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加西亞·馬爾克斯,以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將布恩迪亞家族在馬孔多小鎮的百年興衰榮辱展現出來,代代相傳的命運如同被詛咒一樣,相似的名字代表著相似性格,最終都難逃那羊皮卷上的孤獨。每一部偉大的著作都有其獨特的地方,下面是小卿對本書的見解,望喜歡。
情節荒誕,構思精巧
第一,馬爾克斯將百年故事僅僅定格在馬孔多小鎮,看似荒誕,實則想以空間上的隔離輝映出時間上的孤獨,以空間襯時間,更將這孤獨之深,孤獨之久刻畫的淋漓盡致。
第二,《百年孤獨》中又以相似的名字來表現相似的人物,讀者看來可能感到複雜混淆,但正是這種手法,將人物的性格,命運躍然紙上,看似一成不變的寫法,卻又不得不引人猜想,那命運究竟會不會在某一代上做出改變呢?激發著讀者的興趣,為此,馬爾克斯也想要突出這一點,在書中故意將一對孿生兄弟身份互換,而他們的命運也自然而然地改變了,從生至死,人們也一直沒有認清這兩兄弟究竟誰是誰。
第三,就是馬爾克斯用那些預言式的構思,使全書情節首尾呼應,完美呈現。全書突出在兩處,一處是家族中的第一代人近親結婚,害怕像姨母與叔父結婚後那樣生出長著豬尾巴的孩子,結果,他們的生出的孩子十分健康,這個詛咒並沒有落在他們身上,但是,當家族第六代男人愛上了自己的姨母,並發生了不正當的關係,最後生下了一個帶著豬尾巴的男孩,這時,又讓我們想起了第一代族人最擔憂的事,達到了首尾呼應的效果。另一處是面對羊皮卷,家族中的第一個人物為破解其中的秘密,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最後臨死也未解開藏在其中的秘密,當家族中第六代人也被這羊皮卷吸引後,經過很長時間,終於解開那個藏在裡面的秘密,那秘密就是:家族中的第一個人將被綁在樹上,家族中的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當他破譯出的那一刻,一場突如其來的颶風把整個馬孔多小鎮颳走,從此永遠消失。羊皮卷上記載的正是家族的百年史,而羊皮卷也是全書的線索,馬爾克斯用這種寫法,構思之精巧,令人拍案叫絕。
偉大的孤獨,高深的格局
再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寫作意圖。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刻畫的是一個落後的馬孔多,正如馬爾克斯落後的國家,在馬孔多發生的一切,都是為映襯現實的狀況。在馬孔多,有外來事物的衝擊,有戰爭的打鬥,有外族的入侵,也有革命的浪潮……這些都是馬爾克斯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接受新生事物,能夠發動革命進行鬥爭,結束這被壓迫、被欺辱的歷史,真正的實現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
我們再來分析馬爾克斯為何命名此書為《百年孤獨》,書中各代人有各自的孤獨,有的是為整個鄉村發展而孤獨,有的是為革命看不到希望而孤獨,還有的是為愛情而孤獨……但作者的孤獨更加沉痛,他看到了國家的落後,民族的自閉,作為一名有血性的男兒,卻不得不面對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悽涼,單單僅靠他一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這現狀,他的孤獨是偉大的,格局是高深的,但又是不甘的,馬爾克斯想運用知識分子的筆作為利器,來警醒世人看看這多災多難的國家吧,喚起更多人的良知,但這並不能一下子讓國人理解,這需要時間的推動,需要人們在現實中領悟,故又以「百年」喻時間之長。因此,馬爾克斯雖然孤獨,但更相信在「百年」之後,他會活在了那些有良知的人心中,看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緬懷前輩,吾輩自強
加西亞·馬爾克斯就像是中國的魯迅,他們是時代的先驅者,是祖國的脊梁,他們都以清醒的靈魂、沉痛的筆觸發出來自心中的吶喊,號召著國人睜眼看世界,推動著國家的富強與民族的進步。從前輩中我們領悟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要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走好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徵路,答好時代對我們的考卷,讓青春在黨和國家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我是小卿,喜歡寫想寫的文字,走想走的路,過想過的生活。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