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孿生體的「超級大腦」

2020-10-29 安世亞太

人類能夠"稱霸"地球靠的是強大的"大腦",正是大腦的不斷進化,讓人類擁有了更為高級的智慧,強大的邏輯推理能力、思考判斷能力,以及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數字孿生體與物理世界的互動,推理判斷,以及預測能力,跟人類大腦的功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數字孿生體之所以能夠流行,在於其能夠通過互動感知、數字建模、數據分析等,影響並有效解決物理世界問題的能力。


我們需要提前知道數字孿生體和物理世界將要發生什麼。 中,講述了數字孿生體的兩大"器官",數字建模(軀體)和互動(神經系統),這兩個系統使得數字孿生體具有了初步的生命特徵,可以感知和驅動物理世界。但由於缺乏思考能力,目前的數字孿生體還是個"傀儡"或"殭屍"孿生體。讓數字孿生體成為更有"生命力"孿生體的是能夠產生理性思考、預測與判斷能力的"大腦"的進化和形成。



1、模擬仿真:數字孿生體的"左腦"


"無仿真,不孿生。"是我們對數字孿生理解的一個基本判斷。模擬仿真過程提供了數字孿生體的"左腦"。


模擬仿真是基於完整信息和明確機理計算未來,將"數化"過程建立的模型與物理機理相結合,包括材料性質、理論規律、工程規律等,根據完整和實時的邊界條件和物理狀態,來計算和預測數字模型的下一步狀態。這種仿真不是對一個階段或一種現象的仿真,應是全周期和全領域的動態仿真。實時邊界條件和物理對象狀態是被完整測量,可作為物理規律的完備輸入條件。模擬仿真的輸出結果必須具有確定化和無二義性的特徵。"實時"二字依賴於"互動"過程的測量系統來保證。


此處所說的仿真是廣義仿真,那些具有明確物理機理的計算過程都屬於廣義仿真,包括物理(如流動、力學、化學等)原理確定並被實踐驗證,往往被作為成熟理論來使用,包含公理、定理、公式、數值計算、工程算法、經驗公式等。模擬仿真採用的工具包括算法程序、各類CAE工具,譬如物理場仿真、人群仿真、交通仿真、物流仿真、組織仿真等。



通常來說,CAE有兩種類型:物理場仿真和系統仿真。物理場仿真的計算規模大、時間長,通常無法滿足數字孿生體與物理對象實時交互的需要;系統仿真則具有速度快的優勢,通常可以達到實時交互要求。因此,在數字孿生實踐中,往往需要把物理仿真過程進行降階(ROM),抽取物理仿真的某些特性和參數,轉換成系統仿真模型來參與計算。



我們把模擬仿真過程稱為"先知",該過程提供了數字孿生體的"左腦"。人類的左腦專事邏輯推理和理性判斷,只要具有明確規律和邏輯,不管多複雜,總是可以通過推理獲得明確的結論,提前知道數字孿生體和物理對象將會發生什麼。此時的數字孿生體就是一個有頭腦、會思考的智能孿生體,開始具有明顯的生命特徵,特別是人類的理性思維特徵。


2、數據分析:數字孿生體的"右腦"


數據分析過程是基於不完整信息和不明確機理來推測未來。我們的世界中,大多數現象的物理規律並不明確,大多數情況無法獲得完備的邊界條件和物理狀態,但我們仍然不得不對未來做出預測,哪怕是在模糊的判斷,仍然好於毫無判斷。如果要求數字孿生體越來越智能和智慧,就不應局限於人類對物理世界的確定性知識。其實人類本身就不是完全依賴確定性知識而領悟世界的。


大數據和人工智慧(AI)技術是數據分析的關鍵技術。根據通過"互動"過程收集的數據以及"先知"過程輸出的數據,利用相關性分析建立物理世界的近似模型,依據當前邊界條件和物理狀態進行下一步狀態的預測,並且對近似模型逐步優化。當前邊界條件和物理對象狀態是被不完整測量的,但也只能作為近似模型的不完備輸入條件,輸出的結果當然距離物理世界的真實情況有一定偏差。但隨著機器學習的持續,算法和模型逐步改善,近似模型會越來越逼近物理機理,預測結果也會逼近物理世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業界有人將大數據(及AI)視為科學研究的"第四範式",科研方法從傳統的三種方法——理論、實驗、計算拓展到第四種方法——大數據(及AI)。



我們把這個過程稱為"先覺",提供了數字孿生體的"右腦"。人類的右腦專事感性思維,利用直覺和第六感來獲得對世界的判斷和預測。當然這裡指的直覺那種優秀的直覺,而非普通人的直覺。優秀的直覺源於對豐富經歷和有效經驗的高度總結,還需要經常性的深度思考和遠期瞭望。我們的社會中確有一類具有這種優秀和敏銳直覺的人,是他們引導著你的企業、機構甚至人類的發展方向。



3、數字孿生體的突破


數字孿生體將撐起數位化之輪,但又不止於數位化。 文中講到,數字孿生體的突破在於:數字世界不滿足於展現一個舊的物理世界,還要模擬新的物理世界;既要實時接受物理世界信息,還要預測物理世界;既要接受物理世界的操縱,更要反過來驅動物理世界;數字世界要進化為物理世界的先知、先覺甚至超體。


這個演變過程稱為成熟度進化,即一個數字孿生體的生長發育將經歷數化、互動、先知、先覺和共智等幾個過程。這裡首先要強調互動,因為沒有實時互動,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間其實是偽孿生。其次,我們提出"數字孿生體是仿真應用新巔峰"這一論斷,因為在數字孿生體成熟度進化的每個過程中,仿真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另外,我們不應局限於人類對物理世界的確定性知識,大數據和AI可以基於不完整信息和不明確機理來推測未來,從而讓數字孿生體越來越智能和智慧。

相關焦點

  • 數字孿生體爆發之謎
    這意味著數字孿生體不僅有軀體、神經系統,還有大腦、基因、五官等生命體所應有的器官。不過,理解這一切還要從理解什麼是數字孿生體說起。數字孿生體系框架在《數字孿生體技術白皮書(2019)》中,我們給出了數字孿生體的定義:數字孿生體是現有或將有的物理實體對象的數字模型,通過實測、仿真和數據分析來實時感知、診斷、預測物理實體對象的狀態,通過性能和狀態優化和指令發送來調控物理實體對象的行為,通過相關數字模型間的相互學習來進化自身
  • 數字孿生體進化論
    而且,即將推出的數字孿生體標準也是在物聯網標準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昭示著這兩個體系的緊密關聯性。物聯網作為數字孿生體的第二級成熟度(成熟度概念參見後文)的核心技術,是數字孿生體入門級或門檻級技術。沒有物聯網,數字孿生體連起步都很難,不用說進化了。2016年是數字孿生體的提速時點,2018年正是數字孿生體的爆發時點。
  • 安世亞太田鋒:數字孿生體進化論
    筆者對此沒有異議,只是數字孿生體實驗室在數字孿生體系研究中發現,構成數字孿生體的關鍵技術遠早於2003年。本實驗室將這個時點前推至1960年代——CAD技術出現的時點,因為數字孿生體的第一個重要「器官」是「數字建模」,基於計算機圖形學的CAD技術便是該器官的核心技術。數字孿生體的技術起源和概念提出的時點都很早,但為什麼這兩年才突然興起。
  • 數字孿生體在光熱發電系統中的應用實例
    本案例是以一維熱流體系統仿真軟體Flownex為核心,利用其內嵌的部件模塊,如管道、閥門、泵、壓縮機、換熱器、PID控制器等搭建了和實驗管網系統完全相同的數字孿生體圖1 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實驗管網系統   為了實現對控制過程的動態仿真,印度科技學院開發了基於物理機理的數字孿生體
  • 航空那些事兒,安世亞太航空發動機的數字孿生體解決方案
    比較結果表明,無論是推力還是總增壓比,數字孿生體的結果與高空試驗臺試驗結果都十分接近。構建航空發動機的數字孿生體,可以實時反映航空發動機的運行狀態,預測發動機在未來工況變動下的性能特徵,是提高發動機可靠性和設備健康管理的先進手段。本文闡述了航空發動機的數字孿生體解決方案,旨在為協助國內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企業落地數字孿生業務。
  • 亞信科技攜手中國移動咪咕、數字孿生體聯盟聯合發布《中國5G城市...
    (簡稱「聯盟」)聯合發布了亞信科技5G城市數字孿生產品,同時發布《中國5G城市數字孿生白皮書》,旨在分享數字孿生體技術在行業中的應用實踐,呼籲各企業之間加強生態合作,強化產業協同,推動數字孿生體標準化。
  • 中科星圖探索構建「北鬥為體、高分為象」的數字孿生地球
    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邵宗有受邀在大會特邀報告會上作題為《構建「北鬥為體、高分為象」的數字孿生地球》的主題報告,就北鬥導航與高分遙感融合提出看法和見解。邵宗有認為,首先要推進時空基準統一;其次需要技術融合,包括載荷的融合、平臺的融合;最後是數字孿生,有了北鬥精準的時空體,再加上解析度越來越高的高分衛星,數字地球就可以發展到未來的數字孿生地球。  「北鬥構成了未來數字地球的『骨架』,高分提供的是『皮膚』」。在談到北鬥與高分的關係時,邵宗有提到「北鬥為體、高分為象」概念。所謂「北鬥為體」,就是依託北鬥系統獲得實時動態高精度的痕跡。
  • 數字孿生:從細胞、原子到心臟和城市|新商業攻守道
    從原子、器件、產品、產線到服務,從管網、建築、城市到地球,從基因、細胞、心臟、大腦到人體,從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到製造、建築,正在不斷地在數字世界中構建一個數字孿生體,人類正在構建一套新的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物理世界的實體都將在虛擬世界裡重建,構建一個數字孿生的世界,通過虛實實時映射、反饋和優化,幫助人類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
  • 中科星圖:構建「北鬥為體、高分為象」的數字孿生地球
    公司副董事長、總裁邵宗有受邀在大會特邀報告會上作題目為《構建「北鬥為體、高分為象」的數字孿生地球》的主題報告。中科星圖副董事長、總裁邵宗有在大會特邀報告第二場:應用與產業化會議上,受邀作了題目為《構建「北鬥為體、高分為象」的數字孿生地球》的主題報告,為探索「北鬥+高分」融合的創新應用模式,構建自主可控的數字孿生地球平臺及產品體系進行了分享交流。
  • 李德仁院士:建數字孿生智慧城市,北鬥精準定位可助力抗疫
    在主題演講中,李德仁表示,數字城市的最高階段是數字孿生的智慧城市。所謂數字孿生,是指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和物聯網傳感器採集的全生命周期的運行歷史等數據,集成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過程,在虛擬空間完成映射,從而反映相對應的實體對象的全生命周期過程。簡單來講,就是通過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手段將物理實體和系統的屬性、狀態、功能和行為映射到虛擬世界,形成高保真的動態。
  • 特別報導|打造「城市大腦」探索「數字孿生」守好「城市動脈」
    無獨有偶,進行到第五年的上海智慧城市「領軍先鋒」評選活動,今年的得獎者大多與智慧城市建設各領域密切相關,他們通過統籌完善「城市大腦」,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數位化模擬城市全要素生態資源,正在構建城市智能運行的數字底座。
  • 不孿生,數位化能怎樣?
    數字孿生看似是Michael Grieves博士聰明大腦中的靈光一現,但其實該概念的出現是數位化技術發展的必然事件。數位化眾技術發展到現在,確實需要數字孿生體這樣一個系統化的概念來協調其間的關係和進化規則,否則,任其各自發展,最終也許會發生類似"大氧化"事件。
  • 一文看懂數字孿生—概述
    2011 年,美國空軍探索了數字孿生在飛行器健康管理中的應用,並詳細探討了實施數字孿生的技術挑戰。2012 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美國空軍聯合發表了關於數字孿生的論文,指出數字孿生是驅動未來飛行器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越來越多的研究將數字孿生應用於航空航天領域,包括機身設計與維修,飛行器能力評估,飛行器故障預測等 。
  • 數字孿生——起源的故事
    概要:本系列評述性文章記錄了作者近期關於數字孿生的思考結果。首先回顧並評述了數據孿生概念的起源,其次回顧並評述了各大工業軟體巨頭是如何定義和使用數字孿生的,然後從「數字世界」基本的工作原理角度重新審視了數字孿生,在前述工作的基礎上給出了個人關於數字孿生的觀點,並對想進入該領域的後來者給出了本人的忠告。
  • 梁體編碼+智能檢測 實現數字孿生價值
    梁體編碼梁體編碼是通過打通設計、生產、施工全過程信息數據流轉,讓BIM可以真正對各參建方都存在適用性,以打造體系化的工作模式為最終目的。在設計過程中,通過對每一片梁體進行實體編碼,相當於對每一片虛擬的梁賦予專屬ID。
  • 在虛擬看透現實,「數字孿生」承載人類多大的野心?
    但是,一旦實現數字孿生,檢測人員即可通過對「數字孿生體」的數據反饋,即可判斷現實實體設備的情況,完成排查檢修的目的。甚至在這個過程,都不需要停工,輕鬆完成。如此來看,數字孿生在未來發展的基礎性與重要性不言而喻。
  • 數字孿生與平行系統:發展現狀、對比及展望
    數字孿生在發展過程中隨著認知深化, 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11]:1) 數字樣機階段, 數字樣機是數字孿生的最初形態,是對機械產品整機或者具有獨立功能的子系統的數位化描述; 2) 狹義數字孿生階段, 由Grieves 教授提出, 其定義對象就是產品及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位化表徵; 3) 廣義數字孿生階段, 在定義對象方面廣義數字孿生將涉及範圍進行了大規模延伸
  • 泰瑞數創數字孿生底座2.0發布 全產業鏈升級構建「平行世界」
    然而當數字孿生技術興起和普及之後,這些場景正在或者即將成為現實。11月12日,泰瑞數創發布了其數字孿生底座2.0產品以及生態合作夥伴計劃,將加速這些場景變為現實。據介紹,泰瑞數創在2019年4月提出了數字孿生品牌戰略轉型,是國內較早提出這個概念和技術應用的企業。在2019年和2020年中國信通院的《數字孿生城市報告》中都貢獻的大量的案例和實踐經驗,成為行業的引領者。
  • 對「虛擬實境與數字孿生」三個問題的探討
    CNCC第3天,2020年10月24日下午,由CCF主辦,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瀋陽市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中心、瀋陽華睿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虛擬實境與數字孿生」技術論壇在瀋陽分會場成功舉辦。論壇執行主席由周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和饒雲波(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CCF虛擬實境與可視化技術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擔任。
  • 透過《數字孿生白皮書2020》,看平行世界的當下與未來
    隨後在2010年時,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其太空技術路線圖中正式引入了數字孿生一詞。隨後數字孿生在越來越多的國家以及地區逐漸萌芽。為了詳細描述數字孿生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聯合樹根互聯、特斯聯、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等20餘家數字孿生領域開發商、集成商、科研院所、高校聯合編寫了《數字孿生應用白皮書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