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個很廉價的東西,但卻是個不能不缺的東西。」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地震,這是一場中國人永遠都難以忘記的痛。
那段時間,汶川收到了全國以及世界各地的幫助,然而說到捐款人,便是有著一位「不太一樣」的人,他叫龔忠誠,是一位靠著乞討為生的乞丐,但就在國難當頭的那一刻,他掏出了自己靠乞討得來的185元,一分不留地捐給了汶川,這一舉動感動了在場的無數人。
只因2008年的智慧型手機以及網際網路還沒有普及,不然龔忠誠一定會是一位在網絡上被刷屏的人物。
龔忠誠九十年代出生於河南農村,他一歲那年就患上了小兒麻痺症,因為沒錢醫治,龔忠誠從兩歲開始就成了一位殘疾人,他的兩隻腿根本沒法站起來,生活也根本沒法自理,作為家裡唯一的男孩,龔忠誠甚至有時候懷疑過自己,究竟是因為什麼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小小年紀的龔忠誠,每當看到路人那對他好奇帶著一點鄙夷的目光,於他而言都有著說不出口的心絞痛。
但龔忠誠還是知道,活著就得靠堅強。
龔忠誠十來歲的時候,父親帶著他來到了城裡,龔忠誠第一次看到如此繁華的城市,不由對活著又多了幾分遐想。
父親沒什麼文化,只好靠撿垃圾維持生活,龔忠誠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出租屋裡發著呆,看著那逼仄又狹小的空間,龔忠誠不停地想著:自己要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一天晚上,龔忠誠的父親早早睡下,龔忠誠翻來覆去睡不著,他一個人撐著自己來到了屋外,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又是一股複雜的思緒湧上了龔忠誠的心頭。
突然,龔忠誠正發著呆,有人在他面前丟了十塊錢,龔忠誠頓時愣住了,之後他立馬反應了過來,對方這是將他當成了乞丐。
龔忠誠想了很久,最終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親,一開始父親說什麼都不同意龔忠誠去做乞丐,最終在龔忠誠的堅持下,父親還是同意了。
之後龔忠誠做這份乞討的工作,一做就是好幾年,雖然收入不穩定,但龔忠誠內心卻是樸實的,他只是想減輕一下父親的負擔。
就在5.12大地震之後,龔忠誠聽說此事之後,獨自一人坐車來到了汶川,找到捐款地後,前前後後把自己身上所有185塊錢全部捐給了汶川,而龔忠誠的父親聽說了此事後,他誇龔忠誠是個好男娃。
龔忠誠捐款的事並沒有引起什麼波瀾,很快他又回到了乞討的生活,但人間畢竟是有愛的,汶川人民為了感謝龔忠誠,專門派人四處打聽龔忠誠的下落,最終在廣州火車站附近找到了龔忠誠。
龔忠誠先是收到了一筆獎金的感謝,最後因為龔忠誠那感動人心的捐款畫面,他收到了來自各界的幫助,如今快30歲的龔忠誠,同父親在廣州開了一間商店,雖然收入不算很高,但也已經很大程度改善他們的生活了,這一切的源頭都是因為龔忠誠的那次捐款。
龔忠誠的事跡,至今還在以正能量被傳頌,他所做的一切貫徹了「有愛才有進步」的主旨,最動人的是,龔忠誠沒有讀過一天書,他卻堅持認定好人才有好報,這也是龔忠誠身上最為正能量的事情了。
希望,龔忠誠的精神能夠永遠發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