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髮展規律 科學推動數位化轉型進程

2020-12-01 光明網

  作者: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 邵春堡

  觀點熱搜: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數字科技的應用催生了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的出現,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數位技術運用給人們帶來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並推進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從數字科技到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治理的神奇發展,有其必然的發展規律及特徵。相關規律及特徵可從數位技術價值的實現邏輯、數位技術擴張的演進之路、數字科技引導的轉型過程、數字經濟務實的效益原則四個方面來進行總結。

  數字經濟是經濟發展的一種嶄新形態

  數字科技的萌芽、形成和發展過程,催生了信息經濟、知識經濟、數字經濟的出現,體現了數位技術價值的實現邏輯。數字經濟是在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基礎上出現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數字經濟超脫於知識經濟,利用了更加豐富、更強功能的數位技術,特別是諸多數位技術的融合應用,突破了信息和知識標誌的經濟形態,數位技術被廣泛使用並由此帶來了整個經濟環境和經濟活動的根本變化。如果說信息經濟和知識經濟時期,數位技術對經濟活動主要發揮著工具、技巧、方法的作用,那麼數字經濟條件下,數位技術及其積累的數據本身成了價值的主體和核心。以往,任何一個產品,用過一次,價值就大幅下降;現在,數據用過一次後通過分類,數據就可實現增值,再使用一次,數據完成重組編號,價值就更高,有了再次利用的價值。數據成為最具價值的生產資料和要素,它能助人化解不確定性,有效提升規劃和行為的成功率。面對重要的數字資源,需要建立新的社會契約,防止數字資產獨佔,禁止個人數據濫用,確立數字資產所有權。

  數位技術及其價值實現得到了擴展

  遵循著數位技術擴張的演進之路,以數字科技為起點,人們正在梯次實現著數字產業化、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治理。

  一是數字科技。隨著雲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慧、區塊鏈、萬物互聯等數位技術的逐漸發展和融合,它們成了數字世界的基礎,這些數位技術越運用越普及,發揮出了它們深厚的運用價值和潛在的延伸價值。

  二是數位技術產業化。信息產業率先實施數位技術的運用和擴散,包括基礎網絡通信運營商、網際網路企業、信息通信設備終端和軟體產業等,推進了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

  三是數字經濟。通過數位技術在各大產業的運用,或者通過信息產業的傳導,放大了數位技術的價值實現,包括工業、農業、金融服務貿易的網際網路和數位化。

  四是數字社會。在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之後,各種數字產業、數字服務、數字平臺為社會生活提供產品和服務,使社會各方面呈現出數位化應用及其數位化場景。

  五是數字治理。數字經濟與數字社會帶來一些新業態、新行業、新崗位,過去的常態業務和崗位需要調整和整合,相應的帶來了大量新的有關決策、規劃、管理、監督和安全等方面的工作,這就需要相應的職業道德、規則和法律予以規範和治理,數字治理應運而生。

  數位技術及其價值實現還得到了四個擴展:第一,數位技術的價值,通過數位技術產業化,向信息通信和網際網路產業擴展;第二,數位技術的價值,信息通信網際網路產業的價值,通過產業數位化,向一二三產業擴展;第三,數位技術的價值,由經濟領域數位化向社會文化領域數位化擴展;第四,數位技術由生產力的功能向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兼有的功能擴展。

  把數字經濟虛擬和快捷的特點最大化

  從數字科技引導的轉型過程來看,數字科技向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擴展,需要企業、政府、社會及相關單位的協同,數字社會轉型涉及思想觀念、體制機制、基礎設施三個方面。我國的新基建就是以數位技術為主展開的基礎設施建設轉型。近些年的轉型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別是在此次抗疫過程中,人們在接受數位技術帶來的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的實惠的同時,也在文化觀念、生活習慣、工作方式中逐漸接受了數位技術,大大縮短了轉型過程,推進了數位化步伐,為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的規模發展做出了特別的鋪墊和準備。

  未來,我們還需做更多紮實的工作,特別要整合相關資源,避免重複浪費,注重針對性配備設施,講究實際和效用,為基礎設施的升級換代留有改造和擴容的餘地。配合觀念、監管轉型,展開相應的企業數字管理、政府數字治理和社會數字治理,對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予以反饋,做好統籌,及時改進和完善。

  從數字經濟務實的效益原則出發,我們可以發現數字經濟在信息產業、經濟領域、社會領域的運用和價值實現,都有著虛擬和快捷的特點。如何把相關特點最大化,最大程度地促進數位技術與數字經濟發展?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要用數位技術武裝製造類企業,包括政府推動的新基建,由過去純粹的物理空間向虛擬空間以及虛擬與物理融合的空間轉變,在產品的設計、生產、營銷等環節,部分或全過程地實施數字控制,從自動化向智能化升級,通過數位化智能化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和對傳統產業的替代步伐。

  其次是實施數字虛擬與實體製造的融合運用,包括人機協作及創造新的生產方式,比如共享經濟中的訂單、支付等環節可在數字空間內完成,而具體的生產、物流、供貨在線上統籌支配,與線下物理空間相應對接,通過人機協作、機器與機器銜接,讓數位技術應用得到進一步擴展。

  再次是規範數字製造的管理模式,革新企業經營監管方式,讓企業內部管理決策鏈、生產製造鏈、客戶服務鏈反應更加敏捷高效精準,降低監管成本,緩解委託—代理的信息不對稱矛盾,提高管理效率,最終以實際效益及用戶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程度來檢驗數字經濟的發展效果。

[ 責編:劉夢甜 ]

相關焦點

  • 專家:數位化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原副總裁、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等共同探討科技、網際網路、數位技術如何助力中國經濟與社會更好發展。王一鳴指出,目前,數位技術在我國不同產業界的應用差異較大,生活服務業的數位化進程較快,而製造業的數位化程度較慢。
  • 用友聯袂雲投集團舉辦數位化轉型論壇 推動雲南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此次高峰論壇,與會嘉賓共同探討如何把握歷史機遇,通過數位化轉型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構築國際競爭新優勢,並加快推進雲南省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全面推動雲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雲投集團在雲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著力對關係全省發展大局的重大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優勢產業項目和重要投資項目進行投資和經營管理。
  • 數位化轉型指數報告:全球數位化轉型進程加速
    10月15日消息,近日戴爾科技集團發布戴爾科技數位化轉型指數(DTI)報告。該報告顯示,各類企業和組織紛紛加速實施數位化轉型計劃,正常情況下需要耗時數年的轉型工作有望在幾個月內完成。DTI指數調查的重要數據和研究成果每兩年更新一次,今年發布的報告表明各行各業的企業和組織加快了實施數位化轉型計劃的步伐。最新的2020 DTI指數記錄了「數位化領導者」(數位化成熟度最高的組織)數量的首次上升,佔比達到6%。「數位化實踐者」(數位化成熟度第二高的組織)佔比則從2018年的23%增至2020年的39%,增長了16個百分點。
  • 遠東控股:加速轉型,把握新機遇
    對此,遠東控股集團及旗下相關企業加速轉型,做好充分準備,快速把握新機遇,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帶來新機遇立足於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起點,「十四五」對各領域提出明確的發展建議。關於創新,強調「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涵蓋企業技術、人才、科技等方面;關於實體經濟,強調「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涵蓋產業鏈、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基建、數位化發展等方面;關於供給,強調「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涵蓋國內大循環、雙循環、促銷費等方面。  從市場、生產、經濟體系等多維度齊發力,創新激發活力,正在創造出各種新機遇。
  • 探索數位化轉型要有一雙「新眼睛」——同濟大學建築產業創新發展...
    同濟大學建築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廣斌教授表示:「建築業企業向數位化轉型,必須有一雙善於探索的『新眼睛』,要深刻理解後工業化時代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充分了解商業經濟發展規律和行業發展趨勢、洞悉數字經濟發展的根本性質和目標、認清和大力發展推動數位化轉型的基礎關鍵技術,才能走上以數位化驅動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道路。」
  • 中軟國際籤約東莞 推動三萬億「世界工廠」數位化轉型發展
    雙方將在產業轉型升級、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數字人才培育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同打造集數字產業培育、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為一體的數字產業集聚區和數位化轉型特色示範區,全面推動東莞數字經濟大發展,助力東莞「世界工廠」的數位化建設。
  • 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指數:推動認知、組織與產品的全面數位化轉型
    這是非常迅猛的增長和轉變,也和商業銀行加深數位化轉型的現狀完全相符,但增長率有高峰和低谷。比如第一個高峰來自網際網路金融元年2013年,當年出現餘額寶的誕生,網際網路金融寫入央行年報。之後增長率出現下滑,和當時對網際網路金融的相關管制有關。第二個小高峰出現在2017年,這一年央行成立金融科技委員會,《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推動金融科技應用。由此可見,該指數波動趨勢和外部環境完全相符。
  • 餘曉暉:推動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應用是硬道理
    過去兩年尤其是今年以來,在助力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方面,工業網際網路發揮了積極作用,其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賦能者的角色得到進一步彰顯。「應用場景不斷豐富,解決問題能力不斷提升,生命力不斷增強。」對於工業網際網路的成長,餘曉暉給予高度肯定。他同時表示,解密這一全新產業的發展邏輯,發揮好工業網際網路的賦能價值,應重在一個「實」字。
  • 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成立領導小組,李強、龔正任組長
    上海市城市數位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今天(12月10日)上午舉行。上海市委書記、上海市城市數位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強主持會議並指出,城市數位化轉型是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重大戰略,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和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的堅定性和緊迫感,牢牢把握超大城市規律,堅持系統性謀劃、革命性再造、持久性攻堅,加強頂層設計、聚焦重點難點、創新推進機制,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
  • 中國信通院李敏:農業數位化轉型發展研究
    2 農業數位化轉型基礎進一步堅實2.1 網絡基礎設施基本覆蓋2013年,「寬帶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寬帶作為國家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開始被大力推廣,其中尤其注重推動寬帶在農村的覆蓋。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15年啟動電信普遍服務,進一步推動寬帶在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的建設工作,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持續提升農村信息化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 多部委發力推動 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大潮來臨
    新華社上海1月8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李雁爭)2021年,在客戶需求個性化、出口訂單迅速增長、產能過剩等多種因素影響下,中國製造企業將進一步加大對數位化轉型的投資力度。在這個過程中,工信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將多措並舉,支持中國製造由大變強。
  • 東華大學人文學院第一百〇七期 關於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的...
    面對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要認清形勢、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牢牢把握城市數位化轉型這項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重大戰略,進一步增強堅定性和緊迫感,堅持整體性轉變、全方位賦能、革命性重塑,全力做好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這篇大文章,奮力創造新時代上海發展新奇蹟。
  • 醫藥企業的數位化轉型路徑和發展趨勢在哪?
    在醫療健康這個大概念中,醫藥是構建醫療健康生態的支柱,醫藥行業必須順勢而為,契合數位化發展大勢,主動求新突變,更好地為推動醫療健康產業向前發展貢獻力量。然而並不是每一家醫藥企業都知道應該怎麼樣進行數位化轉型。從目前醫藥市場發展看,醫藥產業數位化具備非常好的市場基礎。微軟在幫助醫藥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方面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 賽迪智庫丨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研究之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篇
    引言:近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支持15個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發揮好數字經濟新引擎作用,激發新的消費市場、就業形態和投資需求,培育強大國內市場,推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 加快數位化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要「加快數位化發展」,並對此作出了系統部署。這是黨中央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學把握髮展規律,著眼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 上海發布城市數位化轉型意見(附全文)
    為科學有序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意見》特別提出要創新工作推進機制,強化動態調整和供需匹配,通過數位化轉型,將各領域堵點難點轉化為發展亮點,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城市數位化轉型工作格局。
  • 36氪報告:產業網際網路發展將取決於企業數位化轉型進程
    《報告》整體盤點了2011年-2020年十年間發生的新經濟裡程碑事件,並對十大代表性行業的發展歷史、產業圖譜進行了全面解讀,也對未來十年新經濟的發展機遇進行了探索。  《報告》指出,2018年至今,乃至更遠期的未來,新經濟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新經濟的發展動力之一是技術變革,在實現技術顛覆性突破的等待期內,還有大量發展機會。
  • 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我國發展方位作出的重大判斷,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清醒認識和科學把握處於深刻變化中的國內外環境,為新階段更好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實現新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 中國電信啟動IT系統全面上雲數位化轉型促高質量發展
    會上,中國電信黨組副書記邵廣祿表示,中國電信不僅要做好自身的數位化轉型,還肩負著以自身的數位化轉型,推動全社會數位化轉型的社會責任。應數位化轉型——乘風破浪今年4月7日,國家發改委與中央網信辦正式下發通知,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明確了加快產業數位化、培育新經濟發展、構建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新格局、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等目標,進一步掀起了企業「上雲」的熱潮。順應數位化轉型趨勢,中國電信堅持「業務上雲」「系統上雲」「網絡上雲」為核心的企業「雲改」發展戰略。
  • 嘀嗒出行智慧出行系統推動傳統計程車數位化轉型升級
    原標題:嘀嗒出行智慧出行系統推動傳統計程車數位化轉型升級 嘀嗒出行於10月8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開啟了上市之路,嘀嗒出行也是國內第一家實現盈利的移動出行平臺,於其他移動出行平臺,嘀嗒出行主營順風車和計程車兩大賽道,在這兩大賽道上嘀嗒出行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嘀嗒出行招股書中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