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有何魅力?其中的10句話,開頭第一句就讓人落淚

2021-01-09 紅衣記史官

喜歡讀書的人說,有一類名著,充滿了「榴槤味」。

喜歡它的人有很多彩虹屁要講,而不喜歡它的人一看到書的封面就開始進入自閉模式。

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所寫的《百年孤獨》無疑就是其中的典型。

據說大多數人沒能順利讀完這本書,都是在第一頁就卡住了!

翻開書就被眼花繚亂的人名嚇退了,但是讀完的人,卻又把這本書說的特別好。

於是硬核老爸就翻翻自己的書房,發現壓箱底的書,就是這本名著《百年孤獨》。

說來慚愧,我當時應付讀名著寫讀後感作業,沒怎麼看,當然也是沒怎麼看懂。現在細讀,卻能品味出很多道理。

關於《百年孤獨》的彩虹屁可以說是數之不盡、歷久彌新,從1967年出版至今就沒有停止過:

《紐約時報》對它給出了史詩級的誇讚,稱它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谷主麥家就曾說:「二十世紀後半葉,如果世界只有一個作家,就是馬爾克斯;如果只有一本書,就是百年孤獨。」

莫言把它當做是引路人,他說「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麼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

而在網上,很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如果這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我選《百年孤獨》。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現在我又翻出來看看,才知道這本書確實耐讀,感悟不少。

有人說,長大最可怕的地方在於,我們終將被環境改變,成為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

而那些活得很剛、很強硬、很有底氣的人,之所以令人羨慕,正是因為不管現實如何殘酷,他們都堅定地選擇了做自己,自由自在,隨心所欲。

摘錄幾句經典語錄,感悟一下人生。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你那麼憎恨那些人,跟他們鬥了那麼久,最終卻變得和和他們一樣,人世間沒有任何理想值得以這樣的沉淪作為代價。無論走到哪裡,都應該記住,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復存在,就連那最堅韌而又狂亂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轉瞬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

當事人的苦笑取代了旁觀者的眼淚,「愚者」自我表達的切膚之痛取代了「智者」貌似公允的批判和分析,更能收到喚起被愚弄者群體深刻反省的客觀效果。別錯過機會,人生比你想像中的要短。人不是該死的時候死的,而是能死的時候死的。

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那麼你就會原諒現在的我。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往日的推心置腹已經一去不返,同謀和交流變成敵意與緘默。我們笑著說再見,卻深知再見遙遙無期。

《百年孤獨》寫了漫長的七代人的歷史,其實就是權力與愛情的反覆糾葛,他們家族的百年也是全人類的孤獨。

作者馬爾克斯曾說:布恩迪亞家族的孤獨感源於他們不懂得愛,那個長豬尾巴的孩子是家族整整一個世紀唯一由愛情孕育而生的後代。

30多年來,沒有哪部外國名著可以像《百年孤獨》一樣影響中國一整代的作家。作家王蒙也曾說,對新時期中國文學的影響,沒有比加西亞·馬爾克斯更甚者了。

餘華、蘇童、格非、陳忠實、韓少功、莫言等,幾乎那個時期崛起的所有作家,或多或少都承認受過馬爾克斯的影響。

特別是馬爾克斯號稱寫了「十幾年」的開頭,被無數後人傳頌,同時也被無數作家模仿著。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利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在這短短的一句話中,馬爾克斯用現在時、過去時、未來時造成一種時間的迴環,而更加令人遐思的是,當你閱讀完《百年孤獨》,你會發現這個段落更像是整部書的縮影,從「冰塊」開始,到「冰塊」結束。

正如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給《百年孤獨》的頒獎辭中就講到:「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

那麼,今天你是否又重想拿起這本書細細讀讀呢?不如和我一樣買一本珍藏版中文譯本《百年孤獨》,是50年周年紀念版,內容正版,翻譯權威。

翻譯人範曄,任教於北京大學西葡語系,西班牙語語言文學博士,馬爾克斯授權版中文正式版《百年孤獨》的譯者。

原版過於晦澀,這本書由中國人翻譯,更能讓我們讀懂,也更貼合現在讀者的需求。並且贈送50周年紀念明信片,畫質清晰,色彩豔麗,值得擁有!

《百年孤獨》是一部有趣的書,它沒有波瀾壯闊的情節,故事的發展更令人費解。它是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

這樣一本名著,家長看,孩子也能看。正如很多網友說的那句話,如果這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我選《百年孤獨》。

這本書只要49塊錢,你就可以把名著帶回家,既能打發時間,又能與諾貝爾文學獲獎者對話,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你覺得這個星球上的書太平庸了,那就去看《百年孤獨》吧!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百年孤獨》十句話概括一生,書中第一句是我讀過的最好的開場白
    這並不是玩弄敘事技巧,而是服務於《百年孤獨》的主題。只有這樣一個開頭,才能顯示出小說中寫的馬孔多小鎮以及布恩迪亞家族的歷史滄桑感,甚至寫出整個拉丁美洲百年歷史的縱深感和連綿感。有研究者專門指出這是一種「既可以顧後,又能瞻前的循環往返的敘事形式。」
  • 《百年孤獨》濃縮成經典10句話,看清孤獨本質,值得反覆回味!
    據不完全統計,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至少已被翻譯為35種語言,累積出版總量更無從計數,按作者自己的說法,"如果把讀過此書的人聚攏在一個國家,那它的人口排名可以位居全球前二十。"整本書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從家族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到最後一個具有家族明顯特徵的奧雷良諾。
  • 《百年孤獨》:百年瞬息即逝,無盡輪迴中體味孤獨才是生命的永恆
    小說揭示了家族中每個人命運在不斷被輪迴重複中,逃離不掉人類孤獨的宿命,這一直擊心靈的主題。布恩迪亞家族中,每個人有不同的命運,也有不同的孤獨,男人有男人的孤獨,女人有女人的孤獨。二、小說獨到的敘事描寫方式:開頭和細節描述《百年孤獨》曾深深影響了中國很多作家,它開創了很多獨特的敘事描寫方式,尤其是開頭和細節描述方式是很多大師曾經研究和描摹的對象。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有多偉大?凝結成10句話,句句都是人生
    人人都知道《百年孤獨》是一生必須要讀一次的經典好書,但很多人在先開第一頁看到相似而又複雜的外國人名時,被嚇退了,用來「壓箱底」了。但身邊的朋友有總跟你提起《百年孤獨》有多麼經典,寫的有多好,勾起了你的好奇心,但又沒有勇氣去讀,真是「甜蜜的折磨」。
  • 《百年孤獨》:孤獨文字穿越過去、現在和未來,超越時空感懷萬千
    一切都將瞬息即逝,留下的卻是永恆的孤獨……《百年孤獨》是一本神奇的書,每次閱讀,總會有不一樣的驚喜,也能收穫不同的感悟。連續多個寂靜的夜晚,沉下心閱讀此書。最初,你會覺得晦澀乏味,但是,如果你沉下心抱著棄之不舍的態度堅持讀下去,漸會發現:這是一本好書。你也會驚喜地發現:書中的內容越往後越精彩,甚至當你閱讀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依然會有不同的感悟。
  • 經典巨著《百年孤獨》,用十句話概括人的一生,一生至少要看一遍
    十句話概括人的一生,讓你明白孤獨的真諦1.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2.一個幸福晚年的秘決不是別的,而是與孤寂籤訂一個體面的協定。3.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
  • 《百年孤獨》最辛辣10句,句句震撼人心,莫言: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而在網上,很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如果這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我選《百年孤獨》。9.或許我的心包有一層硬殼,能破殼而入的東西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對人一往情深。10.我們的正常之處,就在於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百年孤獨》到底偉大在哪?
  • 《百年孤獨》:燦爛終將寂寞償還,十句話概括一生,寫盡人生孤獨
    人年齡越大,對這個世界看得越通透,越覺得孤獨,這種孤獨不是午夜夢回獨自一人的彷徨,是知曉自己就是一個單獨的個體的悲涼。我們面對同一件事有不一樣的感受,是我執著於某事而你卻不理解我的激情,是環境造就了我們的差異以至於我們永遠無法相互理解。就是哪一點兒無法分享的東西,造就了我們每個人的百年孤獨。
  • 《百年孤獨》辛辣的一句話: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間的一道帘子
    "如果閱歷不夠,根本沒法徹底明白《百年孤獨》。"《百年孤獨》作為世界名著,它的名氣是人盡皆知的,但是難讀,卻也是人盡皆知的。年輕的時候,我不信邪,跑去買了本回來看,沒想到卻被"打腫了臉"——連10頁都沒讀完。
  • 《百年孤獨》:馬爾克斯的天才構思與偉大孤獨
    每一部偉大的著作都有其獨特的地方,下面是小卿對本書的見解,望喜歡。情節荒誕,構思精巧第一,馬爾克斯將百年故事僅僅定格在馬孔多小鎮,看似荒誕,實則想以空間上的隔離輝映出時間上的孤獨,以空間襯時間,更將這孤獨之深,孤獨之久刻畫的淋漓盡致。
  • 孤獨百年的物種,又有了新的希望
    那麼島上數量龐大的巨龜從何而來呢?早期學者認為它和另一種分布於海島上的巨型陸龜——亞達伯拉陸龜(Aldabrachelys gigantea)屬於同一物種,甚至猜測是有好事的船員將亞達伯拉群島上的陸龜帶到了這裡。畢竟,這兩類陸龜長得太相似了,龐大的體型、黢黑的體色、如象腿一般粗壯的四肢,讓人不由得猜測它們之間的聯繫。
  • 《百年孤獨》:百年瞬間即逝,生命的永恆是在輪迴中體味孤獨
    《百年孤獨》對於大家來說一定不陌生,喜歡它的人有很多彩虹屁要講,而不喜歡它的人一看到書的封面就開始進入自閉模式。莫言把它當做是引路人,他說"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麼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而在網上,很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如果這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我選《百年孤獨》。到底這本書有多優秀才會讓眾人給予這麼高的評價?
  • 《三體》到底有多偉大?濃縮成10句話,第一句震撼,最後一句深思
    要腦洞君說,絕對有。下面濃縮成10句話直接可以表達出獨特的「三體」思想,也表達出深刻的思考,其中第一句讓人震撼,最後一句令人深思!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但既然是幸運,總有結束的一天。記憶是一條早已乾涸的河流,只在毫無生氣的河床中剩下零落的礫石。一個人不可能毀滅一個世界,如果這個世界毀滅了,那是所有人,包括活著的和逝去的,共同努力的結果。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我死後150年不授權中國《百年孤獨》
    僅僅1句開場白,就影響中國一整代作家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百年孤獨》僅僅是開頭的開場白,就影響了中國一整代的作家。「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 《三體》究竟有多偉大?濃縮成10句話,第一句難忘,最後一句深思
    小米董事長雷軍更是在朋友圈分享: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分享讀《三體》的體會,其中的哲學道理對制定公司三到五年戰略非常有幫助!不只是國內,《三體》在國外也備受好評!書中的人物,各有主見、各有立場、我們不能說誰是反派,誰是正派,因為每個人的認知不同,所以導致了書中層出不窮的矛盾衝突。一切都是那麼出人意料,卻又那麼合情合理。有的角色為了逃離地球的物資而自相殘殺,有的角色因為善良而被三體人鑽了空子,有的人則是為了守護地球面壁終老。
  • 《百年孤獨》濃縮成僅僅8個字,卻寫盡了世間的所有的人生孤獨
    《百年孤獨》濃縮成僅僅8個字,卻寫盡了世間的所有的人生孤獨而《百年孤獨》的藝術魅力正在於其魔幻色彩、孤獨主題與悲劇意蘊,因為幻想與現實的融合所營造出的魔幻之境引人入勝;百年的孤獨之旅令人心碎;埋藏在作者內心深處的悲憤之歌使人振奮。
  • 《百年孤獨》: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中: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顯示,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馬爾克斯寫的是加勒比海岸馬孔多小鎮布恩迪亞家族一百年來的興衰,這是小說中所描述的實際上隱喻了拉丁美洲人民遭受西方殖民入侵時期一百年來的歷史。
  • 這首詩開頭第一句就是千古名句,卻被後世用來形容私密事
    對古詩詞,很多學家往往評論某一首詩「有句無篇」或「有篇無句」。有句無篇意為一首詩有警策之句,卻在結構上不夠渾融;而有篇無句則是結構渾融,感情貫通,但缺少了點睛之筆,沒有傳世佳句。上等好的詩詞往往是有篇有句,甚至很多詩詞往往開篇就是驚豔之句。
  • 《雪中悍刀行》對標《百年孤獨》!諾貝爾文學獎對標中華網絡小說
    有人說《百年孤獨》只是一個噱頭,一場自賣自誇的「大力」宣傳,能這麼說的顯然是沒看過百年孤獨,或者沒有全部看完,很多人都看不完,看完之後也會在糾結,名字難記,剛看過的「文字」不那麼好記,如果文字中還有名字甚至那些對自己來說很陌生的地名,那簡直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折磨,所以很多人在看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放棄了!《百年孤獨》是一場超過六代人的貧窮到富有再到衰敗的興衰史!
  • 深度解讀《百年孤獨》: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時代讓孤獨永恆
    《百年孤獨》作為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史上的鴻篇巨著,藝術化再現了拉丁美洲一百年間的重重苦難與社會巨大動蕩,展現了這塊大陸上人民獨特的生命力、生存狀態、想像力。如果讀過莫言,會對魔幻現實主義有一定的感受。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用魔幻現實主義手法營造了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