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爾,橫亙中亞的萬山之祖。它佇立於亞洲中心的乾旱區,卻被稱為「萬水之源」;它遍布高寒荒漠,但又是牧人們的桃花源;它是探險家眼中的「天下之大阻」,又被詩人讚嘆為盛開在「大地上的重瓣蓮花」。今天,我們一起駕臨這片東西方好奇心交匯之地,找尋專屬於自己心中的「一千零一夜」。
帕米爾緣起印度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衝撞、推舉,是全球獨一無二的極高山峰集中地,擁有眾多世界級的雪山、冰川、冰川湖……
慕士塔格峰
呈放射狀分布的冰川自海拔7509米的山頂輻散到海拔約5000多米的高度,如同這位「冰山之父」的「白髮三千丈」。
公格爾九別峰
海拔7530米,是西崑山脈的第二高峰,由於山上常年積雪,猶如牧民頭上所戴的帽子,所以當地牧民就稱它為「公格爾九別」,語意為「白色的帽子」。
木吉鄉泥火山口
這裡有數不清的胡楊、雅丹、湖泊、草原、峽谷和沙漠,是大自然運用「風化、侵蝕、崩塌、斷裂」等手法創作出的地理奇幻。
蔥嶺古道
似乎為了分割亞洲,造物主才在它的腹部矗立起一座險峻的高原。帕米爾四周的強盛文明,印度、中國、波斯、埃及、歐洲,雖然山水隔絕,但是架設在帕米爾高原上的柔韌商路把它們緊緊連結在一起。這條狹長地帶曾有著一個透著微微辛辣和青色的名字——蔥嶺古道。
絲路驛站
圍繞在公格爾峰和慕士塔格峰的腳下,一路沿著塔什庫爾幹河穿行,南北走向的薩雷闊勒嶺更是一路相隨。快門沿途記錄下的眾多古墓、古渠、古城堡和古驛站,如果連成一線就串聯起往日絲路盛景的燈塔路標。
阿克陶木吉鄉
「木吉」系柯爾克孜語,意為「火山噴出的泥砂石」。這個面積7602平方公裡,平均海拔3700米的高原地區,居住著約3000人柯爾克孜族牧民。
帕米爾不僅意味著玄奘和鳩摩羅什,意味著阿凡提和冰山上的來客,更意味著羌笛聲聲胡旋舞,意味著在中世紀般的民居間穿行,意味著空氣中瀰漫著的陽光、塵土、果香與孜然羊肉的混合味道。
行攝講述人:李學亮
中國著名風光攝影家,從事攝影18年,自駕行程100多萬公裡,堪稱中國最資深的行攝大家。
2014年Jeep極致攝影大賽「指尖印證足跡」全新開啟,以無往不至擁抱絕美之地,用旅行相機APP分享人生「視界」,讓生命從此在4D風景中馳騁。快與我們分享你的旅途光影,贏取獨一無二的極致之旅及眾多高定獎品。用旅行相機APP分享旅途光影,就有機會贏取獨一無二的極致之旅及眾多高定獎品。
參賽方式:
在影像視覺微信對話界面回復「Jeep」,獲取【Jeep旅行相機】下載地址,分享照片就能輕鬆參加。徵稿時間2014年9月1日至10月15日。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參賽須知及評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