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達三角(Bermuda Triangle),地處北美佛羅裡達半島東南部,具體是指由百慕達群島、美國的邁阿密和波多黎各的聖胡安三點連線形成的一個西大西洋三角地帶。
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這裡先後出現多起神秘的飛機、輪船失事案件,使得百慕達三角的名聲流傳甚廣,被人們稱為「魔鬼三角」。
而其中最早為人們熟知的案件,是源於1945年發生的美國19飛行小隊失蹤案。
1945年12月5日下午2點,5架TBF復仇者魚雷轟炸機小隊從弗羅裡達東岸的福特·勞德爾堡海軍基地起飛,準備他們的日常訓練任務。
但在飛機起飛後沒多久,基地塔臺的通話裝置上,卻忽然傳來了飛行小隊隊長——查爾斯·泰勒中尉的呼救聲。
但這聲呼救並沒有持續多久,在與地面簡單的對話之後,通信訊號中斷,而那5架轟炸機的身影,也從基地雷達的界面上消失。
事發後,蓋達組織了一隻強大的救援隊前往飛行小隊的失事地點——百慕達三角進行搜救,卻毫無所獲,就好像這5架飛機憑空消失了一樣,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救援隊不得不失望而歸,對外宣布這是一起正常的軍事空難,小隊的27名隊員全部喪生。
但事情至此卻並沒有結束。
1950年,一個名叫愛德華·瓊斯(Edward. Jones)的美聯社編輯,將這起事故舊事重提,並把飛機失事的原因指向那塊神秘的海域。
但真正讓百慕達三角名聲大噪的,則是一位名叫文森特·蓋迪斯(Vincent·Gaddis )的小說作家。
1964年,文森特發表了一篇名叫《致命百慕達三角》的文章。
文章中,他指出百慕達三角存在著某種神秘的力量,而這股力量,也許就跟19號飛行隊的失蹤有關。
並且他還在未經調查的情況下,煞有介事的介紹道:
「這個地區海難頻發,遠遠超過其他的海域」。
從此,百慕達三角的名聲開始在世界各地流傳,好奇的人們開始搜集與這片海域相關的失事案件,尤其是在後續幾十年間,發生的多起事故,似乎更讓它坐實了文森特的觀點。
「魔鬼三角」之名,由此流傳開來。
「1948年12月27日22點30分,一架從舊金山出發的民航飛機,在途徑百慕達三角時,地面塔臺曾經聽到機長驚詫說:「怎麼回事,都在唱聖誕歌?」之後在28日凌晨4點30分,飛機還向機場發消息,「接近機場,燈光可見,準備降落。」但是這架DC-3飛機一直沒有出現,無聲無息的消失了。」
「1963年,美國「瑪琳凱思」號經過百慕達三角,在第二天向岸上發布消息「航行正常,位置北緯26.4,西經73°」,在這條消息之後便失聯了。這艘船上裝著滿滿的石油,儀器設備也非常先進,但是就這樣毫無徵兆的失蹤。」
「2009年6月1日下午14時,法國航空公司AF447航班,飛機型號為空客A330在穿過百慕達三角地區時失聯,飛機從雷達屏幕上突然消失。該機載有216名乘客和15名機組成員。」
諸如此類的案件還有許多,但無一例外的,它們在描述時,都刻意將事故的客觀因素淡化,轉而極力將它描述的神秘莫測,就像是懸疑小說一樣。
就比如前文提到的19號小隊失蹤案件,文森特的文章提到:
「也許百慕達三角上,存在著一股超自然力量,使飛機上的雷達全部失靈,最後導致全員墜入大海。」
但實際上,根據官方的調查結果,導致這起悲劇的主要原因,其實是當時飛行小隊隊長泰勒的錯誤指揮。
泰勒並不是一個優秀的飛行員,即便擁有超過2000小時的飛行時長,但性格固執,馬虎也是在軍隊裡出了名的。
在這次飛行訓練中,泰勒居然忘記帶基本的導航儀和手錶。
基地在發現泰勒迷航後,就要求他把指揮權交給其他人。 但剛愎自用的泰勒卻寧願相信自己多年的飛行經驗,拒絕接受指揮中心的提議,繼續帶隊往錯的方向飛去。
通訊記錄中顯示,有至少不下兩位隊員發覺泰勒的判斷有誤,並要求改變航向。 但泰勒仍然一意孤行地,帶著隊員飛向死亡的深淵。
這就是事實的真相,但相對於乏味的事故真相,人們似乎更喜歡咋咋呼呼的懸疑故事。
此後,人們將每一起發生在百慕達三角的飛機、輪船失事事故,歸結於是因為某種無法解釋的神秘力量,並演化出如:磁異常、洋底空洞,泡沫說、晴空湍流說、水橋說、黑洞說等諸多說法,來自圓其說。
甚至一些權威媒體、啟蒙讀本都會受此影響,真的將這些說法當成事實,加以報導和記載。
在此背景下,百慕達三角幾乎成為神秘與危險的代名詞,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
但事實卻是,百慕達三角根本沒有任何危險和神秘可言。
實際上,作為歐洲和美國之間大西洋航線的必經之路,每天從百慕達區域上駛過的飛機、船隻不計其數,而人們卻只抓住其中極少量的失事案件來強調其神秘性,這本身並不科學。
1975年,一位來自美國坦尚尼亞州的圖書管理員拉裡.庫什(Larry.Kusche),在經過170個小時的飛行考察,和大量的資料查閱之後,出版了一本名叫《百慕達三角之謎——已經解決》的書籍。
拉裡.庫什和他所著的《百慕達三角之謎——已經解決》
書中包括庫什的研究結果和結論,他認為百慕達三角完全就是「虛構之謎」,是那些自私的作家為了提高圖書的銷量,而故意編造出來的謊言。
這本書在許多國家出版,受到倫敦勞埃德船舶協會、美國海岸警備隊和其他團體及科學家的稱讚,被譽為關於這一問題的最權威的著作。
除了科學的考察之外,通過保險公司為各海洋區域提供保險的價格高低,也能看出端倪。
越危險的地方,保單的價格會越高。
但事實卻是,就英國勞埃德保險公司提供的報價,在百慕達區域內收取的保險費,並沒有比其他區域高。
換而言之就是,這家當今世界保險業中信譽最高、名氣最大、資金最雄厚、利潤最多公司認為,百慕達海域的風險程度,和海洋中的其他區域一樣。
而似乎是受到當時盛傳的百慕達謠言影響,勞埃德保險公司還在1975年特別發了一個聲明:
「根據勞埃德記錄,自1955年以來,在世界範圍內有428艘船隻被報失蹤,而你們也許有興趣知道,我們的情報部門未能發現任何證據支持百慕達三角比其他地方有更多失蹤案的說法。美國海岸警備隊有關大西洋事故的計算機記錄可以追溯到1958年,其結果也支持這個結論。」
由此可見,其實「百慕達三角之謎」的謊言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被揭穿,只是因為人類天生好奇的心理,讓我們在面對真相時,往往更願意去相信那個更「有趣」的假象。
以上。