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策文院士和陳充林教授:質子傳導SNO外延膜的理化性能

2020-09-03 英文刊Materiomics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s)和傳統電池類似,都具有陽極、陰極和電解質,其中電解質需要高效傳導離子並阻礙電子。通常,SOFCs的電解質分為2類:氧離子傳導和質子傳導,其中質子導體SOFCs因為運行溫度相對較低和高能量密度的優勢,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近幾年的研究報導表明鎳酸釤(SNO)是一種可在低溫下運行的新型質子傳導電解質。清華大學南策文院士研究團隊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的陳充林教授研究團隊今日帶您了解質子傳導SNO外延膜的理化性能。相關成果發表Journal of Materiomics第5卷第2期,題目為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roton-conducting SmNiO3 epitaxial films


內容梳理

採用脈衝雷射沉積法,以LaAlO3 (001) 單晶為基底,製備了GdFeO3型SNO薄膜。XRD結果顯示,SNO薄膜具有單晶和光滑表面,晶粒朝向沿c軸排列。

The XRD pattern of SNO on LAO and AFM image of an SNO thin film surface

在空氣中873K熱處理後,薄膜在373K時,表現出金屬態向絕緣態轉變的現象。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resistance of SNO in air

電化學阻抗測試表明,SNO薄膜在氫氣環境中,具有較高的離子傳導率(0.030 S/cm 在 773 K)。質子傳導活化能在473–773 K 時為0.23 eV ,在773–973 K時為0.37 eV 。

An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um and an Arrhenius plot

亮點

  • SmNiO3(SNO) epitaxial thin films were grown on (001) LaAlO3 substrates.
  • A Metal-Insulator-Transition occurs at 373 K for the films after annealing at 873 K in air.
  • EIS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SNO films have a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0.030 S/cm at 773 K) in a hydrogen atmosphere.
  •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proton conductivity was determined to be 0.23 eV at 473–773 K and 0.37 eV at 773–973 K respectively.

想更全面的了解這篇文章,可以搜索網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84781830114X#dfig1


Journal of Materiomics(JMAT),是由中國矽酸鹽學會和Elsevier合作出版的英文期刊,現已在ScienceDirect上發布了第六卷第1期(2020年),同時,正在籌備的第2期已有文章也均有頁碼。點擊文末「閱讀全文「可免費獲取所有論文全文

Journal of Materiomics 為同行評議期刊,被SCI和scopus收錄cite score為8.02,從投稿到在線出版一般只需60天,並且對作者免收版面費!

投稿說明詳見Journal of materiomics徵稿通知,投稿前務必查看JMAT投稿須知。

The Journal of Materiomics is indexed by SCI and Scopus, aims to provide a continuous forum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research in the general field of materials science, particularly systematic studies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mposition, processing, structure, property, and performa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the Journal of Materiomics is a peer-reviewed open-access journal, without publishing charges to authors.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submitting to Journal of Materiomics, Please read journal’s specific Guide for Author:

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journal-of-materiomics

相關焦點

  • 【熱門文章】南策文院士和陳充林教授:質子傳導SNO外延膜的理化性能
    XRD結果顯示,SNO薄膜具有單晶和光滑表面,晶粒朝向沿c軸排列。Fig. 1. (a) The XRD pattern of SNO on LAO and (b) an expanded view showing the (002)SNOand (002)LAO peaks.
  • 日本科學家提高質子傳導膜的效率 或可改善氫燃料電池性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外媒報導,近日,發表在《先進材料科學與技術》(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dvanced Materials)雜誌上的一篇綜述表示,讓氫燃料電池薄膜的分子更具有結構性,可以提高其效率,而氫燃料電池可以為電動汽車和其他工業應用提供能源
  • 中國科學家發現高性能離子傳導膜 登上《科學》雜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該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任文才研究員、成會明院士團隊,前不久製備出一類由二維過渡金屬磷硫化物納米片組裝而成的膜,並發現其過渡金屬空位使該類薄膜具有超快的離子傳輸性能。
  • 清華大學林元華教授和南策文院士給您支招提高熱電薄膜能量轉換
    二維薄膜材料,有望突破電子和熱傳導之間的相關性,為優化熱電材料的性能提供了可能。清華大學林元華教授和南策文院士等對提高熱電薄膜能量轉換性能的策略和相關機制進行了綜述,將發表在Journal of Materiomics第6卷第3期494-512頁,題目為Thermoelectric thin films: Promising strategies and related mechanism on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性能影響的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8063.htm一、燃料電池的原理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主要由陽極流場板,膜電極和陰極流場板組成,其中膜電極又包含擴散層、催化層和質子交換膜。
  • 石墨烯類膜材料質子輸運特性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燃料電池和氫技術...
    近日,我校工程科學學院近代力學系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的吳恆安教授和王奉超特任副研究員,與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安德烈·海姆教授課題組及荷蘭內梅亨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在石墨烯類膜材料質子輸運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發現石墨烯以及氮化硼等具有單原子層厚度的二維納米材料可作為良好的質子傳導膜。
  • 高溫質子交換膜將改變燃料電池
    文質彬彬、不愛言辭,典型的學者風,初識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優秀青年教授張生,他給人這樣的印象。然而,當聊起他深耕了十幾年的電化學研究,張生瞬間變了一個人,侃侃而談。一直和各種電池打交道,並取得多項世界級研究成果。
  • 寬溫域高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研究最新進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20年6月8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盧善富教授、澳大利亞科廷大學蔣三平教授和丹麥科技大學李慶峰教授團隊綜述了寬溫域高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150-250 ℃)的最新進展,並提出了未來發展方向,相關成果以 「Advancement
  • 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的改性
    燃料電池用質子交換膜的改性   芳香型非氟PEM材料由於製備工藝簡單,成本低廉,熱穩定性高等優勢受到廣泛關注。但這類材料綜合性能仍然不能與Nafion®膜抗衡,普遍存在著化學穩定性不好、使用壽命短的問題,因為提高非氟膜的質子電導率,往往以犧牲膜的熱力學性能、氣密性為代價,加上非氟膜抗氧化性差、易降解,所以電池的壽命均比較短。可以採用改性的方法對於膜進行處理,保持原有的優勢,同時彌補自身的不足。對質子交換膜的改性,主要有三個方面:複合共混、嵌段共聚、化學交聯。
  •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曲良體、張加濤訪問理化所
    應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理化青年論壇」、理化所青促會以及中科院理化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學實驗室邀請,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曲良體、張加濤於4月17日上午到理化所交流訪問,並作學術報告。  曲良體作了題為《石墨烯的組裝與非常規應用研究》的報告,重介紹了其研究小組在石墨烯一維和三維組裝、功能化及應用方面的研究。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用Nafion/g-C3N4複合膜的製備與性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作為一種可以部分替代傳統燃油機的能量轉化裝置,其發展一直受到較大關注,具有效率高和環境友好的特點,在可攜式小型移動電源以及固定電站和交通領域有廣泛應用[1]。
  • 關於中溫燃料電池和電解槽的質子電導和材料-新的觀點和進展
    李慶峰是丹麥技術大學能量轉換與儲存系的全職教授。1990年,他在東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6年被授予丹麥工學大博士(Doctor of Technice)(注*工學大博士是丹麥工科領域的最高榮譽學位,通常每年授予2人),2011年當選為丹麥自然科學院院士。他在丹麥發起了高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HT-PEMFC)研究,並協調/參與了7個歐盟和25個北歐研究項目,其中包括一個丹麥-中國質子傳導系統中心。
  • 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加速 戈爾發布全新質子交換膜
    中國上海(2019年9月26日)隨著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逐漸升溫,降低氫燃料電池系統成本和提高性能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9月26日,戈爾公司(Gore)全新質子交換膜亮相第四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雙極板研究與塗層製備
    根據所用電解質的不同,燃料電池可以分為鹼性燃料電池(AFC)、磷酸燃料電池(PAFC)、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MCFC)、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和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五大類。其中,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屬於低溫燃料電池(如圖1所示),具有高的轉換效率、低的操作溫度以及低汙染等特點,應用十分廣泛,目前主要應用於交通、便利電源裝置和家庭發電裝置等領域。
  • 進氣溼度對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性能的影響
    1、燃料電池簡介: 典型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主要由雙極板、氣體擴散層、催化層和質子交換膜組成。在陰極側,氧氣由雙極板氣體流道進入陰極氣體擴散層,經陰極氣體擴散層到達陰極催化層與質子和電子發生還原反應: 燃料電池總反應方程式為: 反應過程中生成的水除了部分進入質子交換膜內,其餘隨反應過量氣體排出。
  • 兼具高選擇性和高導電性 石墨炔成甲醇電池理想膜材料
    其中,質子交換膜是影響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能量效率、功率密度等的核心部件。近日,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趙天壽課題組發現新型二維碳納米材料石墨炔是較為理想的質子交換膜材料,具備高質子傳導性和高選擇性,能有效阻隔甲醇燃料的滲透。  質子交換膜的作用是阻隔陰陽兩極,傳導質子。「質子交換膜的性能是現在面臨的一個『卡脖子』問題。」
  • 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實現量產 其他核心材料國產化尚待時日
    東嶽集團首席科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張永明說,東嶽靠著自身完整的產業鏈條,成為全球僅有的兩家能夠為量產氫燃料電池汽車提供質子交換膜的企業之一。新華財經濟南11月18日電(記者陳國峰 賈雲鵬) 東嶽150萬平方米質子交換膜生產線一期工程於18日在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的東嶽集團投產,業內專家認為這標誌著我國氫能核心材料質子交換膜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均邁入全球領先行列。業內專家同時指出,燃料電池的其他核心材料如催化劑、氣體擴散層,還在依賴進口,宜加速技術突破。
  • 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國產新突破 關鍵指標領先國外
    但目前較高的技術和產業壁壘,國內關鍵技術的缺失,昂貴的質子交換膜和貴金屬鉑催化劑,以及石墨雙極板較高的加工成本,使得氫燃料電池車型的成本和售價遠高於普通燃油客車和其他電動車型,影響了其國內商業化的進程。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何偉東在燃料電池研討會上表示,即便如此,國內市場現有及潛在燃料電池市場巨大,包括航天、電動汽車、備用電源、無人機等領域都適用於燃料電池。
  • 金銀絲線理化性能獲突破
    金銀絲線理化性能獲突破 2003-08-08 00:00:00 來源:來源:中國家紡網   泉州奔達染織有限公司於近日在泉州舉行「金銀絲線理化性能測試項目」科技成果鑑定會。
  • 磷酸鋯/磺化聚苯並咪唑填孔型質子交換複合膜的製備與性能研究
    下分別達到 0.222 和 0.071 S·cm-1,而 Nafion 膜(EW=1100)在 80℃ 的質子電導率為 0.077 S·cm-1,在溫度>100℃ 時質子電導率急劇下降,說明 SPBI-ZrP-2.5/ePTFE 膜在高溫下具有良好的質子傳導性能,能應用於高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