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表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材料聲子和拉曼散射綜述論文

2020-11-22 科學網
科學家發表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材料聲子和拉曼散射綜述論文

 

受英國皇家化學會綜述期刊《化學會評論》(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的邀請,由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譚平恆和博士生張昕等撰寫的關於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材料聲子和拉曼散射的綜述論文,近日在該刊在線發表 (Xin Zhang, Xiao-Fen Qiao, Wei Shi, Jiang-Bin Wu, De-Sheng Jiang and Ping-Heng Tan, Phonon and Raman scattering of two-dimensional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from monolayer, multilayer to bulk material, Chem. Soc. Rev., 2015, Doi: 10.1039/c4cs00282b)。《化學會評論》是由英國皇家化學會(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出版的重要學術期刊,是目前化學學科最具權威性的綜述性學術期刊之一。

以單層二硫化鉬(1L-MoS2)、二硒化鉬(1L-MoSe2)、二硫化鎢(1L-WS2)和二硒化鎢(1L-MoS2)等為代表的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TMDs)被發現擁有獨特的電學和光學性質。這些材料以及相應的多層材料都可以通過機械剝離或化學氣相沉積等方法獲得,每層材料都是通過範德瓦爾斯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這些材料所具有的二維晶體屬性,可見光範圍內的帶隙,谷偏振特性,較大的自旋-軌道耦合和顯著的激子特性使得它們在納米電子學和光電子學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晶格振動(聲子)是材料的基本屬性。二維材料具有獨特的聲子結構,這些聲子會隨著層數的變化而顯著地發生改變,特別是在表徵層間振動的低頻區域。作為探測晶格振動特性和聲子物理的最常用工具,拉曼光譜在研究石墨烯、TMDs和氮化硼等二維材料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該綜述文章中,作者系統地介紹了MX2型TMDs的晶格振動和聲子色散,從對稱性的角度揭示了它們的共性;接著介紹了拉曼過程及其選擇定則,闡述一階、二階拉曼散射,共振和非共振拉曼散射和偏振拉曼散射;然後從共振和非共振拉曼散射綜述了拉曼光譜在TMDs材料研究中的進展;並介紹了在外在幹擾下TMDs的拉曼光譜研究結果。該文不僅系統地介紹了課題組在二維材料拉曼光譜研究方面已取得的成果,還對課題組利用層間振動模式在任何襯底上表徵二維材料的層數或厚度以及研究二維材料異質結的層間耦合等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簡介。最後,該文還評述了拉曼光譜在其它二維材料和異質結研究方面的應用前景。該綜述對希望從事或正在從事二維材料的研究人員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近年來,該研究小組圍繞石墨烯和過渡金屬硫化物等二維材料的光學性質研究方面開展了比較系統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先後發表於Nat. Mater., Nat. Commun., Phys. Rev. Lett., Phys. Rev. B, J. Am. Chem. Soc., Nano Lett., ACS Nano 和Nanocale 等期刊。(來源: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張晗教授綜述:二維熱電材料研究進展
    由於其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質,以石墨烯、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等為代表的層狀二維材料在熱電領域受到了廣泛關注。內容簡介近年來,大量的理論預測表明,包括石墨烯、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第四主族硫族化合物、黑磷、MXene等在內的二維材料具有非常優異的熱電性能,實驗也證實這些材料具有較大的應用潛力。近日,深圳大學張晗教授等人發表綜述,詳細總結了二維材料在熱電領域的研究進展。
  • Small Methods: 二維各向異性黑磷晶體的晶格振動與拉曼光譜綜述
    拉曼光譜是一種表徵材料結構與成分的指紋識別光譜,具有方便、快速和無損等特點,在二維納米材料的表徵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可用來鑑定二維納米材料的層數、邊緣類型、堆垛結構、缺陷、摻雜類型和層間作用力等;同時,拉曼光譜還可以用來研究晶體中光子與電子相互作用和電子與聲子相互作用。
  • 南科大黃明遠、黃麗課題組發表二維磁性材料磁光拉曼效應研究成果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副教授黃明遠與副教授黃麗課題組聯合在二維磁性材料磁光拉曼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頂級期刊《納米快報》(Nano Letters),這是黃明遠課題組今年第二次在Nano Letters發表研究成果。
  • 【材料】二維Nb2C的奇異電子-聲子散射及其誘導的晶格熱導下降
    在大多數材料中,電子聲子散射(e-p)遠遠弱於聲子-聲子(p-p)散射,並且電子-聲子散射的強度通常正比於電子-聲子耦合強度。
  • 合肥研究院發表有關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檢測方法的綜述文章
    合肥研究院發表有關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檢測方法的綜述文章 2015-04-29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傳統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檢測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幹法,另一種是溼法。幹法靈敏性較高但不穩定,可靠性不好;溼法重複性好但靈敏性低。
  • 散射機制調控實現二維Bi2O2Se高效熱電轉換
    針對該問題,新加坡科技局材料工程研究院吳靖研究員與東南大學倪振華教授,呂俊鵬教授課題組合作,發現在基於二維Bi2O2Se的場效應電晶體中施加門電壓可以調控極化光學聲子散射到壓電散射的轉變,實現了塞貝克係數與電導率的去耦合,達到了寬溫度範圍的高熱
  • Interfaces:單層WS2中過渡金屬取代引起的晶格應變和極性反轉
    成果介紹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TMDs
  • 綜述:二維半導體材料中的能谷激子
    布洛赫球的赤道則對應贗自旋朝向平面內(兩個能谷的等量相干疊加),它可以和線偏振的光子耦合。圖中綠色雙箭頭給出了不同赤道位置對應的光子偏振方向。 近期,單層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的興起將傳統半導體材料擴充到了新的二維極限。
  • 二維半導體二硫化鎢納米材料光學特性的綜述與展望
    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如MoS2, WS2, MoSe2 和WSe2等與石墨相同,具有層內強共價鍵及層間弱範德瓦爾斯力結合在一起的結構,同時擁有近紅外和可見光區的本徵能量帶隙,尤為重要的是這些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在厚度減薄為單層時呈現出直接能量帶隙。這類具有一定帶隙的二維材料作為新型的二維層狀半導體材料吸引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被認為是實現新型二維電子尤其是光電器件最理想的材料體系。
  •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二維半導體二硫化鎢納米材料光學特性的綜述與展望
    2004年,單層碳原子即石墨烯被成功從石墨中分離並在顯微鏡下觀察到,開啟了納米科學、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的新篇章。
  • T325 拉曼效應、拉曼散射、拉曼受激散射、拉曼受激散射放大器
    1921年,33歲的拉曼,代表印度最高學府加爾各答大學,到牛津參加大英國協的大學會議,還去英國皇家學會發表個演講。   要知道,這在當時的印度有多難,想當年18歲的拉曼就發表nature的文章,可是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要想成為科學家就先要到英國受訓,拉曼帥哥身體不好達不到受訓的條件。
  • 化學氣相沉積法生長二維材料:可控制備、高質量材料及生長機理
    然而,當前製備化合物二維材料主要以固相前驅體為原料,其升華和擴散過程複雜且難以控制、生長體系中材料製備反應和副反應共存,這給材料製備的可控性、重複性和高質量材料的獲取帶來了巨大挑戰。CVD生長化合物二維材料示意圖及其中涉及的關鍵難題近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TBSI)低維材料與器件實驗室成會明、劉碧錄團隊受邀在綜述期刊《材料研究述評》(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上發表了題為 《化學氣相沉積法生長化合物二維材料: 可控制備、高質量材料及生長機理》(
  • 綜述 | 新型等離激元光學和過渡金屬二硫化物複合體系
    表面等離激元近場增強效應已被廣泛地運用於表面增強拉曼光譜、表面增強螢光、增強光學力與俘獲、光電子器件、生物傳感等眾多領域。過渡金屬二硫化物的光學特性2004年,Novoselov和Geim等人首次通過機械剝離得到單層石墨烯,此後研究者們對二維範德瓦爾斯單原子層材料展開了深入研究。
  • 綜述:基於二維材料光電子學信息功能器件的新發展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姚佰承教授和深圳大學張晗教授團隊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發表文章,綜述了基於二維材料光電子學信息功能器件的新發展。二維材料飽和吸收特性的機理是:當輸入光能量大於二維材料的帶隙時,價帶的電子會吸收光子能量從而躍遷到導帶上,熱電子會迅速冷卻形成費米-狄拉克分布,這些新產生的電子-空穴對會阻止該費米能量下的電子躍遷,從而降低光吸收,在帶內聲子散射進一步冷卻熱載流子後,電子-空穴複合開始控制整個過程,形成平衡的電子空穴分布。
  • 「六元環無機材料」:一個遲到的重要概念 | NSR綜述
    在最近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的綜述文章中,我國學者(劉崗、陳星秋、劉碧錄、任文才、成會明
  • npj: 缺陷MoS2的拉曼光譜—第一性原理-經驗勢模擬
    不同缺陷可能對材料性能產生有利或有害的影響。如,外來雜質可以增加載流子濃度,但同時引入的額外散射過程又會降低其遷移率。缺陷設計還可開發出新技術,如可用點缺陷作為量子信息領域中的單光子發射器或量子位主機。隨著新材料的發現,缺陷對於工程師和科學家而言,仍然是活躍而重要的研究領域。
  • 二維材料中聲子熱性質研究獲進展
    、李保文以及楊榮貴聯合撰寫的關於《二維材料中聲子熱性質》的綜述性論文: Colloquium: Phononic thermal properties 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90, 041002 (2018)),魏宇傑、李保文、楊榮貴為共同通訊作者。
  • 洛陽師範學院先進功能材料團隊在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材料取得進展
    近日,洛陽師範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先進功能材料團隊周戰博士在國際權威期刊《Small》上發表題為《Metallic 1T Phase Enabling MoS2 Nanodots as an Efficient Agent for Photoacoustic Imaging Guided Photothermal Therapy in the Near-Infrared-II
  • 清華物理系研究團隊在新型的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2M-WS2中發現馬約...
    清華物理系研究團隊在新型的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2M-WS2中發現馬約拉納束縛態清華新聞網7月11日電 尋找馬約拉納束縛態是當前凝聚態物理研究的熱點問題。馬約拉納束縛態是實現拓撲量子計算的基礎。近日,清華大學物理系李渭副教授、薛其坤教授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的黃富強研究員及南京大學的張海軍教授合作,在一種新型的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2M-WS2中發現了馬約拉納束縛態存在的證據,這是科學家首次在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中觀測到馬約拉納束縛態存在的證據。
  • 異質集成二維材料的全面綜述
    韓國成均館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在Nano上發表的論文中,對原子2-D材料庫的非均質集成二維(2-D)材料進行了全面綜述,這些材料具有可選擇的材料特性,對設計新型設備的新功能提供了非常大的可能性。自從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發現石墨烯以來,二維材料,例如石墨烯,黑磷(BP),過渡金屬二硫化碳(TMDC)和六方氮化硼(h-BN)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些材料都具有優秀的物理特性使其在電子和光電設備中具有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