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林元華教授和南策文院士給您支招提高熱電薄膜能量轉換

2020-09-03 英文刊Materiomics

二維薄膜材料,有望突破電子和熱傳導之間的相關性,為優化熱電材料的性能提供了可能。清華大學林元華教授和南策文院士等對提高熱電薄膜能量轉換性能的策略和相關機制進行了綜述,將發表Journal of Materiomics第6卷第3期494-512頁,題目為Thermoelectric thin films: Promising strategies and related mechanism on boosting energy conversion performance。您可訪問: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847820300095,隨時隨地免費下載


內容梳理

為設計高性能的熱電器件,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研究者們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以及相關物理概念,例如量子約束效應,能量過濾效應,能帶結構調整和界面工程。本綜述對用於熱電薄膜的主要策略進行了總結,包括製備超晶格結構,形成二維電子氣(2DEG)系統,取向調節,應變工程和磁控法。

超晶格的獨特結構和能帶排列提高了熱電性能。利用約束效應,可以改變能級並引入更多的導帶能谷,即載流子袋裝工程。利用調製摻雜有助於增強超晶格的功率因數。同時,作者對PbTe基、Bi2Te3基、ZnO基、SiGe基、GaSb/InAs基的超晶格薄膜的熱電性能和機理進行了分析。並總結:II型銻化物超晶格熱電器件適用於低溫環境,Bi2Te3/Sb2Te3超晶格器件應在室溫下使用。此外,基於PbTe/PbTeSe器件應在中等高溫下使用。至於Si/Ge,它們可以在高溫熱電器件中使用。

Patterns of DOS (a) and carrier pockets (b) in bulk materials and quantum-well materials

Carrier pocket configurations of Si/Ge multilayer

由於二維電子氣(2DEG)局限於二維空間中,費米能附近的態密度增大,從而導致載流子有效質量增加,進而塞貝克係數也得到改善。作者對通過2DEG效應提高熱電性能的高質量研究工作進行了總結,包括SrTiO3、AlGaN/GaN、In4Se3。

Schematic illustration showing 2DEG occurs at the interface in heterostructures

取向差角越大,勢壘高度越高。因此,擇優取向有利於減少晶界散射並提高載流子遷移率。特別對於具有明顯各向異性的材料,使晶體取向儘可能平行於面內方向有利於提高面內性能。

Texture coefficients of Sb-doped GeTe films as a function of sputtering pressure

應力對於薄膜材料的熱電性能至關重要。應力對電性能的影響主要是對能帶結構的調整。通常,薄膜的熱導率隨著壓縮應變的降低和拉伸應變的增加而降低。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high-frequency vibrational peak of Bi2Te3 thin film as a function of strain

磁控法,例如施加磁場、摻雜磁性納米顆粒、利用磁性薄膜,可調控材料的熱電性能。但缺少摻雜磁性納米顆粒對薄膜熱電性能的影響。

(a) Seebeck effect and spin Seebeck effect. (b) Illustration of the spin Seebeck effect

展望

相比於塊體材料,薄膜材料的熱電性能研究很少。測量薄膜的熱導率較為困難是原因之一。未來的研究工作應著重尋求一種快速簡便的方法來表徵熱性能,並希望研發出更多的新方法來提高綜合性能,比如:添加納米線在薄膜中、研發有機-無機複合薄膜、採用二維層狀材料。

為了以後更廣泛的工業應用,要重視薄膜材料的機械性能和化學穩定性以及生產效率。


亮點

  • Superlattice introduces confinement effect and promotes interface scattering, enhancing the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 Giant enhancement of Seebeck coefficient could be realized in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2DEG) systems.
  • Orientation regulation can reduce grain boundary scattering and improve the mobility.
  • The strain effect is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band structure and phonon spectra.
  • Magnetic manipulation includes applying magnetic field, doping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nd exploiting magnetic thin films.


Journal of Materiomics(JMAT),是由中國矽酸鹽學會和Elsevier合作出版的英文期刊,現已在ScienceDirect上發布了第六卷第1期(2020年),同時,正在籌備的第2期和第3期已有文章也均有頁碼。點擊文末「閱讀全文「可免費獲取所有論文全文

Journal of Materiomics 為同行評議期刊,被SCI和scopus收錄cite score為8.02,從投稿到在線出版一般只需60天,並且對作者免收版面費!

投稿說明詳見Journal of materiomics徵稿通知,投稿前務必查看JMAT投稿須知。

The Journal of Materiomics is indexed by SCI and Scopus, aims to provide a continuous forum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research in the general field of materials science, particularly systematic studies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mposition, processing, structure, property, and performa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the Journal of Materiomics is a peer-reviewed open-access journal, without publishing charges to authors.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submitting to Journal of Materiomics, Please read journal’s specific Guide for Author:

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journal-of-materiomics

相關焦點

  • 南策文院士和陳充林教授:質子傳導SNO外延膜的理化性能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s)和傳統電池類似,都具有陽極、陰極和電解質,其中電解質需要高效傳導離子並阻礙電子。通常,SOFCs的電解質分為2類:氧離子傳導和質子傳導,其中質子導體SOFCs因為運行溫度相對較低和高能量密度的優勢,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近幾年的研究報導表明鎳酸釤(SNO)是一種可在低溫下運行的新型質子傳導電解質。
  • 盱眙縣攜手清華大學聚力創新紀實
    6月19日下午,「清華大學•淮安盱眙實習實踐教育合作暨清陶學生實踐基金捐贈儀式」在北京清華大學成功舉行。淮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李偉出席儀式,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史宗愷致歡迎辭,盱眙縣委書記梁三元作主題推介,清華大學材料學院院長林元華、江蘇清陶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崢進行了現場發言,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李正操介紹了清華大學與淮安盱眙實習實踐合作及校地企對接情況,材料學院黨委書記楊志剛與江蘇清陶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馮玉川舉行了「清陶學生實踐基金」捐贈儀式,盱眙縣兩家新材料企業與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專家教授現場籤訂技術服務合作協議
  • 熱電薄膜材料的設計及其器件集成
    熱電材料是能將「熱」與「電」兩種不同形態的能量相互轉換的「綠色能源」材料,可充分利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的廢熱再發電。以熱電材料製造的溫差電池具有清潔、穩定性高、堅固、壽命長等一系列優點,是我國資源高效利用、餘熱餘能回收等節能環保科技專項中的重要研究內容。然而,目前熱電材料的能量轉化效率普遍只有~10-15%,嚴重製約著能量的利用率。
  • 大幅提高熱電轉換效率!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金洪竹)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熱電材料能量轉換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
    基於此,能量轉換的概念應運而生,即能量在數值上是相等的,可以從一種形式的能量轉變成另外一種或幾種形式的能量,例如電能、熱能、化學能和機械能的相互轉換、光能和電能的相互轉換等。而這些能量的轉換是通過能量轉換材料和相應的技術來實現的。根據能量轉換原理製備的具有特殊功能元器件的材料稱為能量轉換材料。
  • 《微尺度》(Small)出版清華大學微納材料研究專刊
    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張強、化學系教授王訓和材料學院教授林元華受邀擔任本次專刊的客座編輯。專刊封面以納米材料構築的清華大學二校門為設計元素,展示清華大學多學科交叉的微納尺度研究。微納科學的可持續增長不僅創造了理解自然的新概念和理論,而且產生了豐富的微/納米材料。新興的微納材料在電子、通信和物聯網、能源存儲、化工和燃料生產、醫療保健、藥物輸送等領域具有前所未有的特性和多種功能。在微納尺度的物質科學研究上,清華大學的科學家們加強學科間協同創新,培育交叉學科群,基於微/納米材料,充分探索其新奇物性,為國家需求提出基於微納尺度上的新解決方案。
  • 高效太陽能與熱能轉換材料與器件的創新
    陳剛,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他是麻省理工學院Carl Richard Soderberg講席教授,是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系主任、美國能源部「固態光熱轉換能源前沿研究中心」主任。
  • 熱電薄膜材料產業化前景廣闊
    熱電材料是一種能將熱能和電能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具有綠色環保的優點,熱電材料在很多領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能源危機趨於嚴重的今天,進行新型熱電材料的研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熱電材料薄膜不僅能夠通過低維結構調控其熱電特性,且能與目前的微半導體器件工藝兼容,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通常而言,熱電材料的應用主要通過熱電器件來實現。
  • 一文了解清華大學材料考研(300分圓你名校夢)
    材料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編教職工123名,專職教師87名,教授47名,副教授32名,講師8名,其中兩院院士8名(1名雙聘)、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0名、「優青」4名,另有兼職教授3人,博士後30餘名。詳情見:https://www.sigs.tsinghua.edu.cn/3.1材料學院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根據專業方向分成不同的課題組,一般每個梯隊中有3~4名老師,主要的梯隊包含南策文院士梯隊、朱靜院士梯隊、柳百成院士梯隊、李龍土院士梯隊、潘峰梯隊、潘偉梯隊、李敬峰梯隊、劉偉梯隊等以及深圳研究生院。
  • 院士團隊固態電解質成果遭質疑 儀器大戰佐證關鍵論點
    2019年1月25日,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南策文院士和李亮亮副研究員團隊通過系統實驗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探究了一種新型的PVDF基固態電解質與鋰金屬陽極之間的界面,發現原位形成具有穩定、均勻鑲嵌結構的納米級界面層可以有效抑制鋰枝晶的生長。
  • 張晗教授綜述:二維熱電材料研究進展
    熱電材料可以實現熱能和電能之間的直接相互轉換,在工業廢熱、汽車尾氣餘熱等低品質環境廢熱的回收利用領域展現出無可替代的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來隨著新材料、新理論和新工藝的不斷開發和優化,熱電材料的性能也顯著提高。
  • 新型太陽能面板薄膜能利用紅外光等不可見光提高能量轉換率
    一般來說,太陽能電池是能夠利用可見光來產生能量,但包括紅外光在內的電磁波譜的其他部分光線則都被忽視。那裡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型薄膜,據他們自己介紹稱,這種薄膜在覆蓋在太陽能電池頂部後能夠將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高25%。據悉,這些科學家們提高太陽能電池板性能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它們上面添加特殊種類的納米顆粒。通過將這些微小粒子摻雜到含金屬如鑭離子的染料中,這樣就有可能讓它們具備利用其他類型的光如紅外形的能力然後將其轉化為能量。
  • 中國實驗室: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熱電發電 材料研國際領先,清華重陶瓷...
    實驗室方面,該所擁有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特種無機塗層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上海無機能源材料與電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結構陶瓷工程研究中心(複合材料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透明光功能無機材料重點實驗室(人工晶體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無機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古陶瓷與工業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古陶瓷科學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研究中心
  • 「頂天」又「立地」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材料研究院揭牌
    原標題:【原創】「頂天」又「立地」,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材料研究院揭牌   11月12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
  • 今日Science:西安交大發現鐵電氧化物薄膜超彈性行為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鐵電材料是一種具有自發極化,且能夠實現機械能和電能轉換的功能材料
  • 新型熱電材料展示出巨大的IoT應用潛力
    但是,對於一些還無法充分提高其電池電量的應用,例如物聯網中旨在實現零能耗的傳感器,仍將依賴能量收集技術。K3IEETC-電子工程專輯能量收集是指從環境或系統本身收集能量,來為電子設備供電。對能量收集的關注刺激了互補技術的發展,比如超低功耗(皮瓦)微電子器件和超級電容器。
  • 陳志剛/鄒進教授Joule: Rashba效應用於提升GeTe基材料的熱電性能
    為了使熱電器件更經濟更效率,我們應該提高能量轉換效率,即熱電優值(zT, zT = S2σT/κ),其中,σ是電導率,S是塞貝克係數,κ是熱導率(包括聲子熱導率κl和電子κe熱導率)。理論的創新促進熱電材料發展。例如,在許多熱電材料系統中,共振能級,能帶收斂,液狀離子,熵工程,非諧性,和調製摻雜的策略都提高了熱電優值。儘管熱電理論取得了進步,但熱電優值的增強似乎已達到平穩狀態。
  • 麥可·歐文·喬丹院士受聘清華大學傑出訪問教授
    麥可·歐文·喬丹院士受聘清華大學傑出訪問教授清華新聞網12月22日電(通訊員 龍明盛)12月20日,由清華大學軟體學院主辦,數據科學研究院協辦的「麥可·歐文·喬丹(Michael I. Jordan)院士清華大學傑出訪問教授聘任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主樓接待廳舉行。
  • 【熱電資訊】新一代小型熱電轉換效率測量系統Mini-PEM成功落戶...
    導讀:  當今,化石能源短缺和環境汙染問題凸顯,能源的多元化和高效多級利用成為解決能源與環境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作為一種綠色能源技術和環保型製冷技術熱電轉換技術受到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熱電轉換技術是利用材料的塞貝克效應與帕爾貼效應將熱能和電能進行直接轉換的技術,包括熱電發電和熱電製冷。
  • 清華大學舉行長聘教授聘任儀式
    清華大學舉行長聘教授聘任儀式邱勇:一流大學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清華新聞網4月26日電(記者 徐靜)4月25日晚,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聘任儀式在藝術博物館舉行。他說,長聘教授代表著大家的學術成就被同仁所認可,而清華大學長聘教授這個身份,不僅是對學術水平的認定,也是莫大的榮譽,希望大家更好地參與到學校的改革發展和一流大學建設事業中來。邱勇在講話中引用了王國維先生《人月圓 梅》中的詞句「一聲鶴唳,殷勤喚起,大地清華」。他表示,「大地清華」彰顯了清華人的抱負和境界。清華人追求的不僅是個人的成就,也不只是學校的發展,而是要為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