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位化轉型。
本文字數:2544,預計閱讀6分鐘。
專訪
2020年7月31日,Legal Executive Board在上海成功召開2020年度商事爭議解決論壇。本次論壇邀請了資深法官、仲裁員、實操經驗豐富的律師,針對企業商事糾紛中諸多前沿性實務問題,進行分享與交流。
其中包括境外仲裁中的保全、買賣合同中的質量條款設置、責任限制條款的效力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的融合發展、企業數位化轉型、疫情下長期型合同風險的應對、新證據規定對企業訴訟行為的影響以及《民法典》下擔保制度變化對審判實務的影響。力求從不同角度探究新時代民商事爭議解決的本質,結合精彩案例為大家從多維度呈現商事爭議解決的發展趨勢及最佳解決方案。
法大大法律事業部副總經理張霖就「企業數位化轉型」為題結合實際案例做的分享。張總通過四個案例分析了傳統企業常見敗訴原因,包括紙質勞動合同易丟失、難以證明電子籤章公司資質合規、電子證據真實性審核要求嚴格和難以證明證據生成時未被篡改等。
此外,張總又通過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成功案例,介紹了法大大實槌全鏈證據保全系統的優勢,尤其是在解決企業自證的問題上,能夠提供巨大的幫助和合規化建議。
△ 張霖 法大大法律事業部副總經理
發言完畢後,張霖副總經理接受了LEB法務平臺的採訪,以下是本次採訪的文稿實錄。
文字太長?那就看看視頻叭~
Q1
數位化轉型在幫助企業處理糾紛時能提供哪些便利?
張霖:首先第一個,它是能夠降本增效。因為通過一系列數位化的工具能夠很好地把企業的資源與數據規整和統一起來,能夠非常快速地增加企業的辦公效率。
第二個,我覺得是降低相應的合規風險。因為通過數位化的工具,所有的企業行為都是可溯源,而且是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溯源的。其實對於應對後期的一些法律風險,它更有追溯的方式和手段。
第三個,我覺得它可能會打破原來企業的一個業務界限。因為在沒有進行相應的數位化改造之前,可能你的業務是完全依託於地方的,比如說人在哪裡,可能業務才能夠發生在哪裡。但是如果藉助了相應的數位化工具,比如說一些網上平臺,可能就會突破一些地域的限制甚至是國界的限制。
Q2
數位化轉型在幫助企業管理合同時能提供哪些便利?
張霖:其實最重要的第一個,還是我剛剛講的降本增效問題。首先降本,可以有很多層面的理解,比如說降低倉儲成本、降低人員成本。比如說一些中小型企業,它可能感受不到合同的倉儲成本。但是一些國有上市公司或者說是國際的500強公司,合同量是非常驚人的。我以前做過一個case當中,到Q4進行年度財審的時候,其實最後公司的合同都是用卡車來運的。所以說公司是需要去租特定的空間或者說是倉庫儲存合同。但是全部進行數位化和電子化之後,公司的合同其實就變成了數據,公司就不需要額外去有一個物理的空間用來儲存這些合同。
第二個,其實從增效的角度來講,數位化轉型會幫助企業快速地找到需要的那一份合同。比如說我們在剛剛一個極端的例子上,企業在用卡車運的這些合同當中,要找到特定的某一份或者說就是企業歷史當中的某一份合同,其實是非常困難的,有種大海撈針的感覺。但是當企業進行數位化合同管理之後,它會把合同進行分門別類,比如說,勞動合同歸勞動合同、採購合同歸採購合同、銷售合同歸銷售合同。也可以非常快速地看到整個企業在歷史長河當中所發生法律關係的頻率,包括數量級以及一些固定的金額、參數。當中固定的數據,企業能夠直接通過合同管理的方式調取出來,比如說上述金額和數量等等。企業就完全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整個企業發展的歷程,也能更清晰的去對應到未來的發展戰略。
再談一個降本的問題,法務可能會經常使用的合同的編輯。現在合同管理其實我們自己做也會有在線的協同合同編輯。比如說在中大型企業當中合同是由多個層次的法務進行共同法審的。比如說先由地方子公司的法務起草、主管進行審核、對方的法務審核、集團層面審核。有的合同可能還要法務部門一塊開會,商討這個條款到底怎麼決定。其實在這些數位化工具當中就會存在,比如說我們可以同時在一份文件上進行編輯。這些也有很多的其他的工具可以實現。但是像一些條款的檢索,還有像對應法條的檢索功能,這些功能都是完全可以提高法務的工作效率。
舉個例子,比如說在草擬一個條款時,你要去看這個條款有沒有相應的法律風險,其實像我們自己的產品,它會有相應的資料庫。我可以去檢索出來有一些條款在其它某一份合同當中可能會存在法律瑕疵和風險,你在履約的時候可能有一些點你沒有考慮到。這個會有一個提示的作用,也會更好地保護企業。
Q3
法大大實槌系統在人力資源或採購場景中,有哪些具體應用?
張霖:最直接的應用就是勞動合同的籤署場景。實槌不是一個非常具象化的功能。它其實就是一個像人一樣的存在,是一個見證人,是一個存證機構,是一個公證處,是這樣的一個主體方式。只不過它有非常多樣化的存在形式,它能夠去保護、去完整地反映整個數位化線上操作的客觀事實是什麼。在這個過程中,比如說在勞動關係當中,弱勢群體是用工單位。在這個時候,其實大部分的勞動合同,我可以說80%吧,都是用工單位無法自證,拿不出相應的佐證,比如說我說你考勤三天遲到,然後拉出來考勤數據,員工說:「我不認」,不認你拿他沒招。這個時候其實實槌就起到了把這些過程去公證處進行固化證據的作用。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也不存在認與不認問題。
因為大家在很多情況下都會只考慮雙方籤的一份合同的問題,但是並沒有考慮履行合同或者說整個過程當中所發生的一些證據要素,比如說我剛剛舉了一個考勤,還有像公司規則的通知,有沒有通知送達到這個人,如果員工他說「我沒收到」,公司也拿他沒辦法。包括一些公司的公告,比如說我們公司說的,上班不能穿拖鞋,必須打領帶,然後員工說沒有這個規定。實槌是在幫助用工單位去解決一個自證的問題,我們也會在這當中提供相應的合規化的建議。
我們所看到的,其實它是一個類諮詢的服務。就我們所看到的,有很多可能結合了現場工作之後,有一些法律風險沒有考慮到位,甚至於在原來線下的過程當中也存在一些風險。因為數位化這個事情並不是企業主動擁抱的,我覺得是企業被動接受的。疫情是一個原因,其實像現在,你說數位化離我們很遙遠嗎?我相信每一個企業內部的員工彼此之間的交流肯定都會通過微信或者說通過某些OA。這些是潛移默化,已經滲透進來的。但如果企業不及早地對這些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進行預防,最後會發生很多意料不到的不好的結果。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