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er & Phot Rev封面:單層WS2/光子晶體的超快光致庫倫屏蔽效應

2021-01-16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江天 二維材料前沿 原創,雷射天地轉載

光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蘊藏著豐富的物理現象與廣泛的應用前景,深入了解微納尺度下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過程已經成為了當代科學研究中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課題。得益於材料科學,微納加工手段以及先進光譜測試技術的迅速發展,進一步探索揭秘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機理成為了可能。

國防科技大學江天研究員團隊聯合復旦大學石磊教授團隊在二維材料與光學諧振腔強相互耦合作用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他們利用溼法轉移以及電子束刻蝕的方法成功地製備了單層WS2/一維光子晶體強耦合異質器件,並通過穩態角分辨光譜技術以及瞬態顯微光譜技術研究了器件的耦合動力學行為,結果表明在非共振激發條件下單層WS2中激子的超快非平衡庫倫屏蔽作用將會影響強耦合激子極化激元的形成。

該成果『『Ultrafast Response of a Hybrid Device Based on StronglyCoupled Monolayer WS2 and Photonic Crystals: The Effect ofPhotoinduced Coulombic Screening」發表在了國際頂級光學期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上,並且受該期刊邀請為封面文章。

圖1 《Laser & Photonics Reviews》封面

自2015年來,有關單層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TMDs)納米材料與光學諧振腔之間的強相互耦合(strong coupling)的研究得到了廣泛的科學關注。許多新奇的物理現象及應用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例如能谷激子極化激元等。儘管如此,卻少有報導研究其強耦合狀態下光與物質相互作用超快響應機制,特別是納米材料中激子的非平衡庫倫屏蔽作用是如何動態影響強耦合激子極化激元的形成,這一物理過程亟待人們探索。

基於此,本論文作者構建製備了單層WS2/光子晶體強耦合異質器件(如圖1)。應用穩態的角分辨光譜手段表徵得到器件的能級Rabi劈裂的大小為40.2 meV(如圖2)。通過瞬態顯微光譜技術研究了強耦合器件在不同激發能量下的超快響應過程。重點發現了激子的超快光致庫倫屏蔽作用將阻礙激子與光學諧振腔之間的超快能量轉移,從而影響激子極化激元的形成(如圖3)。

圖2 單層WS2/一維光子晶體異質結構表徵

圖3 單層WS2/一維光子晶體異質結構的能級劈裂行為

圖4 單層WS2/一維光子晶體異質結構超快光致庫倫屏蔽效應

這一物理機制的發現有利於促進人們對強耦合狀態下光物理過程的理解,並且為進一步實現對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調控以及新型相干納米器件的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機遇。

本論文的通訊作者為國防科技大學的江天研究員、復旦大學的石磊教授。第一作者為國防科技大學博士唐宇翔以及復旦大學博士張彥彬。

【文章連結】

Ultrafast Response of a HybridDevice Based on Strongly Coupled Monolayer WS2 and Photonic Crystals: TheEffect of Photoinduced Coulombic Screening

Yuxiang Tang, Yanbin Zhang,Hao Ouyang,Maoxiong Zhao, Hao Hao,Ke Wei, Han Li,Yizhen Sui,Jie You,Xin Zheng,Zhongjie Xu,Xiangai Cheng,Lei Shi,Tian Jiang

Laser & Photonics Reviews,2020-03-05

DOI: 10.1002/lpor.201900419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石墨烯等離子體激元的光子晶體
    本文要點:從連續的石墨烯單層中提出設計和製造用於等離子體激元的光子晶體成果簡介 光子晶體可以精確控制集成光學電路中的光傳播,並且可以模仿高級物理概念。本文克服了普通的光子晶體不適合進行操作中的開/關控制的限制,並證明了表面等離振子極化子的可調諧二維光子晶體。平臺由一個連續的石墨烯單層組成,該石墨烯單層集成在帶有納米結構的柵極絕緣體的背柵平臺中。
  • 深圳先進院實現雷射程控形狀記憶光子晶體的無墨彩寫與複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杜學敏團隊實現雷射程控形狀記憶光子晶體的無墨彩寫與複印:利用雷射即可在光子晶體智能材料上實現無墨彩色直寫和複印功能,有望拓展光子晶體在信息存儲等領域的應用,相關研究結果以Inkless Multi-color writing and copying
  • 封面 | 基於鈮酸鋰光子晶體微腔的全光邏輯門和半加器
    全光邏輯門器件是用於全光尋址鑑別、光分組交換、光子運算等快速高容量全光信息處理的重要組件。目前全光邏輯門主要採用波導光纖製作,難以集成在小型集成晶片上。光子晶體中的缺陷波導具有尺寸小、控光能力強的特性,使其成為設計小型化光邏輯門的關鍵方法。到目前為止,全光邏輯門大多是在矽基光子晶體材料上設計和集成的。
  • 光子晶體光纖及其應用
    另一方面,利用光子晶體光纖的非線性效應在低於傳統光纖三個量級的脈衝峰值功率下就可以產生光譜覆蓋紫外到紅外的超連續光,這在光頻率測量、極短脈衝的產生、抽運探測光譜學等領域的研究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2.光子晶體光纖2.1光子晶體光纖的工作原理及製作工藝我們知道,傳統的光纖是以高折射率材料作為纖芯,以低折射率材料作為包層,利用高低折射率介質間形成的全反射原理而將光局限在高折射率介質中進行傳播,因此光的能量傳遞、色散效應、可彎曲程度等都會因為光源的色散品質而受到限制
  • 光子晶體光纖的特性及應用發展趨勢
    1998年J.C.Knight等在《Science》首次報導「光纖中的光子帶隙導波效應」,發現類似電子能帶來的光子帶隙效應,並製備出光子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1999年,R.F.Cregan等在《Science》首次報導「空氣芯單模光子帶隙光纖」。2003年,P.St.J.Russel在《Science》發表光子晶體光纖的論文,闡述了光子晶體光纖的新穎特性與應用前景。
  • 【研究】光子晶體光纖的特性及應用發展趨勢
    雙包層摻鐿光子晶體光纖的誕生,可以解決大有效面積與單模傳輸的矛盾,它可以根據雷射器件的要求,設計製造纖芯摻雜濃度高、模場面積大、內包層數值孔徑大,同時維持纖芯單模傳輸的高要求,大大地提高了該光纖雷射器的散熱性能和耐熱性能。2005年德國Jena公司採用雙包層摻鐿光子晶體光纖,單纖獲得了1530W的雷射輸出。
  • 光子晶體光纖改變超短脈衝的波長
    超快脈衝固有的光譜很寬,在光纖中傳播會出現常規色散;而且,雷射場被強有力地限制在光纖纖芯內,由此導致的高強度脈衝峰值將引發非線形光學效應。例如,高強度會改變折射,引發自相位調製的累積。通常會導致時間的延長和光譜的加寬。在使用光子晶體光纖(PCF)的過程中,無論在其物理性質還是潛在應用方面,研究者們都發現一些有趣的結果。
  • 董明東/王澤高:利用範德華接觸屏蔽單層MoS2費米能級釘扎效應
    本文採用層狀還原氧化石墨烯(rGO)薄片作為緩衝層,在單層二硫化鉬(MoS)電晶體中成功構建Van der Waals接觸,並屏蔽費米能級釘扎效應。結果表明rGO緩衝層的構建將有助於器件形成範德華接觸,並導致肖特基勢壘急劇下降,從而使MoS電晶體的器件遷移率提高約十倍。
  • 理化所等光子晶體驅動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光子晶體超浸潤性賦予具有獨特光學調控性能的光子晶體材料在傳感、檢測、防汙、驅動、油水分離等方面的新應用。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江雷團隊在具有超浸潤性光子晶體的製備及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Chem. Soc. Rev., 2016, 45, 6833)。
  • 董明東/王澤高:利用範德華接觸屏蔽單層MoS2費米能級釘扎效應
    本文採用層狀還原氧化石墨烯(rGO)薄片作為緩衝層,在單層二硫化鉬(MoS2)電晶體中成功構建Van der Waals接觸,並屏蔽費米能級釘扎效應。結果表明rGO緩衝層的構建將有助於器件形成範德華接觸,並導致肖特基勢壘急劇下降,從而使MoS2電晶體的器件遷移率提高約十倍。
  • 驅動光子學革命的晶體——鈮酸鋰
    據悉,鈮酸鋰調製器利用鈮酸鋰晶體的電光效應並結合光電子集成工藝製作而成,能夠將電子數據轉換為光子信息,是實現電光轉換的核心元件。具體它有何出眾之處,首先要從其原材料鈮酸鋰晶體的電光效應及應用開始了解。、光生伏打效應、光彈效應、聲光效應等多種光電性能;二是鈮酸鋰晶體的性能可調控性強,這是由鈮酸鋰晶體的晶格結構和豐富的缺陷結構所導致,鈮酸鋰晶體的諸多性能可以通過晶體組分、元素摻雜、價態控制等進行大幅度調控。
  • 【焊接工藝】Laser Beam Welding (LBW) 雷射焊
    2.2 Solid state lasers 固態雷射2.2.1 Nd:YAG lasers為了將雷射束傳送到焊接區域,通常使用光纖2.2.2 ruby lasers 紅寶石雷射Ruby laser is a solid-state
  • 封面| 鈦寶石晶體,小缺陷制約大發展
    超快光學與超強雷射技術前沿研究[J]. 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6,46(9):1236-1254.[2] 李儒新. 上海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研製進展[J]. 強雷射與離子束,2020,32(1):011002.[3] 杭寅,徐民,張連翰,等. 國產大尺寸鈦寶石晶體助力世界最強脈衝雷射放大輸出[J]. 人工晶體學報,2019,(5):809-811.
  • Science:石墨烯莫爾(moiré)超晶格納米光子晶體近場光學研究
    光子晶體又稱光子禁帶材料。從結構上看,光子晶體是一類在光學尺度上具有周期性介電結構的人工設計和製造的晶體,其物理思想可類比半導體晶體。通過設計,這類晶體中光場的分布和傳播可以被調控,從而達到控制光子運動的目的,並使得某一頻率範圍的光子不能在其中傳播,形成光子帶隙。
  • FOE|光子晶體與拓撲光子學專刊
    基於光子晶體不僅實現了雷射器、邏輯器件等各種集成光子器件,還實現了負折射、光學隱身等多種物理效應。基於光子帶結構的拓撲光子學已成為當今研究的熱點。拓撲光子學提供了兩種新的調控自由度,即拓撲態自由度和能谷自由度。可以預見,拓撲光子學不僅可以促進對物理效應和現象的基礎研究,而且可以促進高性能光子器件的研究。
  • 封面圖片丨晶體材料中的常青樹——鈮酸鋰晶體
    南開大學是國內最早開展研究的單位之一,幾十年來,圍繞通訊、雷射、國防領域等對高光學均勻性、高抗光損傷、高溫度適用性光學級鈮酸鋰晶體的需求,將鈮酸鋰晶體的光學均勻性提高了近2個數量級,發明了摻鎂鈮酸鋰晶體,將抗光損傷能力提高6個數量級以上,並實現了高光學質量近化學計量比鈮酸鋰晶體的實用化製備。
  • 3D光子帶隙晶體:我很薄,但我很實用
    光子晶體是具有光子能帶結構,利用能隙來操縱光子的納米結構材料,就像半導體晶片利用電子的能帶結構對電子進行精確的控制一樣。日本和荷蘭的科學家在砷化鎵半導體晶片中透過沉積和刻蝕的技術,沿兩個垂直方向堆積陣列交叉的結構,實現了幾百納米厚的木堆結構光子晶體。
  • 3分鐘了解光子晶體光纖
    圖1 (a)孔雀的彩色羽毛;(b)通過電子顯微鏡看到的放大的孔雀羽毛;(c)藍色蝴蝶;(d)通過電子顯微鏡看到的蝴蝶翅膀細節第一根光子晶體光纖(PCF)則是在1996年由Knight 等成功製備出。光子晶體光纖是由一簇細小的毛細管周期性排列製備而成。由於具有優良的傳輸特性,光子晶體光纖迅速在全球受到重視。
  • 光子晶體光纖的原理、結構、製作及潛在應用
    在介紹光子晶體光纖的製作、導光原理和特點的基礎上,研究了普通光纖不具備,而光子晶體光纖所具有的無休止的單模特性、奇異的色散特性、可控的非線性和易於實現的多芯傳輸等特點。研究結果表明,光子晶體光纖在光纖傳感器、光子晶體天線、超寬色散補償、光學集成電路等多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Science | 單層 WTe2 中的高溫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因此人們試圖尋找高溫拓撲絕緣體,其中二維原子晶體受到研究者的關注。不過目前發現的二維晶體,例如雙層鉍原子構成的二維晶體,通常在結構上和化學上具有不穩定性。理論計算預言,單層的1T『 相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具有非平凡的 Z2 拓撲相,近期的實驗研究也看到了一些初步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