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火」一直被人們視為一種不祥的預兆,是一種鬼魂過作祟的現象,然而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所謂的「鬼火」其實是人類死後,體內殘留的微量元素磷,發出的火焰。然而對於「鬼火」諸多神秘的想像,仍然存在諸多的疑點。「鬼火」真的只是磷火嗎?
有關「鬼火」的成因一直都有很多說法,這團幽暗的火焰總是出現在死人的地方,忽隱忽現,讓人毛骨悚然。在《聊齋志異》中就但凡提到野外荒墳亂葬崗,大多會出現「鬼火」的蹤跡,如同燈籠一般在幽暗之中,既能給人光明,也能讓人迷惑心智誤入歧途。
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時常出現「鬼火」的描述。例如漢代王逸《九思·哀歲》:「神光兮熲熲,鬼火兮瑩瑩。」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四:「予年十餘歲時,見郊野間鬼火至多。」鬼火成為一種描述荒涼,表達作者內心孤寂的常用事物。然而拋開唯心注意,鬼火畢竟只是一種現象,而不屬於玄學的範疇。
現代科學認為,人體主要成分為碳、氫、氧三種元素,除此之外還有外,還含有磷、硫、鐵等微量元素。人死後埋在地下,時間一長就會發生各種化學反應,其中體內的磷就會從磷酸根狀態轉化為磷化氫。
磷化氫是一種氣體物質,而且燃點特別低,在常溫狀態下與空氣直接接觸,就可以燃燒起來。磷化氫就會沿著地下的裂痕或者孔洞逐漸滲透到地表以外,與空氣接觸之後,發生化學反應,冒出暗黃色的光,於是就成「鬼火」了。
事情真是這樣嗎?
問題一:鬼火為什麼大多出現在夏天,在其他季節很少見到呢?
回答:盛夏氣溫高加快了化學反應的速度,磷化氫更易於形成。
問題二,為什麼「鬼火」會追著人「走」呢?
回答:磷火是很輕的,略小於空氣比重,在晚上,特別是沒有風的時候,空氣如果靜止不動,它也保持相對穩定。但如果有空氣流動,磷火自然也就會跟著空氣一起飄動,甚至還會伴隨人的步子前進或是後退,當你停下來時,由於沒有任何力量來帶動空氣,鬼火自然也就停下來了。
問題三,為什麼「鬼火」發光不發熱呢?
回答:鬼火屬於「冷火」,是淡黃色的。鬼火併不是燃燒的結果,而是化學發光。釋放出來的不是熱量,只有可見光。簡單說就是生物發光,類似螢火蟲的道理。
問題死,為什麼「鬼火」會突然消失,出現在另外的位置?
自然環境中,很多物體都會產生大量電荷。形成不同波長的電磁波。鬼火先是固定不動,然後突然消失,出現在另外的位置,就是受這種波動的幹擾影響。
事實上,人類研究鬼火的時間只有二百多年,除了這些解決了一些科學已經論證找到的問題答案,有關「鬼火」還有一些問題,至今無法解釋。
一、在墳地中出現磷火為什麼都是兩個以上,沒有單獨一個的情況。
二、為什麼只有人跡罕至的老墳荒地才有鬼火?
三、為什麼鬼火只有在相對氣溫較低的夏天深夜出現,而在白天或者剛入夜時反而看不見?
四、人體內的磷含量極低,為什麼能持續很多年還有鬼火?
不得不說,目前的科技雖然比幾千年前不知道進步了多少,但在自然面前,人類依然還處於小學生階段。有關「鬼火」的秘密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時間,才能揭開最終的秘密。另外鬼不嚇人,真正嚇人的是人自己。
原創不容易,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識以及傳統文化。反正不要錢,多少學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