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中的自旋輸運和磁場效應

2020-11-23 澎湃新聞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

推廣位(非商務)

近日,北京交通大學王愷(副教授)、潘睿亨(博士生)等人在《發光學報》雜誌「特邀綜述」專欄中發表了題為「」的文章。該綜述文章重點介紹了自旋極化電子在鈣鈦礦自旋閥器件中的電學輸運、鐵磁-鈣鈦礦自旋界面、以及激發態下的磁場效應,展望了鈣鈦礦自旋光電子學的未來發展狀況,希望其對從事本領域研究的學者有所借鑑。

01

引言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erovskites)是一類集半導體-鐵電極化-自旋極化為一體的多功能光電材料,它們在光伏、發光、探測器等領域已被廣泛地研究。部分鈣鈦礦材料中含有重金屬元素如鉛、碘,二者均具有相對較強的自旋軌道耦合效應,可直接形成三重簡併自旋態能級(J=3/2,J=1/2,J=1/2),使鈣鈦礦在激發態下具有較強的自旋依賴性,同時該效應對自旋注入和調控具有重要影響。相比於有機分子材料,鈣鈦礦具有較高的載流子密度和遷移率,這能夠促進自旋注入。部分鈣鈦礦材料還具有明顯的結構反演不對稱性,能夠產生Rashba自旋軌道耦合效應,即使在沒有磁場的情況下也會產生與自旋態相關的簡併能級劈裂,使自旋簡併能帶在k-空間中劈裂成兩個自旋極化子能帶並偏離布裡淵區中心點,該效應會抑制電子和空穴的有效質量,使得電荷和自旋具有較快的輸運速度。此外,基於鈣鈦礦的光伏和發光器件能夠在室溫下產生較為明顯的磁場效應,例如磁控光電流、磁控光致發光、磁控電致發光、磁控介電。經溶液法製備的非磁性鈣鈦礦可與鐵磁材料在界面處相互作用,進而在界面處形成與自旋相關的界面態密度。由此可見,拓展鈣鈦礦在自旋光電子學上的研究、闡明內在自旋物理和光物理過程將尤為重要。

02

自旋輸運和磁場效應

在鈣鈦礦自旋輸運過程中,自旋極化電子被當作信息載體,自旋通過鐵磁電極被注入到鈣鈦礦中,其中一個典型例子就是鈣鈦礦自旋閥(如圖1(a)和(b)所示)。鈣鈦礦作為傳輸層夾雜在兩個鐵磁電極之間,這兩個鐵磁電極具有不同的磁矯頑力,外加磁場可以改變鐵磁電極的磁化方向,在掃場過程中可出現高電阻態和低電阻態,分別對應自旋反平行和平行(如圖1(c)和(d)所示),二者之間的差值比例被稱作磁電阻率,該值是衡量磁存儲的重要指標之一。此外,相關實驗也表明鐵磁-鈣鈦礦自旋界面的形成對自旋注入和磁電阻具有顯著影響。在鈣鈦礦光伏或發光器件中,其激發態下光電流、光致發光、電致發光與電子-空穴的自旋態息息相關,例如單線態(亮態)與三線態(暗態)比例,以及二者之間的交換能大小等,深入探索鈣鈦礦自旋激發態,將其與材料結構相關聯,從材料合成和器件製備上調控內在電子結構能夠有效地調控和放大光伏、發光效應。

圖1. (a)和(b)為豎直結構的鈣鈦礦自旋閥器件示意圖,圖中的箭頭代表鐵磁磁化方向。(c)是典型磁電阻信號示意圖。(d)為鈣鈦礦自旋閥磁電阻的實驗測試真實信號。

03

展望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作為新型光電材料,在自旋光電子學領域仍面臨一些重要的科學問題。

3.1

製備鈣鈦礦納米自旋光電子器件

相比於宏觀大面積的光伏和發光器件,通過低溫退火、溶液法來製備鈣鈦礦納米自旋光電器件具有一定的挑戰,這需要在材料處理、製備工藝、器件設計、界面優化上有所創新和突破,使未來鈣鈦礦集成光電子器件變得可行。

3.2

材料構型和內在自旋物理過程

鈣鈦礦材料種類繁多、性質各異,但該類材料的光電性質較易調節;因此,充分挖掘內在材料屬性,將其與自旋激發態下的光物理過程相關聯,闡明內在機理,對進一步合成新型鈣鈦礦自旋光電子材料尤為重要。

3.3

進一步豐富鈣鈦礦自旋光電子學

目前關於鈣鈦礦自旋極化電子的輸運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維鈣鈦礦材料中,但對基於二維、準二維、手性鈣鈦礦材料的相關報導較少。因而,探索這類材料可進一步豐富鈣鈦礦自旋光電子學研究。

通訊作者簡介

王愷 副教授

王愷,《發光學報》第一屆青年編委,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15年9月於荷蘭特文特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2015年10月入職北京交通大學理學院光電子技術研究所。

主要致力於有機半導體光電材料與器件物理、有機自旋光電子學方面的研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自旋極化電子在有機自旋電子器件中的注入、輸運、操控、以及探測;鐵磁/有機材料自旋界面;有機發光和光伏體系中與自旋態、光-電誘導極化、能量相關的物理過程。

已發表SCI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訊作者發表SCI學術論文20餘篇,包括Advances in Physics, Physical Review B, 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 Solar RRL,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 Scientific Reports, 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C等,相關工作受邀作為雜誌封面;受邀撰寫英文版書籍章節一章(Laser Based Fabrication of Graphene, Advances in Graphene Science, DOI:10.5772/55821,2013)。

多次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並做口頭報告,包括2014年日本第五屆國際有機半導體自旋會議(5th International Meeting on Spins in Organic Semiconductors)、2015年西班牙第五屆分子磁學會議(5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Magnetism)、2016年國際光電子與微電子技術及應用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oelectronics and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人才基金和中央高校科研業務費資助。作為第一參加人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作為項目骨幹成員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成項目。

公眾號時間軸改版,很多讀者反饋沒有看到更新的文章,據最新規則,建議:多次進「中國光學」公眾號,閱讀3-5篇文章,成為「常讀」用戶,就能及時收到了。

歡迎課題組投遞成果宣傳稿

轉載/合作/課題組投稿,請加微信:447882024

Banner 區域

往期推薦

走進新刊

開 放 投 稿:Light:Advanced Manufacturing

ISSN 2689-9620

期 刊 網 站:www.light-am.com

敬請期待

新 刊:eLight

ISSN 2662-8643

即 將 隆 重 上 線

這是中國光學發布的第1339篇,如果你覺得有幫助,轉發朋友圈是對我們最大的認可

【長春光機所·Light學術出版中心-期刊導航】

原標題:《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中的自旋輸運和磁場效應》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綜述】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的化學形成與多功能應用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屬於一種具有獨特光、電、磁性能且通過有機小分子與無機分子發生自組裝而形成的新型複合晶體材料
  • 我校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分解及抑制取得進展
    近日,我校材料學院趙晉津教授團隊在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分解和抑制方面獲得新進展。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得到了飛速發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在近十年就從最初的3.8%迅速增長至目前的25.2%,然而電池的的商業化應用卻受限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結構不穩定性,高溫、氧氣、水、光照條件甚至電子束輻照均會導致鈣鈦礦材料分解進而引起器件性能衰減。
  • 透射電鏡揭開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分解的神秘面紗
    近日,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系統研究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在電子輻照下的結構不穩定性,揭示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普適性的分解路徑,探究了影響其分解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抑制分解的有效策略,並且根據它們對電子束敏感的特徵,提出了在電鏡表徵過程中如何正確判斷是否有分解以及緩解分解過程等。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分解及抑制取得進展
    近日,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趙晉津教授團隊在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分解和抑制方面獲得新進展。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得到了飛速發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在近十年就從最初的3.8%迅速增長至目前的25.2%,然而電池的的商業化應用卻受限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結構不穩定性,高溫、氧氣、水、光照條件甚至電子束輻照均會導致鈣鈦礦材料分解進而引起器件性能衰減。
  • 有機-無機雜化滷素鈣鈦礦構效關係研究取得進展
    有機-無機雜化滷素鈣鈦礦材料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場效應電晶體和光電探測器等多個領域展示廣泛的應用前景。其載流子遷移率是鈣鈦礦材料性能以及實現以鈣鈦礦為基的高效率器件的重要參數。國內外不少課題組通過設計合成新的鈣鈦礦結構來調控載流子遷移率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
  • 北理在有機-無機雜化金屬滷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研究獲進展
    近日,國際化學與材料領域頂級期刊《能源與環境化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影響因子30.289)報導了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崔彬彬課題組在高效率有機-無機雜化金屬滷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鈣鈦礦:新一代自旋電子器件的「神奇材料」
    因此,自旋電子學採用磁學來對齊具有特定自旋的電子,或者說,將自旋「注入」到系統中。如果你做過一個古老的科學實驗:反覆地將磁鐵沿著鐵釘來回拖動,鐵釘就會被磁化變成磁鐵,那麼實際上你已經涉及到自旋電子學了。磁鐵將信息轉移到了鐵釘中。這個方法可用於轉移並操縱信息,但是需要器件和材料都具有被精細調諧好的特性。
  • 北大教授透射電鏡揭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分解神秘面紗,來自科大少年班
    近日,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系統研究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在電子輻照下的結構不穩定性,揭示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普適性的分解路徑,探究了影響其分解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抑制分解的有效策略,並且根據它們對電子束敏感的特徵,提出了在電鏡表徵過程中如何正確判斷是否有分解以及緩解分解過程等。
  • 天津大學米文博課題組:有機鈣鈦礦磁隧道結自旋輸運性質研究
    以電子電荷為基礎的微電子學在20世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傳統的微電子器件中,電子的自旋卻一直被人們所忽視,電子只被看成電荷的載體,不同數目的電子或者空穴豐富了半導體材料的輸運特性。巨磁電阻和隧穿磁電阻效應的發現引發了磁存儲和磁記錄領域的革命,並由此產生了圍繞電子自旋的控制、輸運、測量等的一門全新的學科--自旋電子學。
  • 自旋電子學Nature:反鐵磁氧化鐵中的可調長程自旋輸運
    電子自旋輸運被認為與傳統電子器件中電子電荷輸運相類似,也可作為載體用於信息傳輸,根據自旋轉移這一特性設計開發的新型電子器件可有望作為現有電子器件的升級替代產品。類似於電流,通過自旋霍爾效應電子發生特定的偏轉,從而產生自旋流(Spin current)。自旋流作為自旋信息傳輸的核心,是發展基於自旋計算器件的關鍵。
  • 我國科學家設計高居裡溫度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因結合了鐵電性和優異的半導體性能,在光電器件領域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興趣。對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鐵電體,有機陽離子的有序-無序運動是驅動鐵電相變的關鍵因素,提高這種旋轉驅動的雜化鈣鈦礦鐵電的相變勢壘可以顯著提高其居裡溫度。
  • 高居裡溫度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研究獲進展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因結合了鐵電性和優異的半導體性能,在光電器件領域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興趣。然而,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的居裡溫度的有效調節仍是挑戰。對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鐵電體,有機陽離子的有序-無序運動是驅動鐵電相變的關鍵因素,提高這種旋轉驅動的雜化鈣鈦礦鐵電的相變勢壘可以顯著提高其居裡溫度。有機金屬框架材料中的客體分子限域效應為合理調控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體的居裡溫度提供了新思路。
  • 福建物構所高居裡溫度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研究獲進展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因結合了鐵電性和優異的半導體性能,在光電器件領域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興趣。然而,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的居裡溫度的有效調節仍是挑戰。對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鐵電體,有機陽離子的有序-無序運動是驅動鐵電相變的關鍵因素,提高這種旋轉驅動的雜化鈣鈦礦鐵電的相變勢壘可以顯著提高其居裡溫度。有機金屬框架材料中的客體分子限域效應為合理調控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體的居裡溫度提供了新思路。
  • 最新突破:發現量子自旋液體中,非常規的自旋輸運
    進入自旋電子學,這是一個新興的技術領域,旨在給電子學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並有望成為量子計算機發展的關鍵參與者。在自旋電子器件中,電子最重要的特徵是自旋,這是一種本徵性質,可以廣泛地視為它們的角動量,這也是固體中磁現象的根本原因。然而,世界各地物理學家都在努力尋找通過材料產生和傳輸「自旋數據包」的實用方法。
  • 有機-無機混合鈍化策略使鈣鈦礦量子點LED的EQE高達16.48%
    具有高PLQY和窄發射峰的鈣鈦礦量子點有望為下一代柔性器件和高清顯示的材料。但是,由於量子點表面和有機配體之間的動態特性以及由於長烴有機配體作為高度絕緣的屏障而導致的電傳輸效率低,導致PLQY低,從而影響器件性能。
  • 量子自旋液體中的非常規自旋輸運現象
    由於自旋的時間變異性,左側邊緣磁脈衝觸發的自旋激發態隨即轉化為馬約拉納費米子運動新興的自旋電子學有望徹底改變電子設備面貌,並成為開發量子計算機的關鍵。在自旋電子器件中,電子最重要的特徵是自旋性,這是一種涉及角動量的固有特性,也是固體中產生磁性現象的根本原因。全球物理學家都在努力尋找藉助材料生成、傳輸「自旋包」的實用方法。
  • 南京大學研製出迄今最薄的單晶雜化鈣鈦礦柔性光電探測器
    通過準靜態溶液生長技術製備出厚度僅為20納米的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單晶薄膜,並基於此研製出超薄的高性能柔性光電探測器,有望推動柔性光電器件和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應用於仿生學、機器人科學以及醫療保健等領域。
  • 雜化鈣鈦礦:超快零偏壓光電流和太赫茲輻射
    甲基碘化鉛胺是一種標準的可用於低成本印刷太陽能電池的雜化有機鈣鈦礦材料,其功率轉化效率高於20%。然而,目前關於在雜化鈣鈦礦中的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本質,以及潛藏在器件操作過程中的確切物理機制仍存有爭論。 來自俄羅斯普羅霍羅夫物理研究所和東芬蘭大學的Petr A.
  • 鈣鈦礦納米線中載流子定向輸運研究取得新進展
    鈣鈦礦納米線中載流子定向輸運研究取得新進展   記者劉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