕不能自拔,追求事物的純粹和極端完美,並擁有著非黑即白的世界觀,只願意相信自己而難以輕信他人,這往往導致其對生活對世界的惡意,最終走向自我毀滅或者報復社會的極端。

正如黑崎一護一樣,由於他身上具有三種特殊力量的結合,他的出生必然就是負重前行的,在獲得了巨大力量的同時必然也需要在自我懷疑和被他人懷疑中背負巨大的責任,他從沒有去質疑過存在本身,而是不斷地憑藉著自己和同伴的力量創設了新的存在,實現了自己人生和對他人孤獨的救贖,在人與人之間織成了緊密的網,即羈絆。

我們無法大言不慚地說存在即合理,因為很多存在本身是不合理的,但我們仍然能夠憑藉著人與人之間的羈絆去創設新的存在,去縫補先天的傷痕。或許我們可以說「存在即救贖」,這是一個漫長且充滿英雄主義的歷程,我想這也正是《死神》這部動漫想傳遞給我們的一份熱血和一種價值觀。

相關焦點

  • 孤獨一葉舟,至終未能等到你的救贖
    孤獨一葉舟,至終未能等到你的救贖 我是
  • 成年後再讀《挪威的森林》:關於生與死、愛與性、孤獨與救贖
    那些離開的生命其實以另一種方式永恆在留下的人裡,比如木月之於直子,直子之於渡邊。愛與性年少時讀《挪威的森林》,被其中大膽直接的性愛描寫所吸引,但重拾起這本書讓人更明白,在書中,性其實是愛情的載體。沒有愛的性,就像浮萍,隨意揮霍也無關係。但愛一旦糾纏上了性,那麼性將會是對另一個人,用身體做出的承諾。
  • 《百年孤獨》:百年瞬間即逝,生命的永恆是在輪迴中體味孤獨
    《百年孤獨》讓文學的其他表現形式顯得蒼白而浮淺,因為人類永恆的孤獨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也只有永恆的孤獨,讓我們感受到轉瞬即逝的現實引起的刺痛和沉重。馬爾克斯的成名之作,代表了20世紀魔幻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的文學巨著。
  • 《挪威的森林》:愛與欲的糾結,身與心的迷失和救贖
    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可能對於電影所呈現的故事的流暢性和合理性存在質疑,這是因為影片刪去了部分戲份。雖然一些戲份被刪減,但導演陳英雄還是抓住了原著的幾個精髓,將渡邊與直子、綠子之間的愛情故事詮釋了出來。《挪威的森林》改編自村上春樹的同名小說,是村上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
  • 深度解讀《百年孤獨》: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時代讓孤獨永恆
    對於這百年間生在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上的人來說,孤獨與生俱來,儘管他們孤獨的具體表現並不相同,但在時代的背景下殊途同歸,不同的生命軌跡全部歸於孤獨,時代讓孤獨成了永恆。那麼一定有人很奇怪,為什麼孤獨能夠成為《百年孤獨》中的普遍境況?
  • 在非洲草原上孤獨奔跑的獅或豹,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我們吧
    張醋醋有時候就會很貪戀這種孤獨,比如一個人跑步,一個人聽歌,一個人靜靜看書等等等等。因為張醋醋覺得,每當這種時候,她就不用考慮任何人,就是純粹地為自己而活,而且就算是浪費了一整天的時間,沒有做什麼事情,也不會覺得難過。那你呢,你會喜歡這種一個人的天荒地老嗎?有一些事情,張醋醋是真的只喜歡一個人去做啊。據說最近網絡上流傳著一張衡量孤獨等級量表,排在第一位的,是自己一個人去做手術。
  • 豆瓣9.2《海蒂和爺爺》:愛救贖孤獨,勇敢才能遇見真實的自己
    爺爺在失去兒子後一個人孤獨生活在山上,長久一個人的生活,這讓他的性格孤僻古怪。孤獨的人戴著很多種面具,常常抗拒著他人的靠近。爺爺太害怕失去了,長久的孤獨,已經讓他為自己柔軟的心築上了籬笆,他把門重重的甩上,在門背後觀看著海蒂。
  • 地球內部真的存在著另一種人類嗎?
    但是大家應該也看到這樣的一個報告,那就是在1946年的時候,英國科學家威爾金斯就提到了關於「另一種人類」或者「另一種文明」的存在,這到底是什麼情況?並且首尾相接並有許多支岔,可縱貫歐、亞、美、非各個州域,這是「地下文明」存在的一個標誌,並且從這個書中的斷定,他還給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地球內部仍存在「地下王國」,簡單的來說,這個地下隧道可能就是另一種人類建的,當然這是這位科學家的個人看法。
  • 電影《千與千尋》:關於現代人的異化與救贖
    其中,對物質、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下人類面臨的自我異化、精神家園喪失等生存困境問題的揭露,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而影片在對其進行深刻探討的同時,也為現代人的自我救贖提供了一盞明燈。關於現代人的異化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使人們的物質生活較從前有了極大的改善,但與此同時,高度機械化、物質化、商業化的社會也使現代人類走向「異化」境地。
  • 《八百萬種死法》:梁朝偉30年來最想演的角色就在這本書裡
    梁朝偉超喜歡勞倫斯·布洛克的作品,一直想演經典之作《八百萬種死法》中的酒鬼無牌偵探馬修·史卡德,曾親自飛去紐約和勞倫斯·布洛克促膝長談。當我讀過《八百萬種死法》,就完全理解梁朝偉的執迷絕無虛假成分,這部小說並不全是一部推理情節為主的故事,更多講述紐約都市繁華背後的「城市孤獨者」們的心傷。一本小說人物高度了契合了梁朝偉的靈魂,也共情於在鋼鐵城市裡的孤獨騎士們。
  • 時間的謎語 || 永恆的孤獨、死亡與真相
    繼上一期《百年宿命:孤獨家族的人物群像》為大家著重介紹了小說中幾個經典人物之後,今天這一期是《百年孤獨》第2話,樹上書將圍繞「時間」、「孤獨」、「死亡」和「真相」這幾個核心主題,為大家介紹馬爾克斯在小說中運用的獨特時空觀,解讀小說中「孤獨」二字的豐富內涵,並嘗試從審美角度看待書中所描述的「死亡」,最後,小小地探討一下文學作品與歷史真相之間的關係
  • 《肖申克的救贖》重映!曾經的「他們」現在如何?
    1994年9月23日,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在大銀幕上亮相,今年為慶祝其公映25周年,電影將在全球範圍內重映。摩根·弗裡曼飾演獄友埃利斯·雷丁在出演《肖申克的救贖》前,摩根·弗裡曼已經在戲劇和電影領域確立了自己的事業。弗裡曼最初是在劇院開始的,從他在《你好,多莉》中的第一個角色開始!
  • 「翻譯」與「救贖」:劉宇昆的語言科幻
    主流科幻的語言觀聯繫到信息社會中一種將語言科技化的意識形態,它既是科幻文類中比較傳統的語言觀,也是現在佔據比較支配性地位的意識形態,而劉宇昆的語言科幻則是以更加「文學」的方式來重申了語言的另一種作用。通過對劉宇昆語言科幻的分析,我們可以找到突破信息社會中支配性技術思想的道路。
  • 質數的孤獨
    □ 藍文青  獲得義大利文學的最高獎「斯特雷加文學獎」的《質數的孤獨》,原以為是一本理性的書,因為作者是義大利粒子物理學博士,然而,翻開書頁沒幾行,發現全然是另外一回事情。   從作者的專業背景來看,《質數的孤獨》寫的就是「質數」,所謂質數,指在大於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沒法被其他自然數整除的數。也就是說,以質數比擬的這種人,只能與自己相處,不能也無法與其他人做伴。愛麗絲和馬蒂亞都是這樣不善於生活或者不善於交流的人,在人群裡顯得孑然孤單。
  • 誰也不能槍斃孤獨——評《質數的孤獨》
    孤獨是附麗於浩茫宇宙而存在的永恆命題,從人類誕生伊始,織成一張細密的羅網,覆蓋在萬物之上,直至世界終點。千人千面,而一千種人便有一千種孤獨。對於布考斯基來說「一天不獨處,我就會變得虛弱。我不以孤獨為榮,但以此為生。」而茨威格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寫到「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置身於人群之中,卻又得孤獨生活更可怕的事了。」
  • 破面軍團為什麼會臣服於身為死神的藍染之下
    死神中,有許多大反派,他們有著強大的戰力和自己的陰謀,想要顛覆現有的世界。為了這個目標,藍染一方面在做各種研究和實驗,另一方面,他叛逃到了虛圈,稱為虛圈新的統治者,打造了破面軍團,積極收集戰力,準備對抗尸魂界和靈王宮。那麼,問題來了,虛和死神天生就是死敵,破面又是虛中的王者,有王虛的美稱,想必有著自己的尊嚴和價值觀,那麼,他們為什麼會選擇臣服於藍染,甘願當藍染的馬前卒呢?
  • 死神來了:瀕死患者這些表現 你見過嗎?
    死神究竟在什麼情況下會到來?一起來看看 JAMA 上的總結,看看這些你是不是也遇到過?瀕死的徵兆和臨床表現Hippocrates (希波拉底)在 2500 年前就已經對瀕死的徵兆和表現進行了總結,幾千年後這些總結仍然具有指導意義。
  • 心是孤獨的獵手——《兩隻老虎》的解構主義手法
    一方面,綁架是一種荒誕而無價值的行為,被以搞笑的形式呈現出來,撕碎綁架的外衣,展現的是心靈的孤獨與救贖,在這種意義上,是可以稱為喜劇的。兩一方面,童真、愛情、友情這些彌足珍貴的東西卻在孤獨地邁向成熟與成功的道路中漸行漸遠,成為不可追憶的往事,劇情娓娓展開,故事徐徐道來,搞笑的扮相、荒誕的表演帶來大笑的同時,也戳痛了淚點,因為他們失去了人生中曾經就有價值的東西,他們需要救贖。
  • 「存在即合理」正確嗎?
    但是在這52條中涉及到有關現實、存在、合理及其關係的名言就有5條。如:第2句:「存在即合理。」 第10句:「凡是現實(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現實的。」從對黑格爾這5句話的字面分析中,整理者實際把黑格爾句中的「現實」與「存在」概念完全等同化,5句的全部思想實際簡化為一句話即第2句或22句話「存在即合理」、「存在就是合理」。筆者認為是對黑格爾哲學思想的誤解或歪曲。由這句話為當今社會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錯誤、醜惡、腐敗辯護也是錯誤的。二、黑格爾的話究竟什麼含義?
  • 如何評價《死神來了》系列電影?
    《死神來了》這部電影自2000年上映以來,先後推出了《死神來了2》《死神來了3》《死神來了4》《死神來了5》同系列影片,對於恐怖片電影來講,死神來了系列影片很有代表性,根據我的理解和感悟,從以下幾點評價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