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風趣幽默的小編,娛樂圈中每天都有新鮮事發生,小編會持續挖掘並分享給大家.
龔琳娜在《歌手》的首秀,選了B站上被彈幕吹成「海妖」的《小河淌水》。
一曲唱罷,波琳娜問齊豫,「你能唱那麼高嗎?」
齊豫搖搖頭「不能」,然後張口就試了試,還差一點。
波琳娜試了試 ,更不行。
旁邊的男團來了一波科普:「在鍵盤上這個音是High D」。
這就有意思了,龔琳娜唱到High D到底有多高?居然讓兩位在線實力女將都自愧不如?
演唱完後,吳青峰的介紹就說了,這首歌長達7秒的最高音,比《青藏高原》最高音還要高。
在21世紀初,一旦讓人秀高音,無論是電視節目還是KTV,都會提到的代表作只有兩首,女聲就是《青藏高原》,男聲要挑戰就是《死了都要愛》。原因就是,這兩首歌都各自到達了High C,甚至更高。
對音高的衡量,用國際譜可以量化。High C和High D,對應C6和D6。通俗點說,就是在基本C大調基礎上,升了6個八度。
龔琳娜的High D,就是圖中女聲最高音邊緣High C外的那個D。也就是說,這個音符,比正常人聲女高音的最高音,都高一個調。
《青藏高原》的李娜版和韓紅版,其實是有區別的。韓紅唱的其實是降調版,最高音是B5,李娜版達到了C#6。
所以,吳青峰說的是比原版《青藏高原》高1個key,也就是這個意思:龔琳娜的《小河淌水》比韓紅版《青藏高原》的最高音還要高3個調。
在樂壇裡,能唱到High D的人,其實並不少。龔琳娜這的High D難得之處,在於她唱出的「海妖感」。
「海妖」吟唱,是在B站走紅的一種讚賞表達,特誇那些泛音演唱的唱段。早期的張靚穎《畫心》裡的海豚音,近的有迪瑪希的極致高音,周深和好聲音學員演唱的《大魚》,都屬於「海妖音」的範疇。
海妖唱法,意味著不是高音硬飈上去的,而是長期漂浮在高音區的轉換。在高音區遊走,意味著聲帶振動頻率的差異將越來越大,找準音的位置更難。
一部分綜藝迷應該記得,早在2013年,江蘇衛視製作一檔和《我是歌手》定位非常類似的《全民星戰》裡,她的這首《小河淌水》就震驚四座,當時鏡頭給到同時參加節目的孫楠,直呼「厲害」。
6年後,當她攜這首歌再戰樂壇沙場時,你是不是也有疑問:這首歌和六年前有什麼不一樣?
最大的不同,就是她在演繹High D的時長上也發生了變化。
6年前的表演,在兩次High D時長上,沒唱足滿打滿算的7秒和5秒。在《歌手》這場表演,High D的第一次出現,唱足了整整7秒。第二次High D的吟唱,時長是5秒。
這就是對「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最成熟的詮釋
難得的是,這首歌反響也的確不錯,在這期「神仙打架」播出之後,這首早就在B站奉為鎮站之寶的神曲,又在朋友圈形成了新一波轉發浪潮。
飆高音,這個從《歌手》第三季之後就一直被人詬病的事情,6年後重回大眾視野。
其實,高音本就沒有錯,只是沒有美感的飆高音、追求票數的高音太多了,自然為人反感。
可當極致美學享受的高音降臨時,今天的我們,也不必吝嗇我們的讚揚,就像我們前兩年,讚揚那些久違的原創民謠清流一樣。
好了,今天的娛樂分享就先到這裡,以後我們每天都相約在這裡見面,你們的轉發與關注都是我創作的動力,感謝你們一如既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