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者一號再度發回重要信息, 驗證了霍金理論, 科學家卻難以接受!
旅行者一號為人類探索外太空提供了大量的幫助,其傳回地球的大量高清圖片,更是讓人類首次清楚地看到土星和木星的真面目。除此之外,旅行者一號還曾向人類傳回過極為重要的信息,而據調查,此次的信息或證實霍金的言論,並且內容和黑洞有著重要的關聯。
-
旅行者一號再次發回重要信息,驗證霍金理論,科學家卻悲痛不已
從上個世紀開始,人們就開始對地球之外的事物進行不斷地探索,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人類發出了旅行者1號,帶著全體人民的希望登上了太空開始了對宇宙的探索。現在距離旅行者發出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的時間,也代表著它馬上就要失去與地球的聯繫了。
-
旅行者一號傳回的消息,科學家有新發現,或能證明霍金理論!
旅行者一號傳回的消息,科學家有新發現,或能證明霍金理論!截止到目前為止,旅行者1號已經飛行了43年的時間依舊在太空當中飄蕩,為人類航天領域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旅行者1號也是飛行距離最遠,時間最長的一艘探測器,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距離越來越遠,地面上的科學家和旅行者1號的聯繫變得越來越少,但是它是可以持續地為地球發回信號,曾經向地球傳回了木星和土星的高清照片以及它們的星環,讓我們對這些氣態行星有了更多的了解。
-
旅行者一號發現了什麼?科學家擔憂不已,或驗證霍金理論!
在1977年,美國為了更好地探索太陽系外的事物,發射了旅行者一號,然而至今旅行者一號都沒有飛出太陽系,後來有科學家猜想,旅行者一號至今都沒有飛出太陽系,很有可能與宇宙的暗物質有關。眾所周知宇宙環境是非常複雜的,而暗物質指的是宇宙中一種不可見的物質,有人認為暗物質的本身就是微型黑洞,而黑洞則是恆星坍縮後形成的特殊天體,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就驗證了霍金的理論。霍金曾經提出原初黑洞的,在宇宙開始膨脹的「大爆炸」期間,巨大的爆炸力可將一定數量的物質擠壓得極度緻密,從而形成了黑洞。
-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出銀河系了嗎?它到底是如何把信號傳回地球的?
答案令不少人都感到失望,因為旅行者一號如果想要飛出太陽系,至少還需要幾萬年的時間。那麼,為何在2015年的時候不少媒體爭相報導說旅行者一號已經成功飛出太陽系了呢?這是因為當時NASA所公布的信息為旅行者一號飛出了太陽風頂層,因此,被不少媒體誤解為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出了太陽系。那麼,究竟怎樣才算是飛出太陽系呢?
-
「旅行者1號」再立新功 或排除暗物質是微型黑洞假說
近日,在太空遊蕩了41年的「旅行者1號」無意之中動搖了一個暗物質理論的大膽猜想,其是小型黑洞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我從沒想過我們能夠以任何方式為研究暗物質作出貢獻,」自1973年起就一直參與「旅行者1號」項目的加州理工學院太空科學家Alan Cummings表示,「能有這樣的發現真是太好了。」
-
「旅行者一號」在64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讓科學家欣喜若狂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人類先後發射了著名的宇宙探測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為了探索太陽系的邊界,這兩個探測器已經離開地球40多年,目前距離地球超過200億公裡。據科學家介紹,這兩個宇宙探測器已經接近太陽系的邊界,可謂是進入星際空間。
-
旅行者1號飛了42年後,傳回宇宙深處秘密,科學家看後大吃一驚
旅行者1號飛了42年後,傳回宇宙深處秘密,科學家看後大吃一驚為了更好的對宇宙進行研究,在1977年的時候,美國宇航局就向太空發射了旅行者
-
暗物質是由迷你原始黑洞組成?科學家是這樣解釋的
暗物質是一種我們看不見的物質,目前人類還沒有真正在宇宙中找到暗物質,但科學家相信,暗物質是一定存在的。那暗物質是如何形成的?有科學家認為,暗物質是由宇宙大爆炸誕生的原始迷你黑洞組成。目前,依據最新研究理論表示,這些微型迷你黑洞的誕生可能與希格斯玻格色子有關。
-
「暗物質的發現比上帝粒子更重要」
什麼是暗物質?它的發現將有什麼重要意義?與「上帝粒子」的發現相比,暗物質發現更重要嗎?帶著這些問題,早報記者採訪了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淼。製圖 鬱斐什麼是暗物質?它的發現將有什麼重要意義?與「上帝粒子」的發現相比,暗物質發現更重要嗎?帶著這些問題,早報記者採訪了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淼。東方早報:暗物質與暗能量是一回事情嗎?李淼:暗物質有點像物質粒子,只是不發光而已;暗能量根本就不是粒子。暗能量這個概念相對年輕些,形成只有10年。
-
功率20瓦,飛行40餘年,旅行者1號的信息,如何傳回地球?
旅行者一號在宇宙中收發信息,是利用常見的無線電傳輸技術傳回地球,將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壓縮調製,然後發送給地球,同時也可以接收地球發射的消息。由於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十分遙遠,加上傳輸速度較慢,在傳輸過程中會遭受輻射等幹擾,最終地球接收的信號僅為一開始發射的100萬億億分之一,信號十分微弱,但聰明的科學家也早就考慮到了信息傳輸的問題,並且採取了以下措施保證旅行者一號信號的正常傳輸。
-
功率20瓦,飛行40餘年,旅行者1號的信息,是如何傳回地球的?
旅行者一號在宇宙中收發信息,是利用常見的無線電傳輸技術傳回地球,將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壓縮調製,然後發送給地球,同時也可以接收地球發射的消息。由於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十分遙遠,加上傳輸速度較慢,在傳輸過程中會遭受輻射等幹擾,最終地球接收的信號僅為一開始發射的100萬億億分之一,信號十分微弱,但聰明的科學家也早就考慮到了信息傳輸的問題,並且採取了以下措施保證旅行者一號信號的正常傳輸。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6億公裡,它如何傳遞信息?科學家給出答案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6億公裡,它如何傳遞信息?50多年發射到宇宙中去的,已經在宇宙中拍到了很多照片,給人類帶來了很多宇宙中的信息,所以我們才能對宇宙能夠這麼了解,那麼它是如何把照片傳回地球的?讓我們看看科學家的回答!美國在上個世紀的時候發射了一架旅行者一號,一直向太陽系的邊緣飛去,這架飛機成功的進入宇宙中後,一直到現在,它還在向前面飛行,根據科學家的測量顯示,旅行者一號目前距離地球大約是216億公裡,這段距離相當於144個天文單位,旅行者一號不僅僅在不斷的創造人類飛行器的最遠距離,還在不斷的給人類傳輸數據,那麼他們是如何將這些數據傳回來的呢?
-
它讓科學家感到擔憂
宇宙的無邊無際,讓我們切身體會到人類的渺小,我們一直堅信著,在宇宙的某一個地方一定存在著和人類一樣的文明,甚至是比人類更高級的外星生物。為了尋找這未知的文明,或是讓可能存在的文明來尋找我們,我們發射了「旅行者一號」——第一顆無人探測器,也是人類歷史上走得最遠的探測器。
-
旅行者號已經飛出太陽系,為什麼傳回的數據卻截然不同?
尤其是以「旅行者」系列為代表的探測器成功飛出地球,開始了漫長的太空探索之旅。當然,全人類都對此寄予厚望,並且製造了兩個刻有人類文明信息的黃金唱片,希望能夠向未知的世界傳達人類的友好問候。實際上,「旅行者二號」並不是「旅行者一號」的備選方案,科學家們已經一再解釋,它們執行了不同的任務,只是在相近的時間段裡飛出了太陽系而已。最近,面對已經漸漸離我們遠去的「旅行者」系列探測器,科學家們仍然在密切關注它們的行蹤,作為目前離我們最遠的人工探測器,它們本身就承載了人類的很多期望。
-
暗物質由迷你黑洞組成?
暗物質是什麼?很多個人、國家以及國際機構對此都有深入研究,或合乎情理或匪夷所思的解釋時有冒出,但終究還是沒有一個真正令人信服的解釋來說明它到底是什麼。不過,最近一種較為新穎的解釋引發廣泛關注:暗物質是由大爆炸誕生原始迷你黑洞組成。
-
「旅行者1號」傳回1張照片,引起科學家的沉思
有消息披露,宇宙探測器「旅行者1號」曾在執行科研任務的時候,意外拍攝了一張太陽系的「全家福」,這張微不足道的照片傳回地球後,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震動,有不少科學家都陷入了沉思。從照片中能夠看出,除了太陽在散發著持續光芒之外,其他的八大行星幾乎成了可以忽略不見的小點,時有時無。
-
科學家從特殊星系中發現暗物質的線索,沒暗物質的星系是什麼樣?
科學界把宇宙中的物質分為能直接看到的和不能直接看到的,並且認為不能直接看到的物質佔據了宇宙總質量的90%,那些炫麗的星系、星雲等物質只佔據了全宇宙的10%左右,科學家認為宇宙中的大多數星系是受到暗物質的影響維持運行的,然而近幾年天文觀測中發現了幾個完全不受暗物質影響的星系,這些星系顛覆了暗物質在宇宙中的地位,其中典型就是NGC 1052-DF2星系這類奇怪的超漫射星系
-
原始黑洞可能是暗物質?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提出過一個觀點:看不見的「原始」黑洞可能是隱藏的暗物質。畢竟,儘管經過了幾十年的探索,研究者仍然沒有探測到暗物質粒子。或許我們可以大膽地假設,如果黑洞一直就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情況又會如何?
-
遨遊星際空間的旅行者1發現了什麼?9月3日,傳回一批新數據
不少人對系外星際空間很是好奇,想知道那裡究竟有什麼,是否漂浮很多未知天體,比如說可能存在暗物質,等待人類進一步探索,是否光明一片,不少外星飛船在那裡繁忙通行,可惜的是憑藉現在航天技術人類沒辦法做到,因為人類駕駛飛船離開地球最遠距離只有38萬公裡,上個世紀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期間,美國飛船多次將美國太空人送往38萬公裡外月球,地球人類終於踏上了地球之外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