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百年瞬間即逝,生命的永恆是在輪迴中體味孤獨

2020-12-01 江南煙雨細如冪

《百年孤獨》對於大家來說一定不陌生,喜歡它的人有很多彩虹屁要講,而不喜歡它的人一看到書的封面就開始進入自閉模式。

關於《百年孤獨》的彩虹屁可以說是數之不盡、歷久彌新,從1967年出版至今就沒有停止過:

《紐約時報》對它給出了史詩級的誇讚,稱它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詩人巴勃羅·聶魯達則從馬爾克斯入手,稱他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

莫言把它當做是引路人,他說"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麼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

而在網上,很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如果這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我選《百年孤獨》。

到底這本書有多優秀才會讓眾人給予這麼高的評價?

《百年孤獨》讓文學的其他表現形式顯得蒼白而浮淺,因為人類永恆的孤獨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也只有永恆的孤獨,讓我們感受到轉瞬即逝的現實引起的刺痛和沉重。

馬爾克斯的成名之作,代表了20世紀魔幻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的文學巨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

《百年孤獨》還有一個特別之處,那就是它在講述故事的同時,也有著對於人性對於歷史的細緻解讀,只要讀通了這部小說,那麼你就差不多可以了解拉丁美洲的歷史。

我們都知道早期的拉丁美洲在哥倫布還沒有發現之間,那裡只生活著印地安人,而且他們也有著自己燦爛的明,只是今天他們燦爛的明,早已成為了歷史。對於很多的拉丁美洲的人來說,過去的瑪雅化深深地根植於他們的心裡。在那片神秘的土地上,有著很多的傳說以及一些故事,也正是這種傳說和故事,才使得馬爾克斯,能夠創作出一部如此偉大的小說來。

馬爾克斯寫的是加勒比海岸馬孔多小鎮布恩迪亞家族一百年來的興衰,這是小說中所描述的現實,實際上隱喻了拉丁美洲人民遭受西方殖民入侵時期一百年來的歷史。這樣的歷史又表現出一種徒勞,恰如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都無法擺脫的宿命一般的孤獨。

馬爾克斯在小說的敘述中採用了大量象徵、隱喻、意識流等魔幻現實主義手法,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將現實與虛幻巧妙糅合,展現出一個虛構的真實世界。布恩迪亞家族的歷史,實際上代表了整個拉丁美洲的歷史。他們試圖融入外部世界的先進文明,渴望拋下保守落後的本土傳統,但是最終所有的努力和掙扎,都像奧雷裡亞諾上校發動的三十二場戰爭一樣成為徒勞。

小說一開始,馬爾克斯寫了馬孔多人患上失眠症和遺忘症後的種種荒誕,喻示人們不可忘記歷史。

小說最後,馬爾克斯寫道:"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 既表達了馬爾克斯對西方文明入侵拉美本土文明的憤懣和抗議,又表達了他與浴火重生的拉美人民重建家園的期待。

其實,書中的內容都是圍繞"孤獨"這個詞來寫的。說起孤獨,不僅書中有,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

在這裡給大家極力推薦《百年孤獨》這部作品,看過這本書之後,也許會發現孤獨並不會對自己的情緒產生不好的影響,反而會讓自己更加從容,喜歡上這份孤獨。

百年瞬間即逝,生命的永恆是在輪迴中體味孤獨

我們也曾無數次體驗過孤獨,即使有人極力抵抗孤獨,但總是不能究根除底,把孤獨徹底消滅。人們總會在某一時,某一刻,隨時隨地感到孤獨。當別人拿著好成績向你炫耀時,當別人和你講和父母外出時的趣事時,你可能會感到孤獨。即使就在你耳邊,這些在你眼中是陌生的,你沒有經歷過的,你會顯得有些孤立。

不過孤獨也不一定是負面。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就喜歡孤獨。因為在孤獨的時候十分清靜。所以很多人不喜歡人山人海,只喜歡無拘無束的孤獨。

孤獨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不如把它當作一個朋友,一個能夠讓我們認清自己的朋友。它會陪我們一生一世。珍惜與它在一起的每一分鐘吧!

無所不在的時間,無所不在的孤獨。永遠在流逝的時間,以及永遠在停駐的孤獨。每一個人都在孤獨裡掙扎過,最終又在孤獨裡找到永久的依靠。

在孤獨的時間裡看《百年孤獨》,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同時還豐富著內心世界。恰逢出版社活動,這本經典僅需49元,也就是兩盒煙錢,還是十分划算的!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百年孤獨》:百年瞬息即逝,無盡輪迴中體味孤獨才是生命的永恆
    一、故事主題:百年瞬息即逝,無盡輪迴中體味孤獨才是生命的永恆《百年孤獨》講述的是跨越了百年的布恩迪亞家族,歷經7代人,在光怪陸離、虛無的馬孔多小鎮上崛起和衰落的故事。百年裡,家族在神話和科學的交織中,演繹著永不枯竭的情慾,一代又一代人被推上命運的輪盤,不斷地帶來希望又不斷地絕望。
  • 《百年孤獨》濃縮成僅僅8個字,卻寫盡了世間的所有的人生孤獨
    1982年,瑞典文學院認為,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即圍繞著馬孔多的世界」,「匯聚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因而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但在爾克斯看來,生命又註定是一場悲劇,因為在龐大的輪迴面前,每個人都不過是滄海一粟。「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唯孤獨永恆。
  • 《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不足20個字,卻深刻地寫盡人生孤獨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中有一句話,一共16個字:「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這是本書最扎心的一句話,顛覆了我們固有的認知,寫盡了人生的孤獨。02生命從不曾離開孤獨,我們只能愛上孤獨正如《百年孤獨》中說的那樣,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面對孤獨,我們能做的只有愛上他,並且享受他。
  • 深度解讀《百年孤獨》: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時代讓孤獨永恆
    他們要麼是徹底地「自我囚禁」,離群索居,與自己以外的人和事劃清界限,將所有的生命活動完全封閉在一個狹小空間之內;要麼瘋狂地「對外侵略」,追求踐踏道德倫理的「情慾」和凌駕於人之上的「權欲」和虛名,對他人的生命自由造成極大的傷害。
  • 《百年孤獨》十句話概括一生,書中第一句是我讀過的最好的開場白
    這個開篇之所以精彩絕倫,是因為作者選擇了一個不確定的現在,既能指向未來,又能回溯過去,一下子就把時間的三個維度都包容在小說的第一句話中了。這並不是玩弄敘事技巧,而是服務於《百年孤獨》的主題。只有這樣一個開頭,才能顯示出小說中寫的馬孔多小鎮以及布恩迪亞家族的歷史滄桑感,甚至寫出整個拉丁美洲百年歷史的縱深感和連綿感。
  • 《百年孤獨》最辛辣10句,句句震撼人心,莫言: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百年孤獨》最辛辣10句,句句震撼人心1.無論走到哪裡,都應該記住,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復存在,就連那最堅韌而又狂亂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轉瞬即逝的現實。2.買下一張永久車票,登上一列永無終點的火車。
  • 100本世界經典名著-《百年孤獨》
    在《百年孤獨》發表之前,馬爾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壇之外並不廣為人知。《百年孤獨》剛一面世即震驚拉丁美洲文壇及整個西班牙語世界,並很快被翻譯為多種語言,馬爾克斯也一躍成為名噪一時的世界級作家,並在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時間的謎語 || 永恆的孤獨、死亡與真相
    繼上一期《百年宿命:孤獨家族的人物群像》為大家著重介紹了小說中幾個經典人物之後,今天這一期是《百年孤獨》第2話,樹上書將圍繞「時間」、「孤獨」、「死亡」和「真相」這幾個核心主題,為大家介紹馬爾克斯在小說中運用的獨特時空觀,解讀小說中「孤獨」二字的豐富內涵,並嘗試從審美角度看待書中所描述的「死亡」,最後,小小地探討一下文學作品與歷史真相之間的關係
  • 《百年孤獨》:燦爛終將寂寞償還,十句話概括一生,寫盡人生孤獨
    生命中所有的燦爛,終要寂寞來償還。人生,是一場孤獨的單程旅行。孤獨,是旅行中的點頭之交。除了自己,你什麼都帶不走。但,你的閱歷,經驗,所見所聞都是你的。為什麼偉大的人都喜歡看書,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看書是排解孤獨最好的方式。知識是永恆的,像一瓶「82年的拉菲」,口感色澤都是上乘,越久遠的知識,越讓人感興趣。
  • 《百年孤獨》: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如果這輩子只能讀一本書,你會選哪一本?我的答案是《百年孤獨》。《百年孤獨》是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醞釀十幾年,用2年時間寫出的作品,1967年作品一發出,在拉丁美洲乃至全球引起巨大轟動。
  • 《百年孤獨》有何魅力?其中的10句話,開頭第一句就讓人落淚
    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所寫的《百年孤獨》無疑就是其中的典型。據說大多數人沒能順利讀完這本書,都是在第一頁就卡住了!翻開書就被眼花繚亂的人名嚇退了,但是讀完的人,卻又把這本書說的特別好。於是硬核老爸就翻翻自己的書房,發現壓箱底的書,就是這本名著《百年孤獨》。
  • 為何金庸小說通宵讀,卻讀不下去《百年孤獨》?網友回答哭笑不得
    再加上小編獨家收藏的範曄譯版人物關係圖,看著它讀《百年孤獨》,絕對屬於電視劇中掌握「劇本」的導演,讀起來輕鬆有趣,滿滿的成就感!《百年孤獨》人物關係圖範曄譯版其實,人名只是代號,馬爾克斯是在《百年孤獨》中搭建了一個龐大而瑰麗的世界。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有多偉大?凝結成10句話,句句都是人生
    3、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4、 他逐漸明白,安度晚年的秘訣不是別的,而是跟孤獨籤訂體面的協議。5、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6、所有人都顯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盡辦法排遣寂寞,事實上仍是延續自己的寂寞。
  • 《百年孤獨》濃縮成經典10句話,看清孤獨本質,值得反覆回味!
    如果你沒有看過《百年孤獨》這本書,那一定聽過這本書的名字。這本書被紐約時報稱為「繼《創世紀》之後,首部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作者馬爾克斯也因此拿下諾貝爾文學獎。據不完全統計,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至少已被翻譯為35種語言,累積出版總量更無從計數,按作者自己的說法,"如果把讀過此書的人聚攏在一個國家,那它的人口排名可以位居全球前二十。"整本書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從家族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到最後一個具有家族明顯特徵的奧雷良諾。
  • 《百年孤獨》:馬爾克斯的天才構思與偉大孤獨
    《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加西亞·馬爾克斯,以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將布恩迪亞家族在馬孔多小鎮的百年興衰榮辱展現出來,代代相傳的命運如同被詛咒一樣,相似的名字代表著相似性格,最終都難逃那羊皮卷上的孤獨。
  • 《百年孤獨》:「我們都是水做的。」是什麼意思?象徵了3樣東西
    《百年孤獨》裡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我們都是水做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在生活中我們常說女人都是水做的,不光是女人,所有人體內的含水量都是非常高的。那我們看一下書裡有哪些地方涉及到水,馬爾克斯寫這句話有沒有更深層的意思。
  • 《百年孤獨》:孤獨文字穿越過去、現在和未來,超越時空感懷萬千
    時間,可以將一切衝洗殆盡,過去的痕跡也終將在風沙中抹去。一切都將瞬息即逝,留下的卻是永恆的孤獨……《百年孤獨》是一本神奇的書,每次閱讀,總會有不一樣的驚喜,也能收穫不同的感悟。連續多個寂靜的夜晚,沉下心閱讀此書。最初,你會覺得晦澀乏味,但是,如果你沉下心抱著棄之不舍的態度堅持讀下去,漸會發現:這是一本好書。
  • 經典巨著《百年孤獨》,用十句話概括人的一生,一生至少要看一遍
    馬爾克斯筆下《百年孤獨》中的老祖母——烏爾蘇拉,就是後者穿平底鞋的女人她僅憑一己之力支撐起一個百年家族,折射出哥倫比亞長達百年的歷史。十句話概括人的一生,讓你明白孤獨的真諦1.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2.一個幸福晚年的秘決不是別的,而是與孤寂籤訂一個體面的協定。3.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
  • 海洋之窗丨格陵蘭鯊的百年孤獨
    而小頭睡鯊——這種能夠生存上百年的魚類,更是長年與深海為伴。它們曠遠的孤獨,會在光線稀少的水底,綿延維繫百年。小頭睡鯊,學名Somniosus microcephalus,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軟骨魚綱,板鰓亞綱,角鯊目,角鯊科,睡鯊屬,睡鯊亞屬。相比於這個生僻的學名,或許它的另外一個名字更為人們熟知——格陵蘭鯊。
  • 葉嘉瑩:「詩的女兒」的「百年孤獨」
    本報記者白佳麗攝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白佳麗、孫麗萍)10月3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詩的女兒」的「百年孤獨」》的報導。詩經離騷、唐詩宋詞,千百年來流轉在中國的土地上,根植於人們的精魂中,構建起屬於國人的詩詞宇宙。百年來,一位「穿著裙子的士」,在動蕩流離中被詩詞拯救。而詩詞,又在她如唱如訴的吟誦中,一筆一字的註解裡,重新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