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時,有位父親徒步25公裡背兒遺體回家,現在過得怎樣?

2020-12-04 播報有趣的歷史

怎樣用一句話來形容2008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呢?

我想「挑戰與榮耀共存,災難和感動同在」用在這再貼切不過。

2008年,是全體國人不能忘卻的一年,這一年,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盛況空前,舉世無雙,不僅圓了全體中華兒女的奧運夢,也向全世界展現了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朝氣蓬勃。同樣是在這一年,汶川大地震爆發,數萬同胞的生命被災難吞噬,無數個家庭支離破碎。

每場悲劇都會在平凡的人中造就出英雄來,汶川大地震期間,發生過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當時真的是一邊看著報導一邊流淚,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位徒步25公裡背著兒子遺體回家的父親程林祥,他真的感動過無數人。

程林祥,一位普通的農民兄弟,為供兩個兒子讀書,他一直帶著妻子外出打工。兩個孩子都非常懂事,學習刻苦成績優秀,程林祥為此感到十分欣慰,他相信兩個兒子一定可以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程林祥尤其以大兒子程磊為傲,此時他已經在映秀讀高中,成績名列前茅,這讓程林祥感覺即使自己吃再多的苦都值得。

5月11日這一天,程林祥把一周的生活費塞給程磊,叮囑他多吃些好飯菜,別把身體累垮。這樣的告別場景幾乎每周都會有一次,所以父子二人並沒有過多交談,但誰也不曾料想,這竟然會是父子倆見的最後一面。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爆發,程林祥夫妻看著震後的斷壁殘垣,異常擔心兩個兒子的安全,他們焦急地等待著孩子們的消息。不久,小兒子安然無恙地從學校回到家中,這讓程林祥稍微放心了些,他覺得小兒子能平安回來,大兒子肯定不會有什麼危險。

然而到第二天中午,一家人還是沒有看到大兒子程磊的身影,這時程林祥夫妻倆再也坐不住了,匆匆前往映秀尋找大兒子程磊。

映秀作為重災區,幾乎已經被夷為平地,程林祥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當程林祥跟妻子來到映秀中學時,眼前的滿目瘡痍讓他感到心底發涼,此時映秀中學已經成為一片廢墟,並且他在倖存學生中也沒有發現兒子程磊的身影。

程林祥夫妻瘋了一般,開始徒手挖掘廢墟,在他們看來,即使有一絲希望也不能放棄。經過三天的徒手挖掘,程林祥最不敢想像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他在一塊天花板下面找到了兒子冰冷的屍體,這一幕讓程林祥眼前一陣發黑。

看著兒子渾身血汙的遺體,夫妻二人甚至都不敢用力去碰觸,最後程林祥找來一塊乾淨的毯子把兒子程磊包裹起來,他決定即使是背也要把兒子帶回家。

這時的程磊個頭已經跟程林祥差不多,因此程林祥背著兒子走路時有些吃力,一路上磕磕絆絆,程林祥這位硬漢最終徒步25公裡,把兒子程磊的遺體背回了家。

程磊走後,程林祥夫妻相思成疾,只要想起大兒子來就會默默地掉眼淚,後來夫妻倆又生下一個孩子,給他取名「磊磊」,以此來紀念他們已經逝去的大兒子程磊,如今程林祥一家幸福美滿地生活著。

關於英雄,相信每個人的定義並不相同,它既可以是為民族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傑出人物,也可以是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程林祥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父親,但是他那山一般的父愛無言且深沉,每一位平凡的父親,都是孩子心目中的超級英雄。

相關焦點

  • 12年前,那位汶川地震背兒遺體,走25公裡帶兒回家的父親,今如何
    ——淮南子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很多人對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仍記憶猶新、心有餘悸,地震後的悽慘場景歷歷在目、地震中的動容故事催人淚下。這場高達八級的大地震,一夜之間帶走了無數人的生命,很多幸福美滿的家庭因此家破人亡、支離破碎。生命逝去帶去的有無限悲痛、也有無盡哀思,期間發生的很多故事潸然淚下、令人動容。
  • 大地震後背著兒子遺體,徒步25公裡帶孩子回家的父親,近況如何
    然而,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全。在重大天災之前,父母實在無力拯救自己的子女,只能被迫負重前行,繼續在蒼茫的世間獨自徘徊。大地震後背著兒子遺體,徒步25公裡帶孩子回家的父親,近況如何?震驚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就有一位父親做出令人心酸的壯舉,他背著不幸罹難的孩子,獨自前行了25公裡。他孤身一人穿梭在廢墟之中,滿目瘡痍,但他心中卻只有一個簡單而樸素的願望——帶兒子回家。
  • 12年前汶川地震,那個背兒子屍體走25公裡的父親,後來怎樣了?
    俗話說得好「父愛如山」,父愛好比一座高山,頂天立地為你遮風擋雨。有父親的地方才有家,家永遠是避風港,在你覺得累的隨時可以放下疲憊的港灣。在08年那場地震中,有人舍小我成就大家的小英雄,有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全妻子性命的丈夫,還有明知兒子已經離去但也要背著兒子遺體回家的父親。
  • 12年前的汶川地震,徒步25公裡帶兒子屍體回家的父親,現今如何
    在2008年5月12日,我國曾發生過一場震驚世界的罕見大地震,地震發生後,許多建築物都在瞬間被摧毀,許多百姓的生命更是被無情奪走,每個人在大自然的災難面前,生命顯得微不足道,全國人民都心繫於震區,沒有辦法到到達第一現場的人民群眾更是時時刻刻在網上關注著災區的動向,面對災難,全國人們萬眾一心
  • 汶川大地震,當年用摩託車背「亡妻」回家的男人,如今過得如何?
    汶川大地震,當年用摩託車背「亡妻」回家的男人,如今過得如何?地震發生的當天,石華瓊外出給手機充話費,隨後便習慣性的去茶樓看牌,這是她唯一的愛好,過了幾十分鐘,地震發生,石華瓊的生命也被永遠的埋在了茶樓下面。
  • 回顧5.12汶川大地震父親去世12周年
    5.12汶川那場給人間帶來傷痛的大地震過去有12年了,想起那場大地震父親的去世也有12個年頭了,回憶父親的去世要從5.12汶川那場大地震說起。原來是汶川發生了大地震,當時報導是7.8級後是8.0級,當天人員傷亡情況還沒有大的報導,阿壩州汶川是金川出去的必經之路,也是整個阿壩州13縣的交通要塞,地震發生通往外面的交通,信息都中斷了,汶川離都江堰很近,有史以來發生這麼大地震,電話無法打通,我在阿壩州工作,心裡牽掛著在都江堰父母的安危,每晚都座在電視機前觀看5.12汶川大地震的進展救援情況,報導地震傷亡數字每天都在上升我很揪心,我在焦急的等待中盼有佳音傳來
  • 5.12汶川大地震12周年:這些催淚的瞬間你還記得嗎?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汶川發生了8.0級地震,近7萬人遇難,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汶之傷,國之痛。時間一晃,距離汶川大地震已經12年了,12年前的那一幕幕令人心痛的照片、那一條條令人傷痛的新聞。
  • 汶川大地震抗震實錄:那一刻,四川人很了不起
    走了大約一公裡,攝影記者已氣喘籲籲地放下裝有攝影器材、食品藥品等重達幾十公斤的背囊,想直直腰。  他們很幸運,但陳代糧很擔心家裡的大兒子和兒媳婦,但現在道路不通。「年齡也大了,爬也爬不回去,只能在映秀鎮等著路通了才能回家看看。」陳代糧講述自己的經歷時,眼睛一直向家鄉方向張望。  「孫子不聽話,我不讓他去鎮上玩,他非要去,去了就再也沒回來��」映秀鎮的陳正維老人已經77歲,他有兩兒三女,地震中,他的小兒子和孫子遇難。
  • 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實錄(組圖)
    他們很幸運,但陳代糧很擔心家裡的大兒子和兒媳婦,但現在道路不通。「年齡也大了,爬也爬不回去,只能在映秀鎮等著路通了才能回家看看。」陳代糧講述自己的經歷時,眼睛一直向家鄉方向張望。  「孫子不聽話,我不讓他去鎮上玩,他非要去,去了就再也沒回來。」映秀鎮的陳正維老人已經77歲,他有兩兒三女,地震中,他的小兒子和孫子遇難。
  • 當年在汶川地震中一「哭」成名的趙普,傳被央視「封殺」後,今怎樣了?
    截至北京時間4月25日9時,美國新冠病毒肺炎累計確診916348例,累計治癒93275例,累計死亡51742例,美延長防疫準則至4月底這不禁令人唏噓,曾經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如今居然變成了冷冰冰的數字。在美國的一個無人島上,依舊在挖掘新的墓地,來擱置那些無人認領的遺體。
  • 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名捐出185元的小乞丐,現在過得咋樣?
    古往今來,有太多的天災發生,人類力量從來都很渺小,直到21世紀的今天,我們依舊無法阻止天災的到來,我們所能做的是,團結一心,共同抵禦無情的災難。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那一年,全國人民上下一心,都在為災區默默地做著貢獻,以自己的方式想力所能及地為汶川做點事。當年有一位小乞丐就令人非常感動,他捐出了185元,如今這個小乞丐過得咋樣了呢?
  • 汶川地震中身背亡妻回家的男人,半年後又娶新妻,他如今過得怎樣
    這是中學時期學過的一篇文章,也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這句話中深藏丈夫對妻子的思念,也透露著丈夫的孤單。正如吳家芳一樣,當年汶川地震中他背著亡妻回家,他也因此被人們稱為「最痴情的男人」。那麼,汶川地震已經過去十二年了,他的狀況怎麼樣了呢?
  • 汶川地震十二周年祭:被災難傷害過的孩子和父母,現在都怎樣了?
    今天是汶川地震12周年紀念日指縫太寬,光陰太瘦,12年悄然流逝,那一天卻太難忘懷!5·12汶川地震發生時,或許你不在現場,但我們大多數人都在那一刻擔心過某人,打過很多電話,捐過自己的生活費,甚至獻過血,流過淚。
  • 12年前汶川大地震,那名捐款185元的小乞丐,後來過的得怎樣?
    為汶川地震捐錢的龔志誠捐款少年的不幸出身2008年5月12日,汶川暴發了地震。這是一場傷亡極重的天災,這場災難爆發後,迎來了全國的關注。全國人民紛紛解囊捐獻金錢,希望可以救治汶川的災民,改善汶川困苦的處境。在全國人們紛紛解囊捐獻中,有一個小少年的捐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這名少年有一個不普通的身份,這個少年是一個小乞丐。平時自己的生活都成問題,但是在災難來臨時,他還是選擇捐獻了自己乞討來的金錢,去幫助他人。不得不說,看了這個少年的行為,大多數人都被感動了。這個少年叫做龔志城,他的前半生非常地不幸。
  • 汶川大地震後,當年那位捐款185元的「小乞丐」,如今過得怎樣?
    一步一步,連續捐款,打動了眾多的行人2008年的那場地震,我們至今仍記憶深刻,想起時難免傷心落淚。房子倒塌,樹木折斷,車子被砸壞,甚至很多人被砸在地下。汶川一時之間面目全非,重慶、甘肅、陝西等省份也受到了不小影響。
  • 汶川地震十年丨當年的武警戰士蔣傑: 重返汶川 赴一場十年之約
    又是5月,每年的5月都讓我思緒難寧……」這是4月25日,蔣傑發在朋友圈的一段話,如今,汶川已經涅槃重生,「我想去汶川」的念頭越來越強烈,蔣傑在朋友圈許下這個心願,並邀請有意願的戰友們一起前往,與此同時,他還求助當地媒體阿壩日報社「微阿壩」微信平臺,一起尋找當年的一些人。很快,經過當地媒體和熱心人的幫助,蔣傑想要見的幾位鄉親有了消息。
  • 「汶川地震時很多人幫過我們四川人」
    來源標題:「汶川地震時很多人幫過我們四川人」家住四川成都雙流區彭鎮的68歲村民李學明最近有些「煩惱」,因為在1月30日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區捐了1萬多塊錢,老人常會迎來上門打聽捐款一事的鄰居,為了躲避追問,李大爺鎖住自家大門,天天從後門悄悄出入。如今,捐款的老人有話想說。
  • 12年前汶川地震,河南一殘疾乞丐連續捐款4次,如今他過得怎樣?
    12年過去,當年汶川地震給我們帶來的傷痛還歷歷在目。這場裡氏8級的大地震,給我國帶來的人員損失和經濟損失無疑是空前的。要說新千年以來,國人心中最大的傷疤,還得是汶川。雖然天災無情,但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個輕易被打垮的民族。
  • 12年前,汶川地震後背亡妻回家的痴情老公吳加芳,後來如何了?
    本以為那個在汶川地震中背著亡妻回家的男人是當代好丈夫的典範,沒想到他半年之後卻又娶了新媳婦,那他現在過得如何呢?建築工地之上的愛情進化史吳加芳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一家子都是農村人。他自己也沒什麼學歷,很早便輟學去打零工補貼家用。
  • 汶川地震,他騎摩託車把「亡妻」背回家,半年後,他卻被眾人痛罵
    妻子遇難,當男人的,應該把她背回家。——吳家芳 2008年5月14日,汶川地震發生後的第三天,在四川綿竹漢旺鎮上,吳家芳在幾個人的幫助下,將自己已經遇難的妻子石華瓊背在了背上,坐上了摩託車,一條白繩將兩個人綁在一起,可後面的那個人已經沒有了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