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黃明遠、黃麗課題組發表二維磁性材料磁光拉曼效應研究成果

2020-09-09 南方科技大學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副教授黃明遠與副教授黃麗課題組聯合在二維磁性材料磁光拉曼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頂級期刊《納米快報》(Nano Letters),這是黃明遠課題組今年第二次在Nano Letters發表研究成果。

二維磁性材料具有在極限尺度下製備磁電存儲器、自旋濾波器、自旋電晶體等自旋器件的應用前景,此外科學家還在二維磁性材料中發現了非互易二次諧波、具有旋光特性的螢光以及磁光拉曼效應等新穎的磁光現象。近期,黃明遠課題組在二維磁性材料CrI3的中發現磁光拉曼效應,證明磁長程序對其光學聲子的拉曼散射有很大的影響。但磁光拉曼效應的微觀機制與物理本質仍需要進一步探索。

圖1:薄層VI3的旋光偏振拉曼光譜隨磁場變化(以128 cm-1的Ag模式為例)。(a-d)在1.7 K和變化磁場下和通道中的拉曼光譜2 T(a),0 T(降場,b),-2 T(c)0 T(升場,d )。(e)拉曼圓偏振度(ρ)隨施加磁場(包括升降場)的變化。

本研究中,合作團隊系統研究了二維鐵磁材料VI3的拉曼光譜對溫度與磁場的響應,實驗結果成功探測到VI3的結構相變、磁相變和磁振子激發。本研究首次採用了旋光偏振拉曼的手段來研究其磁光拉曼效應。研究發現,當VI3進入鐵磁態後,其光學聲子對左/右旋光的拉曼散射強度差別很大(如圖1a所示);而這一差別會在VI3進入順磁態後消失。材料光學聲子對左/右旋光的散射強度的差別直接反映了材料中時間反演對稱性的破缺。如圖1所示,當VI3中自旋朝上時,其左旋光的散射強度遠大於右旋光的散射強度;通過外加磁場將其自旋方向翻轉後,其散射強度也會隨之發生反轉。如圖1e所示,隨著測量拉曼圓偏振度隨磁場的變化,能清楚地觀測到鐵磁材料特有的磁滯迴路。這項研究首次成功通過聲子的拉曼光譜對材料的鐵磁性進行直接探測,證明了旋光偏振拉曼光譜可作為一種研究鐵磁性的微區探測工具,可直接應用於其他二維磁性材料的研究。課題組還通過第一性原理計算和磁點群分析,對以上實驗現象進行了完美的理論解釋,進一步揭示了磁光拉曼效應的物理本質。

圖2:VI3的聲學支磁振子的拉曼光譜。(a)聲學支磁振子模式的示意圖。(b)0 T時聲學支磁振子的拉曼光譜。(c)磁振子的拉曼光譜隨磁場變化。(d-e)磁振子在不同自旋朝向下的旋光偏振拉曼光譜。(f)VI3磁振子色散關係。

在磁性材料中,其自旋有序態的動力學特性可以用自旋波來描述,而自旋波的頻率直接決定了自旋器件的極限開關速度。磁長程序在二維極限下的穩定存在,來源於材料中磁各向異性導致的自旋波帶隙(即聲學支磁振子)。在處於順磁態的VI3的拉曼光譜中,課題組觀測到來源於自旋漲落的準彈性散射信號;該信號會隨著溫度降低逐漸演化為聲學支磁振子的拉曼模式(如圖2b所示),該模式來源於VI3中自旋的同相位進動(如圖2a所示)。圖2c中能清楚地觀測到外加磁場中磁振子的塞曼能量位移。通過結合第一性原理和線性自旋波理論計算,VI3的磁各項異性能被確定為1.16 meV。大的磁各向異性預示著鐵磁序在二維極限下的穩定性很好,並具有較高的矯頑場,這對VI3在未來自旋器件中的應用至關重要。

物理系2018級南科大-哈工大聯培博士生呂兵兵、2017級港科大博士生高一帆、2016級南科大-北大聯培博士生張語軍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黃明遠與黃麗為共同通訊作者,南方科技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

本研究得到了深圳市科學技術創新委員會、南科大物理系光學平臺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計算資源得到了南方科技大學計算科學與工程中心的支持。

論文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0c02029

相關焦點

  • 南科大近期發表了這些科研成果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 Advances。(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黃明遠、黃麗課題組發表二維磁性材料磁光拉曼效應研究成果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副教授黃明遠與副教授黃麗課題組聯合在二維磁性材料磁光拉曼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頂級期刊《納米快報》(Nano
  • 科學家發表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材料聲子和拉曼散射綜述論文
  • 物理學院楊金波、葉堉課題組二維磁性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自2017年來,二維磁性在單層材料中的實現使得二維磁性材料得到了極大的關注然而現存的二維磁性材料卻非常稀少,這些促使著對於新範德瓦爾斯磁體的發現,不僅僅是有助於對二維磁性的研究,更是對二維自旋電子學器件應用提供了材料基礎。對此,楊金波課題組與葉堉課題組合作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四元二維鐵磁半導體AgVP2Se6,為稀少的二維鐵磁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員。
  • Science: 掃描探針顯微鏡控制器在二維磁性材料研究中的突破性應用...
    導讀:  自2017年來,二維磁性在單層材料中的實現使得二維磁性材料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範德瓦爾斯磁體讓我們對二維極限下的磁性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不同磁結構的範德瓦爾斯磁體使得實驗上探究二維下的磁學模型成為可能。
  • 二維磁性材料非線性光學研究獲重要進展
    復旦大學物理系吳施偉課題組與華盛頓大學許曉棟課題組合作,在二維磁性材料雙層三碘化鉻中觀測到源於層間反鐵磁結構的非互易二次諧波非線性光學響應,成功揭示了三碘化鉻中層間反鐵磁耦合與範德瓦爾斯堆疊結構的關聯。該成果8月1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二維磁性材料是近年來國際上備受關注的研究熱點。
  • 北大楊金波葉堉團隊二維磁性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自2017年來,二維磁性在單層材料中的實現使得二維磁性材料得到了極大的關注。這些範德瓦爾斯磁體讓我們對二維極限下的磁性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不同磁結構的範德瓦爾斯磁體使得實驗上探究二維下的磁學模型成為可能。比如,Ising鐵磁在單層CrI3中發現,而且XY模型的NiPS3在單層極限下磁性被抑制。
  • 復旦物理系學術之星:她發表論文4篇,申請專利一項,研究二維材料
    她作為主要作者發表了4篇文章,並申請專利一項,曾入選林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中國代表團,參與了多個國內外會議,作邀請報告和口頭報告。鄧雨君所在的研究領域被稱為「二維材料」,主要研究一些薄到只有幾個原子層的新材料。二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早在1884年,英國教師Edwin Abbott就寫了一本小說,叫《平面國》,講述了一個二維世界裡的故事。
  • 新型低維磁性材料研究獲進展
    由於自旋量子效應的存在,低維磁性材料會出現與三維磁性材料不一樣的磁性基態。
  • Small Methods: 二維各向異性黑磷晶體的晶格振動與拉曼光譜綜述
    拉曼光譜是一種表徵材料結構與成分的指紋識別光譜,具有方便、快速和無損等特點,在二維納米材料的表徵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可用來鑑定二維納米材料的層數、邊緣類型、堆垛結構、缺陷、摻雜類型和層間作用力等;同時,拉曼光譜還可以用來研究晶體中光子與電子相互作用和電子與聲子相互作用。
  • ...學系張遠波課題組在本徵磁性拓撲絕緣體中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近日,復旦大學物理學系張遠波、王靖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陳仙輝合作團隊首次通過實驗在本徵磁性拓撲絕緣體錳鉍碲(MnBi2Te4)中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該研究將為未來本徵材料體系中拓撲物理的研究開闢新思路。
  • 段曦東:二維材料淘金者
    異質結、多重異質結、超晶格、量子阱等都是基於現代先進材料生長技術製備的人工結構材料,被發現具有注入效率高、量子限制效應、聲子限制效應、共振隧穿效應、二維電子氣、微能帶等特殊物理現象,在現代電子學、光電子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許多二極體、三極體、雷射器的基礎物理結構。
  • 數據驅動具有負泊松比二維材料及具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二維材料...
    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因此,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二維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物性並構築基於二維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對二維材料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驅動具有負泊松比二維材料及具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二維材料異質...
    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因此,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二維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物性並構築基於二維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對二維材料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數據驅動具有負泊松比二維材料及具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二維材料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研究獲進展
    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因此,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二維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物性並構築基於二維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對二維材料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南京大學研究成果在《Nature Photonics》發表
    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勇、肖敏課題組與胡小鵬、祝世寧課題組與中國科技大學吳東教授合作,利用飛秒雷射電疇擦除技術首次成功製備出三維非線性光子晶體,並演示了三維準相位匹配的雷射倍頻相關成果近期以「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lithium niobate nonlinear photonic crystal」為題,發表在Nature Photonics(doi: 10.1038/s41566-018-0240-2)上。
  • 梁世軍/繆峰/林君浩:二維材料層間相互作用調控
    層狀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MX2,M=過渡金屬,X=硫族元素)因其獨特和豐富的物理性質成為二維材料研究領域最受關注的材料家族之一。該研究結果將為調控二維材料的層間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種新思路,為設計基於可調層間相互作用的新原理器件提供了物理基礎。
  • 負泊松比二維材料及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研究獲進展
    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因此,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二維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物性並構築基於二維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對二維材料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Advanced Materials報導王琳教授課題組二維材料能帶工程新成果
    西工大新聞網3月25日電(王琳教授課題組)近年來,探索二維材料的新類型及將它們自由組合成二維範德華爾斯異質結,極大地促進了新奇基礎物理現象的湧現和超薄型微納器件的優化。然而,有限種類的二維半導體(如過渡金屬硫化物和黑磷大多是窄帶隙半導體)嚴重限制了不同類型異質結的靈活設計及其光電特性研究。
  • 中國科大和復旦大學合作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取得新進展
    我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物理系陳仙輝課題組與復旦大學物理系張遠波課題組和王靖課題組合作,首次在本徵磁性拓撲絕緣體中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其實現溫度可達到1.4K。該研究成果以「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in intrinsic 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 MnBi2Te4」為題於美國東部時間1月23日在《Science》上在線發表(DOI:10.1126/science.aax8156)。
  • 北京大學侯仰龍教授近年來在磁性納米材料領域重要工作概覽
    本研究成果對有序Pt基合金顆粒的控制合成及其在磁性和催化領域的應用將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該研究工作發表在Nano Letters雜誌(Nano Lett., 2018, 18, 7839-7844)。因此,該材料在生物醫學領域有望成為一種集雙模態造影診斷與乏氧區腫瘤治療於一體的多功能材料,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該研究成果發表在Advanced Science 雜誌(Adv. Sci., 2018, 5, 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