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射機制調控實現二維Bi2O2Se高效熱電轉換

2020-12-16 知社學術圈

基於塞貝克效應的熱電材料可以實現熱能和電能的直接轉換,在綠色清潔能源和低溫製冷等領域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如何提高熱電材料轉化效率一直是該領域研究的核心問題。熱電參數之間的強耦合使得提高材料的熱電性能具有挑戰性。長期以來,由於載流子散射機制的複雜性,在調控載流子散射機制方面十分困難,因此常常忽略了載流子遷移率在獨立增強熱電性能(不犧牲塞貝克係數的情況下提高電導率)方面的作用。


針對該問題,新加坡科技局材料工程研究院吳靖研究員與東南大學倪振華教授,呂俊鵬教授課題組合作,發現在基於二維Bi2O2Se的場效應電晶體中施加門電壓可以調控極化光學聲子散射到壓電散射的轉變,實現了塞貝克係數與電導率的去耦合,達到了寬溫度範圍的高熱電功率因子。該研究成果以『Gate-Tunable Polar Optical Phonon to Piezoelectric Scattering in Few-Layer Bi2O2Se for High-Performance Thermoelectrics』為題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


不同於目前廣泛研究的石墨烯,過渡金屬硫化物,黑磷等二維材料,二維Bi2O2Se的低聲子群速度和強聲子非諧散射使其具有極低的熱導率(~0.92 W/mK APL 115, 193103 (2019)),同時兼具的高電子遷移率和良好的環境穩定性使得其在熱電以及能源轉化領域有著巨大的潛力。研究人員發現二維Bi2O2Se載流子遷移率在高溫下由極化光學聲子散射主導,在低溫下由壓電散射主導(如圖3c所示)。當壓電散射主導時,其遷移率顯著提高。同時電導率的急劇上升並沒有導致塞貝克係數的明顯下降,表明散射機制的調控可以實現電導率和塞貝克係數的去耦合(如圖2d所示)。這與之前通過調控載流子濃度來平衡電導率和塞貝克係數的策略顯著不同。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這種散射機制的轉變溫度具有高度的門電壓可調性,通過施加一定大小的門電壓,可以顯著提高極化光學聲子散射到壓電散射的轉變溫度,最終實現寬溫度範圍(80-200K)的高熱電功率因子{>400μW/(m·K2)}。


圖1. a), b)和c) 二維Bi2O2Se的光學圖,晶體結構和拉曼表徵。d)和e) 熱電器件的光學圖和AFM圖。f) 二維Bi2O2Se的電學轉移曲線。

圖2. a)熱電器件測試示意圖。b)和c)不同門電壓和溫度下的塞貝克係數。d)Jonker圖,展現出兩個不同的區域。


圖3. a)和b)不同溫度和電場下二維Bi2O2Se的電導率。c)和d)遷移率的溫度依賴性,展現出極化光學聲子散射到壓電散射的轉變。


圖4. a)在不同門電壓下溫度依賴的熱電功率因子和電導率。b)寬溫度範圍的高遷移率的門電壓可調性。c)熱電功率因子作為門電壓和溫度的函數。d)在3個典型溫度下,熱電功率因子與遷移率在兩個數量級的調製上展現出近似線性的相關性。


總結展望


該工作發現了通過門電壓調控二維Bi2O2Se的散射機制可以有效的調節其熱電性能,證明了散射機制的調控可以很好的實現熱電參數之間的去耦合。高柵極可調性允許對散射機制進行精細的控制,從而揭示更深入的物理機制。對於探索低維材料應用於低溫製冷和物聯網自供電領域具有深遠意義。


該工作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新加坡A*STAR職業發展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2004786

相關焦點

  • 二維Bi2O2Se納米片中遷移率漲落調控的線性正磁阻
    電子顯微成像和SdH振蕩分析表明,貧硒單晶納米片的較大LMR可歸因於由樣品的不均勻性所引起的遷移率波動,另一方面,富硒Bi2O2Se納米片中較小的LMR是由平均遷移率決定的,其中二維(Bi2O2)2+導電層中Bi位點上的Se位點是主要散射中心。 研究人員首先通過化學氣相沉積來生長Bi2O2Se晶體。
  • 彭海琳教授課題組Angew:基於二維Bi2O2Se晶體的痕量氧傳感器
    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原位X射線光電子能譜技術(原位XPS)、以及霍爾器件的表徵,並結合第一性原理的計算,闡明了二維Bi2O2Se對痕量氧高性能檢測的機制。研究發現,二維Bi2O2Se表面暴露於氧時,形成高比表面積的非晶Se重構原子層,可有效吸附氧,二維Bi2O2Se半導體的遷移率和費米能級得以有效調製而改變其電導率;此外,二維Bi2O2Se陣列式氧傳感器具有增強的信噪比,可實現低於0.25 ppm濃度氧的檢測。 背景介紹A.
  • ...課題組在運用中子散射研究熱電材料載流子散射機制方面取得新進展
    熱電材料可以實現熱能與電能之間的相互轉化,是尋找新能源與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先進功能材料,其指標參數為熱電優值,zT = a2sT/(kele + klat)。當前的核心問題是調控熱、電輸運的微觀散射機制。由於熱電材料一般同時含有多種不同散射機制,所以很難準確識別主導散射機制並對其進行精準調控。作為調控熱電性能的常用方法,化學摻雜除了優化載流子濃度或引入合金散射外,是否還有其他貢獻?
  • 張晗教授綜述:二維熱電材料研究進展
    ,並討論了二維材料作為填充劑在複合熱電材料中的應用及優化機制。2 綜述了基於微納器件的單層/少層二維材料本徵熱電性能測試方法及研究進展。3 討論了基於二維材料的光-熱電效應在自供電光電器件中的應用進展及機制。
  • 進展|基於Bi2O2Se的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二維半導體材料由於具有高電子遷移率和易於調控等潛在應用價值而廣為關注。Bi2O2Se是這一領域內最近受到關注的一種材料,它具有空氣中穩定、遷移率高、能隙適中(~0.8 eV)、自旋軌道耦合強等優點。目前,大面積的單層和多層Bi2O2Se薄膜已經被成功合成,且在場效應管、光電電晶體等電子學和光電子器件中顯示出優越特性。然而,Bi2O2Se還存在著一維納米線形態。相比於二維薄膜形態,納米線形態由於具有大的表面體積比,將可能展現出更奇特的性質。同時,基於這種強自旋軌道耦合材料構建超導複合器件,預期可實現拓撲超導態。
  • 進展|近室溫熱電材料α-MgAgSb低熱導機制的中子散射研究
    熱電材料可以實現熱能和電能的相互轉換,在溫差熱發電、固態製冷及低溫下穩定工作的太空衛星製冷器等方面擁有巨大的應用市場。中子全散射的對分布函數(PDF)分析發現材料中存在Mg-Sb構成的NaCl型晶格的局域結構畸變(圖1)。高分辨非彈性中子散射發現了新奇的雙蘑菇散射聲子態密度,然而並沒有測量到橫聲學聲子,第一性原理計算顯示α-MgAgSb中橫聲學支聲子被局域結構畸變近乎完全散射(圖2)。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馬傑課題組在運用中子散射研究熱電材料...
    熱電材料可以實現熱能與電能之間的相互轉化,是尋找新能源與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先進功能材料,其指標參數為熱電優值,zT = a2sT/(kele + klat)。當前的核心問題是調控熱、電輸運的微觀散射機制。由於熱電材料一般同時含有多種不同散射機制,所以很難準確識別主導散射機制並對其進行精準調控。作為調控熱電性能的常用方法,化學摻雜除了優化載流子濃度或引入合金散射外,是否還有其他貢獻?
  • 大幅提高熱電轉換效率!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相關成果以《在n型Bi2Te3基熱電材料中實現創紀錄的高性能》為題在能源和環境領域頂級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在線發表。這是何佳清團隊繼今年1月發表「基於低成本PbS基熱電材料實現高效廢熱發電」的研究工作後,再次在該期刊上發表最新成果。&nbsp&nbsp&nbsp&nbsp目前,能源利用體系中超過60%的能量以廢熱的形式排放到環境中,其中50%以上的廢熱屬於難以回收利用的低溫(<600K)、低品質廢熱。
  • 先進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研究進展
    綜述從熱電轉換基本原理出發,總結了近年來高性能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最新研究進展,包括不斷完善的熱電性能優化機制、先進的熱電材料與器件製造工藝,能帶和結構工程的廣泛應用、多維熱電材料的應用前景及探索,以及多元化的熱電器件設計思路。2.
  • 裴豔中課題組在《Joule》發文揭示最高效熱電材料
    >      清潔能源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熱電技術基於塞貝克效應,利用溫差驅動材料內部載流子定向遷移直接將廢熱轉換成電能(圖1),具有無汙染、無噪音的特點,是未來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能源技術之一。由於熱傳輸性能的減弱可同時由其他手段(如材料中的缺陷)來實現,現有的熱電研究絕大多數關注高對稱性材料。通過調控材料的晶體結構,如適當降低材料晶體結構對稱性,有望實現電傳輸性質如高對稱性材料而熱輸運性質如低對稱性材料,從而大幅提升材料熱電性能(圖2)。 圖2.
  • 聲子晶體:表面散射
    二維矽聲子晶體因其孔的周期性排布能顯著降低熱導率,因而有望應用於熱電領域。來自中國湖南科技大學、湘潭大學的謝國鋒教授以及新加坡高性能計算研究所的張剛教授等,基於納米結構表面的鍵序缺陷,引入聲子散射機制為實驗數據構建了模型。由於表面原子的鍵長變短鍵能變強,所以對晶格振動系統的勢能產生了微擾,並抑制了高頻聲子。同時,低頻聲子被經典邊界散射機制所抑制。
  • Bi2O2Se納米線中柵控的h/e周期磁阻振蕩
    鑑於Bi2O2Se的二維(2D)形式具有令人著迷的特徵,人們很自然地期望具有大的表面體積比的Bi2O2Se一維(1D)納米線形式將保留一些與其二維材料相近的獨特特性。目前對Bi2O2Se納米線的研究仍是一個神秘的面紗。北京凝聚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呂力和屈凡明團隊通過金催化的氣液固(VLS)機理合成高質量的單晶Bi2O2Se納米線。
  • 物理所低維半導體納米材料的結構與熱電特性研究取得進展
    在過去的五十年間,熱電材料由於其能夠實現熱電之間的相互轉換而備受關注,但從第一種固態半導體熱電材料Bi2Te3發現至今,室溫下的熱電轉換率也僅僅是從0.6提升到了1.0。目前提高熱電轉換效率主要採用以下兩條途徑:1)通過尺寸效應減小材料的熱導率k中的晶格散射部分,目前低維尺寸下熱電材料性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此。2)通過量子限制效應增強低溫體系中的態密度來提高功率因子S2σ。早在1993年,M. S. Dresselhaus就給出了通過量子限制效應在低維(一維、零維)體系中獲得較高的態密度從而增強熱電勢的理論預計,之後人們陸續發展了這一理論。
  • 清華大學林元華教授和南策文院士給您支招提高熱電薄膜能量轉換
    二維薄膜材料,有望突破電子和熱傳導之間的相關性,為優化熱電材料的性能提供了可能。清華大學林元華教授和南策文院士等對提高熱電薄膜能量轉換性能的策略和相關機制進行了綜述,將發表在Journal of Materiomics第6卷第3期494-512頁,題目為Thermoelectric thin films: Promising strategies and related mechanism on
  • 裴豔中教授課題組熱電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熱電能源轉換技術利用溫差驅動電子定向遷移,實現熱能與電能的直接轉換,是清潔能源技術的典型代表。然而,要獲得與現有熱機相當的轉換效率,材料的平均熱電優值(zT)需達3.0左右,現有研究zT峰值可達2.0左右。因此,提高材料熱電性能是提升轉換效率並推進其大規模應用的關鍵。      裴豔中教授2012年加盟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高性能熱電材料研究與開發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
  • 極端光學研究團隊實現常溫下對谷極化發光的高效調控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納光電子前沿科學中心、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極端光學團隊」呂國偉研究員和龔旗煌院士等在二維材料谷極化發光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研究團隊利用掃描探針操控納米顆粒組裝成超小型手性光學天線,實現在常溫下對單層二硫化鉬谷極化發光偏振度與輻射方向的高效調製。
  • 熱電資訊|PEM-2&ZEM-3助力用戶文章登上行業頂級期刊
    導讀:當今,化石能源短缺和環境汙染問題凸顯,能源多元化和高效多級利用成為解決能源與環境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作為一種綠色能源技術和環保型製冷技術熱電轉換技術受到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熱電轉換技術是利用材料的塞貝克效應與帕爾貼效應將熱能和電能進行直接轉換的技術,包括熱電發電和熱電製冷。
  • 【熱電資訊】新一代小型熱電轉換效率測量系統Mini-PEM成功落戶...
    導讀:  當今,化石能源短缺和環境汙染問題凸顯,能源的多元化和高效多級利用成為解決能源與環境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作為一種綠色能源技術和環保型製冷技術熱電轉換技術受到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熱電轉換技術是利用材料的塞貝克效應與帕爾貼效應將熱能和電能進行直接轉換的技術,包括熱電發電和熱電製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