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

2020-12-02 中國社會科學網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我國發展方位作出的重大判斷,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清醒認識和科學把握處於深刻變化中的國內外環境,為新階段更好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實現新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提出了新發展階段的時間節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站在更加廣闊的視角再次闡明了這一新的重大判斷,並強調要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我們要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從而準確領會當今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從歷史維度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

  從我們黨走過的近百年曆程來看,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中之所以能夠從勝利不斷走向勝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黨和國家事業所處的歷史方位作出了準確判斷,從而確立了科學的發展方向和思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基於對黨所處歷史方位的正確判斷,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必須肩負起民主革命的領導任務,通過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實現民族救亡。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歷史方位的變化,我們確立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實施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等任務,確保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全面建立。改革開放後,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對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分析把握基礎上,根據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重新標定了黨和國家所處的歷史方位,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領導人民共同開創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進入新世紀,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變化,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科學判斷黨的歷史方位」,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分別提出了 「新世紀新階段」「戰略機遇期」「新的歷史起點」等重大判斷。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的十九大報告依據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提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新時代的基礎上提出了進入新階段,這表明經過 「十三五」接續「十二五」的奮力拼搏,我國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徵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也就是說,黨的十八大以前是完成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歷史任務,實現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黨的十八大以後是完成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任務,實現從全面小康向共同富裕的偉大飛躍。站在歷史的坐標軸上,新發展階段是從完成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向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全面進軍階段,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戰略中的一個重要躍升階段,它呈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階段性特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時代的具體體現。隨著「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進入新發展階段意味著我國勝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階段的歷史任務,進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階段,進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時期。

  從理論維度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

  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整體進程,基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作出的科學判斷,是我們黨在新時代對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理論的重大創新成果。馬克思主義認為,推動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這兩對基本矛盾。基於這一基本原理,我們黨始終把準確分析和把握社會發展主要矛盾的轉化規律,作為判定歷史方位的重要依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積極順應人民群眾的美好願望和時代發展的變化要求,舉旗定向、謀篇布局、攻堅克難、改革創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圍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取得了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巨大成就。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改善,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轉化,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基於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前提下對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規律認識的又一次理論飛躍。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是認清歷史方位,作出戰略調整和安排的重要前提。圍繞解決這一主要矛盾,在新階段體現出更加突出以人為中心的發展,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更加凸顯發展成果的共享等新特徵。要求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全面構建高質量的現代化經濟體系,通過大幅提升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現實需要,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從實踐維度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

  實踐是推動認識深化的根本力量。我國是在一個生產力相對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的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與其他國家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所選擇的道路和方式不同。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在帶領人民不懈探索社會主義實踐路徑的同時,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說:「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鑑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改革開放以後,我們開始超越「蘇聯模式」,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並從實踐認知中不斷形成、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在黨的科學理論的正確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歷程經歷了從擺脫貧困到解決溫飽,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從農業人口佔比大到非農業人口佔多數,基本實現工業化;從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到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從人與自然互相制約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從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賦予了新發展階段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和實踐意義。它正處於兩個百年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不僅宣告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圓滿完成,而且還表明我國將迎來真正向現代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同時強調,進入新階段仍然是我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也就是說,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十四五」規劃時期,要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必須在實踐中辯證地看待和把握新階段所具有的新特徵新要求,既把握好重大戰略機遇期的時間窗口,又認識好機遇和挑戰的內涵變化。正確處理機遇和挑戰的關係,既看到有利條件,也看到不利短板,善於在順勢中擔當作為,勇於在逆勢中化解風險;正確處理國內大循環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係,統籌好「兩個大局」,既不把自己孤立於世界發展之外,又牢牢把握髮展的主動權;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發展環境的關係,既看到我國疫情防控贏得主動,經濟穩步恢復,長期向好的態勢保持不變,也看到國內外發展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作者系雲南省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研究員)

 

相關焦點

  • 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
    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的內涵和特點,準確把握我國所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的內涵和特點,準確把握我國所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 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新特徵新要求 ——認識和把握新發展階段②
    用全面、辯證、發展的眼光認識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要看到這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使然、生產力進步必然,增強解決矛盾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需求條件、要素條件和潛在增長率發生重要變化,需要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
  • 深刻認識和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國內國際發展大勢作出的重大戰略論斷。
  • 正確認識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
    科學認識新發展階段的豐富內涵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歷史階段包含若干不同的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發展階段,就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這在我國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
  • 把握新發展階段 搶抓歷史性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
  • 正確認識和把握新發展階段
    正確認識和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之一「正確認識黨和人民事業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是我們黨明確階段性中心任務、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也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經驗。」
  • 科學把握勞動教育新特徵
    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我國勞動教育的現狀進行了客觀描述,勞動教育的缺失不僅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也會影響學生其他能力的發展。因此,加強勞動教育是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新時代要求。
  • 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新特徵新要求(人民觀點)——認識和把握新...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深刻認識把握新發展階段,就要深刻認識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系統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提出「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不斷提高。
  • 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新發展 階段的基本內涵和重大意義
    中央宣講團成員、民政部副部長 詹成付「『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國內國際發展大勢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指明了「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
  • 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升華
    把握政治經濟學對象的歷史性特徵,升華新發展階段政治經濟學的辯證方法和戰略思維 政治經濟學本質上是一門「歷史的科學」,這不僅因為它所涉及的是歷史性的即經常變化的材料,也因為它所研究的總是一定歷史階段變化的經濟關係和經濟過程的趨勢和特徵。
  • 把握新階段 貫徹新理念 融入新格局 形成新優勢
    把握新階段 貫徹新理念 融入新格局 形成新優勢 2020-12-02 2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談談我國新發展階段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逐步擺脫不發達狀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階段。這個初級階段,開始於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大體需要100年左右時間。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係的調整,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環境的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在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的階段性特徵和發展要求,進入不同的發展階段。
  • 運用科學思維認識和把握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堅持運用科學思維作出的戰略抉擇。
  • 石建勳: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個「新」究竟指什麼?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這一重大判斷,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胸懷兩個大局,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的深刻洞察,科學界定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牢牢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
    通覽《建議》全文,貫穿其中的紅線就是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牢牢把握這條紅線,對於全面、深入地理解《建議》,做好各方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兩個大局」交匯的新發展階段《建議》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 「新的發展階段」,新在哪,意義何在?
    深入分析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科學判斷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是我們黨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據,也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經驗。因此,「新的發展階段」不是脫離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標新立異的概念,而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河中的一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到新的歷史時期的體現。  二是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關鍵階段。
  • 【傳習錄】全面把握「三個新」的科學內涵
    【傳習錄】全面把握「三個新」的科學內涵 2021-01-16 10:56:30 來源:中國網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 《求是》評論員:在新發展階段豪邁前行
    在新發展階段豪邁前行  「十四五」時期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共同富裕的步伐決不會放慢,為了進一步解決現階段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問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還需要付出更大努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準確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位置,指明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前進方向,兼顧了實際需要和發展可能。
  • 何毅亭:談談我國新發展階段
    這個初級階段,開始於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大體需要100年左右時間。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係的調整,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環境的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在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的階段性特徵和發展要求,進入不同的發展階段。
  • 深刻把握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內涵
    【內容提要】 深刻把握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內涵,著力發揮意識形態的重要作用,對於持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入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人類社會仍由「物的依賴性」所主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中國現代化進程飛躍的三種時空交織疊加,決定了在新的時代坐標下開展意識形態偉大鬥爭的複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