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光纖雷射器作為雷射領域的新興技術, 近年來成為科學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光纖雷射器採用光纖作為增益介質,泵浦光在纖芯內形成高功率密度,當加入正反饋迴路時,便產生雷射輸出。對於採用常規光纖的光纖雷射器,要求注入到纖芯的泵浦光為單模,這就限制了泵浦光的入纖效率。且當雷射器高功率運轉時,由於纖芯的非線性效應,也將限制輸出功率的極限值。光子晶體光纖由於其靈活的光學可控性和特殊結構,可具有大模面積且保持無限單模的特性, 有效地克服了常規光纖的設計缺陷。以這種具有新穎波導結構和特性的光纖作為有源摻雜的載體, 並把雙包層概念引入到光子晶體光纖中, 將使光纖雷射器的各種性能有了顯著提高[4]。因此,基於光子晶體光纖的光纖雷射器以其高輸出功率、低閾值、高效率、窄線寬和可調諧等優點,其發展和應用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本文將主要結合大模面積雙包層光子晶體光纖的結構特點, 系統分析光子晶體光纖在高功率光纖雷射器領域的最新進展和應用前景, 並介紹我們課題組最新製備的各種結構新穎的稀土摻雜光子晶體光纖。
1 大模面積雙包層光子晶體光纖
大模面積光子晶體光纖是通過設計光子晶體光纖的微結構來獲得大模場單模面積的一種新型特種光纖,其纖芯密度大為降低,有效地抑制了久難解決的熱光問題。
我們設計了八角排列光子晶體光纖(O-PCF)並採用有效面積法研究其模式截止特性。圖1(a)和(b)分別為二階模有效面積和基模有效面積隨波長的變化關係。通過計算不同結構O-PCF 和六角排列光子晶體光纖(H-PCF)二階模和基模的截止波長,得到了兩種光纖非限制模,基模和二階模的相位圖,如圖1(c)。其中介於非限制模和二階模兩條相位線之間的區域為單模傳輸範圍,並且可以很容易看出在相同填充率時O-PCF的單模運轉區域要比H-PCF 的寬。所以通過設計靈活設計包層結構,可以很好地實現大模場面積,並且保持單模運轉的光子晶體光纖。
圖1 O-PCF與H-PCF二階模和基模有效面積隨波長的變化關係及相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