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發於微信公眾號「材聲到」,微信號「nano-chemistry」。
Observation of the quantum spin Hall effect up to 100 kelvin in a monolayer crystal,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an6003 . 通訊作者:Sanfeng Wu,Valla Fatemi;Pablo Jarillo-Herrero。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具有時間反演對稱性的二維拓撲絕緣體(TI)也被稱為量子自旋霍爾(QSH)絕緣體,其具有特殊的邊界態(helical edge modes),表現出量子化輸運行為。迄今為止,已被研究的相關體系,包括 HgTe 和 InAs/GaSb 量子阱,其量子輸運行為僅在極低溫下(液氦溫度)可以被觀測到。因此人們試圖尋找高溫拓撲絕緣體,其中二維原子晶體受到研究者的關注。不過目前發現的二維晶體,例如雙層鉍原子構成的二維晶體,通常在結構上和化學上具有不穩定性。
理論計算預言,單層的1T『 相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具有非平凡的 Z2 拓撲相,近期的實驗研究也看到了一些初步的跡象。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觀察到了單層 WTe2 中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並且其在高溫(100 K)下也保持 e2/h 量子化電導。作者還發現了外加磁場導致電導量子化的消失(這是因為磁場破壞時間反演對稱性),以及塞曼型能隙出現(這是因為位於體態能隙中的兩個不同自旋的表面態狄拉克錐形成了 Kramers 簡併),這些都確證了體系中時間反演對稱性保護的重要性。
作者認為 100 K 不是極限溫度,在提高器件質量後轉變溫度將更高。由於 WTe2 是一種二維材料,作者認為,通過構築範德華異質結,將有助於研究量子霍爾系統與超導體和磁體在原子尺度的近鄰效應。
圖1 器件結構, h/2e2 附近電阻
圖2 溝道長度和電阻的關係
圖3 磁電導;狄拉克點附近的塞曼型能隙
圖4 100 K 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公眾號可規範轉載。如需修改內容後轉載,請通過留言和回復與作者溝通。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