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孿生,數位化能怎樣?

2020-12-11 安世亞太

水是生命之源,氧氣是生命之本,但地球生命在進化歷程中經歷的兩次大滅絕,都與氧氣的快速增加有關,稱為"大氧化"事件!這兩次"大氧化"事件,一次是藍藻的快速進化導致,另一次是植被的繁茂導致的。



現在,生物學家得到的結論是:生物個體的演化速度越快,生態不穩定性越高,越不允許更高級智能體的形成。穩定智能體之間有規則的相互作用才能形成更高級的智能體,複雜的高等生物的DNA在保障整體穩定的基礎上進行的差異性才能帶來進化。現在地球生物之所以穩定進化到出現"人類"這樣高級的智慧生命體,一定是生態協調的結果。


數字孿生看似是Michael Grieves博士聰明大腦中的靈光一現,但其實該概念的出現是數位化技術發展的必然事件。數位化眾技術發展到現在,確實需要數字孿生體這樣一個系統化的概念來協調其間的關係和進化規則,否則,任其各自發展,最終也許會發生類似"大氧化"事件。所以,"孿生"是數位化發展的理想形態。


在 一文中,我們提出了數字孿生體的生長發育將經歷數化、互動、先知、先覺和共智等幾個成熟度過程,各成熟度分別有各自最核心的技術。其第一層關鍵技術包括建模、仿真、物聯網,大數據(及AI)、雲計算,第二層關鍵技術包括數字線程、虛擬實境(VR/AR/MR)、MBSE、區塊鏈等。



除了以上基本關鍵技術,不同領域或場景(譬如製造、產業、城市或戰場)的數字孿生體,還有不同的技術。



我們再回到"大氧化"事件,進化法則讓所有生物都不會停留在簡單體,而是會越來越複雜,也會越來越精密。在數位化時代,人們身邊不停出現各種新型數位化技術,紛繁複雜,你方唱罷我登場,讓人迷失在眾多概念和技術中。企業面對這麼多數位化技術,如果盲目引入會變成數位化世界的令狐衝,但讓他們很好地理清這些數位化技術並協同起來,又實在是要求太高了。數字孿生體的出現則提供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機會。生命體是協調各個組織和器官的最高級的形態,而我們提出的數字孿生體方案則以生命體為特徵。


從數字孿生生命體進化角度來看,任何新的或者舊的數位化技術都是構成數字孿生體的一個構件,且是階段性的。今後,不論出現何種數位化單項技術,都應該是數字孿生體這個生命體的一個器官甚至是細胞。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是,將這些新出現的單項技術安放在數字孿生體生命框架的正確位置,不僅能讓這些技術更好地為我們服務,也可解決我們的困惑,讓我們平靜地與這些技術和諧相處。


當然,任何一種單項技術都會向著自成體系的方向努力發展,所以,數字孿生體所需的通常不會是某個單項技術體系的全部,應該是其核心要素。當前,數字孿生體作為新生事物,或者說是新近開始工程化應用的事物,對當前構成這個生命體的各個器官的整合方式肯定是設備級的集成。但隨著我們對它的認識越來越深入,這些器官的融合肯定會走向原子級別,只取用這些器官中對數字孿生體有用的部分而捨棄其他部分。這些有用部分之間的結合不會像現在這樣通過宏觀接口來實現,而是通過微觀茸毛來融合,使得數字孿生體的整體性和生命力都要更強!

相關焦點

  • 數字孿生,數位化轉型重要內容
    這個數字模型就像是真實物體的孿生兄弟,因而得名。小到一顆螺絲釘,大到一座城市,物理世界中的各種事物均可擁有數字孿生模型。數字孿生並不是全新技術,而是建模仿真技術在製造領域的新發展之一。與一般的建模仿真相比,數字孿生的模型是數位化、動態的,數字模型與其物理對象始終保持一致。數字孿生這一術語最早應用於航空航天領域,即用數字孿生模擬飛行器執行任務前的虛擬飛行,從而對各項參數進行分析和優化。
  • 一文讀懂數字孿生的應用及意義
    概述今天的數位化技術正在不斷地改變每一個企業。未來,所有的企業都將成為數位化的公司,這不只是要求企業開發出具備數位化特徵的產品,更指的是通過數位化手段改變整個產品的設計、開發、製造和服務過程,並通過數位化的手段連接企業的內部和外部環境。
  • 數字孿生體進化論
    本文希望在系統性和理論性方面前進一步,從體系框架和核心技術方面做初步釐清,從更完整全面的視角觀察數字孿生體系的全貌,以期能對業界做一些微博貢獻。三、 數字建模「數字建模」是物理對象的數位化表達,這個過程需要將物理對象表達為計算機所能識別的數字模型,在軟體中建立物理對象的結構元素和時空關係,不深入涉及物理機理和運行數據,就像我們給正在雕塑的人體打造一個軀體。
  • 數字孿生——起源的故事
    簡而言之,數字孿生無處不在,數字孿生似乎已成為各行各業實現數位化的靈丹妙藥。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事情是,相關人士大談特談數字孿生的神奇妙用,但卻沒有明確數字孿生發揮作用的運作機理是什麼?如果說數字孿生是一項通用的技術,那麼,數字孿生自身特有的技術是什麼?與現有的各種數位化技術的關係是什麼?是否是對已有數位化技術的取代或革命?
  • 如果我們有數字孿生城市,那會是一副怎樣的情景
    原標題《數字孿生城市技術體系框架初探》。億歐智慧城市對文章進行二次編輯,供讀者參考。全球物聯網、5G、人工智慧、無人駕駛、虛擬實境、深度學習等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加速突破,掀起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新一輪浪潮。
  • 歐特克的數字孿生與跨界融合
    雖然遲到,但終歸不晚。在2020年歐特克AU全球「大師匯」上,Autodesk終於也開始談Digital Twin(數字孿生)了。只不過與行業內其他廠商討論的數字雙胞胎不同,Autodesk強調的是將數字孿生引入建築信息模型。已經很難考證到底是誰第一個提出「數字孿生」這一概念。
  • 數字孿生體爆發之謎
    這意味著數字孿生體不僅有軀體、神經系統,還有大腦、基因、五官等生命體所應有的器官。不過,理解這一切還要從理解什麼是數字孿生體說起。"數字建模"是物理對象的數位化表達,這個過程需要將物理對象表達為計算機所能識別的數字模型,在軟體中建立物理對象的結構元素和時空關係,不深入涉及物理機理和運行數據,就像我們給正在雕塑的人體打造一個軀體。這也當然是數字孿生體的基本要素,畢竟既然稱為 "體",那這樣一個基本的、直觀的軀體是必須的。
  • 一文看懂數字孿生—概述
    二、 數字孿生的定義及典型特徵標準化組織中的定義:數字孿生是具有數據連接的特定物理實體或過程的數位化表達,該數據連接可以保證物理狀態和虛擬狀態之間的同速率收斂,並提供物理實體或流程過程的整個生命周期的集成視圖,有助於優化整體性能。
  • 安世亞太田鋒:數字孿生體進化論
    本文作者安世亞太高級副總裁、數字孿生體實驗室主任田鋒,希望在系統性和理論性方面前進一步,從體系框架和核心技術方面做初步釐清,從更完整全面的視角觀察數字孿生體系的全貌,以期能對業界做一些微薄貢獻。安世亞太高級副總裁、數字孿生體實驗室主任田鋒認為,數字孿生體是個具有社會性的生命體,其產生、進化和社會性,都符合生物進化和社會發展規律。
  • 數字孿生:從細胞、原子到心臟和城市|新商業攻守道
    袁正剛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建築的數字孿生:回歸成本、進度、質量和安全任何新技術的應用都要回歸到如何為客戶創造價值這一基本出發點上,數字孿生也不例外。建築的數字孿生思考的核心問題是,能不能幫客戶省錢?能不能幫客戶加快進度?
  • 數字孿生體的「超級大腦」
    "左腦""無仿真,不孿生。2、數據分析:數字孿生體的"右腦"數據分析過程是基於不完整信息和不明確機理來推測未來。如果要求數字孿生體越來越智能和智慧,就不應局限於人類對物理世界的確定性知識。其實人類本身就不是完全依賴確定性知識而領悟世界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AI)技術是數據分析的關鍵技術。
  • 傲林科技劉震接受《人民畫報》專訪 分享中國工業數位化轉型洞見
    傲林科技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劉震博士作為中國工業數位化轉型的領軍人物,闡述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前景廣闊的洞見,並分享了未來中國數字經濟爆發點,關鍵在於工業數位化轉型所催生的產業新動能之觀點。 以下為關於劉震博士的報導原文: 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而未來數字經濟的爆發點在哪兒?
  • 一文讀懂什麼是數字孿生?
    三、如何應用數字孿生,有時候也用來指代將一個工廠的廠房及產線,在沒有建造之前,就完成數位化模型。從而在虛擬的賽博空間中對工廠進行仿真和模擬,並將真實參數傳給實際的工廠建設。而工房和產線建成之後,在日常的運維中二者繼續進行信息交互。
  • 在虛擬看透現實,「數字孿生」承載人類多大的野心?
    整個流程下來,一個可視化、智能化、數位化的設計場景清晰地呈現在工程設計者的眼前。但是,一旦實現數字孿生,檢測人員即可通過對「數字孿生體」的數據反饋,即可判斷現實實體設備的情況,完成排查檢修的目的。甚至在這個過程,都不需要停工,輕鬆完成。如此來看,數字孿生在未來發展的基礎性與重要性不言而喻。
  • 亞信科技攜手中國移動咪咕、數字孿生體聯盟聯合發布《中國5G城市...
    咪咕動漫總經理廖智勇、咪咕文化行業數位化方案部總經理孫翔雲、亞信科技首席科學家朱軍博士共同出席亞信科技5G城市數字孿生產品的發布儀式。二來通過打造萬物可孿生的數位化理念,基於孿生場景構建和運行核心能力,實現面向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規模的,具備快速搭建、集成接入、業務編排、AI賦能、可插拔式應用和API能力開放的一體化交付能力,為政府、企業的智能管理、智慧運營全面賦能。
  • 數字孿生應用爆發,康雲科技如何克隆地球?
    經歷了創立跨境電商企業香港上市等多次成功連續創業,他這個對未來數字世界的夢想,並沒有隨著時間消失,而是越來越強,終於在數字孿生新時代被激活。如今,孟虎最新的身份是廣東康雲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這家硬科技公司正是為賦能百業,克隆地球而生。為什麼選擇重新出發,他的答案是「創業是一種生活狀態,是一場沒有止境的修行」,「我是一個有數字世界概念的人」。
  •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仁:智慧城市的未來是實現「數字孿生」
    所謂的數字孿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和利用網際網路、傳感器的技術採集全生命周期的運行歷史等數據,把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念的仿真過程。簡單來說,數字孿生就是在一個設備或系統的基礎上,創造一個數字版的「克隆體」。李德仁稱,「數字孿生是虛實之間雙向映射、動態交互和實時的聯繫。
  •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四大變革成就未來城市的鏡像孿生
    未來城市將是鏡像孿生。從雄安新區開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展開了廣泛持續的跟蹤研究,試圖探索一種新的城市成長方式,我們稱之為鏡像孿生。今天類似的理念也被運用到城市的語境當中,通過參數化設計、三維仿真、物聯網、虛擬實境等技術和手段,建立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的全息映射和有序聯動,在虛實交互當中實現智能化決策和數位化治理。而未來,鏡像孿生將成為5G物聯網時代的重要應用場景。
  • 仿真和數字孿生,驅動新航空業成功的秘訣
    如果能在有生之年乘坐純電動飛機環遊世界,那真是個令人激動的夢想,看起來我們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數位化研發策略這個概念看起來已經是老生常談,近10年在工業軟體廠商的努力下,中國的各個行業包括航空航天行業,都對CAE、PLM、數字孿生的概念已經「相當」熟悉,但是我們對數位化研發應用的深度如何、廣度如何、收穫的價值如何,個人認為我們還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
  • 華為雲IoT助力構建數字孿生,打造智能化基礎設施 - IT業界_CIO時代...
    通過數字孿生系統,能實現從產品設計、生產計劃到製造執行的全過程數位化,提升產品的創新、製造效率;當我們為一座城市構建出數字孿生後,就可以基於孿生模型對城市的環境進行實時監測,以優化城市的資源利用率,實現交通的智能調度等,那將是一件多麼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