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晶體光纖的原理、結構、製作及潛在應用

2021-01-15 光行天下

摘要: 傳統光纖中的光能損耗和色散是阻礙其進一步向大容量和遠距離通信方向發展的主要原因,因此製造具有低色散和低損耗的光子晶體光纖成為光纖技術努力的方向。在介紹光子晶體光纖的製作、導光原理和特點的基礎上,研究了普通光纖不具備,而光子晶體光纖所具有的無休止的單模特性、奇異的色散特性、可控的非線性和易於實現的多芯傳輸等特點。研究結果表明,光子晶體光纖在光纖傳感器、光子晶體天線、超寬色散補償、光學集成電路等多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光子晶體光纖;光纖;色散;非線性效應


引言 

傳統的光纖是根據全內反射機制傳導光。因此它要求光纖的纖芯必須具有高於包層的折射率。這種光纖已經在光通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很難向大容量和遠距離通信的方向發展。其主要原因是光纖中的光能損耗和色散。因此。消除色散和降低損耗成為光纖技術努力的方向。色散可以分為模式色散-材料色散和波導色散。其中。模式色散可以通過單模光纖來克服;材料色散是由所用介質材料引起的;單模光纖的波導色散取決于波導的結構。如光纖剖面的折射率分布-纖芯直徑等。在光纖長距離傳輸光信息的過程中。要求損耗儘可能少。光纖中光能損耗主要來源於吸收損耗和散射損耗。其中。吸收損耗包括本徵吸收和雜質(如氫氧根離子)引起的選擇吸收;散射損耗包括瑞利散射。光纖結構不完善和材料中缺陷引起的散射。從矽玻璃光纖的光學損耗和波長關係得到了在;1.3μm和;1.55μm處分別有損耗極小值。目前已經作為通信的兩個窗口。因此。研製能夠克服傳統光纖弱點的新一代光纖成為目前光電子器件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圖1.傳統光波導


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和探索。光子禁帶的概念終於在1987年被提出。光子禁帶是直接類比電子禁帶的結果,它是指通過人工設計作出類比於電子禁帶結構的材料來阻止光子的傳播。這種類比電子禁帶結構的人工合成材料在某一能量範圍內光子不能通過光子禁帶晶體(簡稱光子晶體),或者說在光子晶體內部產生的光不能傳播。換句話說,光子晶體就是通過人工製造方法,使其晶體材料具有類似於半導體矽和其他半導體中相鄰原子所具備的周期性結構,只不過光子晶體的周期性結構的尺度遠遠大於電子禁帶晶體,其大小為波長數量級。如果破壞光子晶體的周期性結構,便使光子晶體成為不完全的光子晶體。光子晶體光纖就是應用這種不完全二維光子晶體延展為不完全三維光子晶體而成的。光子晶體具有光子帶隙和相應於帶隙區域的那些頻率的光波不能在這種晶體中傳播,而被全部反射出去,這是因為折射率的周期性變化起到了多維衍射光柵的作用。由於布拉格衍射偏轉了光波的傳播方向,在二維光子晶體光纖中引入一個「缺陷」作為光纖的核心,其目的是無光能損耗地將光陷獲在光纖核心中。


1 光子晶體光纖的導光原理


目前已經報導的光子晶體光纖是由晶格常數為波長數量級的二維光子晶體構成的,即規則排列的空氣孔的矽光纖陣列構成光纖的包層。光纖的核心由一個破壞了包層結構周期性的缺陷構成。這個缺陷可以是固體矽,也可以是空氣孔。對於核心為空氣孔的情況,通過作為包層的二維光子晶體的布拉格衍射,一定波長的光被陷獲在作為核心的空氣孔中。這種光子晶體光纖的導光機制是布拉格衍射,如圖2和圖3所示。光子帶隙導光使光纖設計更靈活。由於光子帶隙條件只依賴於包層的性質,纖芯折射率可以自由選擇,有能力將光波限制在空纖芯中。對於核心為固體矽的情況,包層不存在光子帶隙,它的有效折射率是矽和空氣的體平均,它小於核心矽的折射率,所以這種光纖的導光機制一定是全內反射。只要滿足全反射的條件,光完全可以局限在「纖芯」範圍內傳播。


與全內反射光纖相比,光子帶隙導向給予了額外的自由度。這種帶隙出現的條件有兩個:一是空氣孔的孔徑與孔間距的比值不小於0.4;二是精確控制氣孔的排列。因此,製作這種光子晶體在工藝上有較大難度。目前所報導的傳統的、低耗的光子晶體光纖都以全內反射作為導光機制。


圖2.隧道被破壞的光子帶隙波導


圖3.布拉格光子晶體波導


2 光子晶體光纖的製作 


根據目前的報導,光子晶體的製作都要經過拉伸、堆積和熔合等過程,如Knight  JC等的製作方法: 


(1)取一根直徑為30mm的石英棒,沿其軸線方向上鑽一條直徑為16mm的孔,隨後將石英 棒研磨成一個正六稜柱;


(2)把該石英棒放在2000℃的光纖拉絲塔中,將它拉成直徑為0.8mm的細長正六稜柱絲;


(3)把正六稜柱絲切成適當長度的若干段,然 後堆積成需要的晶體結構,再把它們放到拉絲塔中熔合、拉伸,使內部空氣孔的間距減小到50μm左右,形成更細的石英絲;

(4)在以上工作的基礎上,把上述石英絲高溫拉伸,形成最後的光子晶體光纖,如圖4和圖5所示。


......


4 結束語 

光子晶體光纖的潛在應用包括超寬色散補償、短波長光孤子傳輸/發生、光纖傳感、極短拍長的偏振保持光纖、光子晶體天線、光學集成電路、超短脈衝雷射器/放大器和光開關;當摻進非線性介質時,還可望用於光開關、光限幅、光雙穩和光倍頻等等。通過設計更加複雜的結構和使用不同的材料,還會發現更多的用途。


光子晶體光纖的出現,使光電子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可以預言,光子晶體光纖是有巨大潛力的產業。


鑑於篇幅,本文僅為節選(應用光學),閱讀原文可下載全文PDF文檔。



月廣告位低價出售

詳情查看:http://www.opticsky.cn/read-htm-tid-134685.html


光行天下:http://www.opticsky.cn
廣告合作:QQ 9652202 微信號 cyqdesign

免費人才與求職平臺:http://hr.opticsky.cn

稿件投遞:service@opticsky.cn

相關焦點

  • 光子晶體光纖的導光原理和製作
    打開APP 光子晶體光纖的導光原理和製作 聚焦安防 發表於 2020-11-16 16:59:50 換句話說,光子晶體就是通過人工製造方法,使其晶體材料具有類似於半導體矽和其他半導體中相鄰原子所具備的周期性結構,只不過光子晶體的周期性結構的尺度遠遠大於電子禁帶晶體,其大小為波長數量級。如果破壞光子晶體的周期性結構,便使光子晶體成為不完全的光子晶體。光子晶體光纖就是應用這種不完全二維光子晶體延展為不完全三維光子晶體而成的。
  • 光子晶體光纖及其應用
    ——光子晶體光纖已經在很多科研技術領域得到了應用。2.光子晶體光纖2.1光子晶體光纖的工作原理及製作工藝我們知道,傳統的光纖是以高折射率材料作為纖芯,以低折射率材料作為包層,利用高低折射率介質間形成的全反射原理而將光局限在高折射率介質中進行傳播,因此光的能量傳遞、色散效應、可彎曲程度等都會因為光源的色散品質而受到限制
  • 光子晶體光纖催化中國光纖行業
    Eli Yablonovitch等將此類結構命名為 「光子晶體」。很快,這一結構在光纖領域得到了移植應用。1992年,Phillip Russell等人提出「光子晶體光纖」(微結構光纖中的一類)。光子晶體光纖是由一簇細小的石英毛細管按照六邊形周期性排列,從橫截面上看去,就像是蜂窩結構。由於優良的傳輸特性,光子晶體光纖迅速在全球受到重視。
  • 光子晶體光纖的特性及應用發展趨勢
    光子晶體光纖的起源    1992年,P.St.J.Russel首次提出光子晶體光纖(PCF)的概念。光子晶體光纖是指在垂直於光纖縱軸的橫截平面內具有二維周期性的折射率結構,並且這種二維周期性結構在光纖縱軸方向上不變的光纖,光子晶體光纖最顯著的特點是在光纖橫截面上的周期性結構。
  • 光子晶體光纖在光纖雷射器中的應用分析
    對於採用常規光纖的光纖雷射器,要求注入到纖芯的泵浦光為單模,這就限制了泵浦光的入纖效率。且當雷射器高功率運轉時,由於纖芯的非線性效應,也將限制輸出功率的極限值。光子晶體光纖由於其靈活的光學可控性和特殊結構,可具有大模面積且保持無限單模的特性, 有效地克服了常規光纖的設計缺陷。
  • 3分鐘了解光子晶體光纖
    近20年關於微結構光纖的研究較多,通過靈活設計微結構光纖,可巧妙地把玻璃材料和空氣孔相結合,該結構不僅可以用於無盡單模光信號傳輸,也可以實現空芯低損耗傳輸等。光子晶體源於對動物體表的研究。1987年,Yablonovitch等科學家發現某些動物體表有周期性規律排列的細毛,這些細毛可以把某些顏色(對應一定波長)的光完全反射,而吸收其他波長,展現出豔麗的色彩,如圖1所示孔雀的羽毛和蝴蝶的翅膀表面,並於2001年將此類結構命名為光子晶體。很快,這一結構在光纖領域得到了移植應用。
  • 北航研製的光子晶體光纖陀螺首飛成功
    7/7/2017,2017年4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製的高精度光子晶體光纖陀螺實現了在「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上首次搭載飛行,獲圓滿成功,這是國際上光子晶體光纖陀螺的首次空間應用,驗證了光子晶體光纖陀螺作為新一代光學陀螺的技術可行性。
  • 光子晶體光纖壓力傳感器穩定性研究
    摘要: 光子晶體光纖傳感器的穩定性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具有重要影響。文章分析了光子晶體光纖壓力傳感器的基本原理, 介紹了光子晶體光纖壓力傳感器的系統組成, 從理論上分析了傳感器系統相對於光源波長變化、輸出信號光強起伏及環境溫度波動的穩定性。
  • 【研究】光子晶體光纖的特性及應用發展趨勢
    1.光子晶體光纖雷射器光纖雷射器已經廣泛應用於雷射切割、雷射焊接、雷射鑽孔、雷射雕刻、雷射打標、雷射雷達、傳感技術和空間技術以及雷射醫學等領域。國際上,摻鐿光纖雷射器單根光纖已經實現了9600W的單模雷射功率輸出。2016年,我國摻鐿光纖雷射器的單纖輸出雷射功率達到5kW。
  • 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研製取得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
  • 科學網—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研製取得進展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研製取得進展   本報訊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廖梅松帶領非線性光纖課題組劉垠垚、吳達坤等人,在高非線性光子晶體光纖的研製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由於高非線性光子晶體光纖具有普通階躍型光纖所不具備的特殊色散和高非線性,是產生超連續譜雷射的核心器件。超連續譜是一種具有超寬的光譜和高度方向性的高亮度寬帶光源,在生物醫學、超快光譜學、光纖通信、高分辨成像、傳感技術等方面有著重要應用。 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由多圈尺寸在波長量級的空氣微孔包圍細小的纖芯構成,其結構精細複雜,拉制工藝難度極高。
  • 光子晶體
    人們非常熟悉且每天都離不開的半導體也是晶體。我們熟知的高性能晶片就是大規模、超大規模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半導體能夠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是因為半導體這種晶體具有電子的禁帶、導帶。科學家利用電子的能帶結構對電子進行精確的控制。但由於電子是帶電的,相鄰電子之間有相互作用,這給控制電子帶來了困難。
  • 光子前沿:納腔光子晶體雷射器
    [3]對於納腔陣列光子晶體雷射器,雖然總閾值增加,但每個納腔的閾值仍然很低,同時由於陣列的空間面積較大,其響應時間也相應地變長。    增加光子晶體雷射器輸出功率的另一種方法是設計耦合納腔陣列,使雷射在陣列平面中輸出,從而使得光從結構邊緣耦合進入光纖成為可能。在2007年5月的CLEO會議上,南加州大學報導了他們的重大研究成果:進入多模裸光纖的峰值功率高達60?W。
  • 大模場光子晶體光纖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本報上海7月10日訊(記者黃辛)今天,記者從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獲悉,該所陳丹平與胡麗麗率領的石英光纖材料課題組在大模場有源光子晶體光纖的研製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 光子晶體光纖改變超短脈衝的波長
    Uwe Brinkmann當一個飛秒脈衝通過一段光纖傳輸時,輸出脈衝通常和輸入脈衝有很大不同。超快脈衝固有的光譜很寬,在光纖中傳播會出現常規色散;而且,雷射場被強有力地限制在光纖纖芯內,由此導致的高強度脈衝峰值將引發非線形光學效應。例如,高強度會改變折射,引發自相位調製的累積。
  • 雷射全息光刻法製作光子晶體LED
    實驗中採用的雙光束全息裝置是由波長325nm的He-Cd雷射器組成的,在晶片上製作出方形排列的圓空氣孔二維光子晶體,刻蝕深度為100nm,未深入到有源層。由圖3可見,注入電流為1mA,無光子晶體時整個器件表面都有廣場分布,強度較弱,且大部分光從晶片邊緣發射;而相比之下,晶格常數為500nm的光子晶體很好地限制了橫嚮導波,光主要從晶片中心集中發射。
  • 【分析】光子晶體光纖發展現狀及趨勢解析
    廉博士告訴編輯,光子晶體光纖成為學術界寵兒,離不開南安普頓大學等在技術上的突破。當時南安普頓的成果達到了每公裡4dB的損耗,而現在一些更新的成果可以實現每公裡2dB以下。技術上的突破加上無比美好的應用前景,促成了那幾年學術界空前的熱情。不過,這一兩年來,由於光子晶體光纖在實際應用上還比較遠,影響了一些機構對此投資的信心。經費少了,科研熱度自然有所降低。不過,堅持在這個領域的學者還是很多。
  • 科學新進展——光子晶體
    光子晶體是近年來科學與技術方面的一個新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廣泛的應用前景。為了明白光子晶體是什麼,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晶體。晶體是由大量微觀物質單元(原子、分子等)按一定規則有序排列的周期性結構。晶體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如食鹽就是氯化鈉晶體,雪花也是晶體,而且具有多種不同的形狀。人們非常熟悉且每天都離不開的半導體也是晶體。我們熟知的高性能晶片就是大規模、超大規模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半導體能夠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是因為半導體這種晶體具有電子的禁帶、導帶。科學家利用電子的能帶結構對電子進行精確的控制。但由於電子是帶電的,相鄰電子之間有相互作用,這給控制電子帶來了困難。
  • 上海瀚宇正式代理Crystal Fibre A/S公司光子晶體光纖
    作為全球領先的最大的光子晶體光纖開發和生產商,Crystal Fibre A/S公司從1996年以來,向全球的用戶不斷推出新型的特種光子晶體光纖系列產品,目前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產品系列,並且持續推出新的光子晶體光纖產品。
  • 3分鐘了解微結構光纖
    微結構光纖主要分為光子晶體光纖、Bragg光纖和反諧振光纖三類。在對其主要結構及應用進行探討之前,可先對微結構光纖的傳光原理進行了解。光子晶體光纖按傳光原理可以分成兩大類:帶隙型(PBG)光子晶體光纖和全內反射型(TIR)光子晶體光纖,其導光原理分別對應光子帶隙效應和全內反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