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何佳清團隊在熱電半導體材料的熱輸運機理方面取得研究進展

2021-01-19 騰訊網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熱電半導體材料的熱輸運機理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Anharmonic Lattice Dynamics in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AgCrSe2: Evidence for a Large Resonant Four-Phonon Scattering」為題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表。

在傳統的半導體熱輸運理論中,材料的晶格熱導率主要由三聲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三聲子散射機制所決定。此時,聲子的散射機率τ-1與溫度和聲子頻率平方滿足正比關係(τ-1∝ω2T)。因此,人們常常認為低頻的聲學支聲子是半導體材料導熱的主要載流子。然而近年來,研究人員陸續在一部分具有極低晶格熱導率性質的熱電材料中發現反常的熱輸運現象,且無法用傳統的三聲子相互作用框架下的熱輸運理論進行合理地解釋。對這些反常現象及其物理機制的研究,不僅有助於人們深入探索新的熱輸運機制(如高階聲子相互作用,非對角元晶格熱導率),而且也有助於指導新的低晶格熱導率材料體系的挖掘和研究。

何佳清團隊在該研究中,通過多體微擾理論系統研究了具有贗二維層狀結構的AgCrSe2材料(如圖1a所示)從低溫100 K到室溫300 K的非諧晶格動力學。經過理論計算,研究團隊發現在AgCrSe2中,Ag原子與周圍原子間存在著極強的四階非諧相互作用,橫波聲學支在布裡淵區內表現為獨特的平坦能量色散關係(如圖1b所示)。這兩者導致了四聲子費米共振現象,並大幅增加了聲學支聲子的四聲子相互作用散射機率(如圖2所示)。研究還發現,在100-300 K溫度範圍內四聲子散射機率甚至會比三聲子散射機率高一個數量級,即聲學支聲子的熱輸運實際上是由四聲子相互作用所主導的。

在以上的研究基礎上,何佳清團隊還將研究結果推廣到如銅滷族、SnSe、PbTiO3和填充方鈷礦等一系列材料體系,證明了四聲子費米共振模型的普適性。

圖1. (a) AgCrSe2的晶體結構;(b) AgCrSe2的理論聲子能量色散關係,可見其中平坦的橫波聲學支聲子色散。

圖2. (a)四聲子費米共振模型;(b)考慮四聲子和三聲子相互作用下AgCrSe2的理論聲子譜函數;(c)只考慮三聲子相互作用下AgCrSe2的理論聲子譜函數。可見四聲子相互作用對橫波聲學支聲子的重要影響。

南科大物理系研究副教授謝琳為論文的第一作者,何佳清團隊博士後馮江河與南科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助理教授李榮在本工作的推進中給予了大力支持。何佳清為文章的唯一通訊作者。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廣東省人才基金、深圳市科創委基礎研究等項目的資助。同時,南方科技大學超算平臺對本研究給予了支持。

來源:南方科技大學

論文連結:

https://link.aps.org/doi/10.1103/PhysRevLett.125.245901

點亮再看,讓更多的朋友看到,歡迎點讚、分享

「在看"一下嘛...

相關焦點

  • 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南都訊 記者朱倩 通訊員黃綺夢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熱電材料能量轉換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 「在n型Bi2Te3基熱電材料中實現創紀錄的高性能」為題在能源和環境領域頂級期刊《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在線發表
  • 大幅提高熱電轉換效率!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金洪竹)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熱電材料能量轉換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南方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在環境友好型中溫區熱電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首次在環境友好型SnTe基熱電材料中引入二維範德瓦爾斯(van der Waals)面缺陷以增大其平均熱電優值,為中溫區熱電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中國團隊將SnSe單晶的優異熱電性能更推進一步
    美東時間5月17日,Science雜誌線上發表一篇題為3D charge and 2D phonon transports leading to high out-of-plane ZT in n-type SnSe 的研究論文,報導來自北航趙立東教授、南科大何佳清教授、清華李敬鋒教授、上海光源和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朱方園博士、以及香港大學陳粵教授領導的合作團隊在高性能熱電材料研究的最新成果
  • 南科大郭旭崗團隊n型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材料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近期,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教授郭旭崗課題組在n型(電子傳輸型)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材料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先後在材料和化學領域高水平期刊連續發表5篇論文,包括《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篇,《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 馮晶教授團隊在鉍系熱電材料領域取得研究進展
    近日,昆明理工大學馮晶教授團隊在鉍系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工作成果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和Nano Energy上,昆明理工大學是第一作者單位。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分別是2018級碩士研究生朱鈺可、2018級博士研究生郭俊。葛振華教授、馮晶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
  • 物理所低維半導體納米材料的結構與熱電特性研究取得進展
    低維半導體納米材料是未來納電子器件的基本組成單元,在電子、熱電、光電乃至能源等領域都有重要的應用。在過去的幾年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高鴻鈞研究組在新型硼低維納米材料的製備、性質和應用方面開展系統研究,取得許多有意義的成果【Adv. Funct.
  • 進展|磁性熱電半導體耦合輸運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因此,如果可以利用熱電材料的溫度梯度來驅使玻色子,比如鐵磁體和反鐵磁體中的磁振子(熱驅動的自旋進動有著和晶格相同的周期性,這種周期性的相干波被稱為磁振子),然後讓磁振子通過電子-電子(s-d)相互作用進一步作用於導電電子,這將產生非常規熱電效應。這種相互作用正是自旋塞貝克效應和磁振子曳引效應的根源。
  • ...課題組在運用中子散射研究熱電材料載流子散射機制方面取得新進展
    ,揭示了載流子濃度對熱電效應的調控,該研究成果有望為熱電材料性能優化提供新的思路。熱電材料可以實現熱能與電能之間的相互轉化,是尋找新能源與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先進功能材料,其指標參數為熱電優值,zT = a2sT/(kele + klat)。當前的核心問題是調控熱、電輸運的微觀散射機制。由於熱電材料一般同時含有多種不同散射機制,所以很難準確識別主導散射機制並對其進行精準調控。作為調控熱電性能的常用方法,化學摻雜除了優化載流子濃度或引入合金散射外,是否還有其他貢獻?
  • 上海矽酸鹽所在柔性有機/無機熱電複合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在柔性有機/無機熱電複合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06-01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傳統無機熱電材料具有優異的熱電性能,但不具備柔性功能;而有機熱電材料雖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彎曲性能,但熱電性能極低。有機/無機複合熱電材料可綜合無機材料的熱電高性能和有機材料的良好彎曲性能,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 南科大本科生學術論文入選ACS Editors』Choice
    團隊發現,適量的錸元素摻雜能夠調控Sb2Te3(GeTe)12的載流子濃度以提高其功率因子。同時,團隊運用球差矯正透射電子顯微鏡清楚地捕捉到了樣品中的二維缺陷以及鍺析出物在摻雜前後的尺寸變化,大量文獻表明,材料內部的這些缺陷會強烈的散射聲子,進一步降低材料的晶格熱導率。
  • 同濟蔡克峰教授課題組在柔性熱電材料方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同濟蔡克峰教授課題組在柔性熱電材料方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9-07-11  瀏覽:
  • 物理學院在拓撲絕緣體納米材料的光熱電效應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新進展
    拓撲絕緣體的材料製備和量子輸運特性是近年來國際研究前沿的一個熱點。在眾多拓撲絕緣體材料中,Bi2Se3是拓撲絕緣體家族中一種重要的三維強拓撲絕緣體。拓撲絕緣體納米結構因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增強的表面電導貢獻非常有利於探索拓撲絕緣體奇異表面態的物理性質和開發拓撲絕緣體在自旋電子學等方面的潛在應用。
  • 南科大郭旭崗團隊n型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材料研究連發5篇頂刊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教授郭旭崗課題組在n型(電子傳輸型)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材料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先後在材料和化學領域高水平期刊連續發表5篇論文,包括《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 裴豔中教授課題組熱電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熱電能源轉換技術利用溫差驅動電子定向遷移,實現熱能與電能的直接轉換,是清潔能源技術的典型代表。然而,要獲得與現有熱機相當的轉換效率,材料的平均熱電優值(zT)需達3.0左右,現有研究zT峰值可達2.0左右。因此,提高材料熱電性能是提升轉換效率並推進其大規模應用的關鍵。      裴豔中教授2012年加盟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高性能熱電材料研究與開發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
  • 鈣鈦礦納米線中載流子定向輸運研究取得新進展
    鈣鈦礦納米線中載流子定向輸運研究取得新進展   記者劉萬生
  • 上海矽酸鹽所在熱電器件研究中取得進展
    熱電發電器件是利用半導體材料的澤貝克效應將熱能直接轉換成電能,可用於空間特種電源、工業餘廢熱回收等領域。在實際應用中,轉換效率和功率密度是熱電發電系統設計的重要技術指標。長期以來,熱電器件的研究聚焦在如器件能量轉換效率的最大化,而另一個關鍵性能參數——功率密度一直被忽略。開發同時具有高轉換效率和高功率密度,即:「雙高」熱電發電器件,已成為推進熱電發電技術實用化的關鍵。
  • 寧波材料所熱電材料能帶工程和性能優化研究獲系列進展
    熱電材料是一類能夠實現熱電與電能直接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可用於半導體製冷、高精度溫控和溫差發電。為提升熱電轉換效率,需要在保持較低熱導率的基礎上儘可能提高材料的功率因子S2σ。然而Seebeck係數S和電導率σ之間具有本徵關聯性,通常難以實現功率因子的大幅度提升。利用「能帶工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S和σ的解耦合,以獲得較高的功率因子和轉換效率。
  • 上海矽酸鹽所有機熱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中國科學院
    上海矽酸鹽所有機熱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2020-10-20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字體: 中 小】 語音播報   有機聚合物熱電材料是一類新興的可實現熱與電直接轉換的清潔能源材料
  • 南方科技大學項曉東課題組在量子弛豫時間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講席教授項曉東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合作,在量子弛豫時間的研究方向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A Direct Measurement Method of Quantum Relaxation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