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這是我國古代兩個軍事奇才,他們的軍事謀略名震古今,特別是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比起劉伯溫來好似更勝一籌!但是,在預測學方面,劉伯溫卻給後人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著作。像民間盛傳的《劉伯溫的燒餅歌》、還有劉伯溫的《救劫碑文》等等。為後世之人在預測學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歷史史料。
今天,我想說的就是劉伯溫的那部神奇的《救劫碑文》。其中說的「十愁難過豬鼠年",究竟是什麼意思?那些預言是真的嗎?下面我們且看原文:
"貧者一萬留一千,富者一萬留二三,貧富若不回心轉,看看死期在眼前;平地無有五穀種,謹防四野絕人煙,若問瘟疫何時現,但看九冬十月間。世上有人行大善,遭了此劫不上算,還有十愁在眼前:一愁天下亂紛紛,二愁東西餓死人,三愁湖廣遭大難,四愁各省起狼煙,五愁人民不安然,六愁九冬十月間,七愁有飯無人食,八愁有人無衣穿,九愁屍體無人撿,十愁難過豬鼠年。"
原文提到幾處「無」,「有飯無人吃」,「有人無衣穿」,「屍體無人撿」等等,我先拿這三處「無」,聯繫當今人生百態,談談我的看法:「有飯無人吃」,也許很多人都會想:飯都沒人吃,說明人都死光了唄!其實,我的想法則不同,飯無人吃,有可能是飯不能吃,那為什麼會出現飯不能吃的情況呢?我想可能有下面兩種情況。
1.飯裡有毒:現如今的科學發展,糧食生產的過程中會施「毒」.儲存搬運過程中也會施「毒」,甚至還有一些奸商為了牟取暴利直接製造「塑料米」而讓人中「毒」。不管是哪種情況,只要其危害嚴重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有飯無人敢吃的現象。2.飯裡有致病的元素和細菌,而且人一旦吃了以後對人的生命有直接威脅。
現代科學的發展,各種工廠的興建,會不斷地排放廢水、廢碴、廢氣。而這麼多廢物進入自然界後,會對我們生產的糧食的土壤破壞極大,特別是一些化工廠附近,表現更為突出,曾經在我國一些地方出現過土壤「砷」超標現象。而「砷」超標,種出的糧食吃了就會致癌,這樣的飯還有誰敢吃呢?
我們再看「有人無衣穿」。我還是想談談人類自相傷害的問題,現代科技發展對人類生產力的提高作用無疑是很大的,但是,科學的發展對我們居住環境的破壞也是很大的。在我國民間,現在很多老人都說現在的太陽好象比以前更「毒」了,現在的溫度也好象比他們小時候更「熱」了。這說明什麼呢?
說明我們地球已經被我們自己破壞得很嚴重了。科學家們提出地球「溫室效應」可不是駭人聽聞的,到一定程度,有誰還敢穿衣呢?所以劉伯溫在《救劫碑文》中的預言或許是在描述人類自己給自己所造成的空前大劫難慘況。因此,他在碑文中再三提了「善」字,就是警告一些奸商之徒不可圖一時之利,傷及無數生靈,須知「禍福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說到最後一個「屍體無人檢」。這個問題同樣如此。公元1937年在我國爆發的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的「7.16部隊」使用細菌戰,在我國很多地方造成屍骨累累,這就不用我說了。當今世界國與國關係錯綜複雜,但總體格局還是以「和諧」為主,但仍有少數列強為了經濟利益的「豪欲」不惜鋌而走險,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
公元2019年,在世界上爆發的新冠病毒,死的人何止成千上萬,有的地方一家人甚至一個村子都死光了。試問還有誰家有親人來撿屍骨呢?而新冠病毒的病原體,據有關科學檢測竟為人工合成,這說明什麼?我想我不說大家也都清楚了。再有劉伯溫《救劫碑文》中說的「十愁難過豬鼠年」,我認為此句話之意有以下幾層。
首先,災害的發生應該在豬年或鼠年,但是並不意味著每個豬鼠之年都有災難,其次,規模較大的災害都在豬鼠之年或前面幾年內。這樣一來,大家都回首一下我國的現代史就知道了。今年又是鼠年(公元2020年屬庚子年),而去年就是豬年了。這兩年我國遭遇的災難就不用我說了。簡直是百年難遇,慘不忍睹!
所以,還是俗話說得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劉伯溫的預言,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是我們了解一下預言內容,在關鍵時期小心一些也未嘗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