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部電影,除了因為對洪老師的喜愛,還因為這個吸引我的片名。獨自,夜晚,海邊。我曾在夜晚去過海邊,海浪和白天一樣,不知疲倦的拍打著海岸,但月光總是有限,你無法看清沙灘,更無法看清大海,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孤寂,你望向的遠方是漆黑一片,你聽到的聲音卻是振振有詞,濤聲說的都沒錯,可你就是得獨自漫長地等待黎明的到來。
了解洪尚秀的影迷,大抵都了解他對影片形式玩弄的著迷,《獨自在夜晚的海邊》可能是他至今以來形式最有趣也最隱藏的一部,這部影片的形式來自場內和場外的互動,場外是洪尚秀導演和金敏喜的婚外不倫戀,場內,是影片中作為女主角的金敏喜對她與洪尚秀導演戀情的自嘲和心聲。
不是自傳,勝似自傳,洪尚秀的這場近乎行為藝術的電影嘗試,讓了解場內場外的觀眾大呼過癮,也徵服了柏林電影節的評委們,金敏喜依靠本色出演,依靠此片奪得柏林影后也沒什麼奇怪了。
影片分1和2兩個小節。第1節是金敏喜為了躲避不倫戀的紛擾,去往國外,她對友人說的一句話展現了她的想法:「我留下來和你在這裡生活吧,沒有一個理由讓我想回到首爾。」友人說自己還是喜歡一個人生活的,不是能和別人一起生活的人,「雖然以前結過婚,但是因為那時覺得是需要找個人結婚了,但不是想要。需要和想要不一樣。」聽罷,金敏喜也自嘲自己喜歡上了有婦之夫,現在在國外自由自在,反而活得更像自己。
可是,在夜晚的海邊,金敏喜還是在沙灘上畫起了男人的肖像,友人問這個男人為什麼沒頭髮,金敏喜說,也不是完全沒頭髮,但是有些謝頂了,「以前交往過很多很帥的男人,但現在反而覺得他們靠不住,不看重男人的外表了。」(現實中的金敏喜也是韓國演藝圈的男神收割機)心事重重的她,最終還是沒忍住對這個男人的思念:「他會像我思念他一樣思念我嗎?」
之後,第2節開啟了影片大部分的劇情。鏡頭回到韓國國內,金敏喜在看過一部電影後偶遇了前輩,一陣攀談,他們來到了共同好友的咖啡廳,隨後咖啡廳的男主人,另一位金敏喜的前輩也趕來與她相聚。飾演咖啡廳男主人的是洪尚秀上上部作品《這是對,那時錯》的男主角鄭在詠,本身在那部影片中作為一部分洪尚秀自身投射的他,在這部影片中則完成了婚內洪尚秀的另一種投射。
咖啡店女主人聽他向金敏喜介紹自己時僅僅用了「好友」時而感不快,非常不客氣的當著金敏喜和鄭在詠發著脾氣,讓他挑咖啡豆,逼著他在吃什麼中做出選擇,嫌棄他動不動就說冷,動不動就說疼,而脾氣尚好且有些怯懦的他只好說「因為冷才說冷」「因為疼才說疼」,這段隱射洪尚秀家庭生活的劇情,似乎是洪尚秀逃離原有婚姻的內在動因。
三五好友相聚在酒桌上,好友說金敏喜因為「內心受到煎熬而變得有魅力」,金敏喜則對鄭在詠的「苟且活著比那些虛無的想法重要」的說法無法認同,突然變臉衝著鄭在詠前輩罵道:」別假裝頭疼了,明明每天都靠著想法活著,前輩也是因為無法去愛,才會執著於活著不是嗎。
因為不能真正地去愛,所以至少想活著。不是嗎?因為沒有愛的資格,不是,是沒有被愛的資格。但卻會玩愛情遊戲……都卑鄙,都滿足於謊言,都做齷齪的事。「看似對鄭在詠的不滿,實則是對」即使不倫戀但這也愛的勇氣「的自我認同。
友人幫金敏喜在遠離首爾的江陵找到了新家,在金敏喜出去買東西時,兩個友人的對話則證明了一部分圈內人對洪尚秀和金敏喜不倫戀的看法。」真心相愛的兩個人,為什麼要去鬧他們呢?「」可能是這些人很閒吧「「把人往死裡整,那幫人肯定很來勁」「對,那幫人做這麼殘忍的事情,還說別人不倫。」
金敏喜無助地躺在海灘上。一如洪尚秀以往電影對夢的執迷,她依舊做了一個夢,夢到在海灘上遇到導演所在的劇組,他們一同去吃飯,金敏喜和導演兩人一開始便像是由愛生恨的互掐。
當聽說導演下一部電影的拍攝計劃時,金敏喜不滿道:「個人故事比較冗長,從頭到尾只講自己,您打算怎麼拍?」導演說:「想到什麼拍什麼,我的拍法就是沒有固定的劇本,拍第一個場景以後,就根據那個一路拍下去。 」金敏喜怒斥:「為什麼要拍這種電影?拍自己所愛之人幹什麼?難道想解恨嗎?」演導演的演員自嘲了導演自己,洪尚秀的所有電影,就如剛才的對話,有些冗長的個人故事,幾乎沒有劇本的隨機拍攝。
但是,兩人的爭執隨後便成為了愛的另一種宣洩。飾演導演的文成根說出了導演的心聲:「我感到自己變成了怪物,我後悔(這份戀情),但是我感到很甜蜜,就想一直這樣下去,直到死。」
夢醒了,迎著落日,金敏喜向海灘的遠處走去,一如孤獨的來到這裡。影片和現實的互文雖然有趣,但還是想起了一段話:「不要習慣站在道德的高處,去細說別人的脆弱和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