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學院張青課題組在二維鈣鈦礦半導體螢光激射及動力學研究方面...
在新型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半導體材料家族中,二維Ruddlesden-Popper鈣鈦礦具有高激子結合能、高結構穩定性、天然量子阱結構等優勢,在下一代低成本、柔性光電子器件如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雷射二極體、光電探測器等領域極具潛力,也為發展高速、低功耗激子器件提供了理想的平臺。
-
進展 | 二維拓撲光子晶體微腔取得新進展
拓撲光子學在近十幾年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及研究,尤其是在拓撲邊界態的應用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例如單向傳輸、拓撲雷射等。除了邊界態外,最近國內外很多課題組提出在高階拓撲絕緣體中存在零維拓撲角態,並且已經在多種體系中實現,包括二維的光子晶體結構。這種零維的高階拓撲態為設計具有高品質因子的拓撲光學微腔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
-
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與合作者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最近,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與合作者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能源領域著名期刊《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和化學領域著名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
進展|二維拓撲光子晶體微腔取得新進展
拓撲光子學在近十幾年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及研究,尤其是在拓撲邊界態的應用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例如單向傳輸、拓撲雷射等。除了邊界態外,最近國內外很多課題組提出在高階拓撲絕緣體中存在零維拓撲角態,並且已經在多種體系中實現,包括二維的光子晶體結構。
-
基於雙球微腔耦合的線性偏振單模激射研究
、南京航天航空大學合作,在耦合雙球微腔中獲得高品質、穩定的線性偏振單模雷射。相關研究成果作為當期封面文章發表在[Nanoscale, 12, 5805(2020)]。 微納結構光學微腔在微型光電子集成器件以及雷射顯示領域具有重要應用,目前已經在許多方面取得很大進展,如超靈敏傳感器、分束器、低閾值微腔雷射器以及模式數可調控微腔雷射器。作為評價微腔雷射光束質量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激射的偏振特性卻並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和研究。
-
北大鈣鈦礦半導體激子極化激元及連續光泵浦綠色微納雷射研究進展
半導體微納雷射器成為了光電材料與信息器件領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但是在微納尺度下,半導體材料存在表面缺陷濃度高、增益體積受限、發熱嚴重等問題,實現其電泵浦雷射非常困難。無需粒子數反轉的激子極化激元雷射為降低雷射閾值、實現電泵浦微納雷射提供了解決方案。
-
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量子密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由於成果本身突出的學術水平,以及評審專家的嚴格公正,這一獎項,已經在學術界被廣泛認可。
-
工學院楊槐課題組在電場響應型液晶光子晶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北京大學工學院楊槐教授課題組在響應型柔性光子晶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成果發表於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論文題目為「Asymmetric Tunable Photonic bandgaps in Self-Organized 3D nanostructure of Polymer-stabilized Blue Phase I Modulated by Voltage Polarity」。
-
基於鈣鈦礦超晶格微腔的太赫茲高帶寬量子開關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雷射與紅外材料實驗室張龍研究員領銜的微結構與光物理研究團隊與華東師範大學、湖南大學等研究機構合作在鈣鈦礦材料量子領域的研究取得新進展。團隊創新提出基於鈣鈦礦量子點自組裝超晶格微腔的太赫茲量子開關,首次將鈣鈦礦材料拓展到量子超快應用領域,通過實驗和理論驗證了超晶格微腔中的腔增強超螢光現象,並基於此現象成功實現0.1 THz的量子開關。「2020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候選推薦鈣鈦礦材料由於具有高振子強度,高光伏吸收以及優秀的電荷運輸性能而廣泛應用於太陽能電池和光電器件中。
-
基於鈣鈦礦超晶格微腔的太赫茲高帶寬量子開關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雷射與紅外材料實驗室張龍研究員領銜的微結構與光物理研究團隊與華東師範大學、湖南大學等研究機構合作在鈣鈦礦材料量子領域的研究取得新進展。團隊創新提出基於鈣鈦礦量子點自組裝超晶格微腔的太赫茲量子開關,首次將鈣鈦礦材料拓展到量子超快應用領域,通過實驗和理論驗證了超晶格微腔中的腔增強超螢光現象,並基於此現象成功實現0.1 THz的量子開關。
-
我國量子點單光子發射器件研究獲重要突破
據了解,單光子源發射器件是實現量子密碼通信的核心器件之一。由於目前缺乏理想的單光子發射器件,量子密鑰通信的實驗演示都採用雷射衰減光源模擬單光子發射,衰減雷射在實驗上的困難不僅在於要搭建複雜光路系統,而且單光子產生效率很低,不能消除多光子的存在,無法避免受到多光子攻擊的可能性。由於存在光子數分離攻擊,最大安全通信距離都受到極大限制。
-
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發布 量子密鑰分發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量子密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據悉,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由中國雷射雜誌社發起,經過首輪推薦、初評、終評三個環節,最終20項優秀的光學成果從110項研究進展中脫穎而出,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
-
光子飛輪級別的克爾微腔光頻梳
導讀南京大學介電超晶格實驗室的謝臻達教授課題組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黃書偉教授合作在克爾微腔光頻梳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首次獲得「光子飛輪」級別的耗散克爾光孤子光梳,具有亞飛秒的時間抖動(995 as)和超低相位噪聲
-
上海光機所等提出基於鈣鈦礦量子點自組裝超晶格微腔的太赫茲量子...
研究員張龍、董紅星領銜的微結構光物理研究團隊與華東師範大學、湖南大學等機構合作在超晶格微腔量子應用領域研究中取得進展,提出基於鈣鈦礦量子點自組裝超晶格微腔的太赫茲量子開關,首次將鈣鈦礦材料拓展到量子超快應用領域,通過實驗和理論驗證了超晶格微腔中的腔增強超輻射現象,並基於此現象成功實現0.1 THz的量子開關。
-
InfoMat:鈣鈦礦量子點雷射器綜述
鈣鈦礦量子點由於具有高量子產率、高缺陷容忍度、可調諧帶隙、易於合成等優點近些年來備受關注。
-
交大物院課題組在微型晶片白色雷射器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陳險峰教授課題組首次通過波導耦合技術在微型波導晶片上實現具有方向性、準直性以及顏色可調的微型晶片白色雷射器,成果以「White beam lasing from a hybrid micro-cavity with slab–capillary mode coupling」為題於6月24日發表在Physical
-
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揭曉—新聞—科學網
3月20日,「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揭曉,量子秘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
-
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量子密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中國雷射《返樸》專稿今天(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量子密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由於成果本身突出的學術水平,以及評審專家的嚴格公正,這一獎項,已經在學術界被廣泛認可。
-
「鈣鈦礦」到底厲害在哪裡?
該綜述系統地介紹了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及其納米結構的光電特性(包括載流子遷移率、激子束縛能、陷阱態密度、螢光量子產率、載流子擴散距離、光學常數等),以及組分結構調控對其光電特性的影響;解析了等離激元和光學微腔中的基本物理參數;並進一步闡明了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納米結構與等離激元和光學微腔耦合過程中的光學效應,例如:等離激元耦合中的遠場散射、近場增強、能量轉移以及電荷轉移等效應;光學微腔耦合中由鈣鈦礦納米線
-
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微腔光學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光學微腔可以增強光和物質的相互作用,已經成為基礎光物理和光子學研究的重要平臺。長期以來,國際上主要通過建立波導模式與微腔高度局域模式的直接相互作用實現有效耦合,需要滿足相位匹配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