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納米線中載流子定向輸運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0-12-05 科學網

 

 

 

鈣鈦礦納米線中載流子定向輸運研究取得新進展

 

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田文明 金盛燁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金盛燁研究員帶領超快時間分辨光譜與動力學創新研究團隊在金屬有機鈣鈦礦納米線中載流子定向遷移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成功實現了在單個納米線中光生載流子長距離輸運過程的定向調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

 

 金屬有機鈣鈦礦MAPbX3(MA=CH3NH3+;X=Cl-,Br-,I-)材料在光伏和光電器件等領域展現出的優越性能引起了相關科研人員的廣泛關注。在以鈣鈦礦材料為基礎的器件中,長距離載流子遷移對於製備高性能器件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已報導的在鈣鈦礦多晶和單晶中載流子擴散距離可達到微米尺度。除利用鈣鈦礦材料本徵的載流子濃度驅動的擴散遷移性質以外,人們還試圖通過納米尺度化學調控的方式進一步提升載流子輸運性能。

 

該研究團隊採用了一種「固-固」滷素離子交換的方法,合成了含有滷素梯度的MAPbBrxI3-x單晶納米線;其中,納米線的一端富含溴元素(高能帶),另一端富含碘元素(低能帶),通過兩端的能級梯度成功實現了載流子的定向遷移。通過時間分辨螢光成像和動力學測量發現載流子可以定向的從溴濃度高的區域(高能帶)遷移到幾微米距離外的高碘濃度區域(低能帶)。與本徵的載流子遷移過程相比,該能級梯度驅動的載流子輸運過程具有明確的單一方向性,使這種納米線在長距離光能捕獲與運輸、提高光生載流子利用效率等方面和納米光電子學領域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上述工作得到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支持。

 

相關焦點

  • 鈣鈦礦單晶中光生載流子擴散動力學研究獲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organolead halide perovskite)單晶光生載流子擴散動力學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成功實現了對單個鈣鈦礦單晶納米線/納米片中載流子擴散過程的可視化和定量研究。CH3NH3PbX3類材料在各種器件中的優越表現得益於其獨特的光物理性質,如高載流子壽命、高電荷遷移率和長遷移距離。因此對這些光物理參數的定性和定量測定,是人們判斷鈣鈦礦樣品質量的重要手段。載流子的壽命可以簡單的從載流子螢光壽命的檢測中推算,但電荷遷移率(或者遷移係數)的測定往往需要在鈣鈦礦樣品上負載電極材料。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鈣鈦礦單晶中光生載流子擴散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超快時間分辨光譜與動力學創新特區研究組(11T5組)研究員金盛燁領導的科研團隊在金屬有機鈣鈦礦(organolead halide perovskite)單晶光生載流子擴散動力學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成功實現了對單個鈣鈦礦單晶納米線/納米片中載流子擴散過程的可視化和定量研究。
  • 半導體所鈣鈦礦太陽電池研究取得進展
    鈣鈦礦太陽電池被報導的最高效率已超過20%。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半導體材料科學重點實驗室王佔國課題組,在鈣鈦礦太陽電池載流子輸運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作為有源層的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對電池效率起關鍵作用,而單純依靠優化鈣鈦礦薄膜來提高電池的效率已處於瓶頸期。這需要針對光電轉換的物理過程,對電池結構進行系統設計。
  • 大連化物所揭示二維鈣鈦礦量子阱材料中載流子輸運新機制
    以往研究普遍認為,2D鈣鈦礦中載流子以激子形式存在,受到激子壽命和遷移率的限制,其激子遷移距離只有數百納米,比3D鈣鈦礦材料小一個量級以上。基於文獻中報導的載流子輸運特性,在依賴於載流子長距離輸運器件應用方面,2D鈣鈦礦可能無法與3D鈣鈦礦和其他傳統半導體量子阱材料相媲美。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載流子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廉價太陽能電池和其它光電器件等方面展現出極大的應用價值,成為目前國際上重要的研究熱點材料之一。目前的研究普遍認為鈣鈦礦膜表面微觀形貌(晶塊大小、邊界等)的非均一性對薄膜光電性質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但其影響機制並不清楚。因此,探究鈣鈦礦薄膜微觀形貌的非均勻性對載流子壽命、遷移率以及電池性能的影響對於進一步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 高性能二維鈣鈦礦單晶納米線陣列光電探測器研究取得進展
    有機-無機鈣鈦礦材料具有優異的光電性質,應用於製備高效率太陽能電池和發光二極體。鈣鈦礦具備較高的載流子遷移率、較長的壽命和擴散距離,也是一類較為理想的光電探測器材料。但三維鈣鈦礦暗電流對光電探測器的信噪比有較大影響,發展受到限制。
  • 深圳先進院X射線源及X射線探測器研發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X射線源和X射線探測器研發方面取得新進展,深圳先進院均為第一單位。 無機械旋轉CT可以解決以往旋轉CT掃描過程中因病人的呼吸、心跳等生理運動產生的偽影問題,實現靜態多角度探測。為了實現無機械旋轉CT掃描,目前主要使用電子槍產生的聚焦電子束在X射線靶上進行空間和角度的掃描,但掃描角度有限。
  • 大連化物所納米晶熱載流子弛豫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採用飛秒瞬態光譜技術系統地研究了量子限域的鈣鈦礦納米晶的熱載流子弛豫動力學,發現該體系呈現出亞皮秒級別的熱載流子壽命與之前理論預測的「聲子瓶頸」機制不符,進一步研究發現熱載流子能量耗散通道由表面配體分子誘導的非絕熱弛豫機制所主導。
  • 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工學院張青課題組鈣鈦礦微腔光子-激子強耦合及雷射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當前,由於無機半導體材料的激子結合能較低,其激子極化激元僅在寬禁帶半導體或者造價昂貴的量子阱中結構中實現。儘管有機半導體材料具有較大的激子結合能,其弱非線性係數及較差的晶格質量極大地阻礙了極化激元的凝聚。
  • 在銻化物納米線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納米砂磨機訊:在銻化物納米線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納米砂磨機訊:III-V族半導體納米線憑藉其獨特的準一維結構和物理特性在納米電晶體、納米傳感器和納米光電探測器等方面有著重要潛在應用,是當前國際研究的熱點。
  • 中國科大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激發態載流子複合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及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國際功能材料量子設計中心(ICQD)趙瑾教授研究團隊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子空穴複合機理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他們利用團隊自主發展的第一性原理激發態動力學程序,揭示了低頻振動聲子在電子空穴複合機制中的重要作用,該結果以「Low-frequency lattice phonons in halide perovskites
  • 香港大學關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載流子傳輸層的器件物理研究取得了...
    香港大學關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載流子傳輸層的器件物理研究取得了最新進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能源及環境問題的日趨嚴峻,業界對於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高光電轉化效率(PCE),低製備成本的新型太陽能電池成為了光電子器件及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
  •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2017-09-0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韓克利團隊在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微電子所在新型矽基環柵納米線MOS器件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集成電路先導工藝研發中心在面向5納米以下技術代的新型矽基環柵納米線(Gate-all-around silicon nanowire,GAA SiNW)MOS器件的結構和製造方法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5納米以下集成電路技術中現有的FinFET器件結構面臨諸多挑戰。
  • 福建物構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進展
    此外,傳統的低溫溶液法可便利地製備鈣鈦礦薄膜,但製備出的鈣鈦礦通常是多晶薄膜,易在晶界或表面產生針孔和缺陷。產生的缺陷可捕獲光生載流子,限制載流子的擴散,降低載流子的壽命,還會引起離子遷移和擴散,最終導致器件穩定性和效率下降。
  • 南科大何佳清團隊在熱電半導體材料的熱輸運機理方面取得研究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熱電半導體材料的熱輸運機理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Anharmonic Lattice Dynamics in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中的自旋輸運和磁場效應
    該綜述文章重點介紹了自旋極化電子在鈣鈦礦自旋閥器件中的電學輸運、鐵磁-鈣鈦礦自旋界面、以及激發態下的磁場效應,展望了鈣鈦礦自旋光電子學的未來發展狀況,希望其對從事本領域研究的學者有所借鑑。部分鈣鈦礦材料中含有重金屬元素如鉛、碘,二者均具有相對較強的自旋軌道耦合效應,可直接形成三重簡併自旋態能級(J=3/2,J=1/2,J=1/2),使鈣鈦礦在激發態下具有較強的自旋依賴性,同時該效應對自旋注入和調控具有重要影響。相比於有機分子材料,鈣鈦礦具有較高的載流子密度和遷移率,這能夠促進自旋注入。
  • 物理所石墨烯晶界輸運性質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高鴻鈞院士研究組在二維原子晶體材料的可控制備、物性調控及原型器件特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早在2007年,他們就首次通過外延的方法在金屬釕單晶表面獲得了釐米量級大小、幾乎無缺陷的大面積高質量單層石墨烯。
  • 有機-無機雜化滷素鈣鈦礦構效關係研究取得進展
    有機-無機雜化滷素鈣鈦礦材料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場效應電晶體和光電探測器等多個領域展示廣泛的應用前景。其載流子遷移率是鈣鈦礦材料性能以及實現以鈣鈦礦為基的高效率器件的重要參數。國內外不少課題組通過設計合成新的鈣鈦礦結構來調控載流子遷移率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