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偏光子晶體光纖雷射器實驗研究

2020-12-03 OFweek維科網

  光纖雷射器以其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效率高、工作穩定可靠、散熱性好、易於集成等眾多優點受到普遍關注。折射率引導型光子晶體光纖(photonic crystal fiber,PCF),可通過調整光纖空氣孔徑和空氣孔周期比(d/A),及內外包層中空氣孔的大小和密度,實現大單模模場面積及大內包層數值孔徑設計,同時纖芯的高濃度稀土摻雜為採用較短長度的光纖構建大功率雷射器提供了可能。深圳大學在光子晶體光纖雷射器研究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為直接利用PCF得到偏振雷射輸出,出現r保偏光子晶體光纖。這種光纖通過破壞PCF的對稱性,引入艤折射,如缺失空氣孔構成橢圓形纖芯pJ,在纖芯附近/JnA大空氣孔怕J,在纖芯兩側放置一定數量的玻璃棒引入應力區等,都能在光纖中形成有效的艤折射,使PCF具有保偏效果。對於大纖芯光纖,只有通過應力棒才能引入足夠大的雙折射.國外採用不同保偏光子晶體光纖已實現了大功率偏振雷射器。國內這方面研究起步較晚,天津大學直接利用保偏光纖實現了保偏光纖雷射器、叭,而保偏光子晶體光纖領域多為理論研究。迄今為止,有關保偏光子晶體光纖沿不同軸向纏繞及不同纏繞半徑下雷射器輸出偏振特性的實驗研究尚未見報導.本文採用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泵浦1.6m雙包層保偏光子晶體光纖,採用後向泵浦結構,實現了保偏光子晶體光纖雷射器。首次實驗研究了保偏光子晶體光纖不同纏繞軸向及纏繞半徑下輸出雷射偏振特性。

  1、實驗裝置

  增益光纖為CrystalFibre A/S公司提供的保偏雙包層光子品體光纖(DC.200-41.PZ.Yb),圖l為該光纖橫截面在OLYMPUSBX51光學顯微鏡系統下的掃描圖。由圖可見,在纖芯周同六邊形空氣孑L的裡面兩層引入了6根六邊形應力棒,邊長約5Ixm,在纖芯兩側對稱放置,呈三角形排列.這些應力棒破壞了包層的對稱性,大大提高光纖的雙折射,從而實現了光纖的保偏特性。纖芯直徑達41txm,周圍的4層六邊形小空氣孔保證光纖的單模傳輸,直徑200鬥m的內包層數值孔徑達0.6,對976nm泵浦光的吸收約為10dB/m。

  圖1保偏光子晶體光纖截面圖

  保偏光子晶體光纖雷射器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泵浦源為德國Limo公司生產的帶尾纖輸出的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最大輸出功率為70W,泵浦光中心波長為976nm。泵浦光經透鏡組準直後,由二色鏡DM(對l020~1 060 rim光高度透射,對974 am光高度反射)反射、聚焦後耦合進雙包層PCF。二色鏡DM,(對900~1 200rim光高反)和垂直切割的PCF端面(約4%的菲涅爾反射)作為F—P型光學諧振腔的兩個腔鏡.雷射器採用後向泵浦結構,最後雷射經由DM,透射輸出.實驗分別用SOLOPE智能儀表型功率計和ADVANTESTQ8384型光譜儀觀測雷射器的輸出功率和光譜特性。在雷射輸出端放置格蘭·泰勒稜鏡作為檢偏鏡,通過旋轉檢偏鏡一周,測量光功率的兩個最大值和兩個最小值,取平均值得到最大值和最小值P曲.由DOP=(Pmax-Pmin)/(Pmax+Pmin)可得輸出雷射偏振度。

圖2 實驗裝置圖

  2、實驗結果與分析

  光子晶體光纖端面的處理是實驗的關鍵,端面好壞將嚴重影響雷射器性能。實驗所用保偏PCF的外包層直徑較大(>5001xm),且內包層有一圈緊密排列的大空氣孔,採用普通光纖切割工具容易破壞空氣孔,損壞光纖端面.實驗採用NYFORS公司的粗光纖切割機AutoCleaver成功實現了對該光纖的切割,獲得較為理想的光纖端面.為研究保偏光子晶體光纖在沿不同軸向纏繞及不同纏繞直徑下保偏光纖雷射器的輸出功率和偏振特性,採用光學顯微鏡系統觀察光纖端面,並標定軸向。如圖1所示,沿應力棒方向為x軸,垂直於應力棒方向為y軸。

圖3雷射器輸出功率特性曲線圖

  對雷射腔進行精細調節,使泵浦光儘可能多地耦合人雙包層PCF。圖3為光纖沿x軸、Y軸纏繞,及纏繞直徑分別為20cnl和30 cm時雷射器的輸出光功率曲線。由圖可見,隨著泵浦功率增加,在11W左右各雷射器均達到閾值,進一步增大泵浦功率,輸出光功率線性增長。光纖沿Y軸纏繞直徑為20 cm時雷射器所得到的功率最低,其餘3種情況下所得到的輸出功率無太大差別,最終在沿Y軸纏繞直徑為30cm下得到最大5.3 W的光功率輸出。雷射器輸出的光譜波長約為1040nm。光纖沿X軸彎曲,由於應力棒與纖芯間的折射率差比較大,對光的限制能力比較強,因此兩種不同彎曲直徑下得到的功率基本一致。而沿Y軸纏繞,分布在石英中的空氣孔對光的限制能力相對較差,彎曲直徑越小,就有越多的光進入包層而損耗掉,導致沿Y軸纏繞直徑為20cm時得到的雷射輸出功率最小。本文對比了隨著泵浦功率增大,不同纏繞軸向和不同纏繞直徑對雷射器輸出偏振度的影響.當直徑為20cm時,沿Y軸纏繞和沿X軸纏繞輸出雷射偏振度有明顯差別,如圖4(a)。而直徑為30cm時,兩種纏繞軸向下的偏振度幾乎一樣,如圖4(b)。

圖4不同纏繞軸向下輸出雷射偏振度

相關焦點

  • 光子晶體光纖催化中國光纖行業
    光子晶體光纖型保偏光纖,雙折射可做到10-3以上,比傳統保偏光纖高一個數量級,偏振保持能力更強。基於應力雙折射的傳統保偏光纖,應力區的引入是獲得高雙折射的基礎。但當溫度升高時,應力區的應力逐漸釋放,雙折射值逐漸減小乃至消失,致使傳統保偏光纖在變化溫度環境中穩定性較差。
  • 光子晶體光纖在光纖雷射器中的應用分析
    引言  光纖雷射器作為雷射領域的新興技術, 近年來成為科學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光纖雷射器採用光纖作為增益介質,泵浦光在纖芯內形成高功率密度,當加入正反饋迴路時,便產生雷射輸出。對於採用常規光纖的光纖雷射器,要求注入到纖芯的泵浦光為單模,這就限制了泵浦光的入纖效率。且當雷射器高功率運轉時,由於纖芯的非線性效應,也將限制輸出功率的極限值。光子晶體光纖由於其靈活的光學可控性和特殊結構,可具有大模面積且保持無限單模的特性, 有效地克服了常規光纖的設計缺陷。
  • 上海瀚宇正式代理Crystal Fibre A/S公司光子晶體光纖
    作為全球領先的最大的光子晶體光纖開發和生產商,Crystal Fibre A/S公司從1996年以來,向全球的用戶不斷推出新型的特種光子晶體光纖系列產品,目前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產品系列,並且持續推出新的光子晶體光纖產品。
  • 【分析】光子晶體光纖發展現狀及趨勢解析
    廉博士師從EDFA奠基人,英國著名的南安普頓大學David Payne教授,對於特種光纖,尤其是光子晶體光纖等有很深入的研究。聽說廉博士從南安普頓回來,編輯景仰之情難以表達,當然也要藉此機會向廉博士好好討教。光子晶體光纖是當前光通信領域前沿的熱點課題。在通訊,傳感,雷射器等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前面幾年一度在學術界非常熱門,但是這一兩年熱度有所退潮。編輯請教背後的原因。
  • 光子前沿:納腔光子晶體雷射器
    一個周期為500nm,邊牆厚度為280nm,輸出波長為1500 nm的納腔陣列光子晶體雷射器,輸出功率可達12?W,是單個納腔光子晶體雷射器輸出功率的100倍。[3]對於納腔陣列光子晶體雷射器,雖然總閾值增加,但每個納腔的閾值仍然很低,同時由於陣列的空間面積較大,其響應時間也相應地變長。
  • 【研究】光子晶體光纖的特性及應用發展趨勢
    1.光子晶體光纖雷射器光纖雷射器已經廣泛應用於雷射切割、雷射焊接、雷射鑽孔、雷射雕刻、雷射打標、雷射雷達、傳感技術和空間技術以及雷射醫學等領域。國際上,摻鐿光纖雷射器單根光纖已經實現了9600W的單模雷射功率輸出。2016年,我國摻鐿光纖雷射器的單纖輸出雷射功率達到5kW。
  • 北航研製的光子晶體光纖陀螺首飛成功
    7/7/2017,2017年4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製的高精度光子晶體光纖陀螺實現了在「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上首次搭載飛行,獲圓滿成功,這是國際上光子晶體光纖陀螺的首次空間應用,驗證了光子晶體光纖陀螺作為新一代光學陀螺的技術可行性。
  • 光子晶體光纖的特性及應用發展趨勢
    光子晶體光纖具有許多獨特而神奇的物理特性:可控的非線性、無盡單模特性、可調節的奇異色散、低彎曲損耗、大模場等,這些特性是常規石英單模光纖很難或無法實現的,因此,光子晶體光纖引起了科學工作者的濃厚興趣,並開展了深入的理論與試驗研究。
  • 助力高功率超快雷射—NKT Photonics光子晶體光纖棒
    9/1/2016,光纖在線訊:為了讓單模、高功率、高穩定性的超快雷射器成為現實,凌雲光技術集團的戰略合作夥伴丹麥NKT Photonics公司推出了高功率增益光子晶體光纖棒aeroGAIN-ROD及封裝水冷模塊,使1030-1040nm信號光能夠實現平均輸出功率>100W,皮秒超快雷射輸出能量~100µJ!
  • 光子晶體光纖改變超短脈衝的波長
    在使用光子晶體光纖(PCF)的過程中,無論在其物理性質還是潛在應用方面,研究者們都發現一些有趣的結果。來自Max-Planck-Institut für Quantenoptik、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和Lomonosov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在理論和實驗上都發現:當一個低於6飛秒的Ti:藍寶石雷射脈衝進入一個特別設計的PCF時,會分裂成不同脈衝,其中之一將變成孤波,在傳輸過程中波長不斷變長。
  • 研究人員們發現扭曲會,影響光子晶體光纖的傳輸行為
    簡單的縱向扭曲將某些微結構光纖轉換成濾光器,埃爾蘭根馬克斯普朗克光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已經在光子晶體光纖中詳細測量了這種效應,並找到了解釋它的理論,他們的研究結果將允許光通信和雷射器,傳感器和光放大器的新應用,玻璃纖維通常用於長距離傳輸光例如,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快速數據傳輸,光子晶體光纖
  • 非保偏光纖雷射器輸出偏振狀態分析
    用矩陣          表示消光比為r2的起偏器,則對於在雷射器中加入起偏器的情形,雷射腔的傳輸矩陣變為Tt′=PL(r)Tt。  如果某個偏振態的光能夠在環形腔中傳播一周之後又恢復到原來的偏振態,雷射器就可以在這個偏振態上起振。
  • 摻鐿光纖雷射器光子暗化現象的研究進展
    近年來,摻鐿光纖雷射器輸出功率已達到萬瓦量級,然而隨著高功率雷射器運行時間的增加,會出現由於光纖損耗增大而導致的輸出功率減小的現象,即光子暗化現象(Photodarkening,PD),導致雷射閾值增加,系統穩定性降低,工作壽命變短,限制了摻鐿光纖雷射器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摻鐿光纖光子暗化現象的研究對摻鐿光纖雷射器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3分鐘了解光子晶體光纖
    近20年關於微結構光纖的研究較多,通過靈活設計微結構光纖,可巧妙地把玻璃材料和空氣孔相結合,該結構不僅可以用於無盡單模光信號傳輸,也可以實現空芯低損耗傳輸等。光子晶體源於對動物體表的研究。圖1 (a)孔雀的彩色羽毛;(b)通過電子顯微鏡看到的放大的孔雀羽毛;(c)藍色蝴蝶;(d)通過電子顯微鏡看到的蝴蝶翅膀細節第一根光子晶體光纖(PCF)則是在1996年由Knight 等成功製備出。光子晶體光纖是由一簇細小的毛細管周期性排列製備而成。由於具有優良的傳輸特性,光子晶體光纖迅速在全球受到重視。
  • 光子晶體光纖的原理、結構、製作及潛在應用
    在介紹光子晶體光纖的製作、導光原理和特點的基礎上,研究了普通光纖不具備,而光子晶體光纖所具有的無休止的單模特性、奇異的色散特性、可控的非線性和易於實現的多芯傳輸等特點。研究結果表明,光子晶體光纖在光纖傳感器、光子晶體天線、超寬色散補償、光學集成電路等多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研製取得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
  • 科學網—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研製取得進展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研製取得進展   本報訊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廖梅松帶領非線性光纖課題組劉垠垚、吳達坤等人,在高非線性光子晶體光纖的研製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由於高非線性光子晶體光纖具有普通階躍型光纖所不具備的特殊色散和高非線性,是產生超連續譜雷射的核心器件。超連續譜是一種具有超寬的光譜和高度方向性的高亮度寬帶光源,在生物醫學、超快光譜學、光纖通信、高分辨成像、傳感技術等方面有著重要應用。 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由多圈尺寸在波長量級的空氣微孔包圍細小的纖芯構成,其結構精細複雜,拉制工藝難度極高。
  • 深度解析:光纖隨機雷射器及其應用研究進展!
    ANDERSON P W 等關於電子在無序介質中安德森局域化現象的研究啟迪了人們對光子局域化機制的探索。2007 年,MATOS 等利用在空芯光子晶體光纖內填充羅丹明 6 G 溶液作為增益介質,並在溶液中混入直徑為 250 nm 的 TiO2納米顆粒作為散射介質來實現對隨機雷射激射的定向輸出,在側向泵浦下得到非相干光纖隨機雷射,其結構圖如圖 2 ( a) 所示。
  • 光子晶體光纖的導光原理和製作
    圖1.傳統光波導 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和探索。光子禁帶的概念終於在1987年被提出。換句話說,光子晶體就是通過人工製造方法,使其晶體材料具有類似於半導體矽和其他半導體中相鄰原子所具備的周期性結構,只不過光子晶體的周期性結構的尺度遠遠大於電子禁帶晶體,其大小為波長數量級。如果破壞光子晶體的周期性結構,便使光子晶體成為不完全的光子晶體。光子晶體光纖就是應用這種不完全二維光子晶體延展為不完全三維光子晶體而成的。
  • 光子晶體光纖及其應用
    文章綜述了光子晶體光纖的研究進展,給出其分類,並重點介紹了光子晶體光纖在超短脈衝、光頻測量、光纖通信等科研領域的重要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關鍵詞:光子晶體光纖;飛秒雷射;超邊疆光譜引言自1987年S.John和E.Yablonovitch等人提出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的概念以來,有關這個領域的研究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