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稠環電子受體光伏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17年,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稠環電子受體光伏材料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在化學和材料領域著名期刊《美國化學會志》和《先進材料》發表了4篇論文。有機光伏材料可分為電子給體和電子受體。過去的幾年裡,有機太陽能電池電子給體材料已取得重大突破,無論是高分子還是小分子電子給體與富勒烯類電子受體共混製備的單結電池效率均超過11%。
-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基於PM6:Y6:PQD的太陽能電池PCE高達16.6%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將具有強吸收、強螢光、高載流子遷移率和高介電常數的鈣鈦礦量子點摻入有機太陽能電池中,降低了能量損失,提高了器件效率,相關工作發表在《先進材料》上。2015年,佔肖衛課題組提出了稠環電子受體的概念,發明了明星分子ITIC。2018年,他們將稠環電子受體摻入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提高了器件效率及穩定性。
-
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JACS發文提出稠環電子受體光伏材料分子設計...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提出通過單邊延展合成稠環電子受體光伏材料的分子設計策略,相關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JACS, DOI: 10.1021.jacs.9b08988)。
-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JACS發文揭示稠環電子受體分子設計...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光伏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了稠環電子受體分子設計中起始原料的微小差異引發的「蝴蝶效應」,提出了「自下而上」的分子構建策略。相關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J.Am.Chem.Soc.,DOI:10.1021/jacs.0c09800)。
-
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發展三維激子和電荷傳輸的稠環電子受體光伏材料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通過側鏈和端基同時氟化策略設計併合成了具有三維堆積和激子/電荷傳輸的稠環電子受體光伏材料,相關工作發表在《先進材料》上(Adv. Mater., DOI: 10.1002/adma.202000645)。
-
北京大學:非富勒烯受體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獲得新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提出通過單邊延展合成稠環電子受體光伏材料的分子設計策略,相關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JACS, DOI: 10.1021.jacs.9b08988)。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通過研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印刷工藝,德國科學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結論來開發適合將鈣鈦礦電池材料沉積到基板上的油墨。雖然近年來有關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所取得的、最為顯著的成果大多是在不到一平方釐米的設備上且採用在大規模商用設備生產中並不實用的工藝來取得的。將這些實驗室成果轉化為大規模生產是另一個亟待探索的研究領域。許多不同的工藝都被認為是適合於此,其中槽模塗布和噴墨列印最為突出。
-
《JACS》效率達13.7%,有機太陽能電池獲進展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提出通過單邊延展合成稠環電子受體光伏材料的分子設計策略,相關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JACS, DOI: 10.1021.jacs.9b08988)。
-
福建物構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進展
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展迅速,其光電轉化效率從3.8%發展到目前25.5%的認證效率,被視為最具有應用潛力的新型高效率太陽能電池之一。雖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較高光電轉換效率,可與多晶矽薄膜電池媲美,但電池的長期穩定性未達到商業化要求。
-
上海科大陳剛課題組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界面調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在無甲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界面調控和機理研究方面再次取得重要進展。他們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同時利用同步輻射掠入射X射線衍射技術深入研究表面後處理形成界面層的成分和結構,進一步研究界面調控與器件性能之間的相互聯繫。
-
...佔肖衛課題組在JACS發文揭示稠環電子受體分子設計中的蝴蝶效應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光伏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了稠環電子受體分子設計中起始原料的微小差異引發的「蝴蝶效應」,提出了「自下而上」的分子構建策略。相關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J.Am.Chem.Soc.,DOI:10.1021/jacs.0c09800)。
-
北理工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空穴傳輸材料方面的研究取得新進展
北理工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空穴傳輸材料方面的研究取得新進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1703008)和北理工創新人才科技資助專項(「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培育基金)的支持下,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崔彬彬特別副研究員課題組與材料學院「青年千人」陳棋教授課題組合作
-
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新進展!北大進一步合成稠環電子受體光伏材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通過側鏈和端基同時氟化策略設計併合成了具有三維堆積和激子/電荷傳輸的稠環電子受體光伏材料,相關工作發表在《先進材料
-
Nature Energy報導周歡萍課題組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上的重要進展
基於此,北京大學工學院周歡萍研究員課題組提出一種新的消除機制,即在鈣鈦礦活性層中引入氟化物,利用氟極高的電負性,實現氟化物同時與有機陽離子形成強氫鍵以及與鉛離子形成強離子鍵的雙重效果。從而有效消除了有機陽離子以及滷素陰離子的空位缺陷,大大提升了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和長期穩定性。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新進展
「之前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看看學生的實驗、進展、報告,如今正好可以集中挖掘裡面的新東西,打開一些新的思路。」 兩年前,遊經碧課題組成功實現中國在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方面世界紀錄的突破。 不久前,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與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黃維等多位合作者,研究出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相關論文發表於《自然—光子學》,成為離子液體應用在鈣鈦礦領域的又一突破。
-
山西大學分子科學研究所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山西大學分子科學研究所韓高義教授課題組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山西大學為第一單位在國際權威期刊《德國應用化學》( Angew. Chem. Int. Ed.)在製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時,快速的結晶過程和複雜的結晶條件會導致生成的鈣鈦礦薄膜中存在大量缺陷,從而影響PSC的光電轉換效率和穩定性。因此製備缺陷較少或無缺陷的鈣鈦礦薄膜,對於提高PSC的綜合性能具有重要意義。
-
上科大陳剛課題組《AFM》: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界面調控重要進展
近日,上科大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在無甲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界面調控和機理研究方面再次取得重要進展。他們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同時利用同步輻射掠入射X射線衍射技術深入研究表面後處理形成界面層的成分和結構,進一步研究界面調控與器件性能之間的相互聯繫。
-
武漢大學方國家課題組在全無機鈣鈦礦光伏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武漢大學物理學院方國家教授課題組與吳奕初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路新慧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全無機鈣鈦礦CsPbX3 有優異的熱穩定性, 具有連續可調的寬帶隙(1.73〜2.3 eV),在半透明電池以及疊層太陽能電池等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潛力,吸引了廣泛的關注。但是,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相穩定性方面以及光電轉換效率方面仍面臨挑戰。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與之匹配的空穴傳輸材料。
-
讓太陽能電池更長壽!北大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近日,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正式發布,北京大學工學院周歡萍課題組、化學學院嚴純華/孫聆東課題組的研究成果「闡明銪離子對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壽命的機理」入選。闡明銪離子對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壽命的機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自2009年出現以來,已經成為效率最高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是廣受關注的新一代光伏技術。
-
科研進展 | 陳煒教授課題組在高效、高光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在短短幾年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已經突破22%,然而其對溼度和光照的穩定性是限制其工業化生產的重要因素。雖然近年來,科研工作者通過多種手段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對溼度的穩定性,但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穩定性研究較少,尤其是紫外光(<400 nm)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