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失12年回家認親,媽媽卻閉門不見,其中原因令人心酸

2020-12-06 騰訊網

文|C位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潘先生和妻子李妮是一對可憐人,20年前剛從農村出來的他們來到大城市謀生,異鄉人的情結指引他們互相愛上彼此,並孕育了一個可愛的孩子凡凡。

結婚前幾年,日子過的比較艱難,夫妻倆經營著一個小小的早餐店,忙的騰不出手來照看孩子。所幸凡凡比較乖,爸媽在忙的時候,他就自己蹲在早餐店門口,玩著隔壁哥哥送的悠悠球。

這一天店裡的生意依舊繁忙,凡凡像往常一樣蹲在店門口玩著手中的悠悠球,父母依舊在後廚忙碌。

突然凡凡一個手滑,悠悠球飛了出去,滾到了人群之中,被宗人越踢越遠。凡凡當時著急地追了出去,想撿回自己的悠悠球,可是沒想到,這一去,孩子就再也沒能回來。

自從凡凡走失後,潘先生和李妮散盡家產重金尋找,可是也一直一無所獲。潘先生明白,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勢必會需要更多的經費和人脈。

所以潘先生奮發圖強,重操舊業,把早餐店做成了如今的連鎖企業,這期間,已經過去了12年。就在潘先生夫妻倆都要放棄希望的時候轉機來了,很多年不聯繫的鄰居打來電話,說找到了凡凡,這讓夫妻倆欣喜若狂,當即就約了他們來家裡見面。

可是當鄰居帶著「凡凡」出現的時候,李妮卻突然反悔了,不但閉門不見還放出話說這兒子我不要了。鄰居只能帶著「凡凡」垂頭喪氣的離開了。

原來是凡凡小的時候出過一場意外,頭頂被縫了五針,醫生說這一塊頭皮以後不會再長頭髮了。可剛才李妮在二樓窗口看到,鄰居帶來的這個「兒子」頭頂的頭髮是長的很好的,李妮一下就反應了過來,所以才對他們閉門不見。

潘先生聽完妻子的解釋也覺得很心酸,原來自己努力積累的財富沒找回兒子,卻引來了想藉機發財的人。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像潘先生夫妻一樣的父母,他們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努力著,想要找回自己的孩子,那麼如何才能避免孩子走失呢?

教孩子「跟緊」父母

為了孩子的身心發展,我們避免不了要帶孩子去人多的場合,那麼這時候就需要教會孩子跟緊父母。比如一定要在父母的可視範圍內活動,如果要去做什麼需要叫家長陪同,不可以自己擅自行動等。

給孩子各種「保障」

現在科技發展迅速,家長可以給孩子多種保險,比如給孩子佩戴防走丟手環,在孩子書包上安裝定位卡扣等。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給孩子可以聯絡到我們的通訊設備,比如兒童手機或電話手錶一類。這樣可以保證孩子能聯繫到我們。

教會孩子尋求幫助

家長們需要讓孩子明白,當家長不在身邊時,可以向其他大人需求幫助。比如說街邊執勤的交警叔叔;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或者街邊店鋪內的商家等等。千萬不要試圖自己找到父母,或者自己回家。

孩子的安全不能只靠父母來保證,我們一定要培養孩子自己有安全意識,這樣才能起到雙重保險的作用。另外呼籲大家,再忙也不要忽略孩子,有孩子在的家才完整。

今日互動:你有給孩子這些保障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在育兒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關注【C位媽媽】,棘手的育兒難題和倍感幸福得育兒瞬間都能得到幫助和回應,經歷和經驗可能不同,但我們愛孩子的心始終一樣。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告知)

相關焦點

  • DNA對比助力親人團聚:4歲走失 29年後父子團聚
    &nbsp&nbsp&nbsp&nbsp4歲走失 29年後父子團聚&nbsp&nbsp&nbsp&nbsp肇慶端州公安機關通過DNA對比助力親人團聚&nbsp&nbsp&
  • 「打拐媽媽」李靜芝:兒子是她找回的第30個孩子
    她成為了「寶貝回家尋子網」的志願者,被網友稱為「打拐媽媽」,陸續幫助29個孩子找到了家,兒子毛寅是她找回來的第30個孩子。她用三十二年「上了岸」,但她身邊那些還沒找到孩子的父母,還要在水中繼續掙扎。尋子的家長們來到李靜芝家道喜。
  • 防止孩子走失 不防試試螢石兒童可視安全手錶
    防止孩子走失 不防試試螢石兒童可視安全手錶 2020年09月09日 14:32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孩子入學後,家長更放心?事實未必如此。
  • 18歲男孩走失6年 家人花光所有積蓄尋子
    6年前,商丘市柘城縣胡襄鎮婁莊村,一名18歲的男孩走失。從此他的家人就踏上了漫長的尋子之路,用盡一切辦法,花光所有積蓄,耗盡全部精力,可孩子就像丟進大海的一粒沙子,杳無音信。鄭州晚報記者 張瀟  孩子不太愛講話,小臂下有塊胎記  「我孩子叫陳留傑,1991年6月15日生,走失那年剛滿18歲。他還有一個哥哥陳永峰和一個姐姐陳永麗。留傑身高大概1.7米,有點駝背。孩子大眼睛,性格比較內向,平時不太愛講話,小臂下有塊胎記。」
  • DNA資料庫幫忙 武山男孩走失24年後回家
    DNA資料庫幫忙 武山男孩走失24年後回家丁換保還珍藏著兒子小時候的照片丁換保疾步上前,一把將小丁摟在懷中。每日甘肅網6月7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記者哈麗娜 文/圖)24年前,在天水武山縣鴛鴦鎮,一個年僅8歲的男孩小丁扒上一輛南下的火車走失。今年5月,在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失蹤兒童DNA資料庫比對成功後,經過武山縣公安局民警的幫助,5月29日,小丁終於回到了闊別24年的家鄉。
  • 尋子32年終於盼來了團圓!西安一男子2歲被拐今天回家了
    今天終於盼來了團圓西部網訊 (記者 蘇靜萌 宋洋 實習生 高冠濤)當兒子毛寅(小名嘉嘉)從門後走出來的一剎那,李靜芝已經泣不成聲……盼了32年,她終於盼到這一刻。「兒子,答應媽再也別離開……」近日,陝西警方在四川警方支持配合下,經過32年不懈努力,成功找回一名2歲時被拐人員。今天(5月18日),陝西公安機關安排毛振平、李靜芝與被拐32年的兒子認親,一家人終得團聚。
  • 「我真的不愛我的孩子」,獲贊34萬的熱帖,揭露媽媽帶娃的心酸
    "我真的不愛我的孩子",這篇獲贊34萬的熱帖,揭露了媽媽帶娃的心酸。按道理來說,十月懷胎生下的寶貝,疼還來不及呢,母子連心,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按照世俗來看,實在對這一說法無解。但是,"媽媽"這一個角色,只有你當過,才懂其中心酸,才懂箇中滋味。
  • 北極熊「打劫」垃圾車,背後原因令人心酸……
    北極熊「打劫」垃圾車,背後原因令人心酸…… 2020-10-26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長晚去10分鐘小孩「走失」 原是孩子上同學家串門
    此前,他因為晚去了10分鐘,結果孩子竟「走失」了。經過警方3組人馬的全力尋找,小冰最終在其同學家被找到。 ●晚去10分鐘小孩「走失」 「就因為我聽錯了接送小孩的時間,去晚了10分鐘,小孩就不見了!」此外,民警還向南昌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通報小冰走失的情況,請求其他派出所協助尋找。同時,將小冰的照片掃描上傳到公安內網。 民警調閱視頻約4小時後,終於在半步街和疊山路交會處的探頭中發現了小冰的活動軌跡。「在半步街和疊山路交會處路口往子固路方向,我們看到小冰和一個小女孩有說有笑地行走。」查勝說。
  • 到底該不該讓婆婆一個人帶孩子,兩歲孩子的媽媽說了實話,很心酸
    文|秘籍君有很多女人,在結了婚生完孩子之後,因為面臨著各種壓力,不得不外出打工賺錢來減輕負擔,把孩子留在家裡給婆婆一個人照顧。外出打工的寶媽並不在少數,我表姐就是其中一個,孩子剛滿一歲就去外地打工了,一去就是一年,平常通過視頻電話才能看兩眼孩子。
  • 大地震後背著兒子遺體,徒步25公裡帶孩子回家的父親,近況如何
    他們殫精竭慮,無時無刻地不掛念著自己的孩子,所以說,可愛莫過於天下之父母之心。然而,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全。在重大天災之前,父母實在無力拯救自己的子女,只能被迫負重前行,繼續在蒼茫的世間獨自徘徊。大地震後背著兒子遺體,徒步25公裡帶孩子回家的父親,近況如何?震驚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就有一位父親做出令人心酸的壯舉,他背著不幸罹難的孩子,獨自前行了25公裡。
  • 朝那派出所利用「移動警務終端」幫助走失女子回家
    朝那派出所利用「移動警務終端」幫助走失女子回家 2019-12-11 20:4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孩子丟失,家屬接連去世家庭巨變,尋子27年一次烏龍後家人團聚
    二十七年前,孫四英正在廠裡上班,母親突然神色慌張的跑來找她,說孩子不見了。孫四英的母親說,當時她忙著做飯,沒有注意到兩歲的外孫,自己開門跑了出去,準備給孩子餵飯的時候,才發現孩子不見了。孫四英的丈夫陳庭餘趕了回來一起尋找,當時她的家在街邊上,孩子跑出去後就找不到了。孩子的丟失,對家裡長輩的打擊相當大,尤其是陳庭餘的母親,孩子的奶奶。之前陳力一直都是由奶奶在帶。出事那天正好趕上清明。
  • 帶5歲孩子感受考研氛圍?奇怪的事情有點多|沸話
    12月26日,濟南第一中學門口,李女士帶著5歲兒子在考場外感受考研的氛圍。李女士稱,孩子還有16年,大約5840多天就要考研了,帶孩子過來是讓他感受考試氛圍。看完這位媽媽的「迷惑行為」,網友們紛紛表示不解。▲圖源微博網友評論截圖。
  • 牛犇新片《歌帶你回家》主題曲公布 將於明年上映
    《望月》主題曲MV盡顯血脈親情 小百靈承包全片淚點 作為一部關注走失兒童的現實題材影片,《歌帶你回家》自啟動宣傳以來就受到不少觀眾的「期待」,表示小百靈的不幸遭遇十分悽慘,她的懂事更是讓人心疼。
  • 餵養多年的老狗狗突然不見了,背後的原因,讓主人落淚
    餵養寵物狗狗就像是養孩子一樣,開始的時候覺得新奇,後來又覺得麻煩狗狗一生只有十幾年,所以有時候狗狗明明已經老了,但是主人卻覺察不到。
  • 戰「疫」繪本 | 《等爸爸回家》、《媽媽的秘密》
    這麼短暫的時間裡,他們甚至都不能好好與孩子告別,更無法向孩子解釋,他們為何又一次要失言。而這種分別,也許不止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更在醫務工作者的年年歲歲中。在孩子的眼中,身為醫務工作者的爸爸媽媽到底去做什麼了?他們現在還好嗎?自疫情暴發起,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集結作者、插畫師、編輯,為小朋友們火線創作出了呈現醫護人員愛的傳遞的原創繪本。
  • 小白貓被抱走後,貓媽媽天天上門討要孩子,小貓的反應很現實
    動畫片《小貝流浪記》,估計是很多80、90後的童年回憶,故事講的是一隻名叫「小貝」的小貓意外走失,歷盡千辛萬苦,與媽媽重聚的故事。那麼現實生活中,分別的貓咪母子真的會相互思念,並尋找彼此嗎?讓我們從現實生活中尋找答案吧!擔心小貓被凍死,她抱走了一隻12月份的遼寧,室外溫度用東北話形容,就是「嘎嘎冷」。
  • 這一聲「娘」,她盼了20年,三個孩子等了20年!#德州#——廣西#千裡尋親#
    每每看到村裡其他小朋友被媽媽抱在懷裡,周勇就遠遠地避開了。每次感冒發燒、摔倒了疼的時候,他就會哭著喊著找媽媽。而他聽到最多的是「你娘出門打工了,不在家!」夜深人靜,周勇還是會落寞,想這麼多年以來,每逢家長會都是父親來開,作文每次寫媽媽也都是編的,把爸爸改為媽媽。姐弟三人和父親的不易,家裡沒一個女人操事,多麼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