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語出慈禧《祝母壽詩》人活一世,恍恍如一葉扁舟,而父母往往都是最寧靜的港灣。他們殫精竭慮,無時無刻地不掛念著自己的孩子,所以說,可愛莫過於天下之父母之心。然而,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全。
在重大天災之前,父母實在無力拯救自己的子女,只能被迫負重前行,繼續在蒼茫的世間獨自徘徊。大地震後背著兒子遺體,徒步25公裡帶孩子回家的父親,近況如何?
震驚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就有一位父親做出令人心酸的壯舉,他背著不幸罹難的孩子,獨自前行了25公裡。他孤身一人穿梭在廢墟之中,滿目瘡痍,但他心中卻只有一個簡單而樸素的願望——帶兒子回家。如今時隔12年,這位勇敢的父親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汶川大地震轟然來臨之時,正值下午兩點多,不少人還未從午睡之中甦醒,就被掩入一片磚牆瓦礫之中。當時全國聽聞這場噩耗,立即就展開救援,各級政府以及志願者團隊紛紛伸出援手,經過艱苦卓絕的建設,以前這個相對閉塞的聚落得以重現生機,現在早已看不到往日的破敗。
事實上,這場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的期間,還發生過許多令人動容的故事:曾在外出務工的貴州夫婦為找回自己的孩子,不遠萬裡,深入映秀鎮的廢墟之中。而經過救援隊的不懈努力,這名被掩埋在廢墟之下超過120個小時的孩子,最終創造了生命的奇蹟,如今他們家人團聚,非常幸福。
但令人扼腕的是,並非所有的家庭都會如此幸運,有些人見到自己子女之時,等待他們的卻只有一雙早已冰涼的小手。災難發生之後,中華兒女都心系同胞的安危,而就有這麼一張非常感人的照片流傳網絡。
一位身材並不高大的父親,滿臉堅毅,身上則背著蒙頭蓋面的孩子,而他正行走於一片廢墟之中。其實他肩頭的孩子早已失去生命,無法呼吸。這名父親叫程林祥,而他的兒子則叫程磊。一些媒體很關注程林祥的心路變遷,而他感人的事跡也隨即被世人得知,並廣為流傳。地震第二天,程林祥就與妻子不舍晝夜地趕往大兒子就讀的學校——漩口中學。但走到門口之時,他們很難相信眼見的廢墟就是學校的教學樓,磚石瓦礫之下,儘是死亡的氣息。
當時正值五月上旬,天氣很炎熱,夫妻兩人忍著酷暑在學校找人,希望這些倖免於難的孩子之中,能有他們熟悉的身影。但事與願違,偌大的學校雖有不少倖存者,卻始終不見兒子的身影。於是在絕望之下,夫妻兩人就瘋狂地開始用雙手發掘廢墟,一磚一瓦,一點一滴,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無論他們怎麼費勁力氣,兒子就像在玩躲迷藏一樣,始終不見蹤影。
同時顧及到二兒子的安危,夫妻兩人就趕緊回家查看程勇的狀態,得知他安全返回家中之後,他們又折身再次回到大兒子的學校之中。經過程林祥夫婦的努力還有救援隊的幫助,在5月15日,也就是地震過後的第三天,他們終於在一塊殘破的水泥板之下,發現自己的兒子已喪失生命。他們懷著沉痛的心情搬出兒子的屍體,然後為他換上新校服,並且再用薄毛毯將其裹住全身。
就這樣,程林祥背上兒子一路向家中走去,而這一走,就是25公裡。他們不管路上有多少艱難險阻,就只有一個簡單的願望,那就是讓兒子在家裡再度過一個夜晚。這位身形單薄的父親,本就被生活壓彎了脊梁,但這時他身上卻透出一股平靜而又磅礴的力量,他實在不忍心將自己的孩子留在冰冷的廢墟之中。
經過長時間的跋涉與攀登,程林祥最終背著兒子一步步走回家中了,而奶奶看到早就沒有生機的孫子,與兒媳忍不住就抱頭痛哭。弟弟程勇便把一隻手電與兩本教科書放進哥哥的棺材,哽咽地說不出一句話。程林祥見與大兒子天隔一方,只得拿起他的照片,摩挲了一遍又遍,但願來世能夠再相見,同時也再做父子。
程林祥夫婦都只是簡單的建築工人,生活根本談不上算富足。而在痛失大兒子之後,經過奶奶的勸慰,夫妻兩人又生下第三子,並起名為「天樂」。如今這場天災已過去十二年,程林祥的一家也逐漸走出陣痛,他們的家庭生活慢慢也有所起色,全新的希望與福祉正在未來翹首以盼。
參考資料:
《祝母壽詩》
《程林祥:又是一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