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空單層氮化硼聲子極化激元的電子激發與性質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0-09-04 中科院之聲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戴慶課題組和北京大學高鵬課題組合作在單層氮化硼聲子極化激元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Direct observation of highly confined phonon polaritons in suspended monolayer hexagonal boron nitride」於2020年8月17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材料上(Nature Materials, 2020, DOI: 10.1038/s41563-020-0763-z。

極化激元是光子與材料中的偶極激發發生強耦合形成的準粒子,它能夠突破光的衍射極限,將光波長壓縮到納米尺度進行操控,在納米光電子器件和高靈敏傳感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極化激元的波長壓縮能力是研究極化激元物理特性的起源,這決定了局域光場增強效果和光電子器件集成度,因此不斷追求具有更高壓縮比的極化激元成為了納米光子學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二維範德華材料具有特殊的能帶結構可以支持豐富的極化激元模式,例如石墨烯中動態可調的等離激元、氮化硼中低衰減的聲子極化激元和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中的激子極化激元等,為上述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選擇。特別是單層氮化硼,由於其單原子層厚度,理論上支持具有最高波長壓縮的聲子極化激元,因此吸引了國際上多個研究組開展研究。但由於極化激元的壓縮能力和激發效率互相制約,目前實驗上直接表徵單層氮化硼聲子極化激元仍然面臨挑戰,無法對單層氮化硼聲子極化激元是否存在及其頻率位置的理論爭論給出明確的回答。因此,發展新的實驗方法直接激發具有超高波長壓縮能力的極化激元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前期的工作中,戴慶課題組通過設計納米光學結構,在石墨烯等離激元和多層氮化硼聲子極化激元的光學激發 (Nat. Commun., 2016, 7, 12334;Nat. Commun., 2017, 8, 1471;Adv. Mater., 2019, 31,1807788) 和性能調控規律 (Nat. Commun., 2019, 10, 1131;Adv. Mater., 2020, 32,1907105;Adv. Mater., 2016, 28, 2931)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完善了通過動量匹配實現等離激元高效激發的物理圖像。

戴慶課題組通過與北大高鵬課題組合作,利用電子波長短和高動量的先天優勢,藉助電子能量損失譜首次直接觀測到了懸空單層氮化硼中的聲子極化激元。通過使用具有 7.5 meV 的高能量解析度和0.2 nm空間解析度的STEM-EELS 技術,發現其聲子極化激元具有超高的光場束縛(超過 487)和超慢的群速度(大約 10-5c)。此外,由於電子束激發效率高,還分別探測到在亞 10 nm 厚度的 h-BN 薄片(3 nm, 4 nm, 7 nm 和 10 nm)中幾乎整個上剩餘射線帶內聲子極化激元的色散關係。這種聲子極化激元具有非同尋常的光場束縛和超慢群速度,可以將光與物質相互作用增強到納米尺度量級,在光子集成迴路以及在傳感方面有重要的應用。

該工作是納米光子學研究和電鏡技術交叉融合的成果,通過發揮EELS的高能量和動量分辨的優勢,解決了極化激元光學激發困難以及理論預測過程的爭論。另外,這種全新的二維範德華材料聲子極化激元的高效電子激發方式,為拓展二維範德華材料的物性和應用探索提供了新思路。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北京大學博士生李寧和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特別研究助理郭相東,通訊作者為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的楊曉霞特聘研究員、戴慶研究員和北京大學的高鵬研究員。

上述研究工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中科院青促會等項目的資助。

圖a:電子激發單層h-BN聲子極化激元的示意圖,圖b:單層h-BN聲子極化激元的電子能量損失譜

來源: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相關焦點

  • 懸空單層氮化硼聲子極化激元的電子激發與性質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之聲 舉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戴慶課題組和北京大學高鵬課題組合作在單層氮化硼聲子極化激元方面取得新進展
  • 國家納米中心子刊:直接觀測六方氮化硼中雙曲聲子極化子
    Xiaoxia Yang, Qing Dai, Peng Gao第一單位:國家納米中心DOI:10.1038/s41563-020-0763-z背景介紹在二維範德華材料(如六方氮化硼(h-BN))中的雙曲聲子極化子(hyperbolic phonon polaritons, HPhPs)可被用來限制和操縱深亞波長納米級的光。
  • 科學家首次在室溫條件拍攝到激子極化激元納米圖像!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對於能量靠近基態的低激發態,可以將其看成一些獨立的激發單元集合,具有確定的能量和波矢。元激發是整個固體理論的一個核心內容。解讀元激發這一概念,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準粒子。元激發即準粒子,具有很多種形式,例如聲子、磁振子、電磁極化子、激子極化激元等等。
  • 自由電子與新型材料結構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中)
    ,發現其中存在的一些關於電子光子相互作用的新特性,該結果有望在短波長可調諧輻射源和基於等離子體激元的粒子加速器上得到相關應用。而當入射場極化方向與長條形結構的長邊方向平行(y方向極化)時,除了激發出一些相對較弱且峰值在600nm左右的史密斯-帕塞爾輻射外,主要激發出的是峰值頻率(對應輻射波長為730nm)幾乎不變的局域等離子體激元模式,其輻射譜如圖20(d)所示。因此,其研究表明,在這種長條形結構中,通過控制入射場的極化方向可以很好地將史密斯-帕塞爾輻射和局域等離子體激元的輻射區分開來。
  • 從黃昆方程到極化激元——黃昆方程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1   黃昆方程   上世紀40年代,固體的電子態理論才起步不久,對於實際材料的各種性質的理論計算才剛剛開始。因此對於固體的物理性質的理論研究,都是從理論上認識比較清楚的離子晶體開始。
  • 中國科大在量子輸運、量子等離激元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中國科大在量子輸運、量子等離激元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近期,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國際功能材料量子設計中心與中科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曾長淦教授研究組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 進展 | 二維金屬中奇異的等離激元
    光照射在固體材料上會使其中的電子形成兩類激發:一種是電子-空穴的對激發,稱為激子;另一種是電子的集體振蕩,稱為等離激元。等離激元有很多奇特的應用,例如等離激元通過與光耦合形成圖1所示的極化激元 (Surfaceplasmon polariton, SPP),在電路中進行能量和信號的傳輸。
  • 研究人員開發高導熱三維氮化硼複合材料
    為了充分利用氮化硼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質,並克服其機械穩定性差的缺點,需要從二維層狀氮化硼出發製備其三維網絡結構。然而,傳統方法不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因此,尋求將二維氮化硼組裝成三維結構的簡單、高效方法就成了亟待攻克的難題。
  • 科學家發現二維金屬中的等離激元
    光照射在固體材料上會使其中的電子形成兩類激發:電子-空穴的對激發,稱為激子;電子的集體振蕩,稱為等離激元。等離激元有較多奇特的應用,例如,等離激元通過與光耦合形成圖1所示的極化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SPP),在電路中進行能量和信號的傳輸。
  • 氧化鋅微共振腔極化激元雷射器
    寬能隙材料具有較大的激子束縛能與耦合強度,可以在室溫中觀察到由微共振腔光子與半導體激子間強耦合作用所形成之激子極化激元(Exciton-polariton),在探討光與物質間交互作用的研究上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 研究制出單層高質量六方氮化硼單晶疇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二維材料研究再獲新進展超導實驗室、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盧光遠和吳天如等人採用化學氣相沉積(CVD)方法,成功在銅鎳合金襯底上製備出單層高質量六方氮化硼(h-BN)單晶疇,單晶面積較文獻報導高出約2個數量級,研究論文Synthesis of large single-crystal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grains on Cu-Ni alloy 於1月21日在
  • 石墨烯研究取得新進展---層間聲子模式輔助雙層石墨烯熱電子冷卻
    石墨烯研究取得新進展----層間聲子模式輔助雙層石墨烯熱電子冷卻 石墨烯由於其獨特的物理性質,在多種電子學和光電子學器件應用研究中被寄予厚望;石墨烯多層堆垛形成的薄膜具有極高面內熱導率
  • 中國科大在激發態載流子動力學與能量轉換過程的微觀機理研究方面...
    中國科大在激發態載流子動力學與能量轉換過程的微觀機理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新進展 在凝聚態物理領域,利用第一性原理計算研究凝聚態體系基態的物理性質已經較為成熟
  • 物理所納米尺度上等離子激元傳輸研究取得新進展
    光子作為信息的載體有著電子無法比擬的優勢,如高帶寬、高密度、高速度和低耗散等。200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在光纖通信領域作出開創性工作的高錕教授。可是,由於光的衍射極限,光學元器件和晶片卻很難做到小型化。最近,人們發現可以利用光子激發金屬自由電子氣的集體振蕩,即等離子激元,從而突破光的衍射極限,實現在納米尺度上對光的操縱,這為光學元器件和晶片小型化帶來了曙光。
  • 氮化硼空位色心應力下的光譜位移
    室溫條件下在六方氮化硼 (hBN) 中觀測到單光子源為層狀材料增添了新的研究方向。由於其寬帶隙特徵,hBN成為高質量發射源的理想宿主材料並且可以與其它材料組合為襯底。儘管相當數量的實驗與理論工作已經證明其中的單光子源是局部點缺陷結構,但是實驗上很難確定缺陷結構中原子種類與排列方式。
  • ...納米分辨的散射型近場光學顯微技術最新研究進展與應用
    、鈣鈦礦材料等已成為當前國際前沿研究領域,而納米尺度下的各種新穎光學現象和特性的研究(包括光的傳播、調製、轉換、探測、局域光場的激發與傳播、物質組分、電學等)也成為了眾多交叉學科的研究重點。Nature:雙層旋轉的範德瓦爾斯材料中的拓撲極化激元和光學魔角2018年W. Ma等在Nature報導了範德瓦爾斯材料α-MoO3 中的面內雙曲聲子極化激元的重要發現。2020年6月,G.W. Hu等在此基礎上通過理論預測並在實驗上證實了雙層旋轉範德瓦爾斯材料α-MoO3體系,可以實現由轉角控制的聲子極化激元從雙曲到橢圓能帶間的拓撲變換。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7-10-19 19:38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先進材料中心研究員孫蓉團隊在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進展  該小組在三維氮化硼-石墨烯導熱網絡的構建方面也取得了研究進展。前期的研究者為了使得三維填料骨架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在三維骨架的製備過程中通常要加入粘結劑。然而,粘結劑與填料之間的聲子譜不匹配會弱化填料骨架本身的傳熱,因此含有三維填料骨架的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導熱性能往往也不理想。項目團隊以與聲子傳輸性質相近的氮化硼和石墨烯為組裝單元,構建了取向的聲子導熱網絡。
  • 科學家發表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材料聲子和拉曼散射綜述論文
    受英國皇家化學會綜述期刊《化學會評論
  • Laser & Phot Rev封面:單層WS2/光子晶體的超快光致庫倫屏蔽效應
    國防科技大學江天研究員團隊聯合復旦大學石磊教授團隊在二維材料與光學諧振腔強相互耦合作用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他們利用溼法轉移以及電子束刻蝕的方法成功地製備了單層WS2/一維光子晶體強耦合異質器件,並通過穩態角分辨光譜技術以及瞬態顯微光譜技術研究了器件的耦合動力學行為,結果表明在非共振激發條件下單層WS2中激子的超快非平衡庫倫屏蔽作用將會影響強耦合激子極化激元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