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汶川大地震,那名捐款185元的小乞丐,後來過的得怎樣?

2021-01-11 小奔互聯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對我們的公共利益有所貢獻,我就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果戈裡

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人這一生,應該是有所奉獻的。如果一個人一生從未有過奉獻,那麼這個人一輩子也不會感受到奉獻的快樂。無論你是富有,還是貧窮,你都可以奉獻自己的價值在社會上。奉獻是一種美好的品質,在很多時候,你只奉獻了對你來說毫不在意的一點東西,但只是這一點點東西,你都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奉獻是多種形式的,不過儘管奉獻的形式不同,但是它所帶來的結果都一樣,都可以改變社會的風氣,促進社會團結。奉獻是一個值得傳播的行為,它可以從一個小小的社區蔓延到整個世界。

為汶川地震捐錢的龔志誠

捐款少年的不幸出身

2008年5月12日,汶川暴發了地震。這是一場傷亡極重的天災,這場災難爆發後,迎來了全國的關注。全國人民紛紛解囊捐獻金錢,希望可以救治汶川的災民,改善汶川困苦的處境。在全國人們紛紛解囊捐獻中,有一個小少年的捐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這名少年有一個不普通的身份,這個少年是一個小乞丐。平時自己的生活都成問題,但是在災難來臨時,他還是選擇捐獻了自己乞討來的金錢,去幫助他人。不得不說,看了這個少年的行為,大多數人都被感動了。

這個少年叫做龔志城,他的前半生非常地不幸。龔志誠從小就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在很小的時候,他們一家三口的溫飽都成問題。如果龔志誠的家庭只是貧窮也就好了,可是事實上,龔志誠的家庭不止貧窮,在龔志誠很小的時候,他就被檢查出患有小兒麻痺症。

正在學習中的龔志誠

這個病症可能在電視上和書上比較常見,在那個年代,小兒麻痺症是一個非常恐怖的病症。那個時候我們的醫療技術還不完善,無法治癒這種疾病。不過就算可以治癒這種疾病,龔志誠的家庭也沒有錢,無法支撐他去醫院治療。這還不是最打擊這個家庭的,最打擊這個家庭的,是龔志誠的母親因為意外離開了人世。那時龔志誠才14歲,還沒到成年的年齡。很多同齡的孩子都有媽媽照顧,可是這個患病的少年,永遠地失去了母親。

龔志誠開始和父親一起生活,但是父親的學歷很低,也沒有任何手藝。他找不到工作,掙不到錢,家裡沒有任何收入。在這樣的情況下,龔志誠的父親開始帶著龔志誠乞討。同時龔志誠的病症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病情開始加重了。到了最後,龔志誠的雙腳已經沒有辦法走路了,他開始用雙手走路。因為這個原因,龔志誠乞討時得到了很多善心人的幫助,他這才得以生存下去。

殘疾少年的無私品質

在汶川地震爆發後,有很多人都來到捐款地點進行捐贈,希望可以幫助災民。龔志誠也不例外,雖然他很貧窮,但是他也有一顆善良的心,樂於奉獻的心。龔志誠曾多次來到捐款地點進行捐贈,他每次來到捐款地點都非常的困難。因為他的雙腿無法行走,他每一次都是用手走路。其他人可能只花10分鐘就能來到捐款地點。

但是龔志誠不一樣,他每一次到來幾乎要花半個小時才能到達,而且非常耗費他的體力。並且因為他是用手走路的,所以他每一次捐獻都夠不到地方。都是工作人員把箱子拿下來,讓他進行捐贈。龔志誠一共來到了捐獻地點四次,一共捐獻了184元。

龔志誠

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184元很少,幾乎只夠吃一頓大餐。但是對於龔志誠這個乞討少年來說,這可能是他四五天才能乞討到的錢,這也可能是他儲藏了很久的錢。很多人都被這一幕所感動,明明這個少年的人生已經非常不幸了。但是他從不自怨自艾,反而抱有一顆善良的心,感恩的心,積極地幫助著其他災民。不得不說,中國人的善良在這一刻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龔志誠的捐款被人們看到了,有人拍下了龔志誠捐款的照片,並把這個照片發布在了網上。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張照片,並且看到了這個殘疾少年捐款的動作。大家開始尋找這個殘疾少年,並在尋找中慢慢了解到了這個少年的悲慘前半生。大家很快找到了這個少年,並且很多媒體都來到此處採訪這個少年。龔志誠也很迷茫,他覺得自己只是做了一個普通的事情,沒有做什麼大事,怎麼這麼多人都來參訪他呢?

善意行為的無私回報

面對這些媒體,龔志誠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他沒覺得自己做了什麼舉足輕重的事情,他之所以這麼貧困還選擇捐贈,就是因為在他窮困時,有很多人都幫助了他。他想要把這些善心傳下去,所以選擇了捐贈。儘管如今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但是大家還是很關注龔志誠,很想要知道,12年前汶川大地震,那個殘疾少年,那名捐款185元的小乞丐,他的生活狀況如何?後來過得怎樣?

如今的龔志誠生活得很幸福,在龔志誠的行為受到社會關注後,很多人都對龔志誠的行為表達了讚賞。同時,更有很多官員宣傳了龔志誠行為,鼓勵大家向他學習。也有很多愛心人士為龔志誠提供了捐助,大家在了解到龔志誠的生活困難後,紛紛給他捐獻衣物,物品,家電,讓龔志誠的家庭環境產生了變化。也有很多人給他捐獻了金錢,希望可以幫他減輕家庭負擔。

其中也有一些捐獻令人感到驚訝,比如廣州的一家涼茶公司主動捐獻給了龔志誠一家涼茶鋪子。龔志誠深受感動,非常感謝這家公司。並且這家公司還專門派了一個師傅龔志誠做涼茶,因為他們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想讓龔志誠生活不再貧困,就要讓他學會一門手藝。在總公司的幫助下,龔志誠成功地開了一家涼茶店。而且這家涼茶店生意很好,很受人們歡迎。

龔志誠接受幫助

結語

龔志誠的前半生是不幸的,不僅家庭貧困,他自身還患有重病,幾乎可以說是殘疾了。但儘管他生活困頓,生活在黑暗中,他依然沒有自怨自艾,依然對生活抱有希望,依然追尋著光明。在國家有難,社會貧窮時,不顧自身貧窮,捐獻出了積蓄,只為幫助其他人。

人們應該學習龔志誠的品質,學習他對待生活的態度。在這個世上,有很多人都比龔志誠幸運,但是他們卻沒有龔志誠樂觀,他們沮喪地看待生活,肆意浪費生命。不得不說,這樣是不好的。我們要具有奉獻精神,無論自身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中。請大家都要善良,都要感恩,都要樂於奉獻。當你實施善良的行為,當你奉獻時,你會發現,你會在這些行為中得到幸福。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名捐出185元的小乞丐,現在過得咋樣?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那一年,全國人民上下一心,都在為災區默默地做著貢獻,以自己的方式想力所能及地為汶川做點事。當年有一位小乞丐就令人非常感動,他捐出了185元,如今這個小乞丐過得咋樣了呢?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國人無法忘記的一次災難。這場災難,讓我們迎來了一次大的挑戰。
  • 當年汶川大地震,那位捐款185元的小乞丐,如今現狀如何?
    汶川大地震給我國帶來的傷痛人們都不會忘記,這場地震不但讓很多人無家可歸,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好在災難發生後很多國家都為我國捐款並提供幫助,很多民眾也在民間自發舉行捐款活動,不管金額大小,他們也都為國家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 汶川大地震的時候,那位捐款185元的小乞丐,12年後過得怎麼樣
    導言2008年汶川地震,一夜之間震撼了全球的人,中國各個地區競相派遣部隊第一時間開展援救。災難無情,人間有愛,一時間各界人士都會為汶川捐助,協助汶川擺脫困境。捐助有多有少,愛心卻始終如一。在諸多的捐款人中,有那樣一位獨特的人,捐獻了一筆獨特的錢,那樣的一個影子一直令人分外地關心,如今的他在中國的哪一塊國土上又做著什麼樣的事兒呢?這一獨特的捐款人叫龔忠誠,汶川地震災害時他僅有十八歲。龔忠誠自小就由於發高燒未獲得立即的醫治而得了小兒麻痺,它是一種不能治癒的病症。
  • 12年前汶川地震,河南一殘疾乞丐連續捐款4次,如今他過得怎樣?
    12年過去,當年汶川地震給我們帶來的傷痛還歷歷在目。這場裡氏8級的大地震,給我國帶來的人員損失和經濟損失無疑是空前的。要說新千年以來,國人心中最大的傷疤,還得是汶川。雖然天災無情,但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個輕易被打垮的民族。
  • 汶川大地震後,當年那位捐款185元的「小乞丐」,如今過得怎樣?
    2008年的一場地震,帶走了無數的生命,使眾多的家庭支離破碎。在自然災難面前,我們是渺小的,但我們也在地震當中,看到了一幕幕溫情和感動,各界人士紛紛自覺組織捐款,眾志成城,萬眾一心。但在其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身影,有一位穿著破爛的乞丐,持續三天給災區累計捐款185元,他就是龔忠誠。身殘志堅,於苦難中保持善良龔忠誠出身貧寒,父母都是普通人,靠父母的工作,本來也能勉強維持生活。
  • 汶川地震時,將自己所有身家185元捐出來的小乞丐,如今有了好報
    我們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偉大民族,每一次遇到挫折和磨難時,作為國人都能感受到國家和人民的大愛。2008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摧毀了汶川無數人的家園,造成無數人傷亡。災難無情人有情,地震發生後,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無數人參與到了抗震救災當中去。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地震中那個捐獻自己全部身家185元的小乞丐嗎,如今他也有了一個好的結局。
  • 汶川大地震時,那位捐款185元的殘疾乞丐,12年過去,如今咋樣了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地震,這是一場中國人永遠都難以忘記的痛。那段時間,汶川收到了全國以及世界各地的幫助,然而說到捐款人,便是有著一位「不太一樣」的人,他叫龔忠誠,是一位靠著乞討為生的乞丐,但就在國難當頭的那一刻,他掏出了自己靠乞討得來的185元,一分不留地捐給了汶川,這一舉動感動了在場的無數人。
  • 汶川·記憶丨12年前的那一刻,你正在經歷什麼?
    再回首時光已過12載少年已長大家園也已重生我們銘記這場災難也是為了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12年前的那一刻@高寧靜 秦一彤我的戰友宇豪經歷過汶川地震,那時候,他還在上小學。學校塌了,他們家裡的房子也塌了,餘震持續了一個月。但是沒幾天,解放軍來了,將他安置在救護點。從那以後,他特別信任那身綠軍裝,長大後,他也成為了一名軍人。
  • 汶川地震12周年 劉德華當年捐款5000萬 而周杰倫被污衊只捐款5萬
    汶川地震周杰倫只捐款5萬元,說自己不是中國人,你真的信了嗎?不知不覺汶川地震已經過去了12周年,歲月抹去滿目瘡痍,抹不去疼痛記憶,我們緬懷生命的逝去,也銘記危急時刻的生死救援、災難面前的大愛無疆、震後重建的守望相助。
  • 汶川大地震時,叫總理讓路的解放軍戰士,後來怎樣了?
    還有一個例子,那就是汶川大地震,在這個歷史性的災難中,我們的團結體現的更加明顯。我們第一時間派遣救援,捐款捐物共同救災,這次地震中也發生了很多讓人感動的事情,比如說,有一位讓總理讓路的解放軍戰士。地震2008年5月12日,地震發生了,大半個中國都有震感,這次地震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傷痛,無數個家庭支離破碎。這次是建國後,我國經歷的最大的一次地震,7萬人因此喪命,當地更是哀鴻遍野。
  • 「汶川地震時很多人幫過我們四川人」
    來源標題:「汶川地震時很多人幫過我們四川人」家住四川成都雙流區彭鎮的68歲村民李學明最近有些「煩惱」,因為在1月30日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區捐了1萬多塊錢,老人常會迎來上門打聽捐款一事的鄰居,為了躲避追問,李大爺鎖住自家大門,天天從後門悄悄出入。如今,捐款的老人有話想說。
  • 汶川大地震後,這位德國人為我國捐款近億元,現今現狀卻讓人遺憾
    當四川汶川發生巨大地震時,中國人的心全部高高吊起,大家關心著每一個受苦受難的人,有一份光獻一份熱。這場難以言表的巨大傷亡也吸引了很多外國人的眼球,有位德國人便為我國捐款近億元,只不過老天很愛開玩笑,他的現狀令人遺憾不已。這位德國人名叫麥可·舒馬赫,出生於1969年。他的父親是卡丁車場的負責人,耳濡目染之下,舒馬赫愛上了賽車運動。
  • 緬懷汶川大地震: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又到了一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紀念日,不由得感嘆,我們的民族多麼偉大,在面對巨大的災難面前展現出了多麼強大的凝聚力,今年的新冠疫情中,全國民眾紛紛響應黨中央號召,同樣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地人民捐錢捐物,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此,寫下本文以紀念那場驚心動魄的災難。
  • 汶川地震他捐款1.1億,可惜45歲英年早逝,妻子今年又給武漢捐1億
    今天是汶川地震12周年的紀念日。今天我們不僅僅需要記住當年的這場大地震,也應該記住一個名字,那就是張祥青。如今說起這個名字,許多人都不熟悉了。不過天津人應該都知道天津榮鋼這家公司,張祥青就是天津榮鋼的創始人。
  • 盤點各國家和地區為汶川地震捐款數目,先記個帳,以後用得上
    2008年5月12日,川之北,國有殤。汶川地震是自建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直接受災人口4600萬,直接經濟損8450億元人民幣。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
  • 12年前汶川地震中,那個丟下學生「一逃成名」的老師,最後結局怎樣?
    12年前,一場慘絕人寰的天災席捲了汶川。 8.0級大地震,強度高達11度,地震波可繞全球六圈以上,是中國1949年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大的一次地震
  • 闢謠:香港汶川地震捐款完整梳理
    1.香港汶川地震捐款沒有確切數字,因為很多捐給香港本地的組織,但是很明顯一點——這一切和郭美美沒有關係,因為香港紅十字會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不是一個系統,香港有專人監督汶川地震捐款。 當年紅十字會出事的時候,很多人就說香港人聰明,沒有捐給中國紅十字總會,可是現在卻說香港捐款被貪,是不是矛盾了?比如@驍軼在香港 :我才知道,四川地震,香港政府捐了一百個億。立法會開會決定所捐款項不經手大陸紅十學會,也不經四川省政府,而是責成香港政府組成專門工作組,直接監管。
  • 汶川地震捐款的NBA球員,數額最多的不是姚明,竟然是他!
    2008年5月12日,在中國發生了一件非常沉重的事情,中國四川汶川發生了大地震,當時全世界都在為四川汶川祈禱,所有人都在關注這個這場災難,大家不管多不管少的為災區捐款,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當然了遠在NBA的球星也捐款,這些球星都捐了多少。
  • 汶川地震十周年:那些活下來的人
    ①在汶川大地震中,因一張騎摩託車背亡妻回家的照片,他被稱為地震中最有情義的丈夫。他叫吳加芳,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十年裡吳加芳收到一封又一封的情書,前妻離開過也再過婚,畢竟活著的人生活還是要繼續向前。
  • 當年8級汶川地震,他是第一個從教學樓逃跑的老師,後來過得怎樣
    ——梁啓超導語:對於自己的人生和職業,每個人都要有自己要盡到的責任,而自己一定要主動承擔起責任,而不是想辦法去逃避,逃避責任絕對非大丈夫所為,特別是為人師表,家長放心的把自己孩子交給你,更要對自己的學生負責任,當年8級的汶川地震,他是第一從教學樓逃跑的老師,大家一定很好奇他後來過得怎樣,我們接著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