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琳娜一開嗓,可能就改寫了本季《歌手》歌王之爭的整個戰局。
她的一首《小橋淌水》直接拿下本場冠軍;劉歡一首時代金曲《彎彎的月亮》奪下第二;波琳娜第三,但腰部受重傷。
現在傳出的消息是缺席錄製下一場,能不能參加突圍賽都成懸疑,而這也可能成為本季歌王之爭的關鍵轉折。
吳青峰第四,鄭雲龍退賽之後的聲入人心男團第五,唱起了《隱形的翅膀》的齊豫第六,上場第一的楊坤墊底。
很多人都說,這一場《歌手》排名,太刺激了。但隨著總決賽的臨近,接下來的《歌手》,可能會越來越刺激。
尤其是,最後鐵王座的爭奪戰,由於兩位「琳娜」的一進一退,整盤棋已經被全部打亂重來。
很多人都有個疑問,已經到了開播的第七個年頭,這幾年一直被唱衰,被懷疑將一去不返,但為什麼它依然是音樂綜藝裡的熱搜之王?
因為這款綜藝依然有魔性。
它依然有第一下就撓到大眾痛點的能力。就比如節目組憋到最後才放出的這記大招。
洪濤為本季《歌手》亮出的最後一記底牌是:當吐槽過《歌手》的龔琳娜登上《歌手》,她會成為羽泉、韓磊、韓紅、李玟、林憶蓮、結石姐之後,《歌手》有史以來第一位「補位歌王」嗎?
《小橋淌水》VS《彎彎的月亮》,龔琳娜劉歡這真是神仙打架了
也許觀眾剛剛看到了一場提前進行的歌王之戰。
龔琳娜一出場,就拿出了她在B站被傳了六年的神曲《小橋淌水》。
這首歌在《全民星戰》中首次出現的改編金曲大受歡迎本不意外,因為它就是一首最適合國內競技類音樂綜藝的競賽神曲,並且,還只有龔琳娜最適合唱。
這首歌集合了民族經典、極限高音等多重元素,就像網民說的,比《青藏高原》還高。既有民族經典的雅俗共賞,又有龔琳娜極限高音鎮場,這已經不可能輸了。
更厲害的,是龔琳娜老公老鑼的改編, 整首歌改編最出彩,也最令觀眾震撼的,當然是中間那段無詞的Soundtrack,而龔琳娜的演唱又借鑑了彝族高腔唱法,結果就製造出這首《歌手》本季以來,繼劉歡《夜曲》、楊坤《長子》後的,又一個名場面。
擅長製造神曲的龔琳娜本場從造型到唱法,追求的都是極度的空靈縹緲,宛若天籟遏雲繞梁的嗓音直接將歌曲唱成了仙曲。
整場演繹都有高度的畫面感:空靈吟唱間仿佛月亮悄悄升起,綻放空靈與詩意的嗓音氤氳出潺潺流水,伴隨著陣陣鼓聲,仿若靜謐之下,潺潺流水聲與歌聲帶出對愛人的思念,一切如夢如幻。龔琳娜的聲線清澈而嘹亮,卻又帶著一份對這首老歌的獨特理解,小河靜靜流淌多年,卻在她這裡流出別樣的波紋和光彩。
雲南地方特色的旋律,了有點恢弘史詩感的男聲低沉和聲以及大鼓,在她融合民樂和美聲唱法的治癒之間,勾勒出一副悠然物外的人間仙境,卻又帶著一股對愛人的思念,原來流淌的不僅是河水,還有對愛人流水不絕的思念,聽者隨著歌者入夢,任憑愛意一點點隨著歌聲滲透進人心。
真的是開口跪了!
劉歡帶來的是《彎彎的月亮》。
當初聽說劉歡要唱這首歌的時候,其實會有些擔心,完全不擔心劉歡唱不好,擔心的是這首經典是否依然能打動今天的聽審團。
很多歌手曾唱過這首歌,都是把自身帶入意境中,像呂方的粵語版、毛寧的版本……
劉歡再唱,有意思嗎?但劉歡開口第一句,我就知道自己的擔心純屬多餘,即使劉歡沒有對歌曲做出任何改編,幾乎是原音重現,那種經典的歷久彌新,依然足以打動所有人。
況且再次聽劉歡親自演繹的現場版才發現,這首已經過去幾十年的經典老歌,真的是好潮啊,就算放到今天,它的旋律、編曲,也是完全能打。比那些新抖音神曲不知道高級到哪裡去了。
作者李海鷹是廣東音樂人,旋律像是八十年代的廣東流行歌,但是又融入了北方歌謠的味道,編曲用了民樂,整首歌從回憶到抒情,寫的是小我的小情小愛,卻自帶一種時代的大氣悠遠。
而且劉歡的演繹又將這首歌發揮到了極致。那通透醇厚的嗓音一出,就在簫聲、笛聲和古箏中帶著聽眾瞬間回到家鄉,劉歡輕聲吟唱,一輪明月高懸,歌聲婉轉深沉,月光曬滿屋簷,彎彎的小橋與彎彎的小船, 今天的村莊和過去的歌謠,分分鐘完成對遊子的治癒。
聽完整首歌我們會發現,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自帶穿越時空的恆久韻味,那種情感是多少歲月都無法帶走的,反倒是今天的那些抖音神曲,如何抵擋地住歲月洗禮呢?
但總歸來說,兩人這次的對壘,還是龔琳娜更勝一籌。不是劉歡唱得不好,而是龔琳娜的這些神曲,實在太適合在《歌手》舞臺上競技了,甚至可以說從龔琳娜出現在《歌手》舞臺起,就是奔著歌王來的,還有人可以阻擋她的步伐嗎?
波琳娜因傷被疑退賽之後,首發歌手還能守住歌王嗎?
波琳娜原本最有可能成為為首發歌手守住歌王的人。因為她同樣屬於被洪濤精心選中的,最適合《歌手》舞臺的女戰士。
本場波琳娜的演繹又是非常炸裂了。帶著腰傷上陣,依然紮起頭髮,身披黃金亮片戰袍,以舞曲與搖滾震場,一首自己的原創舞曲作品《Forbidden Love》,動感十足的節奏、火辣性感的舞蹈配合華麗舞美已經氣勢恢宏,加上極具爆發力的嗓音迸射出一粒粒射向觀眾的子彈,最後 騰空而起的高難度動作更是燃爆全場。但也是最後這個動作不慎引發腰傷,令波琳娜淚灑當場。
現在還無法判定這位俄羅斯女戰士在缺席下一場之後,能不能參加接下來的突圍賽,而如果波琳娜真的就此退賽,其他首發歌手能和劉歡一起抵擋住龔琳娜的神曲攻勢嗎?
本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墊底的楊坤。改編蔡健雅的《被馴服的象》真是很有想法了,用一段微型自傳的rap表達開賽以來的態度,唱出內心深處的吶喊,「我就是你的大叔,地球上倔強生物」「裝不出輸了輕鬆的態度,只是不想被輕易的束縛」。
配合楊坤大叔的舞步,猶如馬戲團般華麗的氛圍,從沙啞低吟到鏗鏘高歌的唱法,楊坤心裡那頭不被馴服的大象,效終於衝出柵欄,肆意奔馳。但最終的排名又表明,在音樂上衝破壓抑與束縛的楊坤,終究還是無法擺脫音樂綜藝排名遊戲的束縛。選歌改編有創意有想法沒有用,打動現場觀眾才有用。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齊豫姐姐。
一首《隱形的翅膀》,音色、咬字與短句都都太有自己的特色,張韶涵唱的是年少的倔強,齊豫唱出的卻是歲月蒙塵之後的堅定勇敢,那種唱法當然是獨特且高級的,厚重大氣的唱腔也完全顛覆了原版,而帶出古典氣質與詩意,唱至高潮處的《You Raise Me Up》更是神來之筆,詞義無縫對接之間讓歌聲的情感帶到最高點。
然而對於聽眾來說,這種唱法終究還是太顛覆了,齊豫唱出的溫情從容自然不俗,但聽審團卻未必會理解歌者的心聲。當齊豫不再唱那個時代的歌,在帶出新意的同時如何與新一代聽眾建立共情,也許是這位傑出歌者接下來在《歌手》舞臺需要解決的問題。
至於吳青峰,現階段的問題是排名正徐徐從優等生行列下滑到好學生行列,排名還是不差,但已經多場沒有位居前三了。
本場的《蜂鳥》,依然是那溫柔靈動的聲音,小小的蜂鳥勇往直前,仿佛吳青峰對自己人生的回望。但這樣的編曲與這樣的音色正在墜入一種臺式小情歌的模式套路中,吳青峰的演繹依然少有瑕疵,展示出來的表達與聽感也不弱,但在這場殘酷的競技中,吳青峰也需要找尋一些演繹上的新意了。蜂鳥雖然勵志,但《歌手》的舞臺,還是需要雄鷹展翅才能完成對歌王的衝擊。
技術流分析歌王人選:為何說龔琳娜一出場,就改變了鐵王座遊戲規則?
《歌手》當然正在進入最後對決階段,下一場踢館的陳楚生登場之後,本季歌手就將清晰可鍵。
「歌王」是個蓋棺定論的稱謂,但導致結果的因素卻有很多,如歌手本人的歌壇地位和人氣、幫唱嘉賓的表現、總決賽現場的爆發力、現場觀眾的支持度等,但已經到了第七季的《歌手》,誰奪歌王,早有一套內在的運行公式。
但本季的問題是這套遊戲規則可能已經被改變。
從過去六季歌王來看,至少要拿到兩個以上「常規賽」第一,才有可能成為最後歌王。但龔琳娜的出現可能已經顛覆了規則,作為最後一位補位歌手登場並奪冠後,龔琳娜也很可能一鼓作氣直接衝擊冠軍鐵王座。
從現有歌手陣容看,聲人人心男團奪冠的可能性不高,少了鄭雲龍的阿雲嘎、蔡程昱、鞠紅川三人的實力當然還在,但從本場來看,花腔男神高天鶴的到來實際上完成了一場天團的內部地殼運動,一方面激發了這個男團的活力,但另一方面也減少了穩定性,這也就是為什麼本場聲入人心是臺下尖叫聲最為熱烈的一組嘉賓,但最終只拿到第五。
楊坤、齊豫、吳青峰理論上都有可能進入最後鐵王座的爭奪,但楊坤忽高忽低的發揮已經成為本季《歌手》最難預測的因素,而過往六季歌王都是整季發揮相對穩定的歌手;齊豫的問題是曲高和寡的問題實際上並沒得到破解,仙女姐姐唱得再好,也要找到足夠的知音才行。
吳青峰需要儘快解決的是越唱到後期越平淡,能不能再拿出《起風了》那樣有爆點的演出,是他能否逆襲的關鍵。
原本被認為有可能成為第二位外籍歌王的玻璃姐現在能否參加突圍賽已成懸疑,即使參加並且突圍成功,腰傷也構成了巨大的不穩定因素,至少舞臺表現力這個殺手鐧很可能用不出來了。
那麼最後能夠阻擋龔琳娜的很可能就是劉歡。
但劉歡很可能又是本季最不在意排名的歌手,那麼本季歌手中「好勝心」最強的龔琳娜,的確有可能成為打破首發歌手奪冠的鐵王座法則的那個人。
但歌王是誰,又是不是那麼重要呢?
在我看來,誰是歌王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嘉賓們已經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劉歡本就是殿堂級歌手,名氣於他不再是最重要的東西,接近觀眾,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這才是目的;聲入人心男團擁躉者無數,上《歌手》是再度挑戰和證明了自己;吳青峰藉助《歌手》拓展了內地市場,從蘇打綠主唱變成了熱搜小王子;齊豫證明了自己不僅寶刀未老,而且經典自有聲;波琳娜雖然很可能退出了歌王之爭,但這個倔強的俄羅斯女戰士還是贏得了觀眾的尊重。
甚至五百聽審團也完成了一場口碑逆襲。
在本季中段,聽審團的品味一度登上熱搜,但隨著比賽的進行,評委的品位也在改變。
楊坤的《長子》可以贏,齊豫的高山流水也可以贏,並不是只有油膩的演出才能贏得好的名次。
在如今這個音樂圈子裡,最重要的是,從劉歡齊豫這樣的殿堂級歌手,到升入人心這樣的新一代歌手,大家都能夠不靠情懷和煽情,用實力和創新來證明自己,這樣的比賽就很有趣。
決賽將近,底牌正在漸漸揭開。
但《歌手》不是歌手的終點。
在《歌手》裡其實沒有輸家。今天的流行音樂,才是時代變幻裡最大的輸家。
唱片工業整體衰退之後,抖音神曲成為流行音樂最後的救贖,可是新鮮感過後呢,套路只會日趨雷同。
膩了,真膩了。
好在,《歌手》這樣的節目依然死扛著音樂的大旗。
《小橋淌水》《彎彎的月亮》, 競技比賽需要澎湃的聲場震撼聽眾,但最終決定勝負的,還是這些好歌本身與聽者內心的共鳴。
這就是《歌手》的掙扎。時代潮水退去,流行音樂現實如此,在流量先行和抖音至上的音樂年代如何找到音樂本身的位置?所有人都看到了那無處可逃的迷局。一個音樂綜藝再怎麼對抗潮流,終究狹小困頓,左支右絀,幾首好歌幾場好的演唱也無力回天。
龔琳娜會成第一個補位歌王嗎?這個終極懸念的產生,當然讓《歌手》鐵王座之爭更有意思了。
但比起鐵王座歸屬,這些用心的演唱,總有人聽得懂。
這才是《歌手》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