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對我們的公共利益有所貢獻,我就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果戈裡
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人這一生,應該是有所奉獻的。如果一個人一生從未有過奉獻,那麼這個人一輩子也不會感受到奉獻的快樂。無論你是富有,還是貧窮,你都可以奉獻自己的價值在社會上。奉獻是一種美好的品質,在很多時候,你只奉獻了對你來說毫不在意的一點東西,但只是這一點點東西,你都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奉獻是多種形式的,不過儘管奉獻的形式不同,但是它所帶來的結果都一樣,都可以改變社會的風氣,促進社會團結。奉獻是一個值得傳播的行為,它可以從一個小小的社區蔓延到整個世界。
捐款少年的不幸出身
2008年5月12日,汶川暴發了地震。這是一場傷亡極重的天災,這場災難爆發後,迎來了全國的關注。全國人民紛紛解囊捐獻金錢,希望可以救治汶川的災民,改善汶川困苦的處境。在全國人們紛紛解囊捐獻中,有一個小少年的捐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這名少年有一個不普通的身份,這個少年是一個小乞丐。平時自己的生活都成問題,但是在災難來臨時,他還是選擇捐獻了自己乞討來的金錢,去幫助他人。不得不說,看了這個少年的行為,大多數人都被感動了。
這個少年叫做龔志城,他的前半生非常地不幸。龔志誠從小就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在很小的時候,他們一家三口的溫飽都成問題。如果龔志誠的家庭只是貧窮也就好了,可是事實上,龔志誠的家庭不止貧窮,在龔志誠很小的時候,他就被檢查出患有小兒麻痺症。
這個病症可能在電視上和書上比較常見,在那個年代,小兒麻痺症是一個非常恐怖的病症。那個時候我們的醫療技術還不完善,無法治癒這種疾病。不過就算可以治癒這種疾病,龔志誠的家庭也沒有錢,無法支撐他去醫院治療。這還不是最打擊這個家庭的,最打擊這個家庭的,是龔志誠的母親因為意外離開了人世。那時龔志誠才14歲,還沒到成年的年齡。很多同齡的孩子都有媽媽照顧,可是這個患病的少年,永遠地失去了母親。
龔志誠開始和父親一起生活,但是父親的學歷很低,也沒有任何手藝。他找不到工作,掙不到錢,家裡沒有任何收入。在這樣的情況下,龔志誠的父親開始帶著龔志誠乞討。同時龔志誠的病症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病情開始加重了。到了最後,龔志誠的雙腳已經沒有辦法走路了,他開始用雙手走路。因為這個原因,龔志誠乞討時得到了很多善心人的幫助,他這才得以生存下去。
殘疾少年的無私品質
在汶川地震爆發後,有很多人都來到捐款地點進行捐贈,希望可以幫助災民。龔志誠也不例外,雖然他很貧窮,但是他也有一顆善良的心,樂於奉獻的心。龔志誠曾多次來到捐款地點進行捐贈,他每次來到捐款地點都非常的困難。因為他的雙腿無法行走,他每一次都是用手走路。其他人可能只花10分鐘就能來到捐款地點。
但是龔志誠不一樣,他每一次到來幾乎要花半個小時才能到達,而且非常耗費他的體力。並且因為他是用手走路的,所以他每一次捐獻都夠不到地方。都是工作人員把箱子拿下來,讓他進行捐贈。龔志誠一共來到了捐獻地點四次,一共捐獻了184元。
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184元很少,幾乎只夠吃一頓大餐。但是對於龔志誠這個乞討少年來說,這可能是他四五天才能乞討到的錢,這也可能是他儲藏了很久的錢。很多人都被這一幕所感動,明明這個少年的人生已經非常不幸了。但是他從不自怨自艾,反而抱有一顆善良的心,感恩的心,積極地幫助著其他災民。不得不說,中國人的善良在這一刻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龔志誠的捐款被人們看到了,有人拍下了龔志誠捐款的照片,並把這個照片發布在了網上。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張照片,並且看到了這個殘疾少年捐款的動作。大家開始尋找這個殘疾少年,並在尋找中慢慢了解到了這個少年的悲慘前半生。大家很快找到了這個少年,並且很多媒體都來到此處採訪這個少年。龔志誠也很迷茫,他覺得自己只是做了一個普通的事情,沒有做什麼大事,怎麼這麼多人都來參訪他呢?
善意行為的無私回報
面對這些媒體,龔志誠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他沒覺得自己做了什麼舉足輕重的事情,他之所以這麼貧困還選擇捐贈,就是因為在他窮困時,有很多人都幫助了他。他想要把這些善心傳下去,所以選擇了捐贈。儘管如今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但是大家還是很關注龔志誠,很想要知道,12年前汶川大地震,那個殘疾少年,那名捐款185元的小乞丐,他的生活狀況如何?後來過得怎樣?
如今的龔志誠生活得很幸福,在龔志誠的行為受到社會關注後,很多人都對龔志誠的行為表達了讚賞。同時,更有很多官員宣傳了龔志誠行為,鼓勵大家向他學習。也有很多愛心人士為龔志誠提供了捐助,大家在了解到龔志誠的生活困難後,紛紛給他捐獻衣物,物品,家電,讓龔志誠的家庭環境產生了變化。也有很多人給他捐獻了金錢,希望可以幫他減輕家庭負擔。
其中也有一些捐獻令人感到驚訝,比如廣州的一家涼茶公司主動捐獻給了龔志誠一家涼茶鋪子。龔志誠深受感動,非常感謝這家公司。並且這家公司還專門派了一個師傅龔志誠做涼茶,因為他們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想讓龔志誠生活不再貧困,就要讓他學會一門手藝。在總公司的幫助下,龔志誠成功地開了一家涼茶店。而且這家涼茶店生意很好,很受人們歡迎。
結語
龔志誠的前半生是不幸的,不僅家庭貧困,他自身還患有重病,幾乎可以說是殘疾了。但儘管他生活困頓,生活在黑暗中,他依然沒有自怨自艾,依然對生活抱有希望,依然追尋著光明。在國家有難,社會貧窮時,不顧自身貧窮,捐獻出了積蓄,只為幫助其他人。
人們應該學習龔志誠的品質,學習他對待生活的態度。在這個世上,有很多人都比龔志誠幸運,但是他們卻沒有龔志誠樂觀,他們沮喪地看待生活,肆意浪費生命。不得不說,這樣是不好的。我們要具有奉獻精神,無論自身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中。請大家都要善良,都要感恩,都要樂於奉獻。當你實施善良的行為,當你奉獻時,你會發現,你會在這些行為中得到幸福。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