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近室溫熱電材料α-MgAgSb低熱導機制的中子散射研究

2020-12-03 中科院物理所

熱電材料可以實現熱能和電能的相互轉換,在溫差熱發電、固態製冷及低溫下穩定工作的太空衛星製冷器等方面擁有巨大的應用市場。儘管對熱電效應的研究始於19世紀20年代初期,但商業化的熱電器件能量轉化效率長期以來達不到實際應用能量轉化效率不小於10%的需求,主要原因是傳統熱電材料品質因數ZT值較低。

α-MgAgSb-基熱電材料具有近室溫高品質因數(450 - 550 K:ZT~1.4),成為重要的高熱電性能材料。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北京散裂中子源靶站譜儀工程中心的王芳衛研究員指導博士生李西陽,聯合物理所趙懷周研究員,中國散裂中子源王保田研究員、劉鵬飛博士,香港城市大學王循理教授及美國休斯頓大學任志峰教授等合作者,利用中子散射與第一性原理計算,對α-MgAgSb材料的低熱導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中子全散射的對分布函數(PDF)分析發現材料中存在Mg-Sb構成的NaCl型晶格的局域結構畸變(圖1)。高分辨非彈性中子散射發現了新奇的雙蘑菇散射聲子態密度,然而並沒有測量到橫聲學聲子,第一性原理計算顯示α-MgAgSb中橫聲學支聲子被局域結構畸變近乎完全散射(圖2)。此外,對比變溫高分辨中子散射測得的聲子態密度隨溫度升高的軟化率與晶格熱膨脹造成的聲子軟化率,發現前者是後者的近2倍,存在顯著的聲子非諧效應(圖3)。

以上研究表明,α-MgAgSb低晶格熱導是局域結構畸變導致強橫聲學支聲子散射和聲子非諧效應的結果,從材料精細晶體結構和原子動力學的微觀層面上揭示了α-MgAgSb具有低熱導的物理機制,對開發新型高性能熱電材料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相關工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 10.1038/s41467-020-14772-5) 在線發表,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675255, 51571170)、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6YFA0401503, 2016YFA0401501, 2018YFA0702100)、香港裘槎基金(9500034)、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中子平臺經費和英國牛頓基金中國項目等基金的資助。中子散射實驗得到了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英國散裂中子源ISIS、澳大利亞中子源ANSTO和日本散裂中子源J-PARC的支持。

相關工作連結:Ultra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from transverse acoustic phononsuppression in distorted crystalline α-MgAgSb, 11,942 (2020).

圖1:中子全散射結合對分布函數分析方法研究α-MgAgSb中的Mg-Sb畸變結構。

圖2: 局域結構畸變對橫聲學支聲子的壓制。a, b. 高分辨非彈性中子散射測得的聲子態密度數據顯示幾乎未測量到橫聲學支聲子。c,d. 第一性原理計算得到的局域結構畸變MgAgSb(橫聲學支聲子被壓制)和無局域結構畸變MgAgSb(存在橫聲學支聲子)對應的含中子散射比重的聲子態密度數據。

圖3: 高分辨非彈性中子散射測得的隨溫度升高造成的聲子軟化。

編輯:Kun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相關焦點

  • ...課題組在運用中子散射研究熱電材料載流子散射機制方面取得新進展
    ,揭示了載流子濃度對熱電效應的調控,該研究成果有望為熱電材料性能優化提供新的思路。熱電材料可以實現熱能與電能之間的相互轉化,是尋找新能源與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先進功能材料,其指標參數為熱電優值,zT = a2sT/(kele + klat)。當前的核心問題是調控熱、電輸運的微觀散射機制。由於熱電材料一般同時含有多種不同散射機制,所以很難準確識別主導散射機制並對其進行精準調控。作為調控熱電性能的常用方法,化學摻雜除了優化載流子濃度或引入合金散射外,是否還有其他貢獻?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趙立東教授課題組取得低熱導材料研究新進展
    這類具有極端熱輸運性質的材料在許多領域都有重要應用其製備也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日前,北航材料學院趙立東教授課題組給塊體材料結構降維,讓熱傳導慢下來取得低熱導材料研究新進展成果被日前,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基金委聯合主辦的材料領域權威期刊《中國科學:材料》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北航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趙立東教授課題組在低熱導材料研究上取得的新進展:《Extremely Low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馬傑課題組在運用中子散射研究熱電材料...
    ,揭示了載流子濃度對熱電效應的調控,該研究成果有望為熱電材料性能優化提供新的思路。熱電材料可以實現熱能與電能之間的相互轉化,是尋找新能源與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先進功能材料,其指標參數為熱電優值,zT = a2sT/(kele + klat)。當前的核心問題是調控熱、電輸運的微觀散射機制。由於熱電材料一般同時含有多種不同散射機制,所以很難準確識別主導散射機制並對其進行精準調控。作為調控熱電性能的常用方法,化學摻雜除了優化載流子濃度或引入合金散射外,是否還有其他貢獻?
  • 寧波材料所熱電材料能帶工程和性能優化研究獲系列進展
    圍繞幾類環境友好的新型熱電材料,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團隊通過理論與實驗緊密結合,在能帶工程和性能優化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有特色和成效的研究工作。  該團隊研究人員以近室溫區新型熱電材料α-MgAgSb為例,通過理論先行開展能帶工程設計,並有力推動了相關實驗研究進展。
  • 先進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研究進展
    綜述從熱電轉換基本原理出發,總結了近年來高性能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最新研究進展,包括不斷完善的熱電性能優化機制、先進的熱電材料與器件製造工藝,能帶和結構工程的廣泛應用、多維熱電材料的應用前景及探索,以及多元化的熱電器件設計思路。2.
  • 北航這項成果登上《中國科學:材料》封面
    這類具有極端熱輸運性質的材料在許多領域都有重要應用其製備也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日前,北航材料學院趙立東教授課題組給塊體材料結構降維,讓熱傳導慢下來取得低熱導材料研究新進展成果被中外兩大高水平期刊報導既是我國材料領域首屈一指的期刊
  • 大幅提高熱電轉換效率!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金洪竹)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熱電材料能量轉換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張晗教授綜述:二維熱電材料研究進展
    ,並討論了二維材料作為填充劑在複合熱電材料中的應用及優化機制。2 綜述了基於微納器件的單層/少層二維材料本徵熱電性能測試方法及研究進展。3 討論了基於二維材料的光-熱電效應在自供電光電器件中的應用進展及機制。
  • 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南都訊 記者朱倩 通訊員黃綺夢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熱電材料能量轉換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 「在n型Bi2Te3基熱電材料中實現創紀錄的高性能」為題在能源和環境領域頂級期刊《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在線發表
  • 南科大何佳清團隊在熱電半導體材料的熱輸運機理方面取得研究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熱電半導體材料的熱輸運機理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Anharmonic Lattice Dynamics in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 物理所低維半導體納米材料的結構與熱電特性研究取得進展
    在此基礎上,該研究組與美國Case Western大學高宣教授和新加坡國立大學Andrea Wee教授領導的研究組合作,在低維半導體納米材料的結構與熱電性質上取得新進展。1.在過去的五十年間,熱電材料由於其能夠實現熱電之間的相互轉換而備受關注,但從第一種固態半導體熱電材料Bi2Te3發現至今,室溫下的熱電轉換率也僅僅是從0.6提升到了1.0。
  • 進展|磁性熱電半導體耦合輸運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由此,深入探究磁有序材料中傳導電子與磁化強度的熱漲落,即磁振子或順磁體磁振子(para-magnons)的基本相互作用,將自旋作為一個新的自由度來打破塞貝克係數(α)和電導率的耦合關係,進而提高熱電材料輸運性能,是當前熱電輸運研究的一個熱點。
  • 彈性中子核散射方法簡介
    一般來說凝聚態物質的諸多物理特性,例如比熱、熱導、彈性和磁化率等物理性質都是其微觀結構和動力學的外在反映和宏觀表現。然而對凝聚態物質科學研究來說,從實驗上精確確定物質體系的微觀結構和動力學並不容易,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包含了1023數量級粒子的複雜多體問題。
  • 合肥研究院在新型熱電材料物理機制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永勝課題組在理論計算和解釋新型熱電材料(Pyrite型ZnSe2)的物理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研究通過求解聲子和電子玻爾茲曼輸運方程,理論計算發現Pyrite型ZnSe2具有良好的熱電性質;基於對材料中原子成鍵情況和聲子振動性質的分析,解釋其具有低晶格熱導率的物理機制。
  • 散射機制調控實現二維Bi2O2Se高效熱電轉換
    ,在綠色清潔能源和低溫製冷等領域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如何提高熱電材料轉化效率一直是該領域研究的核心問題。熱電參數之間的強耦合使得提高材料的熱電性能具有挑戰性。長期以來,由於載流子散射機制的複雜性,在調控載流子散射機制方面十分困難,因此常常忽略了載流子遷移率在獨立增強熱電性能(不犧牲塞貝克係數的情況下提高電導率)方面的作用。
  • ...納米分辨的散射型近場光學顯微技術最新研究進展與應用
    本報告將介紹10nm分辨的散射型近場光學顯微鏡(s-SNOM)的技術原理和技術發展,並結合數十篇發表在頂級期刊Nature、Science、Chemical Reviews、Advance Materials等上的最近科研成果,深入闡述這種技術在等離激元、二維材料、範德瓦爾斯材料、半導體等前沿研究領域的最近進展。
  • 彈性中子磁散射方法簡介
    而除了核散射之外,構成樣品物質的原子中如果存在未配對電子的話,其產生的磁場也會對中子產生散射作用,即中子磁散射。中子磁散射的過程是由中子的磁偶極矩與未配對電子的磁場之間的偶極矩-偶極矩相互作用引起的。通過中子磁散射方法的應用,我們就能夠在原子尺度上實現對磁性材料磁學特性的分析和認知。
  • 綜述:環境友好的高性能低成本Mg2Si基熱電材料
    Mg2Si0.3Sn0.7化合物獲得最優的功率因子PF(PF =α 2σ)以及大幅降低的kL,進而獲得顯著提高的熱電優值ZT。 目前廣泛研究的熱電材料主要有PbTe,Bi2Te3、方鈷礦等材料,但這些材料多含有毒重金屬元素、稀缺的Te元素等,極大阻礙了這些材料的大規模商業應用。相對而言,Mg2Si基材料具有組成元素地殼儲量豐富、環境友好以及密度低等特點和優勢,因而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
  • 裴豔中教授課題組熱電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熱電能源轉換技術利用溫差驅動電子定向遷移,實現熱能與電能的直接轉換,是清潔能源技術的典型代表。然而,要獲得與現有熱機相當的轉換效率,材料的平均熱電優值(zT)需達3.0左右,現有研究zT峰值可達2.0左右。因此,提高材料熱電性能是提升轉換效率並推進其大規模應用的關鍵。      裴豔中教授2012年加盟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高性能熱電材料研究與開發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
  • 上海矽酸鹽所等在n型高性能類金剛石結構熱電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等在n型高性能類金剛石結構熱電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2018-01-10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許多新的高性能熱電材料體系也相繼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