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硼納米片是如何被「剝」出來的?

2020-11-23 騰訊網

由於石墨烯的崛起,層狀二維(2D)納米材料的優異性能逐漸受到重視。二維納米材料層數的減少能夠賦予它更獨特的結構和性能,比如說氮化硼,單層的h-BN能擁有近6倍於h-BN粉末的導熱係數。由於「導熱」本身就是氮化硼最擅長的特技之一,因此為了進一步拓展它的應用範圍,如何大量、快速地製備超薄氮化硼納米片成為了材料界的熱點話題。

氮化硼納米片

目前製備二維材料納米片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兩類:「自下而上」法「自上而下」法。前者包括化學氣相沉積法和外延生長法等,它們都可以製備高質量的二維納米材料,但同時對二維材料的生長環境要求極高(高溫高壓)並且所得到的納米片尺寸受基板尺寸限制,另外從基板上進行轉移時也會對納米片的質量和性能帶來嚴重損失。因此「自上而下」法,也就是剝離法,也成為了氮化硼納米片的主力合成方法之一。

一、「剝」是怎樣的一個過程?

自上而下」法包括微機械剝離法和液相剝離法等。具體如下:

1.機械剝離法

機械剝離法是最早成功製備單層二維材料的方法,同時它也是最早的用於石墨烯剝離的方法。Pacile等人首先製備出單層的BN納米片,他們把層狀的氮化硼粘在SiO2襯底上,然後逐漸剝離至幾個原子層厚度的碎片。該方法不如剝離石墨烯效果好,因為硼氮鍵有離子鍵特性,使得天然氮化硼層間的範德華力要比石墨大些。

球磨法剝離六方氮化硼

傳統球磨法在製備氮化硼納米片領域很有前景,Li等人報導了一種溫和的溼球磨法,這種方法製備的納米片結晶度好,厚度僅有幾個原子層,尺寸略有減小。此外他們還發現用苯甲酸苄酯作為潤滑劑要比水、乙醇和十二烷效果好。

2.液相剝離法

作為「自上而下」法中的重要分支,液相剝離法近年來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它是指以液體為媒介,將二維材料原料直接剝離成二維材料納米片的一類方法。該方法的剝離過程不需要進行化學性的氧化還原反應等過程。

目前液相剝離主要具有以下幾種方式,具體如下:

A離子夾層:在液相環境中,離子進入塊狀材料層間,降低層間範德華力作用,然後再加以超聲、加熱或剪切力等作用,使其分層剝離開來。

B離子交換:有些層狀化合物層間含有例子用以平衡表面電荷層,在溶液環境中,這些例子可被其他離子替換,然後分層剝離。

C超聲輔助剝離:層狀晶體在溶劑中超聲,結果被玻璃產生納米片層的結構。具備適當表面能的良溶劑能夠使剝落的納米片抵抗聚集穩定存在,不良溶劑則相反。

液相剝離層狀材料示意圖

Zhi等人先把商業購入的h-BN粉末放入二甲基甲醯胺中,經過10h超聲分散後,再通過離心方法去除大體積氮化硼後,留下的氮化硼納米片直徑約幾個微米,厚度僅有三個原子層。與機械剝離法相比,液相剝離法更具備大規模製備的可能性。

二、被「剝離」的氮化硼納米片有何優勢?

氮化硼納米片最大的優勢在於它在沿面內方向具有更大的導熱率,還具有超高的徑厚比和電絕緣性,而目前關於它的應用研究中,主要集中於填充改性高分子材料上。

氮化硼納米片複合材料導熱機理

由於氮化硼納米片可在低填充率下提高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導熱率,並且可以改善複合材料的熱性能、力學性能及磁性能等,因此它對於導熱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發展來說,必將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來源:

六方氮化硼納米片的剝離及其複合材料性能研究,陳浩。

多孔氮化硼納米片的製備及其在氣體吸附領域中的應用,謝飛。

液相剝離法六方氮化硼納米片的製備及在複合材料中應用的研究現狀,武向南,翟樂,王農躍,瞿雄偉。

粉體圈 小榆整理

粉體圈--粉體從業人員的生意和生活圈子

(備註:公司名+產品)

相關焦點

  • 納米科學:穩定的,高導電的氮化硼納米片!
    納米科學:穩定的,高導電的氮化硼納米片!通過通道和多孔膜實現增強的離子流速率對於一系列應用是重要的,例如能量儲存和水脫鹽,但它具有挑戰性。氮化硼納米片通常是親水的,並且團隊在過濾過程中使用了解溶液中納米片相互作用的理解,以允許納米片自組裝成水溶液中的特殊結構。
  • 【聚焦】相變材料需求上升 氮化硼納米片(BNNS)行業前景可觀
    氮化硼納米片填充導熱橡膠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但如何利用改性氮化硼納米片同時提高橡膠的導熱性能和機械性能,一直是研究者追求的目標。
  • 科普:氮化硼在化妝品中的應用!
    什麼是氮化硼?氮化硼是一種由氮原子和硼原子構成的晶體,化學式為BN,它具有多種晶型結構,且每種晶型都有其獨特的優良性能。六方氮化硼在化妝領域的優勢在美容領域,活性物質進入皮膚的效率和滲透率與粒度直接相關,化妝品顆粒大小很重要,因為較小的顆粒直徑可能會增加表面積,並有可能封裝化妝品活性物質。
  • 科學家利用納米系統對氮化硼功能化,氮化硼納米材料功能化及應用
    化學工程師首次利用其他納米系統對氮化硼進行功能化,氮化硼納米材料功能化及其應用 。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改變氮化硼的途徑,氮化硼是一種分層的二維材料,因此它可以與其他材料結合,例如電子,生物傳感器和飛機中的材料。
  • 【催化】意料之外的催化活性:硼自由基讓氮化硼活潑起來
    不同形貌的氮化硼(如納米片、納米管)已經成功地應用於催化一些重要的工業過程,如乙炔氫氯化和丙烷脫氫反應等。根據這些研究結果,氮化硼的催化活性源自其結構中的各種缺陷和邊緣效應。然而,精準的活性位點及催化機理尚不明確。
  • 氮化硼BN:未來二維材料的新選擇
    然而,其自身的化學結構允許生產出類似於碳納米管的氮化硼納米管。於1994年被推測存在,並於次年生產出來,BN納米管擁有非常獨特的性能。和碳納米管不同,BN納米管是電絕緣體,而且還具有比碳納米管更好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熱穩定性的提高,再加上較強的中子輻射抵抗能力,意味著BN納米管可被用到類似於外太空這樣的極端環境中去。
  • 新型數字開關由石墨烯和氮化硼納米管制成
    科技日報北京8月16日電 (記者聶翠蓉)科學家將石墨烯和氮化硼納米管結合,製成全新的混合數字開關,可作為電子產品中控制電流的基本元件。未來有望藉此製成不含矽半導體的電晶體,讓計算機、手機、醫學設備和其他電子產品的速度更快、體積更小。
  • 氮化硼-石墨烯或將成為最佳儲氫材料
    氧摻雜柱撐氮化硼-石墨烯的示意圖,硼原子(粉色)和氮原子(藍色)組成了一個個「柱子」,在兩個石墨烯層之間為氫原子(白色)「撐」出空間,氧原子(紅色)摻雜其中。他們的研究通過計算機模擬實現,第一步需要先製作氮化硼-石墨烯結構:先模擬出堅韌又富有彈性的柱撐石墨烯結構,然後將氮化硼納米管和石墨烯無縫結合形成獨特的三維結構。 柱撐氮化硼-石墨烯儲氫的原理並不複雜,我們都知道在建築中使用柱子承重可以創造出更多的空間。
  • 寧波材料所:綠色合成石墨烯 /氮化硼複合材料,用於超高導熱流體
    本文要點:通過乾冰輔助球磨法設計併合成了由石墨烯和氮化硼(G / BN)組成的邊緣羧基化複合納米片。成果簡介石墨烯(G)和氮化硼(BN)之類的二維(2D)納米材料已被用於製造用於熱管理的納米流體。不同的納米流體既需要出色的填料分散性,又需要高導熱性。然而,尚未開發出保持穩定分散狀態但具有高導熱率的二維納米流體。本文中,通過綠色乾冰輔助球磨技術合成了石墨烯和氮化硼(G / BN)的邊緣功能二維複合納米片。
  • 熱壓氮化硼
    熱壓氮化硼,氮化硼製品的生產有冷壓燒結法和熱壓燒結法。介紹了熱壓燒結法。因此,對於沒有B2O3(難以熱壓燒結)的純氮化硼材料,應添加適量的粘結劑,如B2O3、磷酸硼或CaO-B2O3-AI2O3等,以促進燒結而不影響產品的穩定性;對於B2O3含量較高的氮化硼粉末,應添加適當的穩定劑;或對壓力B2O3熱壓氮化硼製品,採用真空高溫處理或氬氮氣氛高溫處理,揮發B2O3。
  • 六方氮化硼微粉的製作條件
    六方氮化硼氮化硼在攪拌狀況下,將化學記量比的氮源遲緩地添加到前邊所獲得的硼源溶液中。將所述容液拌和0.5-5小時,裝進封閉空間的反應容器中,氮化硼添充率30-95%,加溫到 50-600℃, 在惰性氛圍維護下,把親水性硼源融入歷經除氧除水的有機溶劑中,邊融解 邊拌和,不斷拌和10-80分鐘後獲得濃度為0.01-10摩爾/升的容液。
  • 化學氣相沉積(CVD)法製備六方氮化硼粉
    氣態物質之間發生化學反應,在高溫下產生氮化硼粉末。其中,硼源一般使用含硼化合物的B(OCH3)3、BF3、B2H6、BBr3和BCl3,氮源一般為n2或NH3。以氨水和三羥基硼酸鹽為原材料,在1350℃下用化學氣相沉積法製備了六方氮化硼納米顆粒,選擇合適的原料可降低反應溫度。以硼酸乙酯和氨水為原料,在700℃下合成了含氧雜質的氮化硼納米球,然後在氨氣氣氛中在1000℃時氨化除去氧氣。
  • 突發利好,氮化硼(a-BN)概念股有望受益
    據媒體報導,三星電子7月6日宣布,三星高級技術學院(SAIT)的研究人員與蔚山國家科學技術學院(UNIST)、劍橋大學兩家高校合作,發現了一種名為非晶態氮化硼(a-BN)的新材料,此項研究可能加速下一代半導體材料的問世。
  • 納米片增強複合塗層腐蝕機理研究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
  • 氮化硼粉料及其製品的合成方法
    氮化硼粉料的合成方法氮化硼粉料作為耐火原材料的一種,合成方法有10多種,但能夠實現工業生產的只有幾種。(1)硼砂-氯化銨法。如何製造氮化硼製品?製造氮化硼製品有冷壓燒結法和熱壓燒結法。這裡介紹熱壓燒結法。
  • 懸空單層氮化硼聲子極化激元的電子激發與性質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戴慶課題組和北京大學高鵬課題組合作在單層氮化硼聲子極化激元方面取得新進展。二維範德華材料具有特殊的能帶結構可以支持豐富的極化激元模式,例如石墨烯中動態可調的等離激元、氮化硼中低衰減的聲子極化激元和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中的激子極化激元等,為上述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選擇。
  • 臺積電:開發出大面積晶圓尺寸的單晶氮化硼成長技術
    >作者|查文曄 吳濟海來源|新華網由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與新竹交通大學合作組成的研究團隊17日在臺北宣布,在共同進行單原子層氮化硼的合成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開發出大面積晶圓尺寸的單晶氮化硼成長技術
  • 懸空單層氮化硼聲子極化激元的電子激發與性質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0-09-03 22:55:41 來源: 中科院之聲 舉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戴慶課題組和北京大學高鵬課題組合作在單層氮化硼聲子極化激元方面取得新進展
  • 貴州省氮化硼複合導電陶瓷蒸發舟_山東灝錦新材料
    貴州省氮化硼複合導電陶瓷蒸發舟,山東灝錦新材料,公司擁有多名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採用國內外先進生產工藝,研發生產出各種規格型號的複合陶瓷蒸發舟,具有壽命長、蒸發均勻、升溫速度快、蒸發效率高等優點,受到鍍膜廠家的一致好評,公司將不斷開拓、創新、完善自己,持續改進產品工藝,力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氮化硼新型半導體材料 僅一個分子厚度
    打開APP 氮化硼新型半導體材料 僅一個分子厚度 佚名 發表於 2017-08-22 10:56:25 俄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N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