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未像2020年這樣,被影響全人類的疾疫困住腳步;但也因此激發出巨大的勇氣和熱情,去接受和參與每一種變化。每一位身處其中的個體,想必都會有自己的收穫與感受。
《人民畫報》於2021年元月首刊獨家專訪了7位來自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代表。他們或是思考者,或是行動者,亦或是某一領域的引領者。 傲林科技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劉震博士作為中國工業數位化轉型的領軍人物,闡述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前景廣闊的洞見,並分享了未來中國數字經濟爆發點,關鍵在於工業數位化轉型所催生的產業新動能之觀點。 以下為關於劉震博士的報導原文: 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而未來數字經濟的爆發點在哪兒?傲林科技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院士、微軟亞洲工程院原院長劉震認為,關鍵在於傳統行業數位化轉型所催生的產業新動能。
劉震分析,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中,零售行業佔2%,但是就是這個2%孕育了京東等這類巨大規模的企業。而泛工業在GDP中的佔比是52%,這52%的數位化程度相對來講還很低。如果這52%的數位化潛力被挖掘出來,所創造的產業新動能是巨大的。
這個過程中,新的行業巨頭會以不同的切入點進入市場,但缺少一個整體協同的角色。協同實現的前提是數據的打通,例如運營數據、客戶數據的打通,只有這樣才能夠把輸入價值和輸出價值聯動起來,實現一個數據運營的閉環。
那麼怎樣能夠打通數據呢?劉震建議引入企業級的數字孿生。
「數字孿生」本是一個物理概念,是指充分利用物理實體裝備集成仿真過程,在虛擬空間中完成映射,反映相對應的實體裝備的全生命周期過程。而用數字孿生對企業經營進行全局管理,就要引入企業級數字孿生。通過對企業實體經營的數據採集,來感知虛擬世界數字經營的分析、優化,然後再回到實際經營當中。
劉震強調,企業級數字孿生一定要將企業多維度的數據考慮進去。比如,要考慮到企業的人、機、物、法、環、財不同維度的數據,通過採集、分析,來達到數字孿生的產生和運用。「除此之外,數字孿生技術還可以應用於城市、行業、國家管理等政府治理場景中。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當下複雜的國內外局勢影響下,現代數位技術手段可以幫助我們迅速做出精準反應,提高國內主要行業的抗風險能力,保障國家產業安全。」
「2021年將是中國數智化元年。數智化時代對全球的軟體行業來說是一個新機遇,中國有機會在新機遇之下引領世界的軟體行業創新,打造中國軟體的星辰大海。」劉震說。
傲林科技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劉震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